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京虎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三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21#
    发表于 2011-8-3 14:5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刘炳森,不抽烟不喝酒,天天吃斋,结果66岁肺癌去世。

    季羡林九十岁的时候还跳阳台呢。

    所以说保健健身什么的都素浮云,活得长短和这些都没关系。

    点评

    科学养生最关键的就是不信个例而信统计数据,这是你们一定要掌握的中心思想  发表于 2011-8-4 09:03
    有个段子,毛爷爷只抽烟不喝酒活到80岁。。邓爷爷又抽烟又喝酒活到90岁,最后是张学良,又抽烟又喝酒又吸毒,活到100岁。  发表于 2011-8-3 21:21
    靠,还有被车撞死的那  发表于 2011-8-3 18:3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3 00:3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22#
    发表于 2011-8-3 15:3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还有两篇呢?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8-30 12:5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23#
    发表于 2011-8-3 15:5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两天杨 于 2011-8-3 15:55 编辑

    按我的理解总结一下,保持锻炼,是让身体保持比不锻炼的人高一点速率的代谢,就很健康。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8:13:49 | 只看该作者
    空气精灵 发表于 2011-8-3 00:42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虽远必诛就是一个打倒一切中医的家伙,其实对中医啥都不知道.到了后来,他就已经演变为 ...

    你这么一说我把我也吓到了,其实我对中医的态度也不好

    点评

    还是写自己的健康,让别人去说吧  发表于 2011-8-3 18:43
    如果以客观真实的态度来说,其实没问题.关键是不能自己不喜欢不了解就瞎说  发表于 2011-8-3 18: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8:14:39 | 只看该作者
    北宸 发表于 2011-8-2 22:56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自己種青菜是我遙不可及的夢想 ~~ 我都是炒了青菜帶便當第二天中午吃, 後來聽長輩說 ...

    这个没听说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8:17:09 | 只看该作者

    2,持之以恒

               半年前一位朋友来讨教,因为体检时发现血糖偏高,已经荣升糖尿病前期了。我也没有独家秘方,不外是减肥加锻炼,唯一有针对性的,是建议他不仅不要天天中午去中餐馆吃午餐,而且从现在开始不出去吃饭,只吃家里的饭。家里的饭再怎么做,在不健康程度上也比不上饭店里的饭菜,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关键是要忌口,在吃上面把住了,糖尿病就算不了什么,血糖高就更算不了什么。

                三个月后,这位朋友再去验血,血糖完全正常,除此之外体重下降,其他指标也正常。这三个月里,他唯一改变的习惯就是没有在外面吃一顿饭。

                仅仅不在外面吃饭,就有这么重要的效果?

                从1993年开始,英国研究人员开始长期追踪两万多名45岁到79岁的人,到了2006年,得出初步结果:不吸烟、吃足够的水果蔬菜、饮酒有节制和坚持锻炼的人和这四点都做不到的人在寿命上的区别是14年。

          美国哈佛大学则花了20年,跟踪了2357名7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40%的人活到了90岁。他们所调查的五项生活习惯和慢性疾病即吸烟、肥胖、不活动、糖尿病和高血压,活到90岁的人中有24%的人这五项全不沾。

          说起养生之道,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别听这专家的那专家的,也别听我的,听流行病学资料的,尤其是上面说的长期、设计严谨的大型项目,这种项目得出的结果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这两个大型项目告诉我们的养生之道是不吸烟、吃健康饮食和坚持锻炼,这几点没有一丝新鲜味道,全是耳朵听出糨子的老生常谈。

          这个老生常谈和我们认为的老生常谈的区别就是持之以恒,这两项大型研究证明的正是这一点。14年的寿命的区别大家也许没有什么概念,最近公布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医学界在肿瘤上有了普遍性的进展,这种进展落实在寿命上是能够延长肿瘤病人寿命六个月。医学界花了数不清的钱,进行了数不清的研究,集中了更数不清的精英,这么多年下来,只能让病人多活六个月。而长期坚持有限的几条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多活14年,相差28倍。

                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很平凡的话道出了人类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无法持之以恒。因为我们没有毅力,因为我们不能持之以恒,所以我们才会生病,所以我们才无法享有我们应该享有的寿命,所以我们才会反复地忽视早已被证实的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而去迷信不科学、伪科学和假科学的养生之道,结果更享受不到本来属于我们的健康长寿。

                当今中国的健康热其实反映的正是这个致命缺陷,为什么突然间新的养生理论不断出现?其背后体现着人们对于现有的养生理论的不认可,是不是近年来健康理论出现了大的突破?

