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8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骑兵军(九):向利沃夫进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9:3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x' _5 d7 _) g+ l8 v4 H# s' z& V/ J2 _! v/ [1 a$ p; L
别尔季切夫进攻之后,波军基本上回到了1920年4月25日发动进攻前的战线。红军显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波军的撤退使布尔什维克高层认为,“资产阶级波兰”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红军应该向西进攻,打垮波兰“白匪”,鼓励波兰“工人阶级起义”,从而引发全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在革命的浪潮当中,建立属于全人类的无产阶级政权。这些现在看起来近乎梦呓的言论,在当时不仅有现实的基础,也确实有实现的可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大部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这使得他们对革命有一种狂热的追求。红军的胜利,就像是一针兴奋剂,让他们看到了原教旨共产主义者在多年不断预言中勾画的人类大同世界。
' ~. V( D+ b% a' f3 a' I! K
; s8 M& ]" Q$ P7 {6 u5 m要继续打下去。这是莫斯科的命令。9 `- j7 W/ I$ `7 j

, A" Q: J2 ~# d2 X7 m! }第一骑兵集团军的下一个目标是沃伦斯基新城。此后,他们在苏波战争中的任务就是攻克一个接一个的城市。叶戈罗夫认为,西南方面军的部队中,第七和第十四集团军的实力不足以发动主动进攻。第一骑兵集团军就成为叶戈罗夫手中的利刃。正因为如此,红色骑兵不得不放弃了自己擅长的野外决战和长途奔袭,转向对城市的争夺。而波军具有相当高的城防水平,懂得充分利用铁丝网和战壕等障碍阻碍红色骑兵的突袭。红色骑兵只得在原有战术上进行改进,才能在这个棘手的敌人面前占得一定的优势。
$ x4 ^; L( x% f$ G& {4 b$ b( m9 a* ]" v; x7 I
别尔季切夫突破后,红色骑兵下一个目标是沃伦斯基新城(基辅以西200公里)。在这里,改良的战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k% C. k( }$ y( |0 B) V) o; r5 `" u/ z; N1 m* l5 e
在沃伦斯基新城下,集中了2.1万名波军步兵,3000名骑兵,360挺机枪和60门火炮。红色骑兵则获得了第45步兵师的支援,总共有3000名步兵,1.65万名骑兵,670挺机枪和100门火炮。波军挖掘了大量的战壕,布设了许多铁丝网。斯卢奇河成为天然障碍。
9 q3 Z- d. g/ r+ U0 E6 ]
& F. t, o! x7 M  y# i6 \布琼尼用了一周时间在沃伦斯基新城寻找突破口。之后使用了一个师佯攻,其余三个师重新部署后主攻。如果无法从一处获得突破,他就会寻找下一个突破口。在红色骑兵师级单位也是如此。师长往往使用一个旅牵制敌军,其余一到两个旅突破到敌军的侧翼和后方。
. F$ a( J+ Q: ~% [+ \9 D
. q/ W2 [' V0 b9 O6 R( W8 t这个战术对于波军来说很容易制造迷惑。当波军刚刚庆祝在某处打败了骑兵军,红军就会从别处突然冒出来,甚至会从后方出现,导致波军未经战斗就不得不赶快撤退,对波军指挥官的战场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0 m! M2 Y* M5 Y* s) h+ N

2 V! V8 f* S& [8 O+ X( z$ Z! \当在战线上获得突破时,其余骑兵部队就会从突破口涌入,迅速拉长敌军的防线,使其暴露更多弱点。布琼尼一般给予各师师长以较大的指挥空间。他本人会到任务最艰巨的师指挥所。作战中并不会完全遵循一个标准的作战计划。每个师的师长和参谋长都会亲临前线了解敌情,并随时接到前沿部队的汇报。随后,以书面命令下达给各旅旅长,或者直接向旅长发出口头命令。一般情况下,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各师都会保留一个旅作为预备队。. T9 F+ i( L" b5 {

