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68|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九六二年的三次永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03:1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21-4-27 03:50 编辑

    说明:这篇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可能读起来有点前言不搭后语,希望见谅,但作为此时心情的写照,恕不再更改。唯一能保证的,就是我写的是事实。




    家族的苦难,放到谁也不认识的论坛上来,是件很没意思的事。但如果,对家族苦难的沉默,反而被视为苦难不存在的证据,那么,这时打破沉默,就有了些寻回公道的意义,毕竟我做不到冷血。

    一九六二年,我家死了三个人。严格地说,没有一个是饿死的。

    坐标:四川农村,现在归属重庆,长江南岸,重庆上游百里的一个小村,江对岸是个大集镇。小村往南是通遵义的古道,南边20里的古镇有宋朝皇帝敕封的川主菩萨庙,历来香火不断。长江水流在此由东向北,在村边江面形成漩涡,水流较缓,这里也成了捞取上游木材的场所,解放前即有此传统,解放后随着金沙江森林工业的发展,砍下的木材直接顺江而下,这里的木材就更多了,江北设国营木材收购站,专收捞上来的木头,晾晒后装火车。
    一个村子百户人家,有十来个姓氏。因为江边坡陡,地势不好,土少石头多,村民多兼职或直接出外谋生活。因为普遍水性极好,在江上谋生为主。又因为交通便利,村里商业活动也很发达。解放后川主菩萨庙的香火断绝。随着成渝铁路通车,对岸集镇上游更远一点的地方,被选为成渝铁路与长江的交汇站,重心转移,因而小村逐渐衰落。到了1962年,居民主要以务农维持生存,靠捞木材和去对岸集镇、火车站做零工维持收入,捞木头挣的钱多,但风险很大。


    先走的是我爷爷,一场痢疾,人就过去了。我曾问过父亲,不就是几片药的事情吗?但确实没有任何西药,就是村医开了几副草药,没有起到作用。爷爷身体相当结实,只是腰背受了伤,从不下水捞木头。到了头一年,他身体变得很虚弱,原因就是吃不饱。爸爸说爷爷走的时候,人都快透亮了。

    奶奶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腾出一间房让爷爷隔离,单独给他做饭,所以没有造成传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去世时家里实在没钱,又怕疫情,所以仓促用木板定了个木盒,勉强下葬。当时江里的好木头是国家财产,捞出来卖给江北的收购站,不敢私自拖回南岸,所以家里并无木料给爷爷做个正经的棺材。奶奶是外乡嫁来的,没有亲族帮衬,此时还怀着我的小叔叔,裹着小脚,跑都跑不动。大伯在北京上大学三年级,父亲在读高二,成绩相当好,但作为劳力,都帮不上忙。下面还有一个姑姑读中学,两个叔叔读小学,就更指望不上了。村里的本家亲戚,大多迁往他处,亲族弱小,加上处在饥荒时期,人人无力,所以下葬极为仓促。父亲每念及此,都深感痛惜。

    去世前,爷爷叮嘱了父亲两件事,一是一定要把书读好,二是再困难也不要学别人下水捞木头。他的遗言对父亲影响很大,是父亲走出山门的强大动力。当然本地教育质量高也有很大关系。伯父读的中学,就是聂荣臻的母校。父亲上的中学也相当不错,是陈独秀在四川隐居的旧址,他的英语老师是国民党外交部的翻译。但是即便有这样的条件,也知道路该怎么走,但因为家里没有劳力,又要缴纳学费,两头难以为继,他只得在学年结束后,辍学一年下地干活,农闲时在渡口当脚夫,帮乘客挑行李。期间还因为受过教育,被村里送去学开拖拉机,这也为他后来学习机械专业打开了一扇大门。熬过了这一年,大伯大学毕业,留在北京工作,把工资几乎全部寄回家里,这才让父亲有了返校的机会,加上减免学杂费,勉强度过最艰难的时间。

