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草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铁马出天山:草蜢聊西域(美女)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18 04: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21#
    发表于 2014-1-3 15:15:12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44
    看来这些维族是学理工科的,只要没有出格的问题,他们的出路想不好都难。 ...

    他们的成绩很差,一般留不下来,只能回去,在新疆大学当老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22#
    发表于 2014-1-3 15:35:04 | 只看该作者
    常挨揍 发表于 2014-1-3 15:09
    别说化工,摘棉花这工作都让内地的包了
    看过央视拍的河南棉花专列的故事
    平常是一家人在新疆忙活,摘棉花 ...

    摘棉花是很苦的活,这个和化工类的活不能比。北疆沿天山一带是棉花传统种植地,种时不需要多少人,但收棉花,似乎还找不到机械收棉的手段,全靠人力。俺妹中学时学农就是去摘棉花,棉花的高度需要人弯着腰去摘,一天下来十分累人。
    新疆一直是劳务输入省吧,80年代,当时几乎每家都有从老家来的亲戚,干各种粗笨工作,象筛沙子、挖石子。

    点评

    涨姿势: 5.0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3 21:56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3#
    发表于 2014-1-3 15:36:44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1-1 22:18
    但是你忽视了重要的一点:沿海人有货源的优势,维吾尔人有销售地的优势。沿海人并不是优势占尽的。如果沿 ...

    连广州都是遍地老黑在倒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3 03: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24#
    发表于 2014-1-3 16:08:08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2 07:25
    比如说库尔勒吧,本来这是一个南疆的维吾尔城市。

    自从这里发现石油以后,库尔勒就是新疆的土豪。

    这些房子80%以上的可能性,不是维吾尔人住的房子。更像是新来本地打拼的内地民工住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5#
    发表于 2014-1-3 16:20:44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01:19
    这是实在话!湖南、贵州、广西的那些少数民族过得滋润得很。他们的年轻一代都说很好的汉语,但国家补贴他 ...

    内地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种很接近,很多少数民族从外貌根本看不出来。维族和汉族的长相就截然不同。
    这种人种差异是否在某种程度增加了维族的分离倾向?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6#
    发表于 2014-1-3 18:27:47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19
    这是实在话!湖南、贵州、广西的那些少数民族过得滋润得很。他们的年轻一代都说很好的汉语,但国家补贴他 ...

    广西人飘过。话说广西受中央待见也就这几年的事。以前也是穷山僻壤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09:42
  • 签到天数: 2970 天

    [LV.Master]无

    227#
    发表于 2014-1-3 18:47:15 | 只看该作者
    河蚌 发表于 2014-1-3 10:18
    交通才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根本。
    最近兰新二线已经贯通了,通车后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客运只要11个小时,这个速 ...

    我看有介绍说要修通四川和南疆的铁路,如果修成了,新疆就可以直接和大西南联通,就不用绕一大圈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4:02
  • 签到天数: 1956 天

    [LV.Master]无

    228#
    发表于 2014-1-3 19:1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挨揍 于 2014-1-3 19:21 编辑
    beyourself 发表于 2014-1-3 16:20
    内地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种很接近,很多少数民族从外貌根本看不出来。维族和汉族的长相就截然不同。
    这种 ...


    我觉得还是文化因素更重要。
    苗族我一般能认出来(虽然没看出宋祖英是苗族)湘西那边的眼光更毒认得更准,也没听谁说因为民族成分受排挤

    不过相貌差别大的维族更直观而已。
    09年从长沙去宁乡,上长途车发现司机是维族,不觉一愣,之后听到他跟售票说常德话,于是感觉正常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9#
    发表于 2014-1-3 20:06:31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1 05:54
    要连接乌兹别克斯坦就要通过吉尔吉斯斯坦。这是地理决定的。

    这么好的帖子以后不要往历史讨论区贴,所长我都看不了。

    所长看不了以后怎么提高?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20:10:44 | 只看该作者
    常挨揍 发表于 2014-1-3 19:19
    我觉得还是文化因素更重要。
    苗族我一般能认出来(虽然没看出宋祖英是苗族)湘西那边的眼光更毒认 ...

    湖南因为翦伯赞同志把自己家族考证成了维吾尔族,所以就有了维吾尔族。实际上,翦伯赞家族史和当地中原回民的历史没有啥差别,都是元朝时期进入中原的西域穆斯林色目人后裔。而且元朝的时候,真正的畏吾儿人是佛教徒。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20:23:54 | 只看该作者
    九麟居士 发表于 2014-1-3 18:47
    我看有介绍说要修通四川和南疆的铁路,如果修成了,新疆就可以直接和大西南联通,就不用绕一大圈了。 ...

