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有10年了,人们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也一直在与时俱进。现在看来,一带一路或许有三支箭:
9 y9 ]( s7 v; y. h( a% @, T! A9 B8 }) o( @% G& ^+ o) [
1、 能源、矿产、农产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 ~) }- \3 H6 Z& W
2、 工业化和信息化 G* I- T7 t. F$ R- `5 |. u" i
3、 非美元化
" ^+ r& G* j6 _3 \: w. @+ Q. q* F: R
+ X8 `- p; E6 \在一开始,人们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第一点,甚至把一带一路理解为纾解中国过剩产能的措施。这依然是至今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但只看到这一点的人们格局太小了。
5 I4 W1 |1 H" c- |) X) d# R1 z/ U. z: j" p! M* |6 Q) V
中国作为世界上制造业的唯一超级大国,对能源、矿产、农产的需求十分旺盛,需要进口补充,这不是秘密。一带一路国家实际上已经遍布全球南方的大部分国家,资源和物产丰富,但开发不足,输出不力,难以为人民造福。中国的投资和需求正好互补,这是双赢。
, v- x0 R# U: F4 R% ]' e1 S& C* I& \& B3 `/ ~
公路、铁路、港口、电力、网信也是这些国家缺乏的,资源开发和输出需要通过强健的基础设施,中国也是世界上基建的唯一超级大国,中国的投资和技术正好互补,又是双赢。! g1 e" U, P+ [
0 v3 C' |) N k/ C( f" ~- l6 X$ H
简单说,中国投资和需求拉动一带一路国家的资源(包括农产)开发,中国投资和技术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一带一路国家的资源开发和输出,这是第一支箭。
1 ?! h3 @ l& }7 }/ I6 s$ I3 h8 A6 c E8 a4 Y& [
这支箭很重要,但也有很大的风险。投资基本上来自中国,但投资回报取决于当地的政治稳定性。西方的话语权依然强大,兴风作浪的能力依然强大,很多一带一路国家也本来就政治不稳定。确实有一些一带一路项目在东道主国家政治风浪中沉没了,或者被妖风恶浪吹离了航线。' u9 b/ k! W* ]+ D
4 `2 x' M+ B7 r3 q% n
中国当然很焦急,但也有点被动。中国的外交政策基线是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管别国内政是朝有利于还是不利于对华关系的方向发展。对华关系也通常不是东道国内政变迁的主要动力,穷国自有穷国之难。
, s6 V; R* [) a: {0 v8 m( t3 W' j4 o% N% W. P
从东道国来说,为本国(如果不是本利益集团的话)谋利益名正言顺,是否侵害中国利益肯定是次要考虑,很可能在西方挑唆下成为主要踩点。长远利益未必能看到或者顾及,人穷志短不是说说而已的。2 Q. W4 ?* C- @; V
- [$ L1 ?; ]$ }! z. t2 U5 L
第一支箭还要继续。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帮助下的发展成果越来越得到展现和承认,这支箭会排除艰难,越飞越远的。
/ Z( u# j+ ^0 P3 \8 f
+ g$ u3 I( _9 A2 }, b3 O/ Q5 B& k6 E但工业化比单纯出口资源和农产更加有利于本国发展,这也是显然的。中国崛起给了一带一路国家信心和榜样,“我们也要发展工业”。5 S3 @2 i# y$ y2 g! y6 ^3 C. t
5 B) q# z8 J% j1 A( [4 d工业对农业的作用就好比农业对渔猎的作用一样。渔猎时代是饱一顿饥一顿,有吃时猛贴膘,没吃时就忍着。农业时代就稳定多了,但也只是饱暖而已。工业时代就不一样了,产品大大丰富,连农业都工业化了,效率极大提高,出产极大丰富。中国今天的衣食富足与工业化是密不可分的。
5 e1 l- a5 z! P- u, X6 Q# B2 k$ G4 D# H( ^( b- \
工业化更可以提供价值更高的制成品,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大量一带一路国家来说,波音有点遥远,但衬衫、鞋、玩具还是很现实的。即使不为了向欧美等高价值、高竞争市场出口,本国和邻国市场也是很好的开端。4 ?1 p7 c. ]3 O/ ?; T
: U9 S w. V( p$ b# q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产品价值,工业化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对一带一路国家是经济升级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中国可以从三个方面积极参与。
