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10-28 07:29 编辑
' z0 |; N# Y) m s+ u8 B# a6 w7 J8 ~+ a' K6 m N" K* k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有一个Daily Chart,经常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统计数据。摘录一些。
( O8 t! m: y! S4 V5 d& [- Q* o) k/ l9 J
: I; v* `% q# d& R
2007-2010年之间美国人民消费增减情况,浅蓝为按照美元计算的名义幅度,深蓝为计入物价涨价因素的实际幅度
9 k* I3 ]- [5 C' W2 a- k, ?' _0 Y0 D0 N+ z5 v
1 {5 v7 s8 b8 a
著名的幸福指数和收入水平、贫富差距的关系,原始数据来自Gallop。中国人没有丹麦人幸福,但基尼指数和幸福-不幸福之差似乎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是说,贫富悬殊也好,不悬殊也好,幸福的人依然幸福,不幸福的人依然不幸福,不会因为贫富不悬殊了而大家都感到幸福
( r9 I$ I0 F% o* Q& J2 { N; X6 f( C5 |8 h
![]()
7 D* s( m2 k; z7 v R: i* L; D, q$ J美国老是指责中国操纵汇率,过去六年里,人民币汇率稳步上涨,但美国逆差没有太大变化,甚至略有恶化。结论:人民比汇率和美国逆差无关, x$ o0 L7 X* V9 W: t! M4 A" C
0 q! B5 s' B1 ^! D. ?* a A4 P2 S* w2 b$ W6 t" B% E9 ]3 j
中国治安不必从前了,但就凶杀率而言,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和加拿大、北欧、西欧、北非、澳大利亚相当,好于美国、伊朗、阿富汗和印度,比俄罗斯和非洲就好太多了
3 R9 e# g0 a5 K. y5 t8 {9 K0 i ~$ |9 s2 g
![]()
1 n( G/ \8 l$ v5 R5 |2 W这张图最有意思,叫”印度民主优越论“者情何以堪!图中年份只是中国在N前前达到现在印度的水平,只有印度和中国发展速度一样的话,这才代表印度在N年后可以和现在的中国齐平,否则要N的若干次方年后再谈了。要是不考虑中国人刚开始有私人汽车而印度人有了几十年了,印度人有汽车的还很多,不过寿命怎么那么低?
4 q: y/ O: u" X$ M
& G$ _8 N! F3 J( d+ u+ |) f) T8 G+ L![]()
$ B' ~, F/ Y2 H在世界性经济萧条中,印度卢比、巴西里亚尔、波兰兹罗提都对美元贬值,只有人民币稳步上扬。本来发展中国家担心美国打货币战争搞贬值,怕本币升值影响经济发展,结果本币不升反贬。从贸易来说是”赚“了,但这实际上说明投资外流,信心下降。投资流到哪里去了呢?呃,哪家货币在升值?
( e: s1 w9 ]$ @+ \" U V! M
1 E9 j7 G% \+ f5 O" l![]()
% x% w% z- i' c3 `& S, W如果你年收入相当于10万美元,你交的税是多少呢?看来在阿联酋比较合算,不叫个税,但要交一点社保;在中国,个税比美国还多,社保稍少,加起来还是更多,不过和澳大利亚差不多。注意了哈:要到10万美元(相当于60多万人民币)一年,否则别自己瞎比。5 q' P" u" J& D* v+ [6 z$ p$ A
& R0 L3 y j/ I9 X![]()
0 R( h- s5 N1 ~. |, K, w2 s老龄化是一个很热的话题,”未富先老“是很多人对中国未来的担心。这是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灰色是2001-10年小龄化/老龄化对GDP百分点的贡献,深色是2010-20,浅蓝是2020-30。可以看到,2001-10年,中国人口还足够年轻,劳动人口比例大,人口年龄结构对GDP是正面贡献,大概2/3%的样子;2010-20就勉强持平了;2020-30将成为负贡献,将因为老龄化而使GDPsunshi1.5%。新加坡最厉害,损失2.5%。印度最不用担心,人口结构继续保持年轻,依然有0.5%的正贡献。( {7 W: \3 a5 _3 X4 Y- E
4 C' M2 O4 E" X2 ` g
![]()
: z m3 P& q% }) t6 F/ E9 D7 v这张图有意思。property crime指偷盗、抢劫之类,不包括杀人、强奸这些。横轴是人均GDP,纵轴是property crime犯罪率,看来不是越穷的地方犯罪率越高,而是越富的地方犯罪率越高。想起来也对,穷地方偷抢都不给力
5 i+ ~ T! H" Q, M/ G. w+ G
2 a7 T. l/ P% O" _* w% H! ~ : m4 L; x [4 I1 R6 ~" q2 w8 `0 g
