# q0 a1 Q" ~0 ~+ F
' G7 b, P: I1 p7 y Z6 F$ ~$ _
来来来,能看出来哪个是近30年前服役的“拉法叶”号,哪个是十年后才服役的“拉法叶”号? " B' O: k1 R4 J# U. d) E' c- |2 P E; m
没错,上面的是近30年前的法国“拉法叶”号,今天看来依然足够科幻,干净的舰桥在今天依然是典范,简约的桅杆与烟囱整合得浑然一体,真是神来之笔。当年可是在邦德电影“金眼”(Golden Eye)里出镜的,那时实际上下水了,还没有服役。 - P" q) c. y. o! Z; l% N. p! S! O3 y% [9 G
下面的才是10年后才会服役的美国“拉法叶”号。今天看来都好有历史感,似乎20年前服役才不“倚老卖老”。/ x ~7 x6 O# G' m
$ j' ~0 [; ~" }! n2 m+ p& i
那个圣诞树桅杆太出戏了。5 G" \; g1 j9 b
/ ]+ d1 N# J+ k$ d
战斗力方面,美国“拉法叶”应该比法国“拉法叶”更强,毕竟有40年的时间差距和足足一倍的吨位差别。 ( u/ j4 n. ~9 j( [$ u6 J1 u2 H6 h & r9 d3 F- |7 ]0 j3 e4 K$ L没错,这两艘“拉法叶”号是向同一个人致敬:拉法叶侯爵,本名Gilbert du Motier,全名Marie-Joseph Paul Yves Roch Gilbert du Motier de La Fayette, Marquis de La Fayette。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加入乔治-华盛顿的军队作战,最后指挥约克敦之战,“提康德罗加”级“约克敦”号就是向这次战斗致敬。回到法国后,他在法国大革命中身先士卒,在托马斯·杰佛逊的帮助下,参加撰写法国的《人权宪章》,在波傍复辟后,拒绝担任独裁者。拉法叶在法国和美国都被尊为英雄,在巴黎Picpus墓地的坟墓上覆盖的是来自波斯顿的邦克山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