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66|回复: 2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也讲60年的大饥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8-3 07:02
  • 签到天数: 515 天

    [LV.9]渡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16: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onyxu 于 2015-4-10 11:22 编辑

    我没有亲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59-61年。不过周围的每个老人提起60年的大饥荒,仍然表现出对当年饥饿经历的恐惧。

    60年有个特别的标志,就是‘二两粮’,又称‘低指标’,不管青壮年还是老弱病残,每个人每天的粮食指标就是二两,城市如此,农村也是如此。

    有人会问,农村难道不会自己开荒种点粮食吃么?实际情况是,农户可以在房前屋后搞很小规模的自留地,比如种几十棵土豆地瓜南瓜等等。再多了是不可以的,因为房前屋后空闲地有限,不能大规模开发;而野外林地属于集体所有,不允许大规模私自开发,况且自留地面积大了也会被收归做集体的口粮田了。另外,当时是‘大集体’,一切生产资料由集体所有和分配,连庄稼种子都是集体分配的,农户自己没有可以支配的种子的。

    至于‘二两粮’期间是否饿死人,在我所在的村子几百户人家,没听说过大规模饿死人的。因为人们尽其所能把能吃的东西都掺和进配发的‘二两粮’,塞进了肚子里。我们家的老人们就把包米芯上碾子碾碎了,或者柞树等书叶子切碎了,南瓜蔓红薯蔓......各种各样的东西掺进少量的玉米面做成窝窝头,努力的吞咽下去。每个老人讲起吃包米芯窝窝头仍然心有余悸:难以下咽还好说,关键是大便便不出来,憋了好几天痛苦难当,常常需要家人慢慢往外抠才行。春夏季节还可以挖些野菜吃,比如灰灰菜,野芹菜,一些树的新叶子等,多少缓解了一些饥饿,但是野菜这东西也不能多吃,很多人吃多了野菜后出现了严重的浮肿,平时的大眼睛的人都变成眯缝眼了,这可不是胖的,脸上身上都是水亮水亮的浮肿。我奶奶的四肢肿的就像现在月子里的胖娃娃那样。

    大饥荒期间我的父亲、叔伯们正值青壮年。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他们除了正常的集体劳动外,一门心思就是找吃的,想进了一切办法:野菜野果、田地里和河里的小动物等等。生产队种的土豆、红薯收完了,他们还要到田里挖几遍,连根细小的红薯根儿也不放过。即便如此,找来的东西远远填不满饥饿的肚子。尤其是数九寒冬,这个季节不可能到野外寻找食物了,人们更得靠有限的粮食和玉米芯等充饥。如果哪个大家庭的当家人有远见,小自留地收获的南瓜、土豆、红薯等一直保留到这个季节,一大家子的这个冬天要过的相对容易一些了。有句俗语:地瓜地蛋,救苦救难,就是这个时候流传下来的。

    大饥荒将要结束的那年春节,政府给每家发了几斤黄米,结果没想到这几斤黄米让很多人吃了大亏。很多人家都焖了锅黄米饭,一大家子人几年来第一次吃了一顿饱饭。吃完了黄米饭渴了就喝凉水,结果刚下肚的黄米饭变成了坚硬的饭团子。经过三年饥饿,人们的胃已经饿的像纸一样薄了,根本没法消化坚硬的黄米团子,个别年老体弱的人由此重病,很快就死掉了。

    我没有亲历这段苦难的饥饿,不过从记事开始,我就受到的家庭教育中最严格的一项就是绝不允许浪费粮食:吃饭要把饭碗吃光光不可以剩饭;秋收时不放过哪怕一小半玉米或最小的土豆、红薯;屋里屋外掉下一粒米就会被立即捡起来放进袋子里。另外,我小时候就赶上了‘包干到户’,也可以开辟小自留地了。农闲期间,我父亲就领着我们兄弟几个在附近的野地里忙着开荒了,几年间开的小自留地加在一起就有将近一亩了。我清楚地记得开荒的时候用小手推车子将挖出的石头一车车推出去并在周围垒起了一道石头墙。很多年过去,总长度能有1里地、人头高的石头墙到现在还完整的矗立着。

    评分

    参与人数 13爱元 +88 收起 理由
    逍遥探花 + 6 谢谢分享
    ddww111 + 6
    宁娜 + 4 谢谢分享
    nightcat + 8 谢谢分享
    草蜢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8-3 07:02
  • 签到天数: 515 天

    [LV.9]渡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20: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nyxu 于 2015-4-9 20:51 编辑
    dasa 发表于 2015-4-9 18:22
    城市不是二两,每个月是27斤。农村低,每天只有2两7,接近3两。
    所以大饥荒也叫吃三两。个别省份的个别地区 ...


    刚才问了一下我妈,她所知道的几个村子的范围内饿死的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个瞎老太太。

    另外大黄米是春节的时候发放的,人们做糯米饭吃。当时有个人家弟弟拼命吃,哥哥不让吃多了怕撑坏了,结果哥俩打了起来。

    我们这边的农村,定量就是二两,不是二两七。

    点评

    大家都把省份加上吧  发表于 2015-4-10 21:34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8-3 07:02
  • 签到天数: 515 天

    [LV.9]渡劫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3: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nyxu 于 2015-4-10 13:21 编辑
    如风如雨 发表于 2015-4-10 12:56
    我公公黄河边的人,在解放当年出生的,他十二岁(虚岁的话是61年,周岁的话是62年)时,他奶奶带着他 ...


    我小时候,经常见到一伙一伙的山东要饭花子,河南要饭花子,安徽要饭花子,四川要饭花子。

    那时候是80年前后,我那么点的孩子,听口音就知道他们是哪个省来的。

    90年以后,这种现象就基本没有了。

    当然,有些人是把要饭当作一种职业了。因为所谓要饭花子,经常就是来要一瓢米,然后背着走了。

    点评

    我家湖南的,上个礼拜和朋友到小饭馆吃饭,没想到还碰到了穿的破破烂烂的要饭花子,听口音像是北方的,具体哪里我不大了解,着实让我诧异了一下   发表于 2015-4-10 17:34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8-3 07:02
  • 签到天数: 515 天

    [LV.9]渡劫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4: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个 发表于 2015-4-10 14:11
    解放前你父母那个地区孩子的存活率大概是怎样呢?

    就算解放后十年内,农村地区的儿童成活率都是很低的。村落附近的山谷里,隔不多天就会升起一缕青烟,那就是谁家孩子夭折了,抱一捆柴草火化了事。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 21:29 , Processed in 0.07349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