    接着去世的是我祖祖,也就是爸爸的奶奶。四川话里父母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可叫祖祖,但我知道的只有这个祖祖。祖祖当年82岁,在爷爷去世后就不怎么吃东西,把碗推给奶奶和孙辈。她最爱看自己的棺材,就停在宗族祠堂,也就是我家里。这事我第一次知道,也觉得很奇怪,但随着阅历增长,见识到更多的南方朋友,才知道但在南方丘陵地带宗族势力强大的地方,这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爷爷早年跑船,因为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在码头上谋得账房文职,抗战后国民党接管重庆码头,他才返乡娶妻生子。爷爷名下无田地,但从祖祖起,我家就种植祠田,此时从外姓租客手里收回祠田,由爷爷耕种,负责维护祠堂。我家就安在祠堂后院。这个祠堂虽然败落,却是元朝本族从江西经湖北入川的重要据点,很多外地同族都来这里汇谱、认亲。解放后,作为破除封建迷信的一部分,祠堂二楼上的族谱被全部焚毁,爸爸当时才几岁,不明白这里的意义。直到1990年,大伯给爸爸来信,郑重其事地叙述了家族历史,入川祖的名号官职,特别说明了是元朝入川,还有三十二代的家谱。当时妈妈评论,你的大哥入党这么多年,脑子里还装着这些封建东西。但父亲还是把这封信好好保存,这也就是已经在北方生根发芽的我们家,与遥远的四川老家之间的唯一纽带了吧。直到近年,我在网上还看到贵州和云南的同族在发布族谱,与我家的族谱用字一模一样,才深感历史的奇妙。

    也是因为破除封建迷信,祖祖的棺材,才能大大方方地摆在原先的祠堂里。爸爸的印象里,祖祖的棺材是用香樟木做的,有种特殊的味道,非常气派,这是她四个儿子的孝心。祖祖早年丧夫,独自拉扯几个孩子。我家原在川主菩萨所在的小镇,那里土地更广阔,能容纳更多的人口,也是我们家族大多数人的居所,至于为什么祠堂不搬迁到这里,可能是为了江北同宗来祭拜的方便,也可能是为了不冒犯川主菩萨的香火。寡妇带着孩子无法生存,她就迁到江边的祠堂所在村子,带着孩子种祠田,另外磨制豆腐,做成豆干之类贩卖给过江乘客。我听到“豆腐西施”的故事,就联想到祖祖,但爸爸说他印象里的祖祖,一直都是个很厉害的小老太太。因为土地养活不了人,我们家族历来就有往外走的传统。爷爷的哥哥大伯公和弟弟四叔公,都去江北的县城学习铁匠,后来在成渝公路边上开了铺子,借着抗战时成渝公路的繁忙,取得很大发展,解放后被公私合营,但总算是本乡出去混得比较体面的人物,祖祖的棺材他们出了大头。爷爷和幺叔公入了航运业,赶上抗战只能回乡当农民,贡献就小一些。祖祖还指望爷爷给她送终,但儿子走在了她前面,对她打击很大。

    祖祖走得很安详。爸爸说,他下学回来看到祖祖歪在躺椅上,就知道她可能走了。他没说自己当时哭了没有,只是提起祖祖,就说再也吃不到祖祖做的那么好的卤豆干了。四川虽是天府之国,但爸爸在那里生长了二十年,却没有吃过什么好东西,筷子挑得起来的沾(渀)水豆花加免费吊骨汤就是他对四川美食的最美回忆。我问他到重庆上车的时候没有吃点小吃,他说哪里有钱。祖祖的卤豆干对他来说,是记忆深处的锚。

