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京虎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首已是百年身 -戏说中西医之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08:19 | 只看该作者

十六、开会喽

      1929年2月刘瑞恒主持召开了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中央卫生会一共多少千人参加呀?有说14有说16人,全是西医。后来有人指责,瞧瞧,全国卫生会议没有一个中医,能开出什么好来?可是那年月中医算医士,全国卫生会议整两技术员来,您以为是当今国家研究所,里面好几个主任是二奶出身?2 K' s9 ~% m" k1 F4 E% S( @
  f% _6 m( W, J! n4 C! u1 }
      到底谁出席了最后也搞不全了,一个是当时中央执行委员褚民谊,一个是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颜福庆,一个是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上海分会会长余岩,一个是地头蛇南京卫生局长胡定安,还有一个是伍连德。9 p' j- U/ a9 D# {8 o+ P% Q
, h9 {5 k" t: D/ X
      开会以前先寒喧呀,伍老师您最近可好,听说您倔了老蒋老冯一道,他们没威胁您吧?他敢?知道老宋家和我什么交情吗?当年美龄他表哥在槟榔屿和我,,,小颜呀,你们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学怎么样?还在马棚里那,我这儿等过两月汤飞凡回来筹建那,,,看看说得差不多了,刘瑞恒咳嗽一声,现在开会。
6 O. U4 w" Z' O$ x8 q% C8 F9 {
0 q; A$ L: @* ~      咱这会有多少项一题呀?就一项,继承前朝的政策,继续讨论怎样废除中医。这不改朝换代了吗,应该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呀?您有所不知,总理遗言是什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 孙西医这话国民政府能不执行吗?2 v+ b0 z0 @, ^% I

6 P1 F9 ?; v( s  ?      怎么办?有提案。一个子出现四个提案。《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中字第14号)、《统一医士登录办法》(生字第22号提案),《制定中医登记年限》(生字第36号),《拟请规定限制中医生及中药材之办法案》(生字第42号)。
  U9 O9 a( H* {+ `+ V; l* Y: x7 X( X9 m, ^( T# Z6 t2 d  v5 w  B
      讨论了一下,选个最温和的吧,於是会议通过《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另外给教育部写了个《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综合起来一共有6点:& E. |) z9 R/ j: X9 f
+ O5 C- t; p/ `2 {" r4 R
1、    施行旧医登记,给予执照方能营业,登记限期为一年。(首先把中医都编号,这一点属於乘机捞钱的。): Z1 r9 l! ]- _, T7 u1 w# w
2、    限五年为期训练旧医,训练终结后,给以证书。无此项证书者停止营业。(意思是中学西,学不好就关门。)
$ p: i% N; ^5 L& P4 u3、    自1929年为止,旧医满50岁,即不能使用。(无论你学不学西医,50岁医生就种地去吧。)& |$ j* L! f* l" d8 Q( g: v5 c% u
4、    禁止登报介绍旧医。(只能利用老鼠会的方式搞传销了)
; a, C4 m) O1 M) R1 {. t6 p5、    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医学宣传。(新闻管制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自由万岁!)
3 B# Q3 k2 C  R9 x" t6、    禁止成立旧医学校。(只能给老中医当女婿了)
  d5 n5 B$ ?1 P/ e& u8 ]. p4 Z! `& Q: `' p3 ^: P$ z0 ~" j( t* s/ {
      十五年来废旧医,以往都是空谈,到现在终於落实到实处了。既然与会人员一致同意,刘瑞恒拿着决议给薛笃弼,你批一下。薛笃弼根本就不是学医的,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公布吧。於是国民政府卫生部就公布了废旧医令。
. c4 c) {% |* [& [
; H7 P0 t, i3 D& F3 t      怎么执行难度其实很大,具体执行条例还没开始制定就天下大乱了。
  K  x; h' f; P; j5 X4 B& w( x8 @8 |" C" B% d0 x8 j*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0:15 | 只看该作者

十七、说个人

      是不许医药之科学化也,是不许政府有卫生行政也,是不许中国医事卫生之国际化也,是坐视文化侵略而不一起谋所以振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必枯守诞妄不根之玄学时代落伍之国粹而后快。铁路可废也,不妨驽马十驾;军舰宜禁也,何如艄舻千里。长枪大戟可以敌枪炮,而兵工厂为无谓糜费之事矣;八股策论诗赋歌词可以得英才,而算术理化为奇伎淫巧之学矣。不识天文、不明地理、不知气象、略识之无,即可以高言气化,窃研造物之奥妙。而科学实验,以真本事实力量从事者,为画蛇添足之举矣。阴阳气血寒热补泻诸肤廓笼统之谈,足以尽病情沦药理,而解剖生理病理药物之学,可詈为骨骼堆中杀生场上学医矣。不许维新,不许改革,虽疆城日削,国权日丧,以至于国破家亡,同归于尽,亦悍然不顾。是逞一朝急气之愤,而忘邦国之大计者也。
6 f9 E$ C* k9 a3 e# L
0 \! G' K: |! s% h) Q& V. e      上面这段旧体文读起来气势磅礴,一看古文的造诣就不一般,哪怕是拿到今天的论坛上,也是爱国主义的优秀文章,绝对是各种级别的愤青瞻仰的雄文。这是摘自1929年3月17日大公报。谁这么义正词严的又是针对谁呀?, _2 F* v$ N: z! K" m! G/ _