                有道是旁观者清,站在海外看中国的健康热,再对比国际上的健康潮流,看到的是一场泡沫。近年来,国际健康学在理论基础上并没有大的突破或变化,各项大型的长期研究只是反复证明了现有理论,也就是上面讲的这几条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渐渐形成的基本要素,这几年被中国人热捧的养生之道无一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基本上属于反国际健康潮流的伪科学。

                国际上认可的养生之道很简单实用,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不畏万难地学习和实践那些很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之歪门邪道哪?原因不是骗子太多,不是科学观薄弱,而是我们不能持之以恒。

                科学的养生之道,只要坚持下去,哪怕是一年、一月、一周甚至一天,都会有收获,这些科学之道的含金量在于要长期坚持,坚持的时间越长就越健康,可是人们的惰性和懒性往往占了上风,往往置声色犬马于健康之上,明明能够靠戒烟和吃健康饮食而不得肿瘤,偏偏等到肿瘤晚期再去喝什么效果都没有的绿豆汤。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人们都相信科学,都按照科学的养生之道生活,就不会有五花八门的伪科学的市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过早地离开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在生命的后期那么痛苦。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中国人是最不珍惜自己生命的,明明可以简单地改变几个生活习惯而延长十几年寿命,却偏偏盲信盲从。这一切,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养生之道只有四个字:持之以恒。

          我的一位同学的父亲是一位老将军,早年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现在已经年过百岁了,而且除了自然衰老外没有什么病痛。他的养生之道只有一条: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大杯蜂蜜水。

          早起空腹饮水,是一个很好的排毒之法,加上蜂蜜,会更好地促进消化。从新陈代谢的角度,消化比摄入还重要,因此早起喝蜂蜜水是一条很科学的养生之道,但这条养生之道的含金量并不高,有不少更有效的科学养生之道。这位老将军能够长命百岁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喝蜂蜜水,而在于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他每天都喝蜂蜜水。几乎所有的老寿星都是这样,他们往往只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但他们天天坚持。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绝大多数人在养生上今天信这个明天迷那个,结果哪一个都没有长期坚持,这就是问题所在。

                养生,具体办法还在其次,首先要能够持之以恒。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北宸 + 5
    宋西湖 + 5 博学帝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8:36:36 | 只看该作者
    小淘 发表于 2011-8-3 02:31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还有两篇呢?

    这得慢慢消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8:39:36 | 只看该作者
    夜观天象 发表于 2011-8-3 00:54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开卷有益!

    那天看到一签名档,得我干脆写个新的心情去

    点评

    爱坛首富迟早是你的  发表于 2011-8-3 21:2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8 14:3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9#
    发表于 2011-8-3 21:3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养生秘诀在,寿命万丈长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30#
    发表于 2011-8-3 21:4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其实也不是什么不能持之以恒,主要还是想投机取巧,妄想少投入多获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31#
    发表于 2011-8-4 02:1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杨 的帖子
    老杨  要多吃纤维类的蔬菜  发表于 昨天 11:25


    为啥?我只吃很少几样蔬菜的,其他的不能入嘴。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3-18 02:38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32#
    发表于 2011-8-4 02:3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挣的是买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


    你的簽名很讓人受啟發喔~~

    那天聽到:

    藥補不如食補
    食補不如動補
    動補不如神補

    我覺得聽起來很有道理呢 。
    精神狀態好 ,想得開  ,天天開心, 加以適當的運動, 良好的飲食, 身心都健康是最好的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02:39:17 | 只看该作者
    北宸 发表于 2011-8-3 13:35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还有一句呀: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想比别人都幸福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09:00:56 | 只看该作者

    3,顺其自然

    本帖最后由 京虎子 于 2011-8-3 20:01 编辑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健康知识也爆炸了,网上便有看不完的健康知识。同事和朋友们看了这些健康知识后常常来请我看看有没有道理,今天问是不是该吃这个,明天问是不是该吃那个。天天看新的东西,因此天天问,我一个大忙人被她们问得更忙了,干脆告诉她们,求人不如求己,告诉你们一个能够很容易鉴别读到的健康知识有没有道理的办法,也是四个字:顺其自然。

          对于大众健康来说,需要有专家引导,但更需要关心健康的人自我辨别。如今的健康信息,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即便有权威机构出来说话,也挡不住哗众取宠和危言耸听,如果本人没有辨别能力,往往会成为盲从的牺牲品,甚至花了比愚公还大的力气,最后成为伪科学的受害者。

          具备健康知识的辨别能力,用不着读医学院考健康师,只需要了解人是什么。

          人是生物的一种,和其他生物一样,有自己的习性和规律。人还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它的特性是个地球这个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就是因为它们融入了大自然,人也不例外。人类这种生物和其他生物有一个共性,是我们的健康状态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基因中的编码保证了我们一生的健康。

          在自然科学上,有渐变论和灾变论之争,是物竞天择,还是天灾地祸?达尔文的进化论深入人心,就拿食品和环境污染来说吧,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已经到了让人们到了麻木的程度,很多人干脆相信人是能够适应污染的,人的基因会根据污染的存在而出现变异,使污染的危害减少到最低水平。

          有这种可能吗?