各国政府债务占GDP百分比,浅蓝是国内债务,深蓝是外债。右面的数字是财政赤字占GDP的百分比(扣除国债的利息影响后)( g, S$ S8 ?/ f) G/ D8 u
% i7 k$ ^8 u0 o. N# n+ i 4 _2 {1 a, ~8 L8 A8 C% w0 U$ V
这个是国债占GDP的百分比和标普评级的关系,浅蓝为2010年数据,深蓝为2015年预估数据
) z( V+ W) W4 _& s3 [! ^# q$ o i* g: ]: W
![]()
+ K$ r- c# t% }* o6 R% t$ ]美国家庭收入(按通胀指数调整过,所以现在的数据和历史数据可比)。最富的10%家庭一直稳步增长,直到最近10年才固定下来;最穷的家庭过去40几年里基本上没有实际增长,中间的(中产阶级?)稍有增长,但涨幅远远低于最富的10%家庭7 N, X1 W% ^- [7 w# D _
0 J+ c% X# s5 \+ T8 y m8 y. [1 R. I9 e: D7 r r% A5 ^* z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Arvind Subramanian把GDP、贸易、投资等占世界比例算成”经济主导指数“,得出结论,现在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和美国差不多,但203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将和70年代美国的比重相当,超过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对世界经济的比重。呃,中国霸主时代?有意思的是,印度也很厉害,2030年的印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和现在日本相当!' }; _8 S6 C5 n3 s. u O5 s
/ e3 V$ f- J) A) Q; T D8 x7 n/ d4 Z![]()
) C3 l3 F% f8 R) V7 h7 Q谁是中产阶级?这在中国是一个容易讨骂的问题。不过《经济学人》帮你算好了,连人头都统计好了,1990年,亚洲有大概5.6亿中产阶级,2008年则大18亿9500万。标准是什么呢?每天2-20美元以上的都算中产阶级。北上广的同志们听好了:人民币月工资400-4000都算中产阶级!
2 s w2 z `/ {" I$ h6 B
@& D' N. [# } ' w4 `- V( \! b+ V. W+ F
如今女孩子都不愿早结婚,不愿多生孩子。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率(2010-15年联合国数据),各国人口能”坚持“多久呢?中国可以坚持到差不多3500年,加拿大人会生,可以坚持到差不多4500年,不知道印度的数据,估计可以坚持至少250世纪!7 g/ |* b4 q7 [3 d# m1 V/ v
3 @+ q$ ^/ h9 T9 m+ ^5 Z5 q( L + s X k) o" f3 B8 ]: w$ q9 t
不过中国的人口前景真的不乐观,如果严格执行独子政策的话,现在已经进入人口衰减期,到2070年,中国的人口降到3亿,就和今天的美国一样了!
) l0 ^% _ f% V0 X U+ G) d' g4 e+ }" A& |7 w# |
![]()
+ @ Z6 E7 k! N9 ]这张图比较重要。在2007-2011年间,人均GDP(扣除通胀影响)的增长百分比,中国是35%,印度22%,美国大约-4%,爱尔兰大约-12%!
: \. L! S& c$ V, o0 k( U5 M: g( L8 }
/ Y0 r+ g9 c$ B. g% t
护照免签证国家数目,加拿大免签国家比美国少,怎么会呢?加拿大护照可以直奔古巴,美国就不行啊?中国的免签国家数还很少,希望以后会多起来3 g* T# H. V; c; D
% W% U- Q3 ?/ C; c3 ~5 ^) O% c9 ^* i
/ E) p0 a4 S& H1 d
iPhone4里,看看有多少产值是到了中国0 h& D, P, G+ }& N4 S
" x5 a/ \. Z1 e3 O5 b
![]()
2 a( X5 O9 g" {* ^8 K& c/ f. O![]()
% T$ @3 Y+ I5 H8 [; Z3 C估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世界GDP的比重在2018年将交叉,此后发展中国家占的比重超过发达国家
% p2 E" |; Z" k+ y
7 q/ E0 `9 r1 L( w: W" R6 x 6 M* G: O, w2 D' S6 X; t
美国也有贫富悬殊问题,从联邦政府角度来说,绿州是交税的,红州是用钱的7 Z0 i7 [9 W m& J' e
0 E% W4 e2 R' F- E9 @, ?- |( ~
7 ?4 o g! [ e) ~7 j
要看明细表?这儿有
g2 T* E: Y0 Z0 p! @3 `8 U4 }# ?# N
/ A/ _3 U6 w) x5 R"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