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21-2-5 00:48 |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
冰蚁 发表于 2019-4-28 19:138 d- g( x# w \$ Q7 `. S: }
只说敦煌文物,不发散。
) [, p# ~5 o8 E" [. p# {
3 C! {7 X2 Q; ?$ Z1 P王圆箓当年发现后的第一选择是上报朝廷,而且是多次。朝廷对此是不闻不问。最终 ... : Z( C* U1 r; v W
王道士是个道士,佛经对他来说没什么意义。而且他最开始只是把这些佛经当作古物赠与当地士绅,以换取资金,好把佛教洞窟改造成道观。而且敦煌佛经书法水平一般,所以当时的官员看了才会觉得还不如自己写的好。, l; f$ c4 t0 G8 c( ]8 ?
2 D1 ~& O& g2 H5 i
要特别注意,我们现在说的“敦煌文献”,大部分都是佛经的背纸、裱纸,少部分是作为废纸的死文字资料。因此不仅王道士,当时大部分士绅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伯希和最早带到北京去的卷子,王国维等学者一开始只是因为“宋版书已很难见到,而敦煌竟然有隋唐以至于南北朝的文书”才引起重视。, O) l* _; y5 x4 c" B
0 v, j# U9 Q9 g( E, f H$ w8 v伯希和能够盗走精品,主要靠了他的敏感性。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但是他给自己定的标准很牛“一是要标有年代的,二是要普通大藏经之外的各种文献,三是要汉文之外的各种民族文字材料”,可以说伯希和是从一个中亚学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东西的。而斯坦因以一个探险家的角度所挑选的东西,学术上就差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