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17
记得若干年前,曾经在清谈天地写过一个帖,叫“见义勇为的杭州知府”,发帖后一直不能释怀,因为不知道这位杭州知府是谁。
- 最近买了本书,书名就叫:信不信由你。书上说呀,清末闹义和团运动的时候,北京的老佛爷慈禧太后给杭州(HANGCHOW)知府袁彰(音译:YUAN CH‘ANG)发了一道上谕:尽杀洋人。这位杭州知府胆大妄为,竟然偷改圣旨为:尽释洋人。杭州府的众多欧洲传教士,皆因此全身而返。结果可想而知,杭州知府,被革职查办,身首异处(SAWED IN TWO AS PUNISHMENT)。这位杭州知府,在中国教课书上,是名不见经传的,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经传的,可是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奇异博物馆中,却被称誉为,见义勇为的烈士(THE MARTYE WHO GAVE HIS LIFE FOR STRANGERS)。这就是历史。
今天看清末时人笔记《西巡迴鑾始末》,有“忠良受戮記”一节,才知道原来这位见义勇为的所谓杭州知府,原来就是“擅改电谕,至南北异局”的清末庚子五大臣之一的袁昶袁章京(1846年-1900年7月29日),只不过是被鬼子们给张冠李戴,以讹传讹了。也知道所谓的俄党一说,由来是很久的了。
- 袁爽秋京卿,許竹篔侍郎,於七月初三日奉旨處斬於菜市口。考其被禍之由:一則因連上三疏,痛底執政諸臣,並力言拳匪宜剿除,使館宜保護,致犯端,剛等之忌。一則因某日當朝會時,皇上執其手而而謂之曰:今日之事當如何?許言:皇上宜乾綱獨斷,萬不可聽信妄言,致觸列強之怒。時太后適出見之,即有不豫色;然又頑固之輩,謂許親於俄,甚至目許為俄黨。故其正法也,雖為李秉衡參奏言許與袁違背廷意,擅改電諭,致南北異局,非斬之不足以震惕疆臣,盡其罪戾等語,然已早伏於廷對之時,及平日俄黨兩字矣。
根据《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三记载,袁昶认为德突据胶湾,其祸急而小;俄自西北至东北,与我壤地相错,蒙喀四十八部将折入异域,其祸纡而大,应该是和林则徐一样的见识,说他是俄党,多少是有点莫须有的意思:
- 袁昶,字爽秋,桐庐人。从刘熙载读,博通掌故。光绪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十八年,以员外郎出任徽宁池太广道。诫僚属,抑胥吏,多所兴革;扩中江书院斋舍,课以实学;建尊经阁,购书数万卷;汰常关耗费岁万八千金,悉还诸公;定专条,纳新关穀米出口税,岁羡数十万;督修芜湖西南滨江圩堤,自大关亭至鲁港,延袤十二里;更穿筑新缕堤三百七十丈,自是蓄泄有资,田庐完固,民歌诵之。胶州事起,下诏求言,昶条列时政二万馀言,以:德突据胶湾,其祸急而小;俄自西北至东北,与我壤地相错,蒙喀四十八部将折入异域,其祸纡而大。宜及今预练劲旅,痛革吉、奉华靡风习。自顷兵力不能议战,要不可不议守。我朝八旗初制,文武不分途,京外不分途,人皆兵,官皆将,故人才盛,国势强。承平日久,文法繁密,诸臣救过之不暇,於是相率为乡愿,而举国之人才靡矣!金田洪、杨之乱,其始一小民耳,犹穷全国之力仅而克之,况诸国互肆蚕食之心,有不乘吾敝而攻吾之短者哉?夫敌国外患,为殷忧启圣之资。苟得其人,毋拘以文法,则理财、练兵、防海、交邻之策,可次第就理。上亲书其纲要於册,下中外大臣议行。二十四年,迁陕西按察使,未到官,擢江宁布政使,调直隶。未几,内召,以三品京堂在总理衙门行走,授光禄寺卿,转太常寺卿。时财用匮,议整釐税。昶极言釐金名病商,实病民,不可议增。
- 义和团起山东,屠戮外国教士。昶与许景澄相善,廷询时,陈奏皆忼慨,上执景澄手而泣。昶连上二疏,力言奸民不可纵,使臣不宜杀,皆不报。复与景澄合上第三疏,严劾酿乱大臣,未及奏,已被祸,疏稿为世称诵。追谥忠节,江南人祠之芜湖。昶尝慨士鲜实学,辑农桑、兵、医、舆地、治术、掌故诸书,为渐西村丛刻。
《西太后艳史演义》第二十九回,有如下一段,把袁昶等人胆大妄为,偷改慈禧太后的懿旨这件事,基本就坐实了。这和张之洞、刘坤一等所力倡的东南互保协定一起,挽大清狂澜于既倒,苟延残喘近十年。
- 原来当时反对义和团,因而丢去脑袋的,却有五人。在那刚毅、赵舒翘提倡义和拳个当儿,却是立山、许景澄、袁昶,三位首先抗议,由慈禧大大的申斥,后来义和拳戕杀德使克林德,闯出泼天大祸,还不算数,端王、庄王还要求太后电谕各省,凡是有教堂的所在,有洋人的踪迹,一律驱逐。军机章京徐用仪、联沅,知朝廷一律持蛮,不可理谕,宁牺牲个人身命,不能破坏大局,当与袁昶、许景澄密议,遂将电码驱逐字样,改为保护字样,虽由胆大,实具苦心。当时内地洋人,能够保全生命财产,后来同洋人议和,能够有转圜地步,其原因还根据于此。
《清末忠臣袁昶》这篇文章则说:
- 袁昶為人務實,他對當時的時局有着深刻的認識。義和團興起時,到處殺戮外國傳教士,文從沈夢了解袁昶多次建議停止行動,但慈禧不聽。1900年7月27日,袁昶被騙出家門關押起來。兩天後,袁昶與徐景澄身穿官服在菜市口被處死。僅僅半年後,光緒皇帝就發諭旨為袁昶等人平反。之後於西湖旁邊建祠,時有老百姓紀念。
所以信不信由你这本书,虽然有一点人云亦云,但也并不是无风起浪。而且书中所用袁昶头像,也和第一张图片对得上。只不过是袁昶本人,从来都没有,当过杭州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