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85|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份)浴血腾飞的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01: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晓盼 发表于 2015-12-11 09:07+ w' B* B6 P: ?3 Z) d
    如果以古老中国现代化这个主题为指针,那么,历史的观察者能够在七十年后用超然的态度将抗战的进程视为一个 ...
    ! y$ v/ o* g' x6 }- r! @
    参与一下吧,老蒋的黄埔军,在清共以后,很快就抵不过北洋军了,地点是在江西南昌,时间是在412以前,也就是靠着兵力优势和收买(因为孙传芳起家太快,队伍内部矛盾严重),才算赢了对手。而几年后,即便是面对北洋军的残部,极为缺钱而且装备不良的冯玉祥的西北军,战斗力也是明显不如对方,要不是阎锡山胡来导致的阎军失败和张学良入关的话,还不定什么结果呢。+ a- m& `) E- R' @
    5 E, o0 F8 R5 Q9 h% ^
    老蒋的优势在于占据了江浙财富重地,得到了江浙财团的支持,并因此得到了列强的支持。于是靠着江浙的财力与列强支持下对军火进口的偏向,这才与其他军阀拉开了实力差距。- s  @6 W  S6 g+ C1 U' }

    4 K# Y" r; C! n* {他对国内军阀混战的胜利,不是建立在部队战斗力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财力基础上,也就是靠收买对方手下的军长师长们。因此一旦这种办法无效,例如对日军和中共,那就彻底没办法了。& w+ }- P0 h( H8 a0 c
    * h6 @5 n6 R: Y! S, ^0 X/ F" |
    同时,老蒋在清共以后,以军事强人的面目上位,国民党的以党领军成为空谈,于是就又回到了当年军阀靠私人关系维持团体的局面,这样的团体不可能持久,因此老蒋的胜利就只能是暂时的,即便实现了全国统一也只能是暂时和有条件的。想要实现国朝这样的局面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史晓盼 + 8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2 01: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晓盼 发表于 2015-12-11 09:07
    7 s& ^0 M; l& }, F鉴于这个小系列是一个框架性的科普文章,关于孙文的一些故事,我们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相 ...

    7 U  B# G# }6 Y3 h9 |  [5 n要不是李宗仁坚持的话,委员长的大军就会在台儿庄地区被围歼了。: Z  `) x) g  s: v8 `6 x
    8 V; d+ N; H  N' q% y" w
    之后蒋委员长之所以能做到大军不被围歼,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因为日军兵力不足和国军只能线性防守,一旦一点被突破就是全面瓦解的节奏,日本没有机会实现围歼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2 01: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晓盼 发表于 2015-12-11 09:09  b" \2 _- l: x8 _
    1938年到1941年,国民政府在重庆费尽心机获得了一个较为巩固的战线,这段时间,对于蒋委员长而言,发生了很 ...
    $ a# ]/ r! T+ f) N  t% o
    国民政府的问题在于,它是满清这类封建政权的继续,而不是东方列宁式政权的继续,这二者之间巨大的资源组织动员能力差距决定了,只要对手不犯大的错误,它就没希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5-12-12 01: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15-12-13 12:28 编辑 $ A2 n. e; T  P; ?/ K
    史晓盼 发表于 2015-12-11 09:100 R# K$ C# W# R0 p2 k4 m6 T
    假如说在八年抗战的前期,蒋介石和他的政权还可以用勉强维持住了和日军的相持局面而称功的话,那么等二战的 ...
    + w% o% r8 y6 T; f1 R" @
      W9 d& d' L  h" b1 H3 N4 r
    汤恩伯在河南,一方面强征军粮,而只管自己的嫡系部队,其余在他辖区内的国军自己找粮食去;一方面把多余的军粮卖给日本人,赚的钱归他自己私人所有,然后到上海日战区投资去,利润归自己。结果就是其余的国军部队只能进一步压榨当地百姓,弄得民不聊生。
    # |( Q& t8 ~/ E( [2 e5 P- K. M, l1 J( m6 A* b" Z) S0 B
    同时,河南国统区的县长们,当初在刘峙做河南省主席的时候,其任期被其以半年为一届,标价出租,大县、中县、小县分开了,各自每月是一千大洋、五百大洋和三百大洋,童叟无欺。到期换届价格另议。具体做法上,刘峙本人回避,由他老婆做掌柜的,他的秘书长做前台。后来有一次玩脱了,得罪了大人物,人家找来,刘峙大骂秘书长,秘书长说是夫人的安排,请找夫人,弄得刘峙毫无办法。等到了刘峙离开,汤恩伯接任,照方抓药,他做黑脸,让他的手下唱红脸,好处归自己。
    ) v7 c0 z2 j  y  G# K2 q
    ) m; J6 \4 s" o8 o0 ^' J( U本来,河南土匪遍地,汤恩伯到任以后,迅速消除了土匪问题。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很简单,任命各地最大的土匪为当地驻军司令,只要按其给他送钱就没事,下面的土匪依样办理。对比一下想想共军后来的剿匪,不得不让人佩服汤恩伯同学的处理能力和经济头脑。以这样的办法,汤恩伯迅速在河南组织起大军,然后给老蒋报告好消息。但是这些大军只有他自己的嫡系有足够的粮饷装备,其余全靠自筹,于是地方糜烂。等到了44年日本人大举进攻,这些所谓的大军不堪一击,弄得老蒋在日记里记载原以为有了这样的大军,再加上几年的休整,应该能顶住了,结果还是不行,“至为痛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5-12-12 0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晓盼 发表于 2015-12-11 09:10
    4 K- K2 j- @% s6 z- x0 l" z/ e假如说在八年抗战的前期,蒋介石和他的政权还可以用勉强维持住了和日军的相持局面而称功的话,那么等二战的 ...

