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煮酒正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评论] 聊聊关张赵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11: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1-9-15 10:39 编辑 6 l9 [0 S& M9 R3 }3 P1 S
    ( l4 a3 A6 h2 v& d
    聊聊关张赵马 (上)* w7 P4 {- ]/ v- l/ l. ^
    2 n0 V/ R8 \% Z: Y1 L! @8 k1 [
    关羽 和 张飞" L8 B8 {% a6 J" S( _( `

    & c8 G& N5 a* K  E. M" B可能老罗既要褒扬关张皆忠义,又要写出两人忠义之别吧,所以我们看到的关张,在忠义方面的表现是颇有不同的。2 R' t. {; J: ?" _9 [
    " K/ ^5 A; G! v' o) l1 F4 `
    张飞的忠义观是比较私人化的。具体来说又可细分为两种心态,一是:凡触犯我大哥的,就是混蛋;二是:易主之人都不是神马好鸟儿。张飞讨厌吕布,在古城对关羽、在当阳对赵云的追逼,都是基于这第二种心态。% D  {0 f) ?2 J- t) D# d
    - E! k: O2 ?" m* p
    注意:张飞的忠义观里面,基本上没有汉室、献帝神马位置。
    8 H/ d7 B# D& [1 C
    , h4 N! u& G; m8 x; J, _关羽的忠义观也有两个方面,一面比较容易描述,就是对汉室的忠诚。关羽对献帝这个皇帝倒未必有太多发自内心的忠诚,但其内心中汉室的位置却很崇高。他之跟从刘备,一方面是为刘备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备以汉室宗亲姿态登场,又始终秉持匡复汉室的信念。而关羽对于乱世中有才能有抱负之人载沉载浮的从权之举,则抱着相对宽容的态度。所以我们看到关羽对吕布并无太大恶感[1],对转投曹操的张辽、徐晃更是引为友好,却因献帝受辱而对屡次善待自己的曹瞒骤起杀心。
    0 ]' c  g9 I+ R, e; E, H( C
    0 g3 W$ D) F& W+ L这是关羽和张飞在忠义问题上的一个巨大差异点。
    ( ^8 K4 d2 C/ u5 P" M& Y4 d4 @% V" C
    关羽忠义观中的另一面则不太容易描述 --- 关羽除了忠实于汉室之外,还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某种原则,而这一原则,又隐隐超乎简单的对皇室的忠诚。刘备当阳溃败之后,关羽曾对刘备说,当初如果杀掉曹操就不会有今日之难了。不要忘记,这可是在关羽身受曹瞒大恩之后。这说明关羽从汉室和刘备的利益出发,不以曹瞒之厚己为意。但到了华容道,却又最终遵从自己内心的某个道义准则,放过了曹瞒。而且书中明确称赞关羽此行是“义举”。 杀曹之念自然是出于对汉室的忠诚和维护,而最后放曹的决定,则是源自对自己内心“义”这一原则的坚守,而关羽之所以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是因为他的孤傲,是因为他从不认为自己应该低谁一头,哪怕是他所忠诚的汉室或刘备。(跳开三国演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隐隐感到,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时代,士人内心深处仍有着一种平权和不屈的呼声。老罗不过是借助关羽的一系列行为,表达自己内心这种呼声而已。) ' R' l% q5 Y8 D1 u: K

    + [7 U' D( H/ c这是关张忠义观的另一巨大差异点。
    / h; X- i* M) s6 Z0 k9 c
    % i! f  `1 y. i% k4 W9 y4 r; w甚至我们可以说,关羽忠义观的第二层心态,实际上涵盖了第一层 ---- 他不是为了忠实于汉室而忠实于汉室,他是因为听从自己内心的道义准则,才去忠实于汉室的。
    * ^! }6 L  r! S  j
    ; H* E. a0 [! l: k3 v最后,张飞的忠义观,就是普罗大众的忠义观,所以人们读来感觉真实、朴素、自然、痛快。关羽的忠义观则带有 (被老罗加入?) 士人的独立和孤高,人们读来容易产生虚浮之感,对关羽很多行为和抉择的非议,大体源自于对其忠义观的不理解。  |$ c8 D) G1 y

    + R  F. J; P- C, Z3 m7 w
    # y; Q; Z4 ?) m+ R0 ^5 I5 T- V
    . [* u$ L: m" `! z[1] 嘉靖元年本 第三十三回 袁术七路下徐州 一回中,徐州城外关羽奉刘备将领配合吕布击破袁术后,吕布曾设宴管待友军,关羽在徐州住了一晚,次日方辞布以归,礼数上还是很周全的。关羽内心亦不喜吕布为人,但毕竟从未如张飞那般一见面就死磕。关、张对吕布为人行事的容忍度存在很大差异。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万里风中虎 + 5 我就喜欢看煮酒谈三国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08: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1-6-27 08:47 编辑
    " t- ], d! B9 j9 f  n& [/ s
    荷子 发表于 2011-6-26 22:42
    / C1 f7 K5 }: L; M+ t7 o回复 煮酒正熟 的帖子5 A: V! e1 V% D