    川藏铁路到现在还是没有影子的事情,估计铁路修到康定是可能的。那嘎达我三岁就去过,因为我父母在康区工作的十几年。地形特别复杂。修铁路,需要客服,很大的成本和技术问题。以前去西藏打工的主要是草蜢的四川老乡。我外公的最小的妹妹,我叫Yao姑婆的。她早年葬夫,为了生活,去西藏做修路工人,挣了一笔钱给她女儿做嫁妆。那时候,西藏的工资要高过四川许多。当年,西藏到处都是四川话。都是从川藏公路进藏的。现在四川人要进藏,要做火车绕道甘肃和青海乘青藏铁路。

    因为地质问题,川藏和新藏铁路估计要等很久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2#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20:26:41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才打高球 发表于 2014-1-3 20:06
    这么好的帖子以后不要往历史讨论区贴,所长我都看不了。

    所长看不了以后怎么提高? ...

    @老兵帅客 同学会拍案大怒:为毛你没有申请进入历史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33#
    发表于 2014-1-3 20:33:54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3 07:26
    @老兵帅客 同学会拍案大怒:为毛你没有申请进入历史帮!?

    所长他太忙了,用进废退,结果撕扯相关部分极为发达,其它部分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假如十八 + 6 哈哈哈,太正确了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20:4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1-3 20:47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1-3 20:33
    所长他太忙了,用进废退,结果撕扯相关部分极为发达,其它部分嘛。


    笑死我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5#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21:19:40 | 只看该作者
    大地窝铺 发表于 2014-1-3 16:08
    这些房子80%以上的可能性,不是维吾尔人住的房子。更像是新来本地打拼的内地民工住的。 ...

    这到不是,毕竟有当地采访的。

    前不久有个摄影师叫田林的在乌鲁木齐的雅玛里克山维吾尔人聚集地拍摄了一系列照片。他有一个影展。不晓得那地方现在拆迁没有。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6#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21:25:14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44
    他们不这样想能理解,但蚂蚱这样的明白人也不这样想,就不能理解了。

    晨大,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乌鲁木齐南片区维吾尔族的现状


    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工浪潮,以南疆维吾尔族农牧民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也开始了市场化、城镇化的努力。维吾尔族群众开始从传统的赶巴扎(集市)进入小城镇打工、经商。2000年以后,在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维族群众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乌鲁木齐市。目前,据估计约有30万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生活在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市南片区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主要居住在雅玛里克山管委会、黑甲山管委会、大湾管委会和延安路管委会和团结路办事处等区域。这五个居住区域,处于乌鲁木齐市南部的城乡结合带上,围绕瓜果批发市场、二道桥维吾尔族传统商住区、牛羊屠宰加工批发市场等展开,既有利于从事商业活动,又能够提供便利的房源。这些地区原为汉维回等多民族杂居区,随着维吾尔族的大量迁入,汉、回等民族逐渐迁出,形成相对集中的维吾尔族聚居区。

    (1)家庭规模,年龄结构和性别 调研数据来看,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家庭户均人口数为3.85人。家庭的小型化趋势是世界趋势,乌鲁木齐南片区维吾尔族居民特别是流动人口也以夫妇与未成年子女所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几乎每一家都有两到三个孩子,在年龄结构上中老年人占的比例多。据此次调研数据20岁至30岁的占到总数的17%,30岁至40岁的占到总数的57.5%,40岁至50岁的占到总数的77.17%。所以乌鲁木齐南片区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群体。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248名调研对象的统计结果。男性占总数的55.2%,相对来说男性较多。

    (2)来乌市时间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这些维吾尔族在乌鲁木齐生活时间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看到这243个家庭的统计结果。在乌市生活了3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占到总数的83.8%,这些家庭在乌市生活的时候可以说相当长,但是他们经济地位是否相应有所提高呢?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的经济收入状况。

    来乌市时间01

    (3)家庭经济收入乌鲁木齐南片区维吾尔族的尤其是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数据,我们是以调查对象自报的方式来获取的,因而数据非常杂乱。为使数据更加一目了然,我们在统计时将数据分为了四组:1000元以下,1001-2000,2001-3000,3001以上。表格向我们展示分组之后的月收入情况:

    家庭月收入分组

    从上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其有效百分比高达64.0%,2000元以下的家庭占总数的94.7%。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工作时间较长, 工作环境

