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0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石油价格(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0: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4-16 21:41 编辑
( O  j4 V$ l: T0 N. J" y
! `3 Z# \, g% n: |4 p
( t' s0 i( ^, J# Q) ^: _' w石油价格暴跌50%,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产油国基本上都是输家,用油国则是赢家。美国、欧洲、亚洲累计得意接近9000亿美元/年,这是非常可观的经济刺激。IMF估计,低油价可为全世界带来0.7%的经济增长。但俄罗斯和中亚损失2180亿美元/年,中东更是高达3570亿美元/年。加拿大和挪威是西方国家主要产油国,分别损失400亿美元/年和530亿美元/年。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也是损失惨重,620亿美元/年,拉丁美洲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用油国家,但委内瑞拉肯定饱受打击,这应该是损失600亿美元/年的大头。不过这里的数据是Bloomberg用2011-2013年数据计算的,没有算入2013年后美国页岩油继续高速增长的情况。现在的实际情况应该是美国的净得益减少,但依然是得益的。低油价对欧洲是非常有利的,有助于缓解经济低迷的问题。对东亚也是有利的,有助于缓解日本经济低迷和中国经济增速放慢的问题。继续这样低迷几年的话,俄罗斯就面对必须结构性经济改革的困难问题。结构性经济改革在经济好的时候有条件但无动力,在经济糟糕的时候有动力但无条件,所以常常是说的多做的少。但普京要是聪明的话,这件事必须抓紧了,否则这成为送到美欧手里的命脉,俄罗斯有得难受了。中东和北非的问题更复杂。油价低迷是伊朗经济更加困难,但伊朗这30年来经济就没有容易过,估计相对影响反而是小的。问题大的地方是沙特、卡塔尔、利比亚。沙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靠大把撒钱维稳,石油价格暴跌就使得继续维持这个做法成了问题。利比亚在内战后重建始终没有展开,现在油价暴跌,更没钱启动,这是ISIS滋生的土壤。
. j; H2 g; t) B9 P5 b' e6 C: l/ r  z3 ?  Q6 X0 g" z

& [6 }! u8 l0 {2 K) w+ g但油价恢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增长,而美国石油需求在过去十年里持平,实际上还略有下跌。中国需求是一个问号,会继续增长,但是否会高速增长,吸收世界石油产能的增长,这是一个问题。是的,世界石油产能在增长。现在主要来自美国的页岩油,但长远来说,其他国家的页岩油开发、加拿大油砂油的继续开发、深海石油(包括北冰洋)都可以大幅度增加石油产能。加拿大的油砂油折算蕴藏量大大超过沙特的常规油,现在连英国伦敦以南都发现了巨大的类似页岩的油藏。石油价格不光是开采、需求的问题,还有对未来预期的因素。即使短期需求超过产能,只要长期前景供过于求,价格就很难大幅度上扬。现在正是这样一个微妙的时候。这是70年代罗马俱乐部预报长期性、结构性世界能源危机以来第一次出现长期石油产能过剩的情况。% p) J; n1 |6 h2 G$ V0 y