/ j2 W4 E7 K6 O7 A$ s' y      废除中医案消息传出,首先就在报上打起笔仗了。中医的代表是上海名中医陈存仁,西医的代表是提案废中医的余岩,上面那段话是余岩针对陈存仁等人反对废除中医写的,已经上升到民族大义国家兴亡上了,此文一出,中医界闷了好几天。
# Z8 _1 S: U: q1 o1 q, E. z3 v' Q. m$ F
      余岩何许人也?余云岫是也,中西医之争中最著名的人物,出身大阪医科大学,从1916年开始坚持不懈地对中医进行系统的批判。余云岫为什么这么出名为什么被中医恨之入骨?绝对不是仅仅因为他这个提案。上面介绍了,废除中医是从老袁执政时开始的连续动作,那么多反对中医的,为什么偏偏余云岫提案捅了马蜂窝?其根源还是在余云岫这个人身上。0 A' T4 F, C1 p* M# s
" Q/ `+ N- z' q) c+ G- c9 U5 C7 J
      这一年,余云岫年过半百,他和伍连德同岁,都是1879年生人。他的经历和伍连德是大不相同的,倒是和鲁迅有些相似,只不过他拿到日本的医学学位而已。二十世纪再留洋学医特别是留日的,往往是能文能武,随便一个人就能七步成诗的,哪怕是没有改行成文豪,写一篇古文也是寻常本领。单凭大公报上的这篇文章,余云岫的水平便不在鲁郭两人之下。, I. k5 Q4 H6 k: j# N: M

  o0 |" Z3 h) L* c9 p- P: K      余云岫早年是读私塾的,后来上了公学,算蔡元培的学生,然后公派到日本先学别的后学医。辛亥革命一爆发,当即回国跟着革命军就进了南京了,属於老革命的级别。革命成功了到北京当了一年师范学校的学监,又去日本,待了三年终於拿到医学学位这时候已经38岁了。回国后出任公立上海医院医务长,第二年辞职自己开业。1925年组织上海医师工会,自己当会长,这时候是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
$ H; N4 Z% L. N2 p; W
7 G0 Z" R2 }) `1 ?# b0 w      老余这份履历应该是革命团结对象呀,可是还有一条,他当年是学中医的。到了日本一看鬼子们正在废除汉方狂用西医,而且一个个日本人个头猛长,加上自己一穷学生得了结核也没死在日本,於是就彻底接受西医了。接受西医就接受吧,偏偏这人还有历史使命感,要让全中国的人去接受西医,这样中国就会强盛了。也因为他有中医的底子,说出来的话一针见血,切实扎在中医的痛处了。从1920年开始就有名中医和他大辩论,一开始大家还是文质彬彬的君子,以理服人,最多就是骂人不带脏字。可是后来辩论的人多了,局面就控制不住了,讽刺谩骂最后上升到意识形态上了。本来已经有无数的乌眼鸡了,现在老余仗势欺人利用政府提出废除中医,这叫做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联合起来和这姓余的拼了。
: U1 Z9 T5 q  v' a8 k' s6 T
; [2 n) t4 v$ j8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1:07 | 只看该作者

十八、大马蜂窝

      大马蜂窝捅开了,飞出来无数凶狠的,当先的就是名中医、也在上海滩开业的陈存仁。才二十出头的陈中医可不是一般人物,少年成名,是章太炎的弟子,党国要人认识一大帮,而且会理财,不是一般的有钱。这么硬的背景站出来,告诉老余:不懂中医就别乱讲,不就完了吗?
; l. U! V. N- V' k) V
: P, _+ p' }' d# ^      这是现在捍卫中医的招数,放老余身上不合适。你说他不懂,他早年就是学中医的,中医理论研究得恨不得没一个中医比他明白。再者说当年上海滩的名中医还没有堕落到玩文字游戏的地步,你不是说科学吗,我们就和你讲科学,看看到底谁科学。
& z( a$ J+ C( [$ e# [" l: Y. n$ Y' U+ m0 D
      老余不是说中医是“依神道而敛财之辈” ,不是仗着什么生理解剖、化学、物理、药理学气粗吗,我们也不用黄帝内经,什么现在不如从前这套说法一概不用,“窃中国医药却有优良治效,徒以理论上不合科学、致不得世界学者之信仰,此固医药之起源先有经验而得治效,后以理想补其解释,不克偏于哲理,治效却是实际也。近日西人证明中药之功用,悉以本爱所载符合,且广设学会研究汉医,而国内学者亦相率以科学方法整理发挥,渐得中外学者之信任。” 就是说我们本来就是科学的,就是还没有总结出来,等总结明白了,就是现代科学。0 M7 M4 [! j: K5 N4 D
0 B( z% S: b) w
          这种策略从勇气上说是横刀立马,可是从功效上就差了,几轮下来,西医摆开具体道理,中医就看不明白了。人家口口声声全是科学细节,化学公式物理原理的您这不是难为老中医吗?
# j2 ~7 h6 m! V/ ^0 y! `  A: A/ Q" g: C
          情况不妙科学的旗子不能再扛下去了,换办法,上纲上线。废止中医就是摧残国粹学术,中医完全合乎三民主义,我们是是极端之极端的民生主义,是极端之民族主义。废中医就是违背背三民主义。我们要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提倡中医中药是为了促进健康,强种强国,维护民权;职业自由,扫除障碍,张吾民权;发挥天产,推销中药,富裕民生。最有利的例子,就是中国为什么在世界上人口最多呀,就是因为有中医。那年月不提倡计划生育,还是人多好办事的年代,你们看着吧,大力提倡中医,什么列强帝国主义小日本,过不了多少年就得让我大汉给灭了。兵不血刃,就靠人多,闯西洋闯东洋闯北洋一亿一亿给蝗虫似的,吃都吃光了他。这个思路最后让穆斯林世界尤其是巴勒斯坦人学去了,打不过你我就一家生十个孩子,比不过武器咱比肚子。( N4 S; _5 |% {( |& s

' C  t8 T/ F' ?3 I9 N# {2 p( D      学术研究上升到意识形态,西医也急眼了,还没到56年就开始扣帽子了这还了得?说不过就把总理的牌位抬出来?我们也会呀,我们西医才是正牌的三民主义。於是报纸上吐沫横飞,假三民主义伪三民主义你一句我一句,也没有人说道理了,全成谩骂了。“打倒余汪提案,就是打倒帝国主义。” 汪企张一看怎么把我也牵扯进来了?那我也只好跳出来和中医理论吧,不然成帝国主义走狗了。
6 e  M! \  I: z( b, Z" A2 `- l8 U0 D) _. t
      西医有卫生部做后盾,气焰嚣张。中医干脆矛头指向卫生部,号召全国抗议罢市请愿,请愿团浩浩荡荡从上海到南京了,一时间南京城里全是白胡子老头。就这么一折腾,没过几天,卫生部长也表态了,政府也出面了,废除中医的法令取消。
! d) f; u0 g; g8 u; \7 p) P; H- R3 l: r+ Z2 [1 R$ p& |1 v
      我们胜利啦,从南到北,中医一片欢呼,论功行赏的时候坏了,一下子出现一万种说法,究竟是谁的功劳呀?几十年来还没搞明白,这就是笔杆子的功劳。; y, o% q: `# @7 x2 A- s! K

