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2 13:31:35
|
只看该作者
+ ~$ P, q W4 a简单思维
, J; q/ J; ~* u
: W& l( X$ K: _0 {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上,被广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所环绕,面临的实际安全威胁很小。但该国与美国在二战中结成的同盟关系却一直延续至今。在这个同盟中,澳大利亚被赋予了远超其自身安全需要的分工——协助美国防御第二岛链南翼、保护美-澳及印度洋海上航线的安全。因此澳大利亚人均国防费用支出长年维持在全世界第4的位置上,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和美国。
+ e, u. K0 k! y
, m7 D( R) ^7 b( e/ N3 p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墨尔本”号航母的退役,潜艇成了澳大利亚海军实施“区域防御”战略的中坚力量。鉴于当时该国海军装备的“奥白龙”级潜艇即便进行现代化改进,也无法达到海军需求,因此澳大利亚政府筹措了40亿澳元的巨款,用于新一代潜艇的采购。# M7 l2 @5 n. m7 i% q w9 N
1 m4 Y/ n3 e# a* d澳大利亚并无独立设计建造先进潜艇的技术能力,而美国早就停止了常规潜艇发展,当时的日本又受政治限制而无法对外输出潜艇技术,因此澳大利亚向欧洲各大潜艇制造商发出了招标书。招标书的要求可谓相当苛刻:既要求新潜艇可以担负在澳大利亚海域之外的远洋巡逻使命能完成搜集情报,特别是电子情报的任务;又要求新潜艇编制人员要尽可能少,自动化水平尽可能高,并技术转移至澳大利亚本土生产。% O" A+ k; s" i& d
3 K- h8 ^! @0 L6 k6 |当时共有瑞典、英国、德国、荷兰、法国和意大利6个国家的7个潜艇设计与制造公司参加了投标。澳大利亚进行了三轮评估筛选,最终于选择了瑞典考库姆公司的471型方案,并选择了2家作战系统供应商。1985年,澳大利亚与考库姆公司签订了设计方案合同,由瑞典考库姆公司与澳大利亚3个公司组成的澳大利亚潜艇公司作为主承包商。1987年6月3日,该公司与澳大利亚海军在堪培拉议会大厦签订了建造6艘“柯林斯”(Collins)级潜艇的合同,由该公司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阿德莱德造船厂承担建造任务。; d( ~4 H0 d2 m" U' x
, l; F! H+ [5 A( i$ @
471型方案是以瑞典考库姆公司于70年代末设计,于1987年至1990年相继进入瑞典海军服役的“西约特兰“级潜艇为母型的。“西约特兰”级是80年代性能颇为出色的常规潜艇之一。由于瑞典海军的主要任务区域是半封闭的波罗的海,因此“西约特兰”级潜艇是一款主尺寸为48.5米×6.1米×5.6米,水面排水量为1070吨,水下排水量为1143吨的近海潜艇。而根据澳大利亚海军的要求,新潜艇必须有能到达南中国海水域执行长时间待机任务的能力,以协同美国海军封堵第一岛屿南翼,将驻金兰湾的苏联太平洋舰队分舰队封锁在港内。根据计算,拥有1000吨水面排水量的现代潜艇可以达到约1500海里的活动半径,达到2250吨水面排水量的现代潜艇活动半径大致为2500海里。而要达到3500海里的活动半径,则潜艇的水面排水量应达到3000吨以上。吨位较小而活动半径较大的型号须付出艇壳重量系数较低(损失下潜深度)和艇员数量较少(影响持续作战能力)的代价。远洋型潜艇执勤时间较长,为分散工作负荷,保证艇员作业效率而采用三班制,在艇内系统不变的前提下乘员数量即较采用两班制的近海型潜艇增加50%,故而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间和物资储备。
6 O. {% O: j5 m# @6 l0 h1 T: x4 c1 `! O$ X- a# K+ g
为了达到了澳大利亚方面提出的自持力70天,水面10节航速时,续航力超过10000海里的要求,471方案基本上是将“西约特兰”级潜艇设计图纸放大了近3倍,主尺寸为77.5米×7.8米×7米,水面排水量达到了3051吨,水下排水量为3353吨。
1 v/ }# u, e, s; M, d2 ~; V9 P. g; Q9 F
0 I$ T. Q. U1 g3 k4 P( l% h) [+ M8 a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柯林斯”级潜艇
5 C2 U2 M1 A& G8 z7 K' t1 Q
$ J# O3 w5 H% J( y+ c无论是考库姆公司,还是澳大利亚海军都认为,一款优秀的近海潜艇经过简单的放大和扩充后,也必然成为一款优秀的远洋潜艇。事实上,参与竞标的其他5个国家的6个设计方案,也都是这种简单思维的产物。因为得益于对苏联的地理优势,西欧国家的常规潜艇并不需要长续航能力,故而艇型都偏小。当拿到澳大利亚海军的潜艇招标书时,各国均无现成的货架产品能满足要求。因此各国的竞标方案,都是在既有潜艇的基础上加以放大和扩充而来。
$ H6 V5 q& N/ _8 ~6 ~" W r; j: B/ }4 p
1993年8月28日,471方案从图纸变成了实物——“柯林斯”级潜艇的首艇“柯林斯”号(S73)下水,并于1996年7月27日服役。此后,2号艇“法恩科姆”号(S74)于1998年服役,3号艇“沃勒”号(S75)、4号艇“德查纽克斯”号(S76)于1999年分别入役,5号艇“希恩”号(S77)于2000年8月服役,6号艇“兰金”号于2001年服役。# ?/ c- F* M5 y
8 k, M. u) c; _+ D
表面看来,澳大利亚海军如期拿到了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常规潜艇。不过,“柯林斯”级潜艇从服役至今,各种毛病、麻烦就一直不断。原计划40亿澳元就可完成的潜艇更新计划,被迫一次次追加预算,不断在原有基础上“缝缝补补”。纸面性能颇为先进的“柯林斯”潜艇虽说没机会在实战中一展身手,但这头“吞金巨兽”却“消灭”了不少澳大利亚国防预算,“战斗力”着实不容小觑。# R# W- Z/ p S8 d) H- O" `
' }. |# y4 ?+ M$ d/ N
细细梳理“柯林斯”级潜艇历年所曝出的问题,便不难发现主要问题基本都集中在动力、噪音、火控和密封这四个方面。2 m* J) k! t7 a7 y6 l- H; j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