    爸爸虽是四川人,但二十岁离家去北方上大学,除了文革时重走长征路走到一半被学校召回,由遵义到重庆途中回了次家,直到55岁才回乡给爷爷扫墓。父亲这么多年来一直说四川话,除了开会的时候才会改普通话,但到了永川,他一张嘴就被人夸外地人学四川话学得不错(永川当地六机部即船舶工业部的厂子有很多下江人),弄得他干脆只说普通话。乡音已改鬓毛摧,大体如此吧。

    祖祖的葬礼倒是很风光,孩子们都来奔丧了。爸爸说还割了几斤肉,白菜熬粉条,加上油渣,像过年。肉呢,每人分了“一片片”。然后他又补充,那年冬天过年的时候,连这都吃不上,只有水煮白菜,连粉条都没有,更没有油渣。他带着叔叔们,去亲戚家拜年,隔着门闻到香气,但人人家里都饿呀,小孩刚把门打开,大人就抢过来,隔着半扇门听他们说拜年词,然后就把门关上了。我们家在北方多年,但爸爸从来不吃白菜炖粉条,哪怕里面放了酥肉和丸子。

    最后走的是小叔叔,他连名字都没有。爸爸对他的记忆是,脑袋很大,眼睛又大又亮,盯着人看,不哭不闹。但那时奶奶已经44岁了,刚死了男人和婆婆,没有一点奶水,只能喂一点煮甑子饭沥出来的米油,实际上就是稀米汤。小叔叔只活了10天,走的时候奶奶已经下地了,因为根本没有坐月子的糖水。奶奶把他包裹起来,再用竹席卷上,埋在爷爷坟边上。

    这就是我的家族在1962年经历的三次生离死别。

    网上有人说起“李井泉”在那个时期的作为。我请教了父亲,他说作为一个高中生,他记得最清楚的人是省长李大章,别人骂的都是李大章。他分析了一下,我们那里虽然穷,但文化很发达,小村里解放前就有报纸铺,解放后读报的人也很多,即便是城里的旧报纸,也能转卖到乡下来充当读物。他的印象是头版老是李大章,所以该他挨骂。至于李井泉,他也是到了八十年代才知道此人才是祸害四川的元凶。

    父亲印象里,五八年开始,把村边的青杠木(似乎是橡树)林子都砍了,青杠木是烧炭的好原料,用来大炼钢铁,第二年水土流失就很严重,江边的坡地收成很糟,但村民还能买到米。真正糟糕透顶就是1961年到1962年(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四川粮食外调,舍命保全国的原因),他下学的时候见到一个乞丐,苦苦哀求他,他出于好心把他领到家里,爷爷不在家,奶奶说实在没有饭,就给了他两个红薯,煮了一碗青菜给他。爸爸记得很清楚,那个人是沿江走来的,姓张。奶奶告诉他,不要再沿江走了,下面的村子更没有粮食。奶奶给他指了一条路,就是沿着去遵义的古道往南,那边有些坝子。这条路,是连接川黔的商路,也是家族流传的逃难道路。爸爸说,爷爷告诉过他,明朝的时候,南边不远处就是苗子,族里去贵州做生意,有好几位长辈被苗子杀害。直到明末平息了苗子,才成了通路。张献忠祸乱四川的时候,祖先们就是沿着这条路逃往贵州躲避。当时家里的老祖祖,眼看拖累大家,就拒绝前进,让年轻人用石头给他垒了个窝窝,放上干粮和水。大家不愿意,他就要死给大家看,众人只得同意。等到风头过去,全族从贵州返回,找到老祖祖的避难所,用爸爸的原话是:“早都化成水喽!”