    相对较差。调查显示,收入相对较低。其中超低水平收入比重较高。明显的是以低收入维持多人口的生计,多子女抚养以及相应的教育、医疗费用开支,使其生活普遍贫困。

    (4)文化程度分层 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人社会地位及影响其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考量这些流动人口的教育水平,可以发现,他们中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到了总数的46.8%,有效百分比达到了47.4%。也有文盲,就是说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的人是较少数。这些流动人口大多从事着条件最为艰苦、收入最低的工作。他们没有技术、学历,汉语程度差。可能也正是因为他们在就业上遇到的语言瓶颈,

    (5)家庭住房情况住房情况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住房面积,另一方是住房的属性。住房面积和收入一样,在调查的时候,是以数字的方式获得的资料,较为杂乱,0~100平米的范围内按照每20个单位为一个分组单位,分为5组,加上101以上的一组,总计6组,然后再来考察这些家庭的住房情况。然后我们可以得到下表。

    住房分级

    他们的住房面积主要集中在80平以下,接近60%的家庭住房面积在40平以下,按照户均3.85人计算,60%的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10.3平方米以下。乌鲁木齐2007年人均居住面积是18.5平,是60%流动人口家庭的1.8倍。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很多居住窘迫的情况,尤其在赛马场社区,一家四、五口人,挤在一间十平米的房间里。父母、儿子、女儿都住在一起,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独立性都有影响。乌鲁木齐南片区的维吾尔族群体尤其是流动人口的90%以上的住房类型是自购房、自建房、租房。

    (7)职业分类 由于对于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从事的行业的调查,我们采用的是填写的方式,所以数据较为无序,从频率统计的结果来看,维吾尔族农民工所从事工作以服务业为主, 工作稳定性差, 技术性工作比重低。调查发现, 维吾尔族农民工主要从事服务业和小商贸, 分别占55. 72% 和24. 38% , 散工、零工占13. 93%。在所有工作类型中,服务员和厨师所占比重最高,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餐饮业是维吾尔族农民工的主要就业渠道。而这些职业和都是一些没有稳定保障的职业,基本都是上一天班挣一天钱。而且这些工作大都是不需要多少技术,靠力气吃饭,年轻人比中年人有优势,但是家庭经济负担最重的恰恰是中年人,他们如果失去了工作,家庭的经济状况会更加凄惨。

    2.宗教信仰现状

    (1)做礼拜情况调查显示,总体上来看,选择不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最少。从选择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来看,选择坚持做每日五次固定时间的礼拜的占总人数的37%,选择坚持做每日一次的礼拜占总人数的29.6%,选择坚持做主麻日礼拜占总人数的9.5%。这说明大部分宗教信众是严格按规定要求自己的宗教行为,是较为虔诚。做礼拜时从头到尾全做的占84.3%。只做parhiz的占总数的15.7%。最早做礼拜的年龄来看,10至30岁这年龄段的较多。据调查做礼拜的原因上,有27%的信众认为做礼拜是为了得到安拉的仁慈,60.9%的信众认为做礼拜是穆斯林的义务。不做礼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身体健康欠佳的情况下可以不做。选择做礼拜的地点上,73%的维吾尔族穆斯林认为必须到清真寺去做礼拜。

    (2)信教群众对信仰的认识和态度情况。一是信众对伊斯兰教“六信”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分析。从面的调查表1中显示,占总人数的23.1%的人选择了全知道,也就是对伊斯兰教“六信”内容很熟悉。占总人数的有49.6%的人选择知道些,说明对此内容不是很熟悉。模糊状态。有27.3%的人选择了不知道。从总体来看,大部分信众对他所信仰的伊斯兰教的核心思想都不知道或保持模糊认识。说明占总人数的76.9%的人都不知道在信仰什么。可从信教群众对“前定”和“死后是否有天堂地狱”的调查中发现,占总人数的90%的人都相信“前定”。相信凡是安拉的意旨必然会生,认为命运是由安拉的意旨

    而不是把握在个人手里。占总人数的84.2%的信教群众相信死后有天堂地狱。

    (3)宗教人士在信众中的威望和宣讲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对清真寺伊玛目的宣讲满意的信众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4%,有效百分比达到79.4%。选择不满意和不知道或无所谓的人为少数,占总人数的20.6%。从总体来讲,宗教人士及他们宣讲活动被广大信教群众得到认可和好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占总人数20.6%的部分人的立场和看法。

