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黄仲生:拐点即将来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 00:00
  • 签到天数: 793 天

    [LV.10]大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00:0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jnuK2uh8QSX0WzySxH_a6Q

    实名吹哨16:确诊新增下降,欧美股票大涨,要迎来拐点了?[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rgba(0, 0, 0, 0.3)]黄仲生 [color=var(--weui-LINK)][url=]黄仲生[/url] [color=rgba(0, 0, 0, 0.3)]今天
    60岁的新冠高危人群中,比例要少。印度大概是8%人口在>60,中国是14%,欧美再高一些。而新冠更高死亡率的70岁以上,80岁以上人口,印度比例就要进一步远远小于欧美。图3。全国当前人均年龄也反应了这点。印度人年轻人的比例要显著更大,图4。\n\n"],[20,{"gallery":"!thumbnail"},"27:\"12\"|29:0|30:0|3:\"2422\"|4:\"auto\"|crop:\"\"|frame:\"none\"|ori-height:\"1346\"|ori-width:\"2422\""],[20,"\n\n"],[20,{"gallery":"!thumbnail"},"27:\"12\"|29:0|30:0|3:\"893\"|4:\"auto\"|crop:\"\"|frame:\"none\"|ori-height:\"711\"|ori-width:\"893\""],[20,"\n\n\n图5是不同年龄段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早期数据,现在医疗击穿后,死亡率会比图的要高很多,但和年龄高度正相关的特征不变)\n\n\n"],[20,{"gallery":"!thumbnail"},"27:\"12\"|29:0|30:0|3:\"700\"|4:\"auto\"|crop:\"\"|frame:\"none\"|ori-height:\"764\"|ori-width:\"700\""],[20,"\n\n\n\n因此,我判断,由于印度感染人群里高龄人比例比欧美小很多,加上医疗条件其实在新冠面前差异不算那么大,所以印度的死亡率会比欧美低。\n\n但仍然,印度总人口基数太大,人口又密集,公共卫生条件和全民卫生意识相对弱,印度死亡总人数,可能是极其惨烈的......\n\n\n\n"],[20,"更多实时信息见我同名实名微博:“黄仲生”","0:\"%23000000\"|27:\"12\""],[20,"\n"],[20,"https://weibo.com/1674093274/pro ... ;is_all=1","16:\"https%3A%2F%2Fweibo.com%2F1674093274%2Fprofile%3Ftopnav%3D1%26wvr%3D6%26is_all%3D1\""]]" style="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确诊新增下降,欧美股票大涨,要迎来拐点了?


    有朋友在问,今天欧美股市暴涨,市场在传欧美疫情出现拐点了,全球单日新增患者也在下降。美国领导人也发言在说纽约一周内疫情会明显好转。是否是拐点到了?

                 


    首先我非常非常期待拐点真的能尽快到来,虽然我个人的判断与此相反,我仍然祈祷我的判断是错的。

    我判断的依据是,现在大部分欧美地区的“模式”是:3)恐慌居家隔离2,部分地区进入3)恐慌居家隔离3 (前者的基础上出门戴口罩)。

    现在出门感染的概率显著降低,但仍然是不少的。以及医护人员在现在规格的PPE状态下,继续被大面积感染是不可避免。西班牙似乎是2万医护人员被感染了吧?美国现在的保护规格和西班牙意大利相仿。这部分新增感染还没停。

    在家中,因为做不到轻症隔离(应收尽收进方舱医院,即我说的4)完全隔离3"模式"),所以感染者仍然会快速传播给家人。美国已经被感染的人,按我的模型是超过200万,那么他们在居家隔离后的7天内,平均再传给额外1.5个家人(即使大家都足不出户的状态),就是200万变500万。这个在我2周前分析武汉的数据中,非常显著。在武汉封城前,10天感染者增长了40倍。封城后15天,已经做到全民居家隔离,全民戴口罩,感染者仍然增长了10倍,日复增长率10%~15%。到2月6日随后几天方舱医院投入大规模运行,才真正把新增速度拉到日复增长率2%以下。拐点才真的到来。

    所谓"拐点",大家从感性上理解是转折点。从数学上,就是每日新增的绝对值(不是日复增长率),要开始降低,并持续降低。而现在已经被感染的人的基数,是越来越大,要新增绝对值降低,得新增的日复增长率降低到非常非常小,几乎可以理解为是0,才做得到。