    族谱焚毁了,但这些口耳相传的家族故事,却躲过一次次风暴,从长江边上的小村庄,传到黄河边上的饭桌上,完成了代际传递。多年以后,我给13岁的女儿,10岁的儿子讲起老祖宗的故事,才第一次想到,我的祖祖,和那位明末的老祖祖,是在做一样的事情啊,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自己去坦然面对死亡。


    说说后面的事。1963年,父亲复学,1964年参加高考落榜,他复读了一年,终于在1965年考上了北方的一所大学,学的就是伯公和叔公从事的机械专业,也是他在1962年亲手触摸的现代科技。从1960年到1965年,他读了五年高中,是我认识的人里,读高中时间最长的人。


    我曾经想过,如果不是大伯先走出了小村,给了他希望,是不是他会在老家的农机站陪着那些拖拉机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亲眼所见的老家地无三分平的地貌,再结合包产到户后老家集体经济瓦解的事实,恐怕这个生涯也会在他的壮年就戛然而止。

    我问过父亲,但他说,不会,他另有动力来源。他在辍学的那一年,曾经帮一个乡干部挑货,那才是对他最大的刺激。那个干部两口子都穿着新的白衣裳,还有一个大胖儿子。爸爸用背篓背着那个儿子,两手还要拎着箱子。走了二十里山路到了地方,那两口子放下东西,给他结了账,5角钱,连一口水都没让他喝。他真想吃一碗豆花饭再回家,但想到奶奶和姑姑叔叔,只能忍住,二十里山路又走了一遍。他告诉我,到家他把钱给了奶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当官真好啊,最好到印这个钱的地方去,凭什么他们可以穿白衣裳空手走路,我就要背背篓拎箱子还要被他们吆喝。父亲也和一帮人一起背木头段到火柴厂,路程稍短,一背篓8分钱,但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他只是抱怨背篓有点扎,反而是他有生以来挣得最多的这一笔钱,让他激发了一点要走出去的念头。他告诉我,考不上大学,就去当兵,一定要走出去。


    父亲给我讲起1962年的时候,更多地是在鼓励我和弟弟团结上进,因为往下就是深渊,不要寄希望于任何朝代,任何君主。就算在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仍然要坚持上进。父亲并不对D反感,相反地,他非常感谢D。他说自己有自知之明,如果不是D做出甄别,刷掉一大批读书读得很好的地主家娃儿,他未必能考上大学,他说:“”哪(la)个也不笨塞。

    至于1962年到底有没有符合医学意义上的“饿死”呢?父亲说,病死了一些,就是浮肿到虚胖,然后过两天就死了,他没有见过饿成柴火那样的。其他地方,他也不知道,他返校后比别人低一级,只能默默赶上。他一直说的都是,爷爷是一泡痢疾走的,祖祖是不吃饭走的,小叔叔是没有奶水走的。有件事父亲很感慨,就是他在广东吃到咸鱼茄子煲,才想到守着长江,如果把鱼晒成鱼干,可能就会度过灾年。我只是觉得大灾荒跟了他一辈子。

    1962年的尾巴并不到此结束。因为三次丧事,奶奶裹小脚下不了地,家里没有劳力等等原因,我们家倒欠了生产队500块钱,1960年代的500块钱啊。父亲和大伯商量,拒绝让大伯掏钱,轮到他为这个家尽义务了。这500块钱,是爸爸结婚之后的1971年才还上。

    至于我的祖居,也就是那座祠堂,建在溪流边上,随着水土流失和叔叔们走出农村,终于被废弃,并在一次大水中被冲垮。因为家中已经无人,剩余的砖石木料也被清理,等到2000年我回乡的时候,只在村口溪边见到一个坑,那就是父亲在家乡唯一的住所,也是1962年送走三位亲人的地方。




    以上是我的家史一部分,作为农民的子孙,没有必要隐瞒或渲染,但我对蘸着人血馒头讴歌或诅咒帝国豪情的那些有机体,羞于与他们为同类,无论他们反什么,还是亲什么,他们的激情或冷血,只能是历史的影子,而不是历史本身。我所认知的历史就是每个人历程的总和,我记录下我的亲人的历程,只要他们没有被人忘记,他们就还是历史的一部分。别人的解读?与我无关,与历史无关。


           

