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0 q' X. `) X实际上,光伏发电和荒漠的空气取水可能是有用的组合。3 _. {$ D2 q, G
+ H* s7 Y7 i1 a# a% K沙漠里干燥,但沙漠空气里也是有水份的。在适宜居住的地方,空气湿度一般在30%到90%,沙漠里的干燥空气的相对湿度是20%左右。但靠近海岸的沙漠里,空气湿度更高,以色列内格夫沙漠的空气湿度达到64%。问题是水份滞留在空气里,不肯变成雨下来。波斯湾沿岸沙漠都有一样的问题。0 c. D0 z! O z- X
$ b3 Q5 ~. e! H' _. P中国沙漠都在内陆,华北不是沙漠,但也缺水。- h; O! o1 ^9 M# C0 l' G
+ H% _4 y5 [% g' d6 y% o
在缺水的海岛上,也是一样的问题。 2 |1 s& q" _' Z; k9 z* ]+ F/ U n0 g) X+ `! N
在30℃下,湿度100%的空气含水是每立方米30.38克,而0℃下,每立方米空气最多含水就只有约4.3克了。也就是说,把饱和空气从30度冷冻到0度,就可以析出26.08克液态水。30度、20%相对湿度的沙漠空气每立方米含水6克,冷冻到0度,也能析出1.7克。如果进风量为360立方米/小时(相当于一平方米进风口0.1米/秒的风速),每天最多可从空气冷冻中分离出14.7公斤的液态水,代价是耗电。( R% m$ ~, r- w
+ G. }4 p1 g( L5 _4 v0 y7 p可巧,荒漠光伏最不缺的还就是电。 & w3 d8 o; r2 U. n* |0 W* B% a + [) O7 m* E1 T9 M" i& G3 L# V除了冷冻法,还有吸收-解析法。简单点说,就是在低温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时,将水份吸附在海绵上;然后升温使得水份蒸发、脱离海绵,再自然冷凝就成为液态水。1 g5 E, g8 @0 S/ \
$ Q8 H1 ]! b$ ]4 s8 y/ x/ I ' m z- W4 r. J& \1 T) Y J$ d& Q) M光伏运维可能成为很大的新兴产业,吸收大量劳动力,而且具有分布式的特点,不集中于大城市,很值得重视。: j, k8 {$ _2 T& U$ G% Z
; g# F' `/ ~* Q另一方面,在荒漠里,滴落的水并不就此消失。水是循环的,在自然界里在气态、液态之间循环。对于荒漠光伏来说,冲刷光伏板后的水流到地面,浇灌草地,然后挥发回到空气中,进入下一次循环,唯一消耗的是能量,由太阳能提供。其实有一部分渗入沙土,被沙土吸收。但这部分在一定时间后是达到平衡的,所以i循环是完全的。" W; c' A p$ f- J# p
! B' d. C; |6 h
这样,光伏发电和空气取水联合,会对缺水缺电的荒漠是非常有用的组合,而且改善生态。 d8 ?4 ^3 B7 e7 n. [" b2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