    我认为做到这个,只有2种可能:【1】有任何一点点疑似的人,都立即做核酸检测(血检抗体有延迟,不利于控制潜伏期和早期症状传播),把所有阳性的,或者疑似的,都与健康的人,特别是家人,隔离开来。从逻辑道理上是这样才能终止传播,从武汉的实际结果上,也是验证的。或者:【2】全部人都严格居家隔离,家里已经有感染者的,把其余家庭成员感染完。家里一个感染者都没有的,一直不出门死守(或者出门极其小心,口罩护目镜全部武装,且没有密闭空间高密度聚集)。那么直到被感染的人全部爆发出来,确诊完(在前述做到的基础上,再等1个月这样),那么新增的感染才会停止下来。这时候才能迎来感染人数新增绝对值开始下降的“拐点”。

    而新增确诊人数的“拐点”,得在感染人数下降的“拐点“的10天后。新增死亡人数的“拐点”,得往后再10天。


    总结:
    如果现在做到全员恐慌,出门超严格口罩保护,一直居家死守,但没方舱医院,那么至少再2周~4周把家人都传染遍,然后再10天全部确诊出来。那么差不多1个半月后可以开始看到确诊人数的“拐点”。

    如果在前者的基础上,做到大面积应检尽检,+方舱隔离所有轻症,那么再1周+10天后,可以看到确诊人数的“拐点”。所以我一直说轻症隔离极其关键!欧美一直没意识这个问题,或者做不到这点。

    而最好的策略,是现在用国家力量给大家上门配送食物,绝对禁止出门。再加方舱医院,那是最快能控制下来的。武汉就是做到这个的。

    不过遗憾的是,大部分欧美国家想不到这个道理,纵使我2周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所以他们连严格居家隔离,和出门全部戴上口罩,到现在都没做到,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全民会恐慌,以及口罩物资齐备。所以我也不好判断什么时候能迎来拐点......





    印度死亡率有可能比欧美要低不少

    印度的确因为自身条件,这次疫情对他们也是极其严重的灾难。不过,印度的死亡率,有可能比欧美要低不少。不是因为印度人百毒不侵,而是医疗击穿后,医疗系统对死亡率的影响,不如人口年龄因素来得大:

    我们知道现在医治重症和危重症,核心除了收效不大的一些药物,最最重要的是呼吸支持体系(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ECMO)。但一旦医疗体系被击穿,必然是绝大部分病人,都无法获得医院收治,无法获得呼吸支持的医学干预。则死亡率快速从3%~5%,上升到10%。所以国家医疗技术强,加上原本以为“挺多的"病床、医护人员、ICU,都不顶事 ,大部分人是否能幸存,都取决于自己的免疫力是否能自己挨过去。所以虽然印度医疗资源要差非常非常多,但在这个因素上,进入重症大爆发击穿医疗系统的阶段,印度和欧美其实在同个起跑线。

    但印度,【1】过去几十年人口是在快速上升的(经1济欠发达的地方,生育率会高。中国和欧美人口基本持平和微降,全球基本都一样)图1;和 【2】印度的经济相对落后,人均期望寿命要低一些,印度69岁,中国 76岁,欧美80左右。图2。
                 
                 


    以上两个因素,导致印度当前的人口年龄分布,要比中国,在>60岁的新冠高危人群中,比例要少。印度大概是8%人口在>60,中国是14%,欧美再高一些。而新冠更高死亡率的70岁以上,80岁以上人口,印度比例就要进一步远远小于欧美。图3。全国当前人均年龄也反应了这点。印度人年轻人的比例要显著更大,图4。

                 

                 


    图5是不同年龄段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早期数据,现在医疗击穿后,死亡率会比图的要高很多,但和年龄高度正相关的特征不变)


                 



    因此,我判断,由于印度感染人群里高龄人比例比欧美小很多,加上医疗条件其实在新冠面前差异不算那么大,所以印度的死亡率会比欧美低。

    但仍然,印度总人口基数太大,人口又密集,公共卫生条件和全民卫生意识相对弱,印度死亡总人数,可能是极其惨烈的......



    更多实时信息见我同名实名微博:“黄仲生”
    https://weibo.com/1674093274/profile?topnav=1&wvr=6&is_all=1




    [color=rgba(0, 0, 0, 0.3)]阅读 131

    在看






    来自群组: 龙的天空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方恨少 + 8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4 02:21 , Processed in 0.03394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