    评分

    参与人数 34爱元 +310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野草魂 + 8
    楚天 + 6 谢谢分享
    舒拔 + 10 谢谢分享
    笑羽 + 8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21-4-27 04:16:04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怎样,无论以什么貌似合理的理由,对人性冷血,都是不可接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21-4-27 05:25:27 | 只看该作者
    我所认知的历史就是每个人历程的总和,我记录下我的亲人的历程,只要他们没有被人忘记,他们就还是历史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21-4-27 10:09:54 | 只看该作者
    好看,现在西西河看不到这样的文字了,都是什么帝国、资本之类的大字眼,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15 09: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5#
    发表于 2021-4-27 10:19:41 | 只看该作者
    哈,我爸也是64年高考。因为穷,读的军校。
    四川有晒鱼干的风俗吗?四川重庆那地方,常年湿溚溚的不见日头,长时间晾晒怕是会坏。只能做咸鱼吧。有种叫作醡或者鲊的做法应该可以——这两种方法好像还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9-2 21:30
  • 签到天数: 1181 天

    [LV.10]大乘

    6#
    发表于 2021-4-27 11:28:51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寄希望于任何朝代,任何君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5 天前
  • 签到天数: 1069 天

    [LV.10]大乘

    7#
    发表于 2021-4-27 12:05: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记录和讲述,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文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8#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2:21:02 | 只看该作者
    看客 发表于 2021-4-27 10:19
    哈,我爸也是64年高考。因为穷,读的军校。
    四川有晒鱼干的风俗吗?四川重庆那地方,常年湿溚溚的不见日头 ...

    能读军校是非常好的出路,政治要求更高。
    老家历来当兵也是一条出路,老家县里62年出了一位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一等战斗英雄,一人炸掉三个碉堡,还到父亲的中学作报告,动员他们参军去西藏。

    咸鱼的事,我爸爸只是随口一说。四川有腊鱼,但和腊肉一样看时令,不是随捞随做。四川移民来源,两湖两广为主,辣椒红薯玉米都是两广带来的,腌制咸鱼的技术也应带到了四川,失传应该就是工艺条件不合适,或者成本太高造成的。单是盐巴一项,就搞不赢。

    我的感触是,这样一口鱼,他也能想到当年,可见当年的饥饿给他留下了终身的痕迹,更不要说平时在饭桌上他根本见不得我和弟弟掉一粒米,吃菜要留一颗到最后,像笤帚一样把碗里的米扫干净。只有经历过极端的饥饿,才会在这个细节上如此执着。

    我没有写太多父亲对当时饥饿的回忆,因为太主观,总的就是饿,持续的饿,最直观的结果,是爸爸比爷爷矮。比较好奇的一点是他经常回忆割猪草,还念叨“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谚语,怎么到了年关也没有肉吃。他说不是馋嘴,是因为四川不像北方,吃面就能长劲,当地冬天潮湿阴冷,不吃点肉很难挨,农村娃儿冬天打赤脚也要去割肉吃。但那年实在太穷了,只能把猪卖掉,人都死了几口,奶奶根本没有过年的心思,但爸爸还要带着不懂事的叔叔们,所以那个年对他来说特别难熬。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那个年代的生活,真是一言难尽  发表于 2021-4-27 12:37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32 收起 理由
    野草魂 + 8
    笑羽 + 8
    老财迷 + 8 谢谢分享
    MacArthur + 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15 09: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9#
    发表于 2021-4-27 12:42:40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21-4-27 12:21
    能读军校是非常好的出路,政治要求更高。
    老家历来当兵也是一条出路,老家县里62年出了一位对印自卫反击 ...
    吃菜要留一颗到最后,像笤帚一样把碗里的米扫干净

    我也有这个习惯,但这个习惯是在姥姥家养成的。说来也怪,我妈家里条件远比我爸家里好,我和我妈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爸反而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3 01: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筑基