& Z, K# `1 ]5 ?6 G. w6 b1 w3 o
, X) [9 b8 ~$ q- f s第一是传统的就地制造、就地销售。中国已经在非洲一些地方开厂,制造T恤、鞋等低技术消费品,就地或者在地区市场销售。这样的工厂利用本地劳动力、本地原料,通过自有品牌在本地销售,产品对路,十分受欢迎。这些工厂也通常不通过国际品牌的渠道,不交智商税,获利全部留给中国品牌和当地工厂。条件好一点,也可以挂上国产名牌,将中国名牌推向世界。比如说,国产运动服装里,安踏、李宁、鸿星尔克等都可以这样“借船下海”。
2 x& e& _$ r+ b/ A& H
/ p B; V! `2 D4 M这些海外就地制造会高度以来中国供应链,即使逐步转移,中国也将在很长时间里留下附加价值更高的部份,有利于中国产业整体向上转移。' ^( i1 I/ J- g0 v/ i
/ ]# l! i/ K1 G1 R( d. K第二是作为供应链,参与一带一路上国际品牌的制造,以欧美市场为目的地。这实际上是很大一块,中国对越南(还有墨西哥、印度,下同)的出口增长与这些国家对美国出口的增长高度关联,说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被越南吃掉了”实际上只是中国的装配线人工被越南吃掉了。$ N0 g6 V+ x- r v/ b) b
' \& q& j0 |+ i8 S" v9 \
* ~4 W1 l" w. z) c# p
中国对越南的出口(蓝色)和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黄色)高度相关
; D9 E m9 e5 \% k- j* i2 n/ P* S! Z$ Z$ m) P$ m
$ V5 _: Q* U& {% T7 G+ {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蓝色)和印度对美国的出口(黄色)也高度相关
" P% I. G# u" R2 \2 D& F x& T
2 d/ B$ m& j( _, T3 w! ?9 B
@+ _. g( {) |
中国对墨西哥的出口(蓝色)和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黄色)也相关度很高1 n( |# h( k/ c, r+ P9 j
6 @5 q5 u% |1 j& F
0 v4 R0 K# b* j& R7 N) s f% H% h1 F2020年之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蓝色)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黄色)有很强的负相关性
3 j; p- g# |" a4 a0 x- P) J% E: n2 u3 w ] S. P. q
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下降了,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加了。两者呈现很强的负相关性,说明中国对美国出口“损失”的部份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都借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国)最终出口美国了。/ |+ S8 ~7 m& F/ m) u ?
* _3 x( f0 r. B( \2 F$ W+ `$ C
这对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影响,但这些本来就是低收入的血汗工厂。服装、鞋、玩具的纽扣、拉链更加适合规模制造,面料、树脂切粒等本来就是大化纤、大化工,劳动生产率更高,最终的缝纫和装配的辛苦钱有限,“让”给越南也无妨。本来东莞招工已经困难了。生活条件上升后,愿意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也本来就是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初衷,只是最后以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友好的形式出线了。
3 U4 J7 u5 x1 T5 C
5 R) J' q; b$ a' L% v5 X9 q越南等国一定会努力在供应链上“往上爬”,中国的榜样作用太强大了。中国的某种程度“且战且退”是必然的,在此过程中,则在更高端的供应链和制造设备、技术方面继续控制附加价值更高的部份。说白了,就是欧美日曾经对中国做过的。2 T; d$ z$ s+ s, K
