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2-6-3 22:13 编辑
) ^+ C% p& o$ L" \, W( u! [9 q. j8 p5 C0 }* F& q: A
今天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60周年的庆典,伦敦泰晤士河上热闹得很,百舸争流。连敦克尔克大撤退时的老船和当年的老兵都拉出来了,英国人搞庆典真是有一套。女王为首的王室乘坐一艘“皇家驳船”沿泰晤士河到塔桥检阅市容,然后掉头检阅船队,一切都弄得很盛大,但实际上很俭省。女王的船就是一艘平常驳船改装的,在维多利亚时代这是不可想象的。不过看了这张《卫报》上女王登基60年(1952年到2012年)来英国的对比,就没什么不可想象的了。* \% \+ u" r8 x) x. h8 a, z
8 }7 Y/ `. m5 C2 x1 ] l5 I) F
![]()
" x: w9 Z! o! g4 ]3 k5 _, X! T5 \6 J! K6 ^* B8 o
这里是一些对比:& p+ r; l. w& f2 T* Q" h# L
8 i* K% H$ g F- o+ Z0 K
活到100岁的人数:1952年:男1/12,女1/7;2011年:男1/4,女1/30 ?$ k Z/ U. t( _* j0 Y
人均寿命:1952年:男66岁,女72岁;2011年:男77岁,女81.3岁
6 r* B# h# V/ Y: Z* r- \. s4 _人口:1952年:5050万;2012年:6310万/ @/ ?4 [3 x1 h' j0 B! M
政府:1952:首相是丘吉尔,公务员97.2万;2012年:首相是卡梅伦,公务员49.8万, o. z8 E/ f: U* @0 o1 w3 D, L {3 S/ \
汽车保有量:1952年:300万辆;2012年:3126万辆6 t9 [: e5 l/ E$ ?/ l9 W
政府开支:1952年:健康9%,教育7%,国防25%,福利17%,其他42%;2012年:健康18%,教育13%,国防5%,福利26%,其他38%
) c2 F- M' X- l6 N4 C! M失业人数:1952年:37.9万;2012年:265万- K1 F5 R1 l. p' I
邮票价格:1952年:2d(相当于现在19p);2012年:60p
; M9 G( n7 R7 Q* o* r1 FGDP:1952年:2770亿英镑;2012年:15610亿英镑9 u/ a& ^ R* C# m u, z
电视机普及率:1952年:30%;2012年:99%( Y S2 W& _3 b) |7 \) a% w, ^2 n" b/ q
人均收入:1952年:7500英镑;2012年:24700英镑
* u4 w$ q3 g: b5 ^7 J) v7 F" j) g最高个税税率:1952年:97.5%;2012年:50%5 o8 _6 D0 u( K( p
外国出生的英国人:1951年统计:211万8600人相当于总人口的4.2%;2010年统计:735万4000人,相当于总人口的11.9%
% J6 U R# w& [, C) n+ G- g新建房屋:1952年:20万9000栋,其中16万5000栋是地方政府兴建的;2012年:13万1060栋,其中3000栋是地方政府兴建的
: b+ x) j9 S7 E2 U加入工会的比例:2952年44.9%,800万人;2012年:26%,640万人7 X6 p; c. K+ H/ n+ Y. q
军队:1952年:87万1700人,在朝鲜、肯尼亚、埃及和马来亚作战;2012年:17万零10人,在阿富汗作战
! g; W5 o& c2 s" [ v核武器:1952年:1件;2012年:225件
) }* h' T$ W8 X( r6 \* D1 M8 M结婚年龄:1952年:男26.5岁,女24.2岁;2009年:男36.2岁,女30岁
: V! D" u' |- z1 I* f婚姻:1952年:结婚34万9308对,离婚3万3922对;2009年:结婚23万1490对,离婚11万9589对
7 n/ D) A/ w; k' [日报销售:1952年:1692万份;2012年:900万份( B$ [% x* c$ t) A
卫报价格:1952年:3d(相当于现在29p);2012年:1.2英镑; i1 a0 A- L1 E* Q1 N8 m
) t0 k4 V/ O5 g- q
中间的地图上字太小,这是放大的
, V+ Q: s/ [ }/ R/ D9 j7 g2 t
! y+ `4 _2 a( u0 ~/ t: G
. w$ s2 Z* ^0 K2 }& U( Q: g" _8 X% J
0 o6 J) f1 u' E6 W2 x7 ]9 d. S4 G
这是1952年以来英国丢失和残存的海外领地,任何英国人看了都会辛酸的。这已经从大英帝国顶峰退缩很多了,维多利亚女王要是看见这个大英帝国会不认识的。% c# f i+ f7 V E6 k5 b& ?' T
6 z2 F5 }& { [& u) F' o/ A: P& w
英国的萎缩是显然的。这是一个漫长和痛苦的过程。今天的登基60周年庆典是一个微妙的提醒,因为如果是维多利亚女王在搞庆典,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S2 V* ?( z0 j" j3 f; ^2 P, }
5 y% w) n6 B# g! {+ c& r
7 P0 N2 r& z1 ?7 }! n6 Y% q
' O; f' H ^& T/ C而不是这个样子的
/ x8 ~' s+ X0 l/ Q$ |
. T, w1 v: \8 d " L" v7 `6 h8 l0 M8 O
! f) [* h9 N6 z2 x- d' M! w: u
不过在庆典结尾的时候,还是来了一段……个人选为代表英国民族性格的音乐:Elgar的Pomp and Circumstances,和庆典非常贴切,也追忆过去的辉煌
5 N" Z R$ d% m3 r) L1 x+ U* Q1 \# d) O
$ n4 ]4 O/ b8 {9 F! j' Q, D不过女王60周年登基庆典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中国搞国庆60周年大典的时候,光顾了追求气派,忽略了举国同庆,要庆也是官样文章,和老百姓不搭界。女王60周年登基庆典不光在泰晤士河上,还在各地的公园里,大家兴高采烈地欢庆,吃吃喝喝,唱唱跳跳,这才是普天同庆。国庆是大家的事情,不是光有国威军威就足够的。但这是题外话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