4 j! X2 w& p4 s4 [4 d: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1:57 | 只看该作者

十九、究竟怎么回事

      一种说法是全国中医行动起来,如果继续废除中医的话我们就罢诊,让看病的全病死。听起来很恐怖呀,全国几十万中医一起不看病了,政府还不吓得尿裤子?这可比霹雳一声暴动动静大多了。3 {6 W# m- t- }5 i
# g  n$ G. a2 t* @: `
      工人农民暴动有人在乎,看病的暴动根本就没听说过。所谓的中医三教九流全有,能组织得起来吗?再说当时虽然号称统一了,可是还是各自有各自的地盘,喊声罢医最多也就几个大城市响应一下,那里还全是西医。中小城市往下连个屁都不会响。即便是组织有方真成气候了,不是让穿棉布的兵给砸了,就得让戴狗皮帽子的兵给抢了。头年刚说了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跑一个,这次肯定用不了杀几千。
3 p& p- p* ~+ h; P
$ Q3 ?: E) u8 x" @5 [3 h3 Z      这种说法连自己都不信,於是奇迹说出现了。说的是有名医治好了汪精卫岳母的绝症,於是汪赶紧改主意,下令不废中医了,省得下回我岳母再拉稀没人能治。具体是哪个名医,这世上有十八个版本,总之那年有点名气的都有资格。编这个的知道蒋介石的岳母指不上所以降一等,他也不想想,以为汪兆铭和杨森一样,岳母有一个加强连?在外面人五人六的汪精卫回家能做什么主?陈璧君最后关在牢里还谁都不敢惹,何况在外面。最可笑的是,汪精卫那时候在法国,虽然号称改组派精神领袖,那也是联合反蒋行,在政府里能指挥动谁呀?  k2 o) _7 q3 h. B/ w( }) n' u2 W+ [+ L

, _5 R5 c1 h8 C9 S, w      最可信的说法是斗争策略有理有节,充分利用国民党内部矛盾。因为以谭延闓、于右任、林森、陈果夫等人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元老派,不仅对主张废除中医汪精卫、褚民谊一派反感,而且对冯玉祥、薛笃弼等地方实力派同样反感。中医界利用其矛盾,依靠政府之元老派力量而攻击主张废止中医之汪派、冯派,从而使冯派控制之卫生部屈服。
' W% y# a/ n" u8 p" V: G, ?
" y8 A# l* l& \2 I! G1 E        这个说法的意思是汪精卫在法国遥控,你们把中医给我废了。而且谭延闓、于右任这几位不仅能压汪派,居然让老冯也低头,这未免太高抬他们了。谁提出这个理论?虎子看陈存仁最可疑,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使大汉奸汪精卫指使中汉奸褚民谊废除中医的阴谋得逞,一下子让汪褚的汉奸历史提前了九年。
! b* H: A+ d" c, R
3 v9 o! z- H, c" [# A          其实这个废除中医案本来就不是个雷厉风行的东西,提案的不是没想到。在会上老余一共提了俩案,还有一个是呼吁尽快解决西医缺少的问题。在废除中医案中,一方面把中医和中药分开,肯定中药的作用,建议加强中药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承认中医是广大乡镇看病的主力,废除中医不能着急,要慢慢来。提案中的这些内容,现在讨论这件纠纷的文章中压根儿就不讲,好像从一开始就是要一刀切,打明儿开始就没中医似的。而后来以至现在的中西医之争,鼓吹中医的往往列出的是药效,其实当年人家就没反对过中药。
' l5 u# F$ K" N9 v# a, I4 H. U* Y
          这么一看不必过去激进呀,为什么反响这么强烈?过去是割据时代,民国政府发个法令出北京没几里地就没人听了,现在国民政府成立,看起来要盛世了,中医再不站起来,没准真出大事了。& w' b7 f$ M7 Z5 n3 u/ H
; X6 g# a, Y+ I( G6 U8 |
          那么,到底为什么政府出尔反尔?
6 p1 r# p9 _2 C- D3 d' ~' T9 {0 `* d" L/ H$ h- n7 @/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2:52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原来这么回事

      话说中医界主要是上海的,确实组织了一群人马,大张旗鼓上南京请愿了。一帮国医在大街上摇旗呐喊,越说越激动有人割脉有人号召砸卫生部,看热闹的也越来越多,最后让军警驱散了。3 @; ?: E( u- ~5 g0 s( K

) ]; s7 v) a/ Z- K      另一拨名中医就不能掉价了,他们穿得体体面面给有关部门递请愿书,旁边跟着一群记者。到了机关门口,慷慨激昂说了一通,把门的把请愿书接过去,没准出来个什么官应付几句。几位请愿的口干舌燥肚子饿,找地方吃饭去了。接到请愿书的看看纸张如何,质量好的留住擦屁股,不好的就直接垃圾堆了。
+ `/ q" j6 W8 m" q2 I5 B8 u8 I' l
) z" Z& A* g; |6 ^      白天做足了架势,晚上更不能闲着。几个人分头行动,到了认识的达官贵人家里,先递上金条虎鞭老山参,再号号脉谈谈养生双修,最后才到正题,您说说,把中医废除了您家十二个小老婆得寂寞死。
; E9 f& o2 Y& }, A' z
6 D2 K( y+ }- _      这么一活动就不一样了,站出来说好的好几位。都是元老呀说出来的能没份量吗?可是就凭这几位鸡一嘴鸭一嘴的就能改了?说了归齐,都不敢说真实原因,走后门还算小的,真正起决定性的是时机。  @  \2 ?4 X6 Z% V+ Q8 a+ y