    4 j. [. j  @. r/ e7 z8 x0 Z2 q另外,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政权的,它们都掌握在地方豪强手里,因此抗战中的征兵工作就成了征兵部门与地方豪强的分肥过程。征到的兵送到部队的过程也就是免费替长官运送私货的过程,而同时因为壮丁还没有被送到部队,自然没有正式的军饷,仅有的给壮丁的路费也被带队长官尽量克扣,因此壮丁的高死亡率与高逃亡率是一点都不奇怪的。9 w0 ^* a* L1 C8 Y

    , y0 v2 A, i$ `/ d& S, L& \) W同时,国军的军饷与军粮,常常被各部队长官所贪污。吃空饷还只是贪污名义上存在实际上而没有的那些士兵的粮饷,即使是存在的那些士兵,其粮饷也经常被长官所克扣。这就是为什么从那时候留下来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国军的士兵都那么瘦弱,而共军的士兵则要好得多,虽然后者实际上没有政府给的粮饷,全靠自己筹措。
    3 e4 Z2 O. x8 J3 B# F
    - Z& F) _4 t4 Q3 H以这样的局面,即使全部是美式装备也一样没希望,因为它从根子上烂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5-12-12 07: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远空寒 发表于 2015-12-11 17:46' h$ O7 F3 j5 |7 ?2 w3 M/ w
    羡慕老兵的加十分特权,总共多少分呀。离炸药奖还远吗?
    * S% Q9 ~5 Y, E+ g
    加十分这个需要终身教授,每天总分120,至于炸药奖,那个就不用想了,还差老远老远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5-12-13 23: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1 21:49: V. U* B7 K. H' d! O
    谁也没比谁好到那里去。比如,八年抗战最苦的地方还不是河南,而是冀南。1938年到1940年是两面负担。一是 ...

    6 X8 w) ~. D% q: v0 p6 D% I抗战期间冀南啥时候有共产党的公署了?共军进入河北完全是共党自己的行为,重庆政府完全不承认的,那么哪里来的公署这种政府机关?告诉你,那是共产党自己的县政府,而不是国民政府承认的公署,否则鹿钟麟同学就没必要抓狂了。* E# m: p3 p- }7 }* ?$ p
      X$ h  h& P$ J
    这样的共产党地方政权,是根本不会给顽军(这是共军名词,指的是与共军对抗的国军)交税的,因此也就谈不上两边负担。你所说的两面负担是那种一个县两个政府,一个是共党的,一个是重庆的,而不是共党政府两边交税,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4 ?) ^/ R: F6 A0 v6 C' Q" `; v$ W6 W  n: z% y# t  x5 O
    冀南42年大败的问题在于那里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因此以日军的军事优势,共军没有办法做有效的抵抗,只能分散。以这样普遍被敌人占领的冀南,你叫共军拿什么做军饷,再富庶那是日本人占领着,共军拿不到,又有什么意义?0 k# I2 q/ M. t4 l

