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1-14 15:17 编辑 4 _8 A# U5 W7 E$ q+ K
" |. V$ l* H) B8 t( o8 Z1 J
* O% }/ j) q" R+ ?, W2 Y, D% ^) x7 n3 k& @& P8 n( ^4 H+ F5 S
网上看到一张俄罗斯滑翔炸弹的图片,据认为,这是俄罗斯科技贫乏的写照:只能給铁炸弹加上滑翔套件,但无力再增加制导套件。确实,铁炸弹只增加滑翔套件而不增加制导套件的话,只是增加了滑翔航程,避免了临空轰炸,但毫无精度可言,命中哪里全靠人品。
+ s8 j0 |2 z5 x9 ]) Z' Y9 t4 T3 K% W. Y
但这是无制导的滑翔套件吗?
* b/ N/ x$ [. } R' j5 Y0 J" \! c6 J; X* _5 t4 c# g
显然,这没有光电制导或者雷达制导,但卫星制导依然是可能的。在折叠弹翼前的整流罩内完全有空间容纳卫星制导组件。问题是,可动弹翼在哪里?
( N5 _ p) K8 t7 i! N' k/ C8 _3 @
显然,折叠式主弹翼可以横向打开,但缺乏气动控制面。主弹翼打开后是简单的平直翼,而不是有些地方声称的X形翼。上弹翼向右打开,下弹翼向左打开。这可以从上下弹翼的边缘判断。图中可看到的上单翼是较为肥厚的前缘,下单翼则是较为尖锐的后缘,还可看到翼根暴露的部份后缘翼型剖面。
0 I" d' i+ t* T, G; t( C
- C/ e) e+ S* l9 S" x t; H但尾翼是可以上下转动的。这就够了。
9 I: l: T( G8 H0 H, f# W1 D5 d' r! P$ P( @9 y" T. c" w
在飞控的作用下,尾翼可以联动或者差动。联动时可改变俯仰。差动时可导致横滚,然后再联动,可改变偏航。这样的控制比较低效,机动性差,但是简单,对于速度低、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够用了。伊朗的”见证者136“巡飞弹也是这样的。俄罗斯电子技术水平低,但气动控制水平还是很高的。没有用更加复杂的气动控制,不是做不到,只是因为并不真需要。/ b; [% N- v& v# A4 `' w% ~
4 m- f$ L( Q Q5 {% N* a这样改装的铁炸弹尽管粗陋,但够用了。最大的好处是成本低。这里滑翔套件还是金属的,改用工程塑料或者低档复材完全可行,那样重量更轻、成本更低。& R, t. m/ M4 X" \/ c
8 O7 E- I5 d% [' p8 f5 N6 i
这是有意思的改装思路,但对于中国来说,未必必要。以前空中打击在中国作战条令中重要性不高,中国也没有足够数量的作战飞机,因此并没有大量无制导铁炸弹的储备。中国空中力量大发展的时代是与信息化、精确制导化同步推进的,现在中国已经有大量专职制导炸弹,还有更多的无人机和配套的空地导弹、火箭弹,就不必在铁炸弹改装上下太多的功夫。直接设计、装备JDAM那样的“与生俱来的制导炸弹”才是正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