( h# L# Y: [% }5 O6 O: k* W3 [      1929年3月21日,中医请愿团到南京,什么时候?南京城里正在开国民党三大。团结的大会?不是。胜利的大会?也不是。还没开会那,革命同志们就不请客吃饭了。国家统一了,好几百万军队,财政收入全成了军饷,老蒋一看不成呀裁军。不裁自己专裁别人,看看谁最好欺负,老冯老阎小张都不好惹。还是拿桂系开刀吧。还没动作风声走漏了,李宗仁学石达开连夜跑出南京,小诸葛跟着宣布辞职。* s+ `- f# G- P* a0 j4 K

. @2 L" C7 I- L5 D      老蒋一看,娘希匹,我也破罐破摔了,3月15日三大一开会就严惩反革命,开除叛党叛国分子李宗仁白崇禧,开除改革分子陈公博,连人在法国的汪精卫也受处分。开完会就准备讨伐广西叛军,这时候一帮中医影响稳定团结。消灭军阀比废除中医重要,於是立即喊停,废除中医案便流产了。2 Q9 f3 m5 V- m' b! P+ m* W4 v

0 Z$ L+ d. A. M      这以后余、褚等人继续鼓吹废医存药,中医界自己都承认是惨胜。经过抗争,能继续活下去了,可是因为公开地承认了对手的道理,也就是符合现代科学才是医学,从此不得不用对方的道理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也就是中医科学化。这一科学化,就是不归路。
4 p; w+ u; n. x/ ^- D) a3 O3 V& E; `: v" D
      再以后军阀混战然后鬼子来了,鬼子投降了自己人又打开了,烽烟弥漫的谁还有功夫考虑中西医呀?二十年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医是不是也要站起来?, S: T# }! e7 a& L( O
. ^0 G1 c; ^! G& r, R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3:46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一、人民作主

     打跑国民党反对派,建立了新中国。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中医扬眉吐气的日子终于到了吧?可是国民党当年也没反对成功呀,怎么办?开会。, W2 V" v/ ~5 ~$ E
4 z$ s% u, g) n+ x* m; l
      1950年召开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这事有些新鲜。国民党统一全国的第二年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会议,共产党拿了天下的第二年也召开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怎么著上赶着都和卫生干上了?$ R& M9 b7 V; i; b- X
7 C: V( B/ v4 ~4 c% \
      话不能这么说,咱怎么能学前朝哪?国民党那个卫生会议中专门讨论废除中医的,我党的卫生会议有三个主题,第一为工农兵服务,第二预防为主,第三团结中西医。就这三条,足以表明共产党高出国民党的地方。
8 z5 `% z, t, R1 S) A& t0 T
2 i% O" W# j# J5 a5 Y: {      团结就是力量,各组开会大讲团结,这天该中医组了,各位名中医老中医准备充分来到会场,看看新政府就是不一样,开全国卫生会议也有我们中医的位子,打倒蒋介石,一定要解放台湾。对,台湾解放了,我们中医界别的不要求,就要求把刘瑞恒押回来由我们审判。其他人怎么办?刚才路过别的组我看见颜福庆了。算了,老颜是皇上给端过茶递过毛巾的,咱惹不起。
( d/ O1 m/ ?, ?* m+ W
4 Q3 E5 c8 e$ S/ Q      有人咳嗽,不能再说了,领导来了,卫生部一女几男几位部长进来了,大家起立欢迎。建国后卫生部的部长没一个简单的,那时候人才济济只好全挤一起了。部长是冯玉祥的太太李德全,部长一当就当了15年,其实摆设的意思多了些。卫生部管事的是第一副部长兼党组书记贺诚。+ s6 L: t9 ?+ R/ n% d* T
" d0 M3 H4 M/ }$ A; u  _
      贺诚算是红军系统卫生口的老大,从江西到北京一直管卫生。要说虎子这位老学长和虎子的经历很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学校入党,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让人连拉带拽进去的?另外一位副部长是四方面军出身的苏井观,出身天津海军军医学校,虽说出身不正可是医术了得,也得占一把交椅。再有一位就是这会儿还没当部长的钱信忠,一起来开会多重视中医。8 N( m8 L2 B; v4 A( K8 V
/ N* b, o: B; e
      开会了,李部长先发言,事先讨论好了:今天讲为工农兵服务,如何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就是预防。怎么预防?学苏联搞免疫接种,中医能干吗?不能干也没什么,中医科学化就是了。
1 q) _6 |4 l' G
8 V  Q- k% ]5 W9 |( y- U* }0 s      部长定了调子,中医代表赶紧表态我们双手赞同,中医就要科学化。看看意见一致了,贺部长总结发言:中西医要团结,怎么团结哪?就是西学中,卫生部设立了中医科管理中医,派西医去学中医,然后把中医科学化。最后,我建议把余云岫请来参加下次讨论,有谁不同意?
9 O/ a8 b! W9 _3 G; h2 ^# B$ n' x! S$ T7 @! S5 \8 U
      老红军一叉腰,虽然今天没带枪也镇得住。鸦雀无声了,就这么定了。
' `% R! K" r. n9 S; N2 l$ l9 F+ R1 z/ s5 r6 T
6 z: e0 |) c- ]* f* C" M5 S

) T! i! @" H; l1 ?  Q(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4:3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二、天威难测