    : t& j/ [2 H$ w8 Z% r; j. }- p43年的恢复与整风无关,那是因为日本人兵力不足所导致的逐步收缩。
    $ x- I+ o) f: ~/ M% r( A- @
    8 U2 w. R5 C- P- Q) H" }/ I顺便告诉你,石友三之死是因为他想投靠日本,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汤恩伯不给他的部队发粮饷,因此,他只好在国军、共军与日军之间摇摆以求生存。他至死都没有明确地投靠日本,最后因为他要投靠,而被军统联合共军通过高树勋把他给活埋了。他要是真的投靠了日本,也就没这倒霉事了。% a" W! g3 U& t  W- L; M2 _

    ' d1 K; p0 H' f! b* A. q在他附近,孙良诚也是类似的处境,结果这厮最后被迫投靠了日本。虽然如此,他的部队里始终有军统人员,人家(这里指的是军统人员)以此与日本人合作来压制共军,日军方面对此表示谅解。
    ) I. b. i  W3 c$ ]& J- M: d1 J- L9 ?) y' J$ [
    日本人投降,孙良诚第一时间与重庆达成协议,重新成为重庆的军队,为啥这么快,因为他的军部里面就有军统的联系人员。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总统画圈,我画圈  发表于 2016-1-7 10:5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12-14 10:52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5-12-13 23: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1 22:07
    ! \* U/ j+ f: [1 L  D7 w/ B) H1941年初,还发生了一个大事情。毛泽东亲自制定一个派二十万军队闪击重庆和甘肃的计划。这计划报到莫斯科 ...
    . n. Q& m$ a3 ^4 K! \
    这个计划的出现,是因为发生了皖南事变。重庆能够不顾抗战大局对共军玩这手,就不许共军做点什么?8 n3 H, ]& {; P0 R$ e7 F

    ' g' B) l0 H0 h8 E7 C! }& k( r而且这个计划后来根本就没能实施,原因不在于苏联的批评,而在于共军根本凑不出来毛计划的那二十万精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5-12-14 10: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02
    : X4 @5 H( o3 M% r* a& m这看来你要直接找中国人民解放军来打脸了.他们出版社的书说明有冀南公署.而且1939年初迫使鹿宗麒承认.而 ...

    ! N. S, x7 }& V我没说错啊,公署是共党的公署,不会给鹿钟麟服务地。另外,鹿宗麒是谁啊,玩历史要注意细节,否则会被打脸滴。- r# ^; R$ V; ^: i
    5 p# B0 W' Y( A. g0 }7 ]2 o
    石友三属于队伍算是国军的,但是不是嫡系国军,因此无论是胡宗南还是汤恩伯都不管他们的给养,而他们自己又谈不上什么根据地建设,这样从哪里弄给养就是个大问题了,也是他们这类杂牌跟中共眉来眼去的经济原因。明白了这个,你还有什么可奇怪的。
    4 N0 Y7 ?. I* h$ g, U+ k- x$ k4 a  W7 T; R# u2 V4 m
    重庆方面,一方面在他们打日本的时候不管死活,一方面只在他们服从命令打共军的时候给些补充,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这些人摇来摆去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也要求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石友三后来谋求投日而被弄死,而孙良诚最终投日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所谓抗战,实际上是三大势力之间的较量,也就是日本人、重庆与延安之间,那些小军阀、杂牌是没有活路的。
    + @! K$ f$ M2 s! |8 ]) @  r$ S
    + H; s8 T) i% P! S; ?. T& Y; ?' B两面负担是因为一个地方存在两个政府,而你所说的大量民兵以及部队投敌是因为那些都是共党收编来的地方所谓抗日武装,还没有完成党化,否则就没有多大可能了。
    / p2 C& |5 S) X; L9 i% E, D
    7 N" Y/ _# B# n' H41年的武装保卫苏联纯属扯淡,军饷不发是因为重庆在日本人压力不那么严重以后,集中力量打击中共的结果,而非中共有什么实力或者动作要去武装保卫苏联。另外,国民政府所承认的共军只有三个师四万五千人,而共军自己扩军的部分是一向不承认的,从来就没有发过军饷、军装什么的。你算一下共军的扩军速度就可以明白就算能拿到的时候,又能占多少比例。具体例子就是百团大战,那个兵力绝对不止三个师的编制了。
    ' F0 c; N# A# i6 i% _5 q) E, _5 `  m( g
    后来根据地是搞大生产运动来解决补给问题的,这个与整风没任何关系。/ h' |/ v. T' K$ E