    10#
    发表于 2021-4-27 16:08:20 | 只看该作者
    三年时代,老头子一直说,偏偏抢种地瓜大丰收。开地瓜大会,放开了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11#
    发表于 2021-4-27 21:52:20 | 只看该作者
    小米粒 发表于 2021-4-27 03:08
    三年时代,老头子一直说,偏偏抢种地瓜大丰收。开地瓜大会,放开了吃。

    我们的政治老师讲,58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敞开造。。。 他们在校学生下乡“支农”,一天五顿饭,顿顿都是小油饼 - 早晨在学校还没出门就吃,到了田间地头再吃一顿才开干,午饭、晚饭,回到学校再加餐一顿。。。 老头自己讲所谓六零年大挨饿,根本就是前面两年瞎折腾,生生把国库储备粮都吃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9-2 21:30
  • 签到天数: 1181 天

    [LV.10]大乘

    12#
    发表于 2021-4-27 23:37:02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4-27 21:52
    我们的政治老师讲,58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敞开造。。。 他们在校学生下乡“支农”,一天五顿饭,顿 ...

    对,一系列折腾,消耗了储备粮,大炼钢铁,人民公社。一帮军头来执政,以为什么事都是打个冲锋就能解决了。
    后来邓搞包产到户,搞开放就学乖了,知道先来个试点,一步一步来。包括再后来政治改革也是很谨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4-28 02:16: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21-4-28 02:44 编辑
    雷达 发表于 2021-4-27 23:37
    对,一系列折腾,消耗了储备粮,大炼钢铁,人民公社。一帮军头来执政,以为什么事都是打个冲锋就能解决了 ...


    建国头些年的苦头,可能是因为那时还没摸索出一整套潜规则吧。到了70年代,实际上已经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地都对保护自家经济利益极为上心。我父亲在文革中经历过两件事可作说明。

    一是去河南走私猪肉。当时他在湖北一家县属工厂工作,厂里过年想弄点猪肉当福利,但湖北的猪肉太紧俏,就想去临近的河南南阳弄一车。当时我父亲出面,找了我姥爷战友的关系,弄了一卡车半扇冷冻猪肉,但被告知,边境上有人查,是省里派下来的,他们要自己想办法过关。最后是额外采购了一些大木箱子,把肉放到箱子里,最外面摆了一些零碎,冒充搬家,才骗过了河南的缉私队。到了厂里全体当事人统一口径,就说是从武汉拉来的,避免说漏嘴引起麻烦。这是他到厂以后立下的一大功劳,所以下面出差的美事才能轮到他。

    另一件事就是他去浙江象山的一家集体企业。为柴油机上的轴承考察供应商。对方招待极丰盛,他把一辈子的海鲜都吃够了(除了咸鱼是后头吃到的,估计是咸鱼上不了台面),最后皆大欢喜,对方成为他们的定点供应商。他们企业就在襄樊附近,离二汽集团很近,但近在咫尺的二汽轴承他们拿不到,远在天边的浙江轴承却送上门来,舍近求远,岂不怪哉。原因就是县里搞这个厂子的时候是有为二汽配套的打算的(可能和二汽某位领导有私交),但二汽是国字号,看不上他们地方小厂,这事就没成,他们只得自力更生搞柴油机,服务本乡。他们与浙江的企业皆为地方企业,产品也是服务地方经济,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不远千里来相会。浙商那时候就无孔不入,确实厉害。那个湖北小厂的领导也颇有远见,从各家大学搞来20多个工科大学生,后来以这个厂的技术力量为依托,搞出来县里的糖厂,化肥厂,水泥厂,自行车厂等一系列企业。改开后留下来的大学生大多提升到县市领导的岗位。

    这些小事说明,各自打算盘,保护地方利益,谋求资源,市场,甚至人才,在文革期间已不罕见,更不违规。我父亲一毕业就很自然地按着这套规则操作。此时离1962年过去不过10年,不复当年勒紧裤腰带保北京保上海的悲壮。这套跟官方哲学风马牛不相及的street smart,就是在地方与中央的博弈中逐渐认清现实而得到的技能。邓小平做的,可能不过是公开承认这套而已。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发表于 2021-4-29 03:56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22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笑羽 + 8
    老财迷 + 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21-4-28 06:09:10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21-4-27 13:16
    建国头些年的苦头,可能是因为那时还没摸索出一整套潜规则吧。到了70年代,实际上已经是上有政策,下有对 ...