           当年刘部长是拿手术刀的,现在贺部长可是大刀机关枪全使得,会上不敢说会下有议论,把余云岫请来中医组这不是找打架吗?! J* b/ O# U+ f# I% |+ h

$ V% d" v* b! P: ]6 y8 L% @            嘀咕几句也传到贺诚耳朵里了,第二天再开会,多了余云岫。贺诚再发言就定了调子了:“过去余云岫先生曾批判过中医学术,有许多是对的,即使在批评尺度方面,对中医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有不能使中医满意的地方,但基本精神还是好的,中医也正是有了他的批判而引起了警惕和注意,也曾获得一些改进。”3 @+ Z  F# {9 b8 h5 {6 {( w
7 G, u0 M. B  _; T' `) R
肯定以后,再来点高调和要求:“个别中医认为余先生来参加全卫会议和中医小组就难以同意,须得重新考虑,我以为为显得中医代表的进步,体会毛主席中西医大团结的精神以及我们伟大民族的伟大胸怀和气魄,应当欢迎余先生来参加中医小组,并要他作更多的批评与改革中医学术的意见,这对于中医来说是有好处的。”
+ z2 m/ L4 I" R# S4 W4 o( C& G1 z+ h4 i) o5 O) x- M
      这么一来中医科学化就成了大政方针,学习苏联逐步改造旧医,使中医科学化。不光开了会,行政手动也跟上,中医一下子水深火热了。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余云岫他好喜欢。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了,老先生主动要求上战场。虽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可是咱也不能派70多岁的去欺负他呀,于是老先生留在上海继续积极改造中医。
, m( b/ h5 @( e3 Z' K1 a0 m! x
# Y5 n7 Q8 a* q9 C      朝鲜战争一打就是三年,这三年国内的中医萧条得一塌糊涂,等打完仗了有人到上头告状去了,上边从谏如流,当即改组卫生部领导班子。李德全是招牌不能动,于是免了贺诚和另外一位副部长王斌。第二年人民日报还进行批判,激动得中医齐呼毛主席万万岁。找余云岫算账去,可惜老先生54年故去了。
; S/ ^" M  ~. Z- ^+ {# P/ P  Q' a! Q1 _# R5 Q* y/ ?  N
      可是贺诚家歇着去了,卫生部的政策没有变,行政手段让中医科学化的方针继续执行着。怎么回事毛主席指挥不动卫生部?等到中苏开始摩擦才明白过劲儿来,原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主席是针对一切学苏联来的。高喊学苏联老大哥那是权宜之计,独立自主才是真正的心思。可惜老贺没看透主上的心思,全心全意执行学苏联的方针,成了敲山震虎的靶子了。闲置了好几年头一批授衔都耽误了,直到58年才授予中将,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兼书记。也是老红军的王斌更幸运,成了蒙古大夫了,发配到内蒙古医学院当副院长。
; h! @; F8 `  k9 }( |& B( d7 a9 _9 \9 I! B/ l: R- z3 _/ i, ~
      这一把天威难测还是刚刚开始,后面一个运动加一个运动倒霉的多了去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所以中医也不能温文尔雅跟绣花似的,大风大浪后面有的是。
0 K! @6 |. h+ w8 G4 K: ^; A
/ I7 I; x* I( T# [# r/ p2 I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5:1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三、远虑近忧

      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是毛泽东为新中国卫生系统定下的大方向。中西医结合的结局就是“中国应有一个医,不应该长久的有两医” 。从这一点上,贺诚他们执行得不错,只不过毛泽东偏重于西医学习中医,以此来提高中医,而不是从民国开始的要中医学习西医。他说的名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他要去挖掘而不是安家,还是中医科学化,只不过不强调废除中医而已。4 M" R6 W4 C( f4 R
' R% M$ z+ @) F  C( h& C0 [2 U3 N
具体的做法一是抽调100到200名医科大学或医学院校毕业生交给有名的中医,去学他们的临床经验。二是各医院中医来院看病,允许住院病人用中药。三是发展中药。四是整理中医书籍。从这几个做法来看,首先是对历来官方对中医的态度有选择地继承,二是采取比较和缓的手段,也算吸取前朝的教训。
3 E7 W: R/ s8 h9 L% [
9 d1 B% ]$ o  ]4 x; p" `+ V      于是包括虎子爹在内的一二百人就跟在名中医的屁股后头,拿个本整整记了一年处方。任务结束了汇报演出一下这可是老中医的亲传弟子,中西医结合出来的高级人才,结果一看病中医看不好西医也忘了,虎子爹还得进军医大再进修去加起来学西医学中医战场实习一共十年。
( G( `: e. C% a5 y0 }% t# o1 }: o7 _7 H# q$ r7 A
      老人家把蛇都引出了洞,一边给蛇们戴帽子一边考虑中西医往下怎么办,为主分忧的就出来了。1957年一个叫刘贵珍的总结了一个历史遗产叫气功,新概念出来以后挺受注意,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人马研究一下,看看是不是千古绝学。研究的结果这东西比一贯道好的有限,伟大领袖一拍板不要再提了。后来大跃进连亩产都上十万斤了,可是就是没人再敢发掘中医绝学。: o5 m. n; m6 D4 A4 c' a
6 f& \% t& J* n4 C# L
      这一锤定了二十多年波澜不惊,改革开放刚开始讲科学重科学没什么牛鬼蛇神,过几年有人年纪大了一迷糊,各种佛子特异人等全冒出来了,骗财骗名也就算了,等到发愣的功成了气候危害国家安全,这才醒过闷来专他的政,费了多大力气耽误多少事。/ b1 c' V- u0 Y+ U6 Z

' a# a. W* P& }) O1 l  B: _5 Q( h* q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这件事上看,太宗比太祖差得何以道里计。5 t! Q  L( R& u% \( ?$ H
. ?+ \( C3 N6 M
      这事儿过了,还集中在中西医结合上。不光西学中,中医也学西医了。当然这么多年新疗法也没闲着,一会打鸡血一会喝红茶偶尔甩甩手,至于在穴位上烤电治近视眼,高深的针刺麻醉,玄一点的研究穴位的科学道理,一个又一个此起彼伏。中药就更热闹了。
: Z* V5 t: Y7 P- t' o* Q) n7 `: L. Z5 x) J. V5 b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中医科学化越来越稀有,眼看着又回到半医半巫上了。百年回首,还得总结几句。
+ \& g# g+ k% d# p- t: ^$ X2 e( }* V# |7 {* B

8 U; C) u9 @;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5:4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总结