( S4 t4 w+ e' K7 {/ i! ^& l布琼尼的指挥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司令部,设置在叶利萨维特城(今基洛夫城,位于基辅东南偏南250公里)。野战司令部随军行动。基本司令部的负责人是参谋长克柳耶夫,前沙俄军队上校和前红军第十集团军司令员。佐托夫则是野战参谋长。叶戈罗夫要求基本司令部和野战司令部每天都要向西南方面军位于克列缅丘格的野战司令部进行汇报。他的基本司令部设在哈尔科夫,但是野战司令部则根据战场情况发生变动。
2 X9 v: Q9 G3 b1 q% U. d  ~: V
, R2 q% @4 K6 L) f- h8 H# L3 n) Q% j6月27日,红色骑兵占领了沃伦斯基新城。他们下一个目标是罗夫诺(基辅以西300公里)。这里是1920年4月25日之前毕苏斯基的波军指挥所。
+ [- D6 X% d# |; g& y, }3 y( `3 R" K' B5 O9 K/ q% Y
从罗夫诺开始了波兰方面的所谓“三角城市之战”。红色骑兵不得不在向罗夫诺、布罗迪(基辅西南偏南380公里)和利沃夫(基辅西南偏南470公里)三座城市进攻时投入巨大的力量,陷入一次次的苦战当中。罗夫诺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波兰人不再像在基辅那样,一旦陷入包围便立刻夺路而逃,而是坚守到底。7月4日,第一骑兵集团军占领了罗夫诺。次日,波军一个反攻,夺回了罗夫诺。接下来直到7月10日,红色骑兵才再次占领这座城市。在罗夫诺战斗中波兰两个集团军没有协调好,造成数千人伤亡。红色骑兵缴获了1500匹马,相当数量的大炮和机枪,一座无线电站和一辆装甲列车。这是第一骑兵集团军在苏波战争中最后一次获得完胜。在这次战斗中,阵亡了第一骑兵集团军的著名战斗英雄、塞尔维亚人奥列科·敦季奇(就是那位在沃罗涅日城下给白军送信的孤胆英雄)。1 o9 H0 P! i+ c; Q# o

+ c# N( r0 p6 M! ^  o此时,红军的败像还没有展现出来,正好相反,一切似乎正处于高歌猛进状态。在西南方面军的别尔季切夫进攻得手之前,刚刚出任西方面军司令员的图哈切夫斯基于5月15日发动了别列津纳河战役,西方面军的部队(这支部队中有一位年轻的红军团长叫崔可夫)渡过德维纳河,收复了日洛宾和莫吉廖夫,切断了白俄罗斯到乌克兰的铁路,使波军分为两个战略部分。随后,图哈切夫斯基谨慎地放弃了日洛宾和莫吉廖夫,撤到别列津纳河左岸(两座城市都在别列津纳河右岸),利用有利地形转入防守。8 }% R. X! E/ F; o* r

; `+ B3 W3 e3 t! e: h西方面军按兵不动,乌克兰的红军进攻只能在一个战略方向上改变敌我对比,仍旧不足以打赢这场战争。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对图哈切夫斯基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意,尤其是收复莫吉廖夫之后,红军距离明斯克只有180公里了。他于6月26日致电图哈切夫斯基要求发动进攻,但是图哈切夫斯基仍旧在不紧不慢地重新部署军队。到7月初,西方面军才部署完毕,总共有9.2万名战斗人员,分为四个集团军(第三、第四、第十五、第十六集团军)、一个战斗集群(莫吉尔战斗集群,含两个混成步兵师)以及一个骑兵军(第三骑兵军,下辖两个骑兵师)。西方面军对面的波军战斗人员只有7.2万人。因此,当7月7日来临之际,图哈切夫斯基发挥了他一贯凶狠快速的作战风格,不留任何预备队,将手头上的兵力全部用于进攻。四天之后,红军占领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7月14日,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三骑兵军在军长、亚美尼亚人盖亚·盖伊(原名为盖亚·德米特里耶维奇·比希什基相),得到了仇恨波兰人的立陶宛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帮助,攻占了波兰人控制下的维尔诺(后来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明斯克西北偏西170公里)。这样,1919年冬天降临前波军所占领的重要城市,只剩下了位于加利西亚的利沃夫。: E( q9 H7 r3 V/ ~" u/ y% ]/ W" r
5 d5 i( D" ]/ r/ K+ q
势如破竹的红军西方面军继续大举进攻,势如破竹。7月19日,作为西方面军先锋的第三骑兵军攻入格罗德诺(明斯克西南偏西240公里)。此时第三骑兵军前出太远,距离掩护自己的步兵有80公里之遥。它立刻遭到波军的围攻。波军在格罗德诺投入了坦克进攻。据盖伊回忆说,波军投入了大约30辆雷诺坦克,迫使第三骑兵军不断后退。此时位于火车站还未来得及卸车的一个红军炮兵连,直接在平板车厢上开炮,遏制了波军坦克进攻,红军恢复了镇定围攻上来。由于当时坦克的可靠性很差,不少坦克被轻易打坏,或者因为油料不够抛锚,最终只有两辆波军坦克逃到了涅曼河南岸。7月22日,红军援军赶到,挽救了摇摇欲坠的第三骑兵军。
3 D  N& v+ D8 e; s% c2 z2 ~; g- E+ ^( X/ {  G" X1 C$ S5 `* @
8月1日,西方面军占领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这座著名要塞。今日白俄罗斯的领土基本上处于红军的控制之下。布列斯特与华沙的距离仅有190公里,似乎唾手可得。而早在7月23日,急不可耐的图哈切夫斯基便向部队发出了向华沙进军的训令。  L! i0 k% [0 K. s