    ( _" J1 `/ L: [. K建议你还是多读点杨奎松的书吧,你对那个时期的事件之间关系的理解太成问题了。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12-14 10:5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5-12-14 10: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03+ z' [9 K, `# _) U: {7 }, W" [
    新四军北上,是延安的命令.
    , ?' j, s; y/ `8 X( }
    新四军北上是重庆政府的要求,然后延安要求新四军北上以缓和双方关系的。皖南事变的发生可以认为是重庆对黄桥事件的报复行为,然后毛的集中二十万精兵打击重庆和甘肃就是对皖南事件的计划中的报复行为,然后就是中条山战役重庆要求延安支援的事件。6 P& M4 ^! b" Q2 }3 h
    1 X+ y& G2 m2 K  n0 C" u+ K: M
    这些事件的先后顺序你先搞清楚了再说吧。4 Z# O& `, R3 ?6 ~: f
    3 Q. C! |: p" K& N$ m- ]
    基于国共双方抗战期间本质上是联合而非统属的关系,这些事件谈不上谁对谁错,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不过重庆方面先是针对新四军恨其不死,然后在中条山事件中又急着求中共出兵,这样先据后恭的把戏实在是让人难以看得起它。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12-14 10:5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1#
    发表于 2015-12-14 1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23
    ) E" ~% g! J2 s6 R# `但在新四军的史料中,莫斯科制止是关键因素,而且中共内部也存在极大分歧才导致计划的流产.而不是没有军队. ...

    - A5 X& G0 N; r别逗了,老毛当时给前方打电报要求盘家底,看看能否凑出来二十万精兵,结果让他很是失望,这时候莫斯科的电报来了,这才没了脾气。$ Y# V" H- ^( o8 n* m! J0 j) I1 B& K

    3 b% x* j6 [1 Z+ m" g  T$ m2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共军的兵工厂产品质量不佳,而且产量不高,原因是原材料太差,这点无论是子弹还是手榴弹以及迫击炮弹都一样,更不要说大炮了,因此无法满足老毛的精兵要求。
    , `3 o8 O5 |) }; E& P+ ~9 I7 I) s5 W, a5 P% B
    事实上,不要说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老根据地的自产迫击炮弹质量一直不佳,南麻围攻胡琏那次吃了很大的亏。胡琏就因此嘲笑陈毅,就冲这种一炸两半的迫击炮弹,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2#
    发表于 2015-12-14 10: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35
    # Z& R0 c7 ^* Y- w! G到1941年九月之前,重庆政府给十八集团军军饷,这个不有关有疑问,国共两方都有材料的.而之后有没有不清楚. ...
    ) r& g! k' A8 N6 j: K  X
    这里的关键是,十八集团军的部队有哪些。重庆方面的只是那三个师,而共军的则包括了所有八路,这完全是两个数字,差距很大的。重庆一向不承认共军扩编的那些,后来停的也只是那三个师的。
    * U2 }' q) J4 P+ l7 N6 F5 y" u0 B# r/ o6 S7 m0 q1 \* A
    河北是鹿钟麟,这厮一直希望共军按照他的指挥死打硬拼,中共根本就不搭茬,因此双方一直矛盾重重,共军在他地盘的征收一直是他向重庆告状的理由之一。
    2 }4 a1 H/ |: N8 ^7 b0 ?" a/ m: e0 d5 `7 m. l3 T8 q% e' o" d" R
    当时中共本着统战的需要,给了石友三部给养,后来石友三又受着重庆的压力,与共军搞摩擦,这才有了双方的冲突和石友三走投无路情况下谋求投日的举动。因此中共补给石友三部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它并不是什么鬼子部队。+ N: F0 ~1 g8 {2 a8 A, D  Y- L
    1 f6 W. g% X3 I! Y/ @
    你说的损失的那些部队是共军早期扩军弄来的那些地方抗日武装,而不是后来完成党化的那些武装,要搞清楚这之间的关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3#
    发表于 2015-12-14 10: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43
    . T+ c- n; _- ~5 L1938年四月以后,中央军委就给叶项东进北上的建议,为这事情,新四军和延安扯到1941年.1939年周恩来到三战区 ...
    9 |/ {; j8 v' e6 ?3 W# C: |5 k
    可是皖南事变的发生是在新四军北上,而非你说的计划南下。因此说其他的都没用,是国军围攻按照计划北上的共军,而非共军南下进攻国军。
    ; c9 F( t; l) S( i0 k% j- z$ Z6 Z+ Q1 D2 V' [
    这里的一个问题是项英,这厮一直想南下恢复以前的南方革命根据地,为此跟中央有不少的摩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5-12-14 10: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55( |" B; ]) l2 h
    说山东的炮弹,到1944年底,山东军区月产硫酸达到三十吨.50炮弹两万.子弹十余万.八一,八二弹两千以上.而且1 ...
    ; Y3 t1 I! ?' M9 `$ l
    不可能是苏北制造的,苏北共军退到山东,而山东自己就有不少库存弹药,何必要从苏北搬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5#
    发表于 2015-12-14 11: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58
    % L+ q; e; X6 U- `5 M0 y2 P8 {0 a/ Q什么是南辕北辙?项英也?
    2 ?( O' U! d* i' p) q+ l8 @. v; Y
    周子昆等人拉都拉不住,死要打回湖南.
    & J- {7 N, H; ^* @, d
    这厮骨子里就是个游击队长,一直不喜欢跟国军合作,就想着恢复当初的南方革命根据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6#
    发表于 2015-12-14 11: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2-13 22:47
    2 P) O$ |. n# _' j问一个问题:在三方拉锯区域,老百姓交税交粮,到底要怎么交?6 f0 K8 v0 N; Q6 \( ^" t+ d
    王外马甲的《冀鲁豫的哥萨克骑兵》帖中讲 ...

