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0-3-23 00:29 |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4-9-29 10:35 编辑 * E; d5 s# J8 ~0 }7 ]+ @2 o
6 H% J- m0 a5 G) u( v+ x就像西湖龙井是特指出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地区的龙井绿茶。冻顶乌龙就是特指出产于台湾南投鹿谷冻顶山的乌龙青茶。
# f" Q& x W* m7 C
: n$ E$ }. |8 Y' B, t在茶叶的分类里,冻顶乌龙是半发酵的青茶。它用的茶树品种叫做青心乌龙。一种说法是这种茶树原产福建武夷,由当地人从福建带回鹿谷种植,另外一种说法是原产鹿谷,但是由清朝大陆移民在当地开发种植。- O g' o9 ^! F# V$ G" A
% ^+ s R" b/ ]; a. U5 }7 m8 p0 S
讲到茶叶分类,我也是在各种百度和维基得到的科普。
( t$ I3 E$ H2 ` n: }# ]; r: ]2 |* T4 f; B0 M
茶叶的分类可以按颜色,分成绿茶,青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也可以按照制作时发酵的程度,分成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
/ n! {8 y6 T+ @. V
3 K0 H( G2 I% i, \上篇说西湖龙井,龙井在茶叶里的分类就是不发酵的绿茶。6 `7 F) b$ R% C* w+ @1 m
$ V: c. V# p0 }9 p# Q% {) V4 J事实上所有的绿茶都是不发酵茶。而红茶就是全发酵茶。各种青茶的发酵程度各有不同,在传统的制作过程中,通常要靠制茶师傅的鼻子和眼睛来判断。
) Y8 Y0 ~$ F" B% I! S. Z o m0 E3 G. ~) ~6 v
* B( U/ R4 M+ j4 |* b, m3 A* |
曾经有人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告诉我,原来做红茶和绿茶的叶子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茶树的叶子!那为何喝起来这么不同?嗯,发酵不发酵绝对是一个因素,发多少酵也是学问。9 n% Y( e( ?2 E8 V
6 T% \+ \" @; f4 e+ X
不掉茶叶袋了,先说说叶子和冻顶乌龙相遇的故事吧。. X, Q/ v( t- k J2 P1 h& O
5 c; ]7 D8 v# a5 i+ z
第一次喝冻顶乌龙,是大约十六七年前的事了。(肯定是在一九九九年的台湾九二一大地震之前,那次地震把日月潭中间的那个小岛给震成了两个更小的小小岛,我访问那里的时候,还是一个岛来着)7 N0 ?% w; }3 [0 n& p
我当时是在台湾出差的干活,周末和同事一起到南投鹿谷玩,入住凤凰村。同行的新竹同事联系了一家当地的制茶人家,对我们是一项独特的旅游项目,顺便几位陪同的喝茶朋友大包小包买了不少茶。男主人听说有大陆的来客,格外热情,带我们参观了他家的作坊,介绍他新买的机器,看各道工序的茶叶,最后请我们去他家的客厅品茶。。。我记得很清楚,这位大伯说的是闽南普通话,所以大部分我都能听明白。
6 l' }( U$ u8 z2 V+ K4 _5 V1 k: }% q. c9 j
茶农姓林,他介绍他家祖上就是福建做茶的,早在民国之前就到鹿谷来了。鹿谷乡的茶农和龙井村的茶农有点像,很多传统的家庭作坊,当时从事这一产业的人大多数也都是乡里年纪偏大的人,大伯不无感慨地说,年轻人都进城读书,然后就留在大城市生活了。( r% a* `2 Y9 j- e# O$ f
! a0 k3 J* l" d0 o& @0 M林大伯的介绍我当时听得清楚,但转眼也忘掉了大半,就记得他给我们喝茶的那套功夫看着真是熟练利落舒服,回家特意记录了一下。今天再参考网上的总结,在这里说上一说。0 U5 c/ Y' O/ r. T
! a1 b! Z9 O! s: d: k' t) i- e4 w
大伯用来泡茶的是一个陶制小茶壶,木质漏网茶盘、茶杯、茶船、闻香杯,茶盅,边上有一个电热煮水器。
, u8 V% M7 A- F; n; T5 }; m
$ \; ~: e, n9 Z, i1 V① 烫茶具:以沸水冲泡茶壶,茶具1 ~5 E$ P4 G8 _+ C! P' M
② 放置茶叶:我看着松松放了大概2/3壶茶叶( B( p3 `3 j/ x) U/ q) G
③ 冲泡:冲入开水,并使泡沫溢出,随即加盖,并将茶汤倒入茶船之中;再次冲入开水。) N$ x* H& G+ ~$ ~, D. U
④ 冲壶:即刻从壶盖上冲浇开水使茶壶里外保温& g1 |1 V/ h4 n" K/ W n: I
⑤ 冲泡时间:冲泡时间由短而长,第一次短而后逐次增长。
, L' x, \+ F, N, P% A, N: o- K* U⑥ 倾倒茶汤:将茶倒入茶盅,然后倒入闻香杯,随即将闻香杯置于鼻前吸气数次,闻其香味。其目的为了品尝"杯底留香","温香"、"次香",愈是好茶,留香愈久,香气愈富变化。所以,也只有上等好茶才经得起这个考验。
# _( M1 B/ `$ G4 x* P) e% d1 {( W⑦ 品茶:先闻其香,次观水色,进而察其味,及至喉韵之感觉,细细品尝。9 {" g. ?% t8 Q( Y: @* n- G8 O: W9 j
6 i* _) L- D/ b
当时林大伯是一边解说,一边泡茶,亲切随意,一气呵成,但步步不落,现在想想很是难得的体验。尤其是闻香杯的使用,在我还是第一次,觉得那个香味闻起来的确好。哈哈,之后朋友聚会常常遇到简化版,基本上就是一个茶盘,一个宜兴陶壶,几个杯子,闻香这个过程就免了,我每次煞有介事,品完第一杯茶必然要把自己的碗闻一下的。茶香迷人,错过可惜。" f" z2 |9 ]6 M2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