- b# ]- J9 `* z+ T- m他应该知道,在三个星期里,西方面军从莫吉廖夫出发,向西连续进攻纵深达450公里。在未来的三周里,红军还需要前进200公里。但是图哈切夫斯基认为,部队休整会让他失去战机。
& v9 v+ t' f2 N" Q( N( V
* z9 X3 s" m! w  t  d& t) Z乌克兰前线的第一骑兵集团军的进攻速度可谓龟速。7月11日占领罗夫诺之后,红色骑兵于7月13日渡过伊克瓦河,第十一和第十四骑兵师占领了杜布诺。7月21日,骑兵军在斯特尔河和伊克瓦河西岸建立了桥头堡,肃清了北到罗兹谢,南到维尔巴一带的波军。战斗区域从西乌克兰转移到东加利西亚。在杜布诺的战斗当中,第十一骑兵师阵亡了一名旅长。& F" E5 @, `& }6 i  z; f
4 t. t$ ], o" x8 V1 Z
红色骑兵的战斗是艰苦的。加利西亚地区曾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遍地是战壕和铁丝网。波军采用步步据守的方式,以千人为单位占据一个据点,利用地形优势和良好的防守工事对抗红军的进攻。当红军被一个个据点所迟滞时,波军赢得了重组的时间,向红军发动一次次反攻。; h) c) l9 O2 a
* Q% B% n+ D( w6 P1 g0 m/ `
这样导致第一骑兵集团军的战线在整个7月才向西移动了100公里,而同时间里盖亚·盖伊的第三骑兵军则前进了超过600公里。作为图哈切夫斯基的战略突击力量,第三骑兵军远远地从西方面军右翼向西延伸,紧贴东普鲁士边境向但泽(今格但斯克)一路攻击前进。8月17日,第三骑兵军到达它在波兰境内最远端时,已经抵达维斯瓦河右岸,切断了格但斯克通往华沙的铁路,距离波军设在华沙西北部的后勤基地莫德林仅有100公里。, Y# u- x3 f2 m7 s+ e