' A2 z' Y1 u6 t: G% t! L1 w. k欧美日现在已经爬到供应链上高得多的地方,也是窄小得多的地方,已经不可能直接向越南、墨西哥“溢出”了。比如说,用量最大的中档和中档偏上的纺织机械、食品机械、金工设备、化工机械、建筑机械、运输设备、机器人等,欧美日已经离开这些市场了,只有中国还量大质优价廉管饱。8 f/ p- z% P* v, ~2 a7 ~$ @
/ |3 q/ m8 t- i9 Q: b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品牌赚的是品牌溢价,中国供应链赚的是材料和设备钱,越南只有最终组装的辛苦钱可以赚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压榨的部份,这算国际品牌和中国联合起来压榨越南吗?嗯,越南哭着喊着求压榨,中国不能不让嘛。9 |- Q' ?0 B L1 I
; [' ]2 C, R7 t: ]: \欧美日与中国之间则是拒绝溢出vs主动抓取,是完全不同的问题。
% y& Y0 O2 ?- R5 c
( t! ^$ \5 o: R+ q; t& y另一方面,国际品牌转移到越南后,要么在中国依然留一只脚,要么要通过RCEP返销中国。RCEP尽管自由贸易,但进口与内销总是有差别的,至少要过一道海关。把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单一市场之一“让出来”,是国际品牌不可接受的。阿迪和耐克因为新疆棉花的事,连续7个季度销售下滑,已经受不了了。真的都变“进口”了,日子就不要过了。但这样的“中国加一”破坏了规模经济和贴近市场的原则,还要处理转移到越南的磨合问题,提高国际品牌的运作成本,也是对欧美经济放水的。2 X1 Z' h1 x+ G1 Z, O! e
) {% w* M" p/ i# ?( [ H
第三则是一带一路国家的中端制造业,刚结束的中阿合作论坛是有用的启示。中阿合作论坛是中国与阿拉伯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论坛,主要是沙特阿拉伯和海湾石油国家,已经有10年之久。- T) ?, m6 L6 w& }
1 V" S: C/ V( \% o* {8 S. e* b' L
在这次论坛上,签订了1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包括高合在沙特生产电动汽车、中车在沙特生产车厢和车轮、帮助沙特发展氯碱工业、合作开发旅游等。8 @! h; _: C) \4 e* k
. s+ |/ E/ p) R0 b, G5 } Z) \中国电车现在是群雄并起,烽烟遍地,要杀出重围不容易。高合不同于蔚小理那样从互联网下海的车企,也不同于比亚迪那样从油车和电池杀过来的半新势力,既有油车的血缘,又没有现有车企的历史负担,一上来就走高端路线,而且剑走偏锋,直接与沙特合作生产。7 ~7 E$ y* `$ e% x
/ L* j; K: q! {3 }/ Y8 U9 D4 v' X沙特王储是个雄心勃勃的人。他要用手握的海量资金,在沙漠里打造一个全新的伊斯兰工业文明。他最不缺的就是钱,缺的是技术和商业伙伴,因为沙特不仅缺乏基本的工业基础,也缺乏商业运作经验。/ b2 a' `( k. o. S- h7 I4 t/ O
! M3 D, n* M0 g3 q& h沙特盛产石油,石油的好日子还能再过几十年,但世界能源的去石油化也是板上钉钉了。沙特必须为未来着想,在能源去石油化之后,搭上新能源的车,而且建立相对完整、领先的工业基础。
/ k6 A/ q4 h, W/ K
: g% t% u! G) B. j+ A/ Y沙特石油从欧美能源版图淡出其实开始得更早,先是俄罗斯油气,后来是美国页岩油气,再就是现在的新能源,沙特越来越成为欧美的黄脸婆。从军售、贸易到政治关系,沙特也受够了欧美的各种武器化。欧美即使有诚意合作,沙特也多长了一个心眼。
( N* T3 {' A( }- O
; I- E2 I0 E1 z8 S8 q/ ?0 {中国首先是沙特天平上很有分量的压重,其次中国的技术层次非常符合沙特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中国不居高临下,到处促和、求发展。中国促成沙特-伊朗的和解不仅为沙特(和伊朗)解了套,也点醒了沙特:西边不亮东边亮,拥抱中国。
+ v) A- N) m2 U6 e( {, b0 E! h& `2 ~8 n% k! L% {! ?: q
高合汽车不仅代表新技术,高端定位也很对沙特胃口。沙特不屑低端,欧美高端又看不上沙特,中国电车已经城市最大市场,有最丰富的商业运作经验,对沙特非常对胃口。
8 s: A' Y$ U2 T c0 z2 v4 R$ r6 t; h9 M/ E+ q5 Y" ]
$ m! J2 }/ y k: i: U
高合HiPhi X,独特的六门设计很符合阿拉伯贵族挺胸抬头走进汽车的思维。说起来,世界上只有女王特供宾利做到这一点,但女王个子矮啊( S9 Y! N( S* x& e# ?, y7 u# Q u6 a
7 K; n) P& c7 J, B5 x) D
高合技术是否成熟不要紧,只要有出头之日,沙特不怕砸钱。中国科技的“落地率”在发达国家里都算名列前茅,贾跃亭都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跳票的。/ N% F6 o7 F9 q0 N, x9 {