    (4)信众宗教知识的来源。信众宗教知识的来源调查来看,选择人数最多的(51.3%)是家庭。其次为相关的书本等出版物。然后就是宗教人士和亲戚朋友这个途径。“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具有悠久的传承,曾经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一种宗教在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思想文化领域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后,便会在人们中形成一种信仰传统,并代代相传。”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连接社会现实与传统的纽带,是培养某一种社会意识的第一堂课。对于维吾尔族信众而言,伊斯兰教已成为他们行为依据,交际和评价对方的标准。传统的宗教观念往往通过家庭、民族代代相传延续下去。也就是自从信众对伊斯兰教的认识、了解到成为它的信徒这过程中,家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宗教人士这个途径占总数的16.2%,这是直接和较安全的途径。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6 收起 理由
    不感冒 + 2 谢谢分享
    河蚌 + 4 这个不错,正好和俺所见到的相印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7#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21:3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1-3 21:47 编辑
    大地窝铺 发表于 2014-1-3 16:08
    这些房子80%以上的可能性,不是维吾尔人住的房子。更像是新来本地打拼的内地民工住的。 ...


    这是介绍乌鲁木齐的雅码里克:

    雅玛里克-田林摄影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1年12月24日-2012年2月29日 16:00-18:00
    展览场馆: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

    田林
    1971年生于新疆五家渠兵团农场,在戈壁滩上长大。1994年毕业于新疆财经学院,做过职员,收过羊毛,开过小店,摆过地摊,后来成为盲流。2000年学习摄影,2005年开始拍摄《雅玛里克》专题至今。




    雅玛里克
    雅山,全名雅玛里克山,这个蒙古语地名意为“山羊出没的地方”,是乌鲁木齐火车站后铁路沿线绵亘十余公里长的野岭荒山。自建国后起,来首府乌鲁木齐讨生活的外乡维吾尔人(他们大部分来自贫困的南疆地区),在这里搭建土房,升起人间炊烟,育儿生女,自发形成一个两万余人的城市盲流人口社区。


    田林,自由摄影师,1971年出生于新疆五家渠市,1994年毕业于新疆财经学院,现居乌鲁木齐。
    2000年开始从事自由摄影。从2005年开始拍摄《雅山》专题,长达四年之久。雅山,全名“雅马里克山”,蒙古语,意即水草丰美的地方,位于乌鲁木齐火车站后,绵延数十公里。自晚清、民国以来一直是迪化城外的各族流民聚住之地,随着乌鲁木齐城市化进程加快,2000年以后,山上居民的自然结构开始迅速发生变化,来自更加贫困的南疆地区的维吾尔人,开始大批涌入雅山,他们用石头和泥巴搭起简易的平房,升起人间炊烟,养家糊口,生儿育女。
    这是一个游离于计划生育制度和社会控制制度之外的特殊社群,我的镜头更多的对准这些鲜活如花一样的儿童——他们的天真、欢快乃至某个瞬间短暂的忧郁和悲伤让我安然地接近这块土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8 收起 理由
    大地窝铺 + 4
    河蚌 + 4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8#
    发表于 2014-1-3 21:42:04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3 22:23
    川藏铁路到现在还是没有影子的事情,估计铁路修到康定是可能的。那嘎达我三岁就去过,因为我父母在康区工 ...

    四川人进藏现在大多坐飞机啦。而且所有进出拉萨的航线,九成是川航把持的成都-拉萨航线。
    现在拉萨的汉人也是讲四川话很多,在拉萨的汉人里有一个说法是把拉萨叫成"四川省拉萨市"。

    青藏铁路解决了物资运输的部分问题,但青藏铁路的客运,没有影响川航对拉萨的辐射力 - 青藏铁路太长太费时间了,而且铁路另外一端的西宁兰州,经济实力上也算不上内地腹地,更多的是进出藏物资的中转过路站,而不是起点站,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9#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21:45:48 | 只看该作者
    Webb 发表于 2014-1-3 21:42
    四川人进藏现在大多坐飞机啦。而且所有进出拉萨的航线,九成是川航把持的成都-拉萨航线。
    现在拉萨的汉人 ...

    四川农民工做飞机进藏?我知道我离开四川很久了,但变化不会这么大吧?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240#
    发表于 2014-1-3 22:05:57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1-3 20:33
    所长他太忙了,用进废退,结果撕扯相关部分极为发达,其它部分嘛。

    妙啊,充满历史感的结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4 10:28 , Processed in 0.09104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