      没等虎子总结,卫生部自己就总结了。1980年3月,卫生部召开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1982年4月,卫生部又在湖南衡阳召开了全国中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这两次会议算是给中西医结合总结了一下。
3 Z1 [  w; z2 `( Q  B
2 g$ [6 ?2 S$ h: R# \      号称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吕炳奎是这么说的:1980年卫生部召开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1982年衡阳会议又重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说明此时的中医处境终于在中医界的努力下,获得了某些好转。三支力量的方针因给了中医独立发展的地位,也成了消灭中医势力的眼中钉。
! [9 I1 I7 o# Y+ U/ j4 H/ p$ v2 ~# S+ |
      可是翻编了两次会议的有关文件,没有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呀?原来是吕先生在会议上发言提出我国现在医学应该分三种啦。发言吗,鸡一嘴鸭一嘴,让他偷梁换柱成了会议明确提出了,也就是说他一个人代表整个会议了。唉。如今这白纸黑字的东西,你要是敢信,还真的有点当白痴的胆量。; U1 m* h8 `9 _) X
, r) D% I! v& p4 H3 u) y
      仔细一查,原来衡阳会议以后,吕炳奎就被退居二线了,这意思要是让他干到93岁的话,中医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没落样了,西医、中医、中西医就成了三国演义了。
9 G* w: O0 I2 T3 D# z" O
5 r3 `6 C4 H% t1 W# p, x      总有的人嫌中国的笑话还不够多,非要再整出三种医学来,那样的话蒙医藏医再有意见,赶明儿中国一共有十八种医学,满街的大夫可劲的治死人,用不了十年就不用计划生育了。
6 v4 `' U0 D  M
* U* Q0 N  F+ m: f) [5 c' f$ u      最出色的说法,是为什么从晚清开始就一直废中医呀?原来是中了美帝国主义的计了,他们以对华援助的目的就是想消灭中医。照这个逻辑咱们应该和鬼子棒子这些信中医的组成大东亚共荣。愤青的水平也不提高提高,帝国主义真有这野心,干吗上赶着搞什么全球免疫呀?应该大力支持中国的各种巫师神汉,搞得跟鸦片战争那年代似的瞎子麻子死孩子,还披着科学的外衣干吗?: U# U6 u! l$ Q0 ^. k

$ J/ \" n4 ]0 |" ^# d7 E      中医不成了,赖西医赖国家,动不动就抬出黄帝内经,想当年一百二百代以前,这世界上谁有我家的医学棒?说这种话的就是小时候发烧不上医院,结果大脑炎后遗症。现在医学又不是跟孙悟空一样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不学习吸取前人的经验能有后来的发展吗?! h% g8 {: X3 J+ G
+ p* \; y+ B6 f+ K
      西医也好新医也好,正是把各种旧医几千年的经验,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总结,凭什么不能吸取中国医学的经验,加以升华呀?这就好像一吃喝嫖赌把万贯家财全败光的败家子,拿个打狗棍破衣烂衫的,指着连城的宅子:你们知道吗?早年这都是我们家的。) o9 D- e6 e  x

9 j" A/ s% L' |0 |8 r4 q+ e8 R2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6:1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五、学呀学

     进了医学院,过几年就得上中医课,不是请个白胡子老头,学校里有中西医结合教研室,都是当年本校学生里面爱侃喜欢挑大神的,一讲起中医你就以为他上十代祖传的本领。天花乱坠没边了还指望别人信?
" P1 ~$ v# N  ?/ D0 U  J" Q4 o2 O$ o# i  N, K6 D& c9 X) g
      可是看看人家中医院校,除了学中医,人家还认真学西医。毕业以后除了会号脉以外,西医好得比医学院出来的还棒,这就是让捍卫中医的恨得咬牙切齿的之一,西学中没学什么出来,中学西大部分成了叛徒。所以按老吕的说法,毛主席的中西医结合,事实证明不切合实际。
4 c3 R4 z, `- ~5 d) L- X
6 P7 E9 i" T% G- j3 b, e/ A/ E, r      太祖的招数不成,那吕大师有什么高见。吕老师临终给温总理上了遗表了,要求成立中医药部,连部长他都给总理找好了,这样中医有独立的行政权,中医药干部的选拔还可以超龄和破格并用的建议,就能复兴了。
4 T, Q; c+ u9 A, }1 C7 P* J- [+ X5 N9 Q0 ]
      这个办法真不错,卫生部不用设老干部局了,到岁数直接那边养老去吧。建国以前,卫生部哪里有管中医的呀?连承认都不承认。建国以后先有了中医科,后来有了中医局,和旧社会比就算翻了大身了。到崔月犁快从卫生部部长下来了,玩命地捧中医,死活把中医局改成中医药管理局,让个副部长兼任。这还不知足想打擂台,中国的医疗已经这样了,再成了两党政治,还不成了台湾议会,天天男男女女架打得衣衫不整的。
% |( L' f# x+ F, Q, ~
4 [' y6 {) e  l: E8 R5 z. d      中医究竟为什么没落?主要是不思进取,总想靠哪个达官贵人下个命令,从此中医成了国学。老祖宗的东西没继承了多少,天天琢磨歪门邪道。耍把戏变戏法魔术坑蒙拐骗的全成了大夫了,就差一起唱刀枪不入了。+ r, ]" t) n% I! _  l
0 w8 h# H& i0 S$ h
      百年来从巫医不分,到努力科学化,又回归巫医不分,这就是中医的宿命。连一度得到共识的废医存药,近年来也一蹶不振。中国人们有骨气的年代,为了政治需要,还把中医摆在那里当门面。现在科研投资倾斜得中医早就白血病了。4 X  `( |0 w: Q

3 K2 c: L( G0 e. i4 g$ G      近代中华民族的风云人物,以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为首对此基本上是一个态度,难道那几位信口雌黄的在见识上也敢和他们比肩?
0 }0 Z/ T/ H8 M4 ~+ [/ D
) x- H: L" R3 s( w; D0 l$ v            中医和西医原本就是继承的关系,不是两种医学,也不是对立的。就如同农业,哪里有什么中国农业和西洋农业?不都改用拖拉机化肥了?不都不再看天吃饭了吗?中西医同样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不管你想得明白还是想不明白,都真实地存在着,使劲叫唤并不能改变现实。这就是过去一百年中西医之争的主线。
' K, r' H0 y8 l+ S' x: m$ W& m# P: J7 s" T% f- G
2006年8月7 L/ c/ ]: r- k+ C( ^3 o% x  a7 x
& ~# ~: `% a1 z% p