    的确是这个意思。。。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同样是对策,一方诸侯主政的水平和责任心也很重要。葱省就出过姜春云这种吃里扒外的奇葩。号称GDP跟人广东齐平 -- 广东是干出来的,他是吹出来的。。。 政绩全靠吹,号称“鲁吹一号”。。。吹出去的牛B 收不回来,只能刮地三尺多缴多纳。他自己最后混个人大副委员长拍PG走人,葱省什么也没落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4-28 07:35: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21-4-28 07:39 编辑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4-28 06:09
    的确是这个意思。。。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同样是对策,一方诸侯主政的水平和责任心也很重要。葱省 ...


    我中省也半斤八两。九十年代还闹出地区为了避免牛皮露馅,拉军事基地领导出头,用泄漏军事机密的帽子,硬生生把农业部引进的澳大利亚农业遥感飞机赶走的喜剧,完全可以编进中国版《是,大臣》。转眼到了新世纪,这个军事基地搞的铁拳演习,成了全军历史上参加观摩的外国数量最多,官员级别最高,外军观察员数量最多的演习。

    南方各省确实务实得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老财迷 + 8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4-28 07:50:20 | 只看该作者
    小米粒 发表于 2021-4-27 16:08
    三年时代,老头子一直说,偏偏抢种地瓜大丰收。开地瓜大会,放开了吃。

    说的是红薯吗?四川叫红苕,在老家不是很受欢迎,吃多了烧心,放久了发酵,做粉条费工费柴,又不能像北方那样晒成红薯干长期保存,主要是熬稀饭的时候放一点。不过在荒时期,本来拿来喂猪的红薯叶子都上了饭桌。

    四川另有一种叫地瓜的东西,我只听父亲说过,在国内从没见过。父亲倒是在加拿大的华人超市里发现了此物,叫做沙葛,只能吃着玩,不能当粮食。

    点评

    贵州和四川一样,也是这个地瓜(沙葛),80年代拿它当水果吃,也可炒来吃  发表于 2021-4-28 1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29 02:36
  • 签到天数: 2184 天

    [LV.Master]无

    17#
    发表于 2021-4-28 08:3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9-2 21:30
  • 签到天数: 1181 天

    [LV.10]大乘

    18#
    发表于 2021-4-28 09:56:56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21-4-28 07:50
    说的是红薯吗?四川叫红苕,在老家不是很受欢迎,吃多了烧心,放久了发酵,做粉条费工费柴,又不能像北方 ...


    沙葛这个东西,成都绵阳那边也叫地瓜,也有叫“地雷”的,不知什么典故。我们小时候当水果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9-2 21:30
  • 签到天数: 1181 天

    [LV.10]大乘

    19#
    发表于 2021-4-28 09:58:40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21-4-28 02:16
    建国头些年的苦头,可能是因为那时还没摸索出一整套潜规则吧。到了70年代,实际上已经是上有政策,下有对 ...

    这种灵活性是好事,也是符合商业原则的,那种管的死死的才会出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0#
    发表于 2021-4-28 10:36:18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21-4-26 23:21
    能读军校是非常好的出路,政治要求更高。
    老家历来当兵也是一条出路,老家县里62年出了一位对印自卫反击 ...

    北方不是吃面就能如何,一样也是没有油水就很容易饿,吃进的主食不经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5 15:10 , Processed in 0.04320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