    ( g# x+ V) f( ^1 C总算等到酒哥再聊三国了,先
    $ m5 i' j( w5 L
    惭愧啊,这是几年前的老帖子啦..6 C# `9 C  W* w1 _) d8 x
    1 V- e" d3 ~' j3 U: l  X8 A5 L
    刘备第一次表现出心机过人,比这个还早,不过也跟吕布有关,就是关张30合居然战不倒吕布之时。
    - `% K$ k7 s- X: x1 p0 j
    + O. Q0 |  Q$ U3 O  H3 S; m- R老关和张辽的私谊,或许开始得更早。最早的一次,张辽率优势军力封堵老关所部(是刘备的主力),结果老关损失惨重,只带出一半部队来,余下不是被张辽所擒就是打散了。如果张辽是个二流货色,老关早就三两下打飞或干脆砍翻了。此战之后,关羽对张辽的武艺印象非常深刻(证据见后)。第二次,张辽围城,被老关直接骂走。此处可知张辽心中有义,所以在老关一派正义面前,臊得无地自容。而张辽被骂个满脸通红狼狈而走,老关对他的好感更增一层。第三次,张辽在张飞城外,张飞要出城战之,被老关止住,老关的原话是“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虽有夸张成分,但对张辽的武艺显然也是颇为重视的。这些,似乎都可以算是关羽、张辽两人之间私谊的开端。
    ( y! E+ Z; I6 f  S0 ]5 t+ j( I

    点评

    嘿嘿,开聊就好啊,开聊了就一定有新篇。关羽张辽颇有惺惺相惜之感啊,印象最深的就是张辽劝降关羽了。  发表于 2011-6-27 09:05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09: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nightcat 发表于 2011-6-26 12:47 1 T/ Z6 E# ]. J8 m: {% I
    回复 煮酒正熟 的帖子% P  x3 N+ K# G
    ! X$ V! T1 O+ [3 }
    关是心中有准则的人,理性行事;但张却是凭感情行事,比较感性。 ...
    ) V( x9 ~! \1 a; A( a# {) B
    的确如此。不过就演义而言,张飞早期的莽撞率直,长期以来一直被刘、关、诸葛等人所耻笑,张飞孩子般的性格,也让大家可以直言指出其短,所以张飞在大家的不断督促下反而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后期张飞对严颜、对张合这几战越打越滑头,神来之笔无数,简直都成了精了。
    2 ^4 Y: Y9 S5 ?8 ~: r4 c. @( G8 l反观老关,虽然天姿优于张飞,但由于性格过于倨傲,一般人不好指出他身上的问题(就算是诸葛也要边哄边说),导致他身上固有的问题在后期出现恶性膨胀。

    点评

    原来如此。大国下流,君子低调。  发表于 2011-7-12 10:52
    先天和后天,发人惊醒  发表于 2011-7-1 16:44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发表于 2011-6-27 13:59
    估计他要是大佬,差不多就是吕布级别的  发表于 2011-6-27 10:34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0: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潜恒 发表于 2011-7-5 18:12
    ( P* V7 s9 \4 K. i/ ~回复 老芒 的帖子6 y1 P% X+ D1 n. i) ]

    6 {) d' c& k  ]& }关羽:忠;
    - y6 L! r/ @6 H0 b# C- x: L* T$ B) }* a
    关:义
    ; o# j/ c; c" j4 r3 C张:雄  (演义原文:蜀中诸将,唯飞最雄)2 G3 R. I' b$ q" S" Q& g: F, L; }: ]
    马:酷! S! t8 k7 c5 v( p
    黄:稳' G8 N% M4 T0 W# s' R
    赵:忠) r( S) `9 }* I. D) y1 ^+ ?8 R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09: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1-7-8 09:57 编辑
    ! v, M! d" c2 o: ^% x( e: ]$ t9 e1 P/ ?2 X3 J% E* c
    回复 XYZX 的帖子
    ' r4 h3 L( q$ [$ I
    $ M0 w0 L! N* ~" _& [
    只说马超。没觉他酷,只觉得他惨。家人死光光,势力丢光光,部属基本走光光(除了马岱),最后寄人篱下整天郁郁而终。

    6 y/ K8 n5 v. B" X8 G0 _! r酷有两解,一中一洋。中解是冷酷:马超杀人无算,是为冷酷。洋解是很酷:渭水河畔,连胜曹营三将复麾军直指曹瞒中军,虎卫军亦难撄其锋,迫得曹瞒割须断袍;还是渭水河畔,阵前高叫“虎痴快出”;葭萌关下,马超面对三爷冷冷断喝:“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都酷毙了。1 c3 e. G1 N2 Q4 p; j, Y
    势力部属全光不假,但演义里可没有只言片语谈及马超整天郁郁而终 -- 那个是根据正史里的文字推测出来的。现在咱不是聊演义呢吗?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9 16:13 , Processed in 0.03930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