7 h& f' Q* B. i6 d+ K: e1 K* t; O; \4 k$ S0 x: ^

点评

多谢邀请加好友,本人目前还是游学生,没资格加好友,呵呵。  发表于 2011-8-30 17:0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2 04:07
  •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渡劫

    31#
    发表于 2011-8-25 22:5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 p* g9 [, |4 n( g# k8 b2 F7 B  L( x1 e7 }, P$ E
    服了。以前犯懒,居然没早点儿读这篇雄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1-8-25 23:19:3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笑死人了。笑完了看看满街的狗皮膏药针灸院,不知说什么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6 15:3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筑基

    33#
    发表于 2011-8-26 05:0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弦音舸醉 于 2011-8-26 05:26 编辑
    # c  O: r+ ?7 @- x3 D! T. K  ]! h' w$ k: p( b" r/ ~. S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 F* d* R% \3 K* B# E

    9 P4 O8 _' O! m+ x1 W" g2 ^/ B刚才回错地方,重回复一遍,莫怪罪。
    1 w4 S* [" D. o+ s
    2 r) t$ V2 i' Z1 G3 Y9 t  F8 D4 i# E2 Q2 m
    ”  这个~~~老大是不是也犯了个中医爱假设的毛病呢?俺那场病的感受:西药真的没用,中药下去就见效了——当然,要换个二把刀中医估计也没戏~~~  “6 `  L* q) C( N+ a. l# [/ e2 Q5 H
           我来帮楼主回答你的问题啊,楼主说了,中药有用的,中医没用(全文对”存药废医“的主张没有异议)。
    - F0 U- Q$ s# t5 o+ q) j' b5 Y        看完了全部文章,历史的细节部分描述得很详细,受教了。文字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读来宣畅淋漓。作为一名中医从业者(这个名头也不完全正确,现代医学还是努力学习并在临床切实运用的),来说说自己的读后感啊。
    + ?, t  E; v9 ~# |1 ]; E, [  D       楼主在文末总结了中医西医在中国这百年里争论的原因,是过去的医学和现代的医学的竞争,楼主的观点是偏向于既然现代了,那属于过去的医学的中医,就该回到l历史中去,这观点其实并没有跳出民国时代的认知,甚至民国时似乎更明确这个观念:旧医、新医的命名应该就是这个思路。! }% ~; j& t* n; A& B, ~+ M4 Z6 R
            其实中医也并不就是中国自己的医学,其中包含了中国的针灸、印度的草药学、西域(中亚及西亚等)的医学,只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让这些来自不同区域的传统医学概念混杂性的流传下来了,但这种流传也是选择性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朝代有不同特征的中医学,以至于中医学流派纷呈,莫衷一是,清末民初的中医学处于时代的劣势无疑,但并不能代表中医的整个历史。事实上,现代“西医”的发家,也就是在20世纪初发明了抗生素,从而在对付细菌造成的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巨大胜利,当然,之后现代医学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微观层面的进展尤其明显,以致于对疾病的认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百年中,现代医学将中国或者说世界各国都有的传统医药学远远的抛在了身后,这是不争的事实。) F( B. t0 s' N, D$ s5 s3 R$ ?
          但是,现代医学因此能解释所有的疾病了么?好像没有啊!就举CT/MRI运用之前的西医与运用之后的西医比比看,20年前的西医也就是个经验医学罢了,与传统医学比也就是50步笑100步,更不用说楼主洋洋洒洒运用100年前的民国时期的西医资料了。现在的现代医学依然抛不开经验医学的帽子,即便在病因学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治疗学上的进步微乎其微,都是靠经验的积累、总结、再积累、再总结的过程,即便以手术操作为例,一个个术式的发明,也都是建立在临床实践经验之上的,而且许多都面临迅速被淘汰的命运。' V; T) z5 p4 C" \
        即便举现代医学最擅长的抗菌领域来说,不幸的事实是,微生物似乎总能迅速形成新的抗药机制,一代一代升级着抗生素,但效用却逐渐萎缩,面对非典等病毒感染(我没弄错,是说到微生物时顺便提到病毒而已)所能做的依然和100年前没有差别---隔离。 抗生素的代际运用最有经验的一定是中国医疗市场,事实上国外第一代的抗生素依然非常有效,为什么会这样??0 c+ I( K8 ^, |4 ~$ e+ @2 @6 N/ {
        传统医学(中医)的特长正在强调提高人体的防御体系,甚至可以忽略细菌,这在100年前是软肋,被西医逼得无路可走,甚至只能请愿或者发动私人关系去维持生计,但它能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活力及效力是不争的事实,这能帮助病人抵御各种感染,虽然对严重的疫情疗效欠缺,但西医若不是发明抗生素,疗效更是可笑,看看欧洲流行鼠疫死亡人数就知道了,照楼主主张的理论,是不是也应该存药费医呢?
    . c0 C1 j4 _- Q1 H; M    再看现代医学的另一个重大发明:皮质类固醇。现在大部分的内科医师都依靠这个取得疗效,甚至只能依赖这个获得疗效(就比如说非典的胜利)。但是只要你做过临床,就会很痛心的发现病人对这种药物的依赖,比如皮肤病,用上激素就能控制皮疹,但更远期的观察就会发现,一旦停药,症状就会复发,且可能更严重。可见,疾病并没有被击溃被消除,仅仅是暂时退却,积蓄力量罢了。更不用说长期运用类固醇带来的体重增加、抑郁、溃疡、白内障、骨质疏松等困扰了。: a+ u5 H- Z5 E4 C
           我没有读过楼主更多的文章,不确定楼主是否在临床打拼,但就楼主在本文运用一百年的资料来全盘否定传统医学的价值这个做法,我很不赞同。现在国内现代西医教育也是千疮百孔(不必嘲笑更差一点的中医教育),绝大部分学生即以后临床骨干作用的医生,充其量只是一个熟练的操作工而已(我想我这么说应该不过分),说好听些是医学太庞杂,术有专攻。
    $ u  m! g9 l# K1 R, O2 t# i; V3 t        不错,术业有专攻,但我们的临床医师都缺乏足够的人文教育以及足够的哲学教育是事实,现状如此,尽量减少跨学科的想当然的评议,或许更能获得进步,至少不会固步自封吧。

