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 指代内容的变化 —— 岁月是我们的恩人
已有 233 次阅读2017-5-17 16:15
|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最原始的意义,指的是 马克思《资本论》里那种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即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人。
这得到欧洲的语境中去,到 社会主义的发源地 —— 法国 去,才知道它的真实含义。
*************************************************************************
工匠,包豪斯那种艺术家,那种有一定技艺的人
但是由于美国或者什么地方,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就失业了。
被替代了,无所事事了。
工匠是受过教育的,最早罢工的就是他们。
*************************************************************************
实际上他们和纳粹德国的骨干力量是类似的一批人,都是技术工人
鄙视金融、商业、犹太人
他们有尊严,有技术,有知识,有组织
偏理性
*************************************************************************
无产阶级这个词,在中国产生了变异,其实是 变成了一个穷人的组织。
但实际上,你要明白,这种技术工人,不可能是穷人出身。
早年的社会主义者,应该是像陈独秀这样的人。
当然陈独秀是知识分子啦,我只是打个比方。
*************************************************************************
阶级这个词,最早是 基佐提的,后来他再也不敢提了。
原意是指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
还得到欧洲语境才能理解这些事的意义,
封建贵族有土地,就跟房东一样,一直收房租。(好像这土地不允许买卖,有钱也不行)
资产阶级是没有土地的,所以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
*************************************************************************
破社会主义,肯定要破理性,破资产阶级、技术工人(最早的社会主义者)。
反而是要走穷人这条路,重实践经验
(一个细胞,一个细胞研究)
*************************************************************************
怎么搞成这样的,就是革命嘛,谁更革命
先是反王权,反贵族,反封建,最后变成反资本主义,最后穷人当家,回到愚昧。
*************************************************************************
因为俄罗斯一战前的,钢产量就接近 法国,
所以,俄罗斯的工业是有一定底子的,只是被战争破坏了。
对苏联的工业化,国际上的看法都是如此,经济被战争破坏了
*************************************************************************
苏联是一个少数人政权,所以能占领要津,对白匪军分割包围。
而中国是一个多数人政权,更像一个民族国家,而不是一个乌托邦
先锋队组织,反而是个优势
在多数人政权里边,又分 先锋队组织和 人民大众 (参院和众议院)
*************************************************************************
扩展阅读:
关于接收新党员的条件(1922年3月9日、24日和26日)
致莫洛托夫同志 (3月24日)
电话口授
请把我的以下建议提交中央全会:
我认为,延长新党员的预备期是极端重要的。在季诺维也夫的提纲中规定工人入党的预备期为半年,其他人为一年。[16]我建议,只有在大工业企业实际做工
不下十年的工人,预备期方得为半年。其他工人规定为一年半,农民和红军士兵规定为两年,其他各种人为三年。特殊的例外,须经中央委员会[17]和中央监察
委员会共同批准。
我认为,不改变季诺维也夫所提出的短预备期是极端危险的。毫无疑问,我们常常把丝毫没有受过严格锻炼,即大工业锻炼
的人都算作工人。那些由于偶然的机会当了很短一段时间工人的十足的小资产者常常被划入工人之列。一切聪明的白卫分子都十分清楚地看到,我们党的所谓无产阶
级性质实际上根本杜绝不了小业主在党内占优势,固然是短期内占优势的可能性。在我们普遍存在工作马虎、杂乱无章的情况下,规定这样短的预备期,事实上就等
于对预备党员不作任何认真的考查,无从知道他们是否真是经过一些考验的共产党员。我们党现在有30—40万党员,这个数目已过大,因为所有材料都表明现在
的一些党员的修养水平很差。所以关于接收新党员的条件我极力主张必须延长预备期,同时责成组织局拟定一些条例并严格执行,这些条例应能真正使预备期成为极
其严肃认真的考验,而不致流于形式。
我认为,代表大会应当特别仔细地讨论这一问题。
列宁
载于1925年12月23日《莫斯科晚报》第293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5卷第17—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