& H& ^& @8 k) Z5 e, l6 o% g* K( z第一骑兵集团军几乎失去了它令人赞叹的快速奔袭能力。虽然它的运动速度不慢,但是每天的补给需要400辆大车。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而布琼尼在任何条件下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部队分割,交给其余部队指挥。一万多士兵,数万匹马抱团行动,进一步加剧了第一骑兵集团军的后勤压力。伤兵无法救治,缺医少药,而波军的进攻频繁,防守十分顽强。7月23日,叶戈罗夫命令第一骑兵集团军在7月31日以前攻占利沃夫,但是直到7月26日,红色骑兵才攻占了位于利沃夫东北80公里外的小城布罗迪。
/ K9 [. O: O1 n/ q/ b9 c$ a- r7 p% ?: ?& n5 _& B. L. K
双方在布罗代的苦战极大地消耗了第一骑兵集团军,甚至导致红色骑兵的护士们也不得不接替受伤的士兵作战。波军大量投入的空军飞机对骑兵军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骑兵军没有任何防空武器,遭到飞机扫射却毫无办法。波军骑兵常常在夜间行动,迫使骑兵军也在夜间进行调动。因马匹在白天基本无法睡眠,常常导致马匹疲劳过度。
. h0 d; d7 _+ F, r& b; {' i) w
  r) m% h& D  }1 w. l1920年7月的最后一周,第11骑兵师失去了所有的旅长,以及半数的团长和政委。8月2日,布琼尼致电叶戈罗夫称,骑兵军失去了50%的指挥员,以及4000名普通战士。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夸张,但是仍旧反应出骑兵军所遭受的严重损失。西南方面军无法给予第一骑兵集团军以足够的增援和补充。由于战线已经推进到西乌克兰和加利西亚,西南方面军的第十四集团军被用于警戒罗马尼亚与乌克兰之间的边境,防止罗马尼亚军事介入。叶戈罗夫能做的只是把第十四集团军下的第八骑兵师(师长维塔利·普里马科夫)转隶布琼尼指挥。第八骑兵师是布琼尼早就想要吞并的部队,这样一来倒也遂了自己的心意。但是自己损失的大量人马难以补充。在整个苏波战争期间,后方总共只给第一骑兵集团军补充了90名指挥员和1633名士兵。+ d# h* j' E: ^9 B8 S0 _' ?
/ C4 _0 A6 P" m! |# o- v
1920年8月5日,波军的反攻下,第一骑兵集团军丢掉了布罗迪。布琼尼撤掉在布罗迪战斗中不听指挥的第六骑兵师师长铁木辛哥,换上了第六骑兵师的老师长阿帕纳先科。这是一个半月里布琼尼更换的第二个师长。撤掉铁木辛哥一事在巴别尔的《骑兵军》里曾经提到。当时巴别尔是该师的一名随军记者。他对铁木辛哥的描述挺有趣,这里引用一段:( b% U  V- W4 R/ J4 t" k) o

- G$ a% c' \: ]: l# O4 S“六师师长萨维茨基(即铁木辛哥)远远望见我,便站了起来。他的身材魁伟健美得令我惊叹。他站起身后,他紫红色的马裤、歪戴着的紫红色小帽和别在胸前的一大堆勋章,把农家小屋隔成了两半,就像军旗把天空隔成两半一样。他身上散发出一股香水味和肥皂凉爽发甜的气息。他两条修长的腿活像两个给齐肩套在铮光瓦亮的高筒马靴内的姑娘。”9 d# R& q- Q" x; z, j, T3 W; `

" m" r8 m& c7 d8 q- \1 E话题转回丢掉的布罗迪。丢掉一座城市,随后又将其夺回来,这对于红色骑兵来说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是这一回他们第一次感到疲惫了。8月6日,布琼尼电告加米涅夫,请求允许红色骑兵转入休整。加米涅夫同意了。
. l' }4 [" o8 a- p: i( D- Z5 `% b5 P
另外一个危险的迹象出现在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之间。按照加米涅夫原来的计划,在8月1日夺取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之后,第一骑兵集团军应该北上与西方面军会师,避免两个战略集团之间出现太大的空隙。但是叶戈罗夫认为,此时第一骑兵集团军北上有陷入普里皮亚季沼泽的危险,建议拿下利沃夫之后再北上。但红色骑兵要进攻利沃夫就意味着转向西南,而西方面军的进攻摧枯拉朽,右翼进展神速,拉动整个战线向西延伸。这样一来,在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之间留下了一个大约宽300公里的“卢布林缺口”,由一支虚弱的,只有两个师组成的莫吉尔集群防守。正是这一致命错误,导致了华沙城下红军的惨败。
  U; A4 q% s7 {$ ~1 A
) ]+ Q  X* j, E但是在意识到这个致命的距离之前,不论是图哈切夫斯基还是加米涅夫,抑或是叶戈罗夫及斯大林,都不反对第一骑兵集团军继续向西南进攻。尤其是叶戈罗夫和斯大林,希望红色骑兵尽快拿下利沃夫。西南方面军的作战任务不像西方面军那么简单。叶戈罗夫手上缺少兵力,但是同时要做三件事:向加利西亚进攻,防守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边境,还有,克里米亚的弗兰格尔越过了彼列科普地峡,占领了下第聂伯河流域,威胁顿巴斯工业中心。而留在那里的第十三集团军和第二骑兵集团军打不过弗拉格尔白军。叶戈罗夫眼下恨不得图哈切夫斯基包揽攻占华沙的人物。而他单等第一骑兵集团军拿下利沃夫,就要立刻把它调到克里米亚前线去。
. `$ x- U- i  ~2 K4 D, @
# p: A! j3 A! p0 w8月13日,经过休整后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向利沃夫发起了进攻。同样在这一天,波军在华沙前线向红军发起了反攻。“维斯瓦河的奇迹”上演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4爱元 +74 学识 +4 收起 理由
laser + 2
路人癸 + 2 精彩
此情可待成追忆 + 2
dashanji + 2
老票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6-5-3 22:31:09 | 只看该作者
还没读,但先顶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6-5-3 22:41:59 | 只看该作者
好看好看,再顶一把