: E5 {  Z% W( ~: _. Q. m
% l( S" a6 x8 F4 E4 x- H4 L1973年石油危机后,美国曾有过一阵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小高潮,但好景不长。90年代到世纪交替,因为经济火爆和油价低迷,刺激了大型SUV和皮卡的流行,汽车燃油经济性不仅没有稳步改善,还有所下降。但过去10年来,由于石油价格高涨,汽车燃油经济性在稳步上升。现在的石油价格低迷有可能放慢继续改善的步伐,但汽车公司的节油科研的动势已经建立,节油、减排成为政治正确的推销口号,有助于维持燃油经济性继续改善的动势。另一方面,美国汽车公司高度全球化,型号平台全球通用,世界其他市场(欧洲、中国)对节油的压力也迫使美国公司持续改善燃油经济性。3 V2 t$ {; l" q- |# T8 H5 G
# z- R( c! P6 k# z( c& k
1 |, F, j* r" Q1 \% r
电动汽车(全电、插电、混动)逐渐主流化也会对压抑石油消耗起很大作用。2011年到现在才4年时间,但在北美、日本、欧洲、中国等主要市场上,电动汽车销售量的增速远远超过汽车总销售量的增速。电动汽车是否达到临界数量还不好说,但一旦超过这个临界点,影响不可限量。过去10年里,混动是主力。传统混动用电动作为加速或者刹车回收能量,电动的成分很低,而且不能插电。早期插电的电动行程很短,实用价值也有限。全电只有Tesla、Nissan Leaf等少数型号,Tesla太曲高和寡,Leaf的形成不足。但现在全电在实用化道路上迅速前进,电动行程达到实用级,而成本也在迅速主流话。但近期内更重要的趋势是插电。由于电池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插电的电动形成大多在30-50公里,可以满足市内出行的大部分需要,对于主要在市内实用的车辆来说,全电里程占主导甚至全部,真正具有实用意义了。在电池用光后,可以用内燃机动力。也可以反过来,在高速公路上用内燃机动力,进入市区时转入全电模式,可以享受环保优待。过去日本车是混动先锋,现在德国赶上来了,尤其在插电方面,很多主流车系都包括插电型号,比如宝马3系、奥迪A3,甚至奔驰S级都有插电了。这就把插电从先锋产品变为主流产品了,将大大加速普及。, {! `5 J7 q( B  d/ Y
& A$ `$ c# {  w; ?# K. w

' Y$ e- n0 R( U6 f1 Z: M电池技术的发展使电动汽车的成本大大下降,太阳能的发展则使清洁能源的成本大大下降。有人认为,太阳能发电量和电动汽车耗电量有望在10年内达到平衡。也就是说,电动汽车不再是一个污染源转移的伪环保命题,而是真正的清洁交通工具
1 }- `- v4 V. w& ?" l- D/ w! F2 v! R( B, p) j' G6 j" O7 m& Y2 I" E' G

( z4 z% p3 C- I4 N" n与此同时,氢燃料生产正在加速,燃料电池也在走向实用化,进一步强化电动汽车的前景
6 T% y4 Q/ M, h/ s# X/ z  U% s
$ `% r- S7 p  m" G) L; G
% l( ?1 N+ R' w但生物燃料的研究和投资大幅度减少。用玉米和粮食做原料的生物燃料技术已经成熟,美国燃料油的10%已经来自生物质,但与人争食是死路一条。非食物的生物质燃料的研究转入低迷。
5 Z: V3 ~! ~/ l& E* C6 @1 U2 D
, Y, ?* u/ @1 l3 {' ~0 g) u6 x在现在的能源结构里,石油作为燃料的大头出路在于汽车,在较小层度上还有铁路、海运、航空。如果汽车消耗实质性减少,世界石油需求就难以提振,石油价格就难以大幅度增长。局部起落肯定是有的,但要恢复到100美元以上恐怕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当然,这是没有考虑到现在尚属不发达国家突然发力增长的情况,就像20年前的中国一样。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20: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liuqing098 发表于 2015-4-18 03:50
: K0 g- X0 e" c2 W& N& r- O拿我们国家前一段时间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岂不是亏了?晨大应该提早说这个问题啊。 ...

! V8 C! W' i& u* l+ P2 h谁能看到石油价格如此波动,而且竟然持久了下来?中国在当前这番石油价格暴跌中是赚的,只是大赚还是特赚的差别而已。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4-19 00:2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leekai 发表于 2015-4-18 09:01' C4 f1 B  q& q
上海有好几路公交车使用了超级电容,充电速度极快。超级电容的主要缺点是自放电太快,但对于市内公交车来说 ...
- y9 h& }8 B/ |2 A
26路应该是用超级电容的,但上次我坐的时候,好像还是在用发动机?

点评

有些线路,比如765,并不是全线换用超级电容,只有部分新车换了。世博前浦东就有部分车试用超级电容了。  发表于 2015-4-19 08:49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6 03:09 , Processed in 0.0395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