    ' k1 K, @, x9 N+ L" d' C这就是游击区的困难了,解决办法只能是一点点挤,争取变成控制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7#
    发表于 2015-12-14 21: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3:20
    % l1 z! r" [0 H, f" Z4 C6 F造成两面负担合作三面负担主要是多方原因.《冀鲁豫的哥萨克骑兵》的地区,陈再道接受二战区命令到冀南的时 ...
    * \0 o: r( k' x* ?1 X
    人名字不要乱写,依序应该是鹿钟麟、张荫梧。
    " ^/ {4 C+ r3 N! j, n% T# A
    % f" z- V$ _& I至于军队摊派,那里一直不缺当地抗日武装,也就是原来的国军溃兵和地方豪强武装,并非只有八路。八路来了以后大量收编这些队伍,一时共军队伍扩充飞快,但是日本人一个进攻,部队就散了。
    9 C7 a" l8 u- k( \3 F- U) U7 U7 e8 {! v3 x6 L
    后来形势好转是因为地方武装要么被日本人压垮,要么被共军吸纳并且转化为党化军队,要么被共军挤出去了,例如河北民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8#
    发表于 2015-12-14 21: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12-14 00:29
    ' Y, t% T4 P) w2 i1 ~6 q就算有20万精兵,怎么闪击?
    5 p7 K# h  x) ?2 r3 W
    . x" C2 Z% V  n# L土共当时有制空权,铁路运力,迅速调动集结部队又不受干扰的能力,足够20万 ...

    : x3 S7 j  ~- U这个要对比着看,要知道国军也没有这些,而且从陕南到重庆是个软肋,要不胡宗南那部分为啥总在西北待着呢,老蒋也不傻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9#
    发表于 2015-12-14 21: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挨揍 发表于 2015-12-14 03:578 g* n  y* c- Y' _% w
    实在看不出前期总结十六字游击战经验、后期连延安都可以不要的老毛41年会冒出这样正面对撼的想法。
    ) p6 N6 z/ B4 J8 H4 a# ]& g& R' ?思路 ...

    3 A8 V/ v" X8 _& q造势,打击一部以报仇,同时争取自己一方的政治地位。愿意是当初给编成三个师就感觉很吃亏的,整好这次借机会多弄点编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0#
    发表于 2015-12-14 22: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12-14 09:19
    . D  y1 C0 E* K3 T6 r所以国军也做不到闪击战。
    % N. K! j0 D1 l* h) M: t5 v% r
    当时中国各方军队就这水准,不能跟欧美去比的。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0 06:25 , Processed in 0.05948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