点评

谢!  发表于 2016-5-4 23:06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5-22 08:59
  • 签到天数: 884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6-5-3 23:06:27 | 只看该作者
    后勤,输在后勤上。
    / y5 S# A# t" e# ~. j9 v很象小胡子犯的错误。打顺了,忘乎所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6-5-4 00:27:15 | 只看该作者
    grass 发表于 2016-5-3 10:06
    , C! S. n  W4 x) U8 G后勤,输在后勤上。' e& i5 z# p+ p- {
    很象小胡子犯的错误。打顺了,忘乎所以。
    波军的撤退使布尔什维克高层认为,“资产阶级波兰”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红军应该向西进攻,打垮波兰“白匪”,鼓励波兰“工人阶级起义”,从而引发全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在革命的浪潮当中,建立属于全人类的无产阶级政权

    0 R1 z2 k4 {/ \2 P& r& d0 I9 ]上层不切实际的狂热,导致对下边的实际困难视而不见。。。 3 v& I& u! F! D5 m  m4 |$ Q- D
    : ]/ z$ J9 T+ ]* f* A; Y
    战略上的错误,无论战术上如何英勇都无法弥补。。。
    ( [3 t) B8 p, m) \
    : M0 b- I+ C, {
      V( k# z% Z7 t
    # D3 C9 c  W2 z. C! V( F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5-4 23:05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6#
    发表于 2016-5-4 06:55:55 | 只看该作者
    红军这时候真年轻啊,方面军司令图哈切夫斯基才27岁,师长铁木辛哥才25岁。37岁的布琼尼已经是货真价实的戎马半生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8 00: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7#
    发表于 2016-5-4 09:42:22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啊,镇坛之宝级的美文。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12-24 06:47
  • 签到天数: 640 天

    [LV.9]渡劫

    8#
    发表于 2016-5-4 12:48:41 | 只看该作者
    精彩,求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6-5-4 21:54:17 | 只看该作者
    读了这篇文章,仿佛明白红军为什么在二战初期损失重大。从上到小,一个劲儿就想往前冲,不注意保护侧翼,甚至连图哈切夫斯基这样的名将都有这个问题,就连金日成在朝鲜都有这个问题。就作战指导而言,还是老毛考虑周到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3:04:40 | 只看该作者
    mingxiaot 发表于 2016-5-4 21:54
    ! _/ o: k. U: Z* W/ k读了这篇文章,仿佛明白红军为什么在二战初期损失重大。从上到小,一个劲儿就想往前冲,不注意保护侧翼,甚 ...

    6 w4 f, H0 m% Q( l军队作战真正开始重视保护侧翼,恐怕也是从一战这种大规模总体战开始的吧。将领们没经验很正常,图哈切夫斯基也许是太年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3:05:33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16-5-4 06:55
    % O* d$ b- O$ @1 |/ X: \" i9 @" |, t红军这时候真年轻啊,方面军司令图哈切夫斯基才27岁,师长铁木辛哥才25岁。37岁的布琼尼已经是货真价实的戎 ...
    8 ^% w* e" C' u
    我们的红军指挥员比他们还年轻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3:06:19 | 只看该作者
    grass 发表于 2016-5-3 23:06  h2 ?% g+ ^' M% ^+ _
    后勤,输在后勤上。
      h, r. G6 \% V: k7 I很象小胡子犯的错误。打顺了,忘乎所以。
    6 j1 [; h1 Q# c# V  P
    呵呵,后勤是原因,不过不是唯一的原因。上面还是太急功近利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6 09:55 , Processed in 0.05873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