          基因变异确实存在,但这种变异的数据来自低等动物,一来低等动物的基因不稳定,二来它们的繁殖周期非常短。就拿对抗菌素的抗药性来说,从抗菌素开始使用,到今天已经有半个世纪,细菌的抗药性非常普遍,看起来变异得很快,但以大肠杆菌为例,条件适合的话只需20分钟就能够自身繁殖一代,一天之内一个细菌能繁殖72代,变成4722366482869645213696个,一年下来是26280代,半个世纪则是一百万代,

         人繁殖周期要二、三十年,一百万代起码得二千万年。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类人猿化石,测出的年代也不过两三百万年的水平,能够适应污染,起码再等几十万代。可惜人类未必能等到那一天,现代人是五万年前走出非洲的那批原始人类的后代,元谋猿人和山顶洞人等等已经全部灭绝了,才五万年环境就破坏成这样了,能不能再坚持五万年都难说,更不用说千百万年了。

          进化论是宏观的大道理,高等生物的基因非常稳定,遗传病就是为了淘汰变异基因的。为什么要保持基因的稳定性?就是因为我们的基因携带的信息是最健康的信息,我们的身体如果处于正常的状态的话,就是最健康的状态。

          每当朋友们问到需不需要滋补时,我的回答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让我们换个思维方式想一想,如果人类是一种需要通过特殊方式滋补才能达到最健康状态的动物,有可能成为地球的主宰吗?

          科学家说的补是补充的补,因为维生素和钙等必要的营养物越来越难以从食物中得到彻底的补充,才应该长期补充一下,而不是滋补的补,更不是食疗的疗,因为健康者是没有病的。既然没有病,从何疗起?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疗的概念,在过去是正确的,因为那时候人们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不管生什么病,吃点有营养的,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得到恢复,疾病就会痊愈,并非疗在起作用,而是机体的自然功能发挥作用。现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基本不存在了,转而变成营养过剩,很多病症都与此有关,这时候再补,会适得其反。因此今天的医学界更注重健康饮食和消化功能。

          人体如同一台非常高精的机器,靠新陈代谢来维持平衡和生存。人并不需要借助外力来实现最佳生存状态,只要新陈代谢发挥应有的效果,就是最健康的状态,因此养生的关键是调节新陈代谢,让新陈代谢维持在最佳状态。

          新陈代谢的说法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无非是从食物中吸收身体所需的营养,并讲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中医讲到活血化瘀,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说,内在的就是在讲新陈代谢,吃健康饮食,保持排毒功能的高效率,便是这个通字。

          中国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这种说法在其他民族的文化中也存在着,这种朴素的世界观就是古人感受到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的大自然之间的联系与和谐,顺应这种联系和和谐就能够达到和维持健康的身体状况。因此在解读各种健康理论和方法时,只需看它们是否顺应这个自然,是对新陈代谢推波助澜,还是对新陈代谢揠苗助长,甚至违反新陈代谢的规律。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健康师,就是我们的新陈代谢,让新陈代谢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各种健康的生活习惯来协助新陈代谢,注意新陈代谢的维护和保养,就是古人讲的天人合一的顺其自然的科学养生法。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北宸 + 5
    宋西湖 + 5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35#
    发表于 2011-8-4 09:08:26 | 只看该作者
    光统计长寿的,即使跟踪了一百年,能得出什么正确的结论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09:1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京虎子 于 2011-8-3 20:17 编辑
    猫元帅 发表于 2011-8-3 20:08
    光统计长寿的,即使跟踪了一百年,能得出什么正确的结论吗?


    不是的,这是几十年跟踪半老头半老太的结果,死的也计算的,你以为是天朝的统计数字?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3-18 02:38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37#
    发表于 2011-8-4 13:5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还有一句呀: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想比别人都幸福


    我還很喜歡一句:  這裡就有玫瑰花, 就在這裡跳舞吧

    好像我們總在尋覓 ,其實玫瑰花就在自己身邊, 歡樂就在自己身邊

    点评

    这句经典  发表于 2011-8-10 17:33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7 23:38 , Processed in 0.04843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