    点评

    两位多互动一下,多蒸几个大包子,我们好好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1-8-27 01:45
    说得非常好,我还有一篇千年缘分,讲的就是两者之同,好像没写完  发表于 2011-8-26 10:31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4-28 19:54
  • 签到天数: 129 天

    [LV.7]分神

    34#
    发表于 2011-8-26 06:5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弦音舸醉 的帖子% d6 k, z3 r1 _6 m4 g: g
    2 x/ z2 @) o9 y2 f' y
    补充说明一下:那个黄教授不是纯中医,是西医出身的中医——据说是响应毛爷号召中西医结合滴~~~
    + H3 D8 k/ W8 s7 W他是音乐学院的校医,专科上大大滴有名——郭颂也是一度失声被怀疑是癌症也是他给治了* H% K# N! [" W3 Z" `3 ^- Z+ G
    要说俺是拿中医里的高手跟西医里的庸手做对比,这个俺认账~~~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2-8 01:13
  •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分神

    35#
    发表于 2011-8-26 08:5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弦音舸醉 的帖子
    7 h; O9 j& v% [9 a. P+ {2 z
    ' ]8 f$ m% C; g8 d现在的中医到底有多少用的是传统中医那些方式?就以辽宁中医为例子,其实辽宁中医的附属医院办得很不错,他有很多有特色的专科门诊,老百姓也挺喜欢去那里看病。今年暑假正好带孩子回国,因为孩子有点挑食和厌食,于是亲戚们就劝我去那里看看胃口不好有没有调理的办法。
    " C: D& ^0 c' e" q( ]( Z, n: M% e# Z! z. J1 J1 k. P; x
    到那里才知道,其实那些医生都用的西医的手段作为主要的确诊方式,比如说,验血,验尿,拍片等,大病小病的确诊大多如此,望闻问切他们也做的,但是其实我并没发现跟西医的看病例有多大差别。5 J2 Y4 ~; K% L+ N4 B

    " K7 m: C2 l! o8 i& P1 H但是有一点不同,就是他们开的药确实都是中成药。这些药其实成分也都清楚,像厌食这种儿童常见的“毛病”,配方计量也基本都定的,基本就是健脾贝,调理一下而已。
    6 z, M0 h% R' Z, o) P8 F
    ) p. }/ c$ C( }- c, r, O. f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即便是现在的中医界挂着中医牌子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恐怕也是“去医存药”的拥护者吧,并且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

    点评

    刚从辽宁中医门口经过,走了十几里路,累屁了。  发表于 2011-9-8 21: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49:46 | 只看该作者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1-8-25 19:54
    % a' Y# o  I- P1 Q0 O回复 弦音舸醉 的帖子1 Q' Z2 ^* R' k1 Q4 Y

    9 C- i- i/ L6 ]. b' f: |0 z6 k: f$ F3 ^现在的中医到底有多少用的是传统中医那些方式?就以辽宁中医为例子,其实辽宁中医的 ...
    9 k4 Y9 ?- \0 m
    不然,那些中成药里面大多有西药。现在越是中医科班出身越不信中医,死挺中医的全是一帮业余的

    点评

    很多人都喜欢开中成药,因为....利润高......  发表于 2011-8-27 01:45
    木错,比如某治糖尿病的药就是  发表于 2011-8-26 10:27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37#
    发表于 2011-8-26 10:02:35 | 只看该作者
    反中医从根本说是和反汉字一样的,属于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大否定的一部分,上自清末,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7 V7 B& p" w! N4 M1 n* N$ o- ?1 N5 g3 l0 f
    其实和疗效没关系。& J- Y; T9 z' u

    ) K0 R& M: s0 {, [) ~) R# a中医西医都有庸医,都有治死人的,都有这边治不好那边能治好的。就看屁股在哪里了。
    ' o$ D1 U! D/ O* G1 J
    , l) w( J: {* _" _( j反正我的咽炎是汤药喝好的,拉肚子了就吃黄连素,感冒了就吃APC。中西结合,才能延年益寿。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0:11:33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1-8-25 21:02 * d& T. `& P+ O' M8 `/ I' b
    反中医从根本说是和反汉字一样的,属于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大否定的一部分,上自清末,下到二十世纪八十 ...
    : M0 n8 @' C" i: Z& q8 S
    是ABC不是APC,药名都记错了,中医西医都没用

    点评

    支持老大,是药三分毒啊~~~  发表于 2011-8-26 11:07
    感冒最好不吃药,药物滥用了你  发表于 2011-8-26 10:55
    核实了一下,是APC,退烧药。单位卖一块一包,一包两片。  发表于 2011-8-26 10:54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5-6 16:15
  • 签到天数: 1127 天

    [LV.10]大乘

    39#
    发表于 2011-8-26 11:3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q4 B. p- m- f0 }, D. }; c
    0 P9 G6 ?% i2 _) `, L
    京虎子武断了啊~) x2 _) S, J5 d& o& `5 S% @/ T9 ~
    APC是药名,全称是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跟咖啡因。8 S0 i/ n, r8 @1 ~, g* F
    说白了就是阿司匹林,主要是起退烧作用的。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11-19 12:44
  • 签到天数: 149 天

    [LV.7]分神

    40#
    发表于 2011-8-26 12:22:55 |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 ~& I6 [6 u- G8 ]4 A1 |1 K

    8 o2 }$ B, |. _7 t+ C$ a.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 23:03 , Processed in 0.06561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