R, M" d& b! z2 a* H) c
沙特也有意发展铁路。骑坐在世界的十字路口上,沙特对通过铁路东连西通很感兴趣,前不久还有沙特-印度大铁路的传闻。不管是普铁还是高铁,中车的铁路技术如果说世界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从车厢和车轮开始,是脚踏实地的。- \% x/ C7 l B7 e( B4 _3 j/ }' k
; {9 x4 @$ o$ x9 G
沙特有阳光,有石油。不管是用油电还是光伏,沙特的氯碱工业大有可为,这还可以和海水淡化连在一起。氯碱是基础化工,早就没有候德榜时代的显赫了,但还是有大用的。
+ o9 t$ f- I/ p$ T. S' E! @5 J
5 v+ C3 S3 Y% s; c; x沙特是独特的,但苦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不少。巴西、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都是中国中端技术输出的对象。巴西希望中国接受福特工厂,转产电车。印尼希望中国投资动力电池,可以把本地资源转化为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泰国作为东南亚汽车生产大国,也有意与中国合作电车。0 t" E2 s6 x- f8 {
1 }- x' P+ ? v! A% |这些国家发展起来后,“以中国之道反制中国之身”是可能的。这逼着中国进步。中国人很勤奋,但不是天生勤奋的,没了危机感、饥饿感,也是很享受躺平的。中国不会去制造业化,但也不等于抓住所有部类不放,人工智能、机器人、信息化也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工业效率,所以中国不怕竞争,拥抱竞争。一带一路的目的本来就是带着各国共同富裕。
2 d( g3 x3 ]+ W* w* q8 j( {# S2 p* w8 d! U
一直有人在说,中国制造只是产品大国,不是品牌大国。第二支箭的这三个方面走下来,中国不仅建立了品牌,还建立了技术和商业生态,这是比出口额更重要的。
+ ]2 \8 S' @2 q% P' v( A
7 x, L% P5 Y" M第三支箭刚刚射出,但非美元化不是人民币化,更不是用人民币取代美元。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有其历史原因,不可能轻易取代。人民币取代美元也不符合中国利益,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必须成为常年逆差国,才可能有足够数量的人民币流出中国,流入世界货币流通。中国还是要以制造业立国的,金融立国不是中国选择的道路。
; |% z; C9 Z' _8 _ L2 L- @7 |6 \& Q( z$ r4 z. b' N
但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以货币互换形式,对双边贸易中进出口数量的交集用本币结算,就可以置换原来用于结算的美元。这有结算不受美元汇率影响的好处,对于缺乏外汇的国家更是节约外汇。在最坏情况下,也不受美元武器化的影响。
# L2 t( [& q( N0 L! z' z3 A) A2 d1 X* G9 Q& I
在中国对一带一路的美元贷款中,还款也可以用人民币。这首先是受援国对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出口中赚来的人民币。但还款是一次性的,贸易是持久了,这意味着人民币进一步渗入国际贸易了。' \% g5 K2 `# I* m0 E+ ~! _( _
4 P) q. s' f. V, g9 s- a6 p
即使不用人民币,用金砖银行的某种记账单位,作为金砖圈子甚至更大圈子里的结算单位,也可以在不小程度上首先非美元化。
, v) R/ @9 V) h! q; D8 H" T) s6 Q8 C+ T5 j; v: V
货币有三重作用:记账和结算,财富计量,投资。金砖银行记账单位只需要承担记账和结算作用就够了,其他还是留给传统货币,不必急于求成。
( b* K! `: b1 f/ {6 v& N) P) ^( _, U5 N4 |
金融本来是实物经济的润滑油,现在反而成了燃料油了,这是不对了。世界经济也需要某种改革,使得金融回归润滑油作用,金砖记账单位可能是第一步。0 K6 H. R+ R) m! E) ^5 ~7 u" O
; l/ K+ Q* f8 B3 \三支箭都已射出,但进展不一样,也不必一样。中国崛起的下一阶段是和南南合作连在一起的。发达国家市场不能放松,但全球南方才是主要拓展方向。中国崛起从来就有国内和国际两只脚,一带一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崛起的国际那只脚。
7 T: I+ u: K3 H) M+ Y1 o/ P" o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