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缨枪说到 巴黎公社 —— 甘必大的国民自卫军(转)
已有 202 次阅读2017-3-10 11:53
|
浪漫主义, 红缨枪, 中专生, 巴黎
有爱国网友,论证国民政府士兵的英勇,没错的。
因为国民革命军呢,实行 “连坐制” 。但这种制度呢,在现代战争中,又显得格外僵死。
《地道战》、《地雷战》、《董存瑞》 这种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是当朝本色。
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吹嘘自己多么勇;
理解万岁,理解万岁吧,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
**********************************************************************
网友的看法:
国军会不会拼刺刀?很多人会说,C.P一开始就是白刃战起身,况且在江西的时候,C.P经常以白刃战进行解决战斗的方式。所以国军的拼刺刀的技术一定比不过C.P。首先在这里就出现误会,很多人以为抗日战争时期以及反围剿战斗时期,白刃战一定是刺刀拼刺。呃,我们是被电视神剧给误导,拼刺刀只是白刃战的一种,C.P白刃战起家但是并不代表C.P的拼刺技术会比国军强。相反,在拼刺上面国军一定程度上会强于C.P。
看到这里许多人又会反驳,那江西的反围剿战斗是怎么回事?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由来,在江西是时候,C.P的很多部队是带枪,但不是带热兵器的枪,而是冷兵器时代的红缨枪。用红缨枪与刺刀相对抗,那简直是完虐。最简单的一个例子,1939年2月的第二次长生口战斗中,叶成焕的第772团布下疑阵,在白刃战中再次大破敌军。同时在山区里战斗红缨枪显示了特有的威力。
首先其长度可以保证在与肉搏时保持一定的心理优势;其次,与双手持的大砍刀相比,红缨枪不需要大幅度挥舞,更便于多人协同作战-使用红缨枪只需要有一定的臂力即可,不需要高超的武艺,适合主要由农民子弟组成部队。而且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C.P的装备极其落后,只能大量依靠冷兵器来解决问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早期,甚至出现了“梭镖营”、“梭镖团”,某独立营共有官兵500余人,步枪仅有60支,梭镖(红缨枪)倒有400多支。但错有错着,在江西所特有的山区丘陵地形里,在运动战中冷兵器反而比所谓单发汉阳造更具有优势。所以红缨枪碰上刺刀,那就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然而事实上,C.P由于条件的限制,在拼刺上训练的很少。反倒是蒋介石的嫡系,由于当时军事主官普遍都是日本陆校出身,虽然经过苏式、德式的整编,但是对于刺杀的把握一直很强。最简单的一个战例,叶挺独立团在贺胜桥战斗中突破敌阵之后,在被敌三面包围的形势之下与敌军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最终打开了通向武汉的道路。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首先发起白刃战冲锋的不是日军,而是国军。这点又是大家意料不到的事情,而往往日本会极力避免与国军进行白刃战。抗日战场上国军会发起白刃战,会让许多看电视神剧的人反驳,发起白刃战冲锋的都是小日本,国军不是一拼刺刀就尿。
在正面战场上,由于日军枪法奇准,即使国军在掩体里与日军对射的交换比也高达惊人的4:1或许会更高。因为在掩体里,会发现身上的战友都是头部中弹,脑袋直接爆成西瓜。而非电视上所以的额头喷血,人往后一倒。事实在,在超过200米的距离,与日军对射是极其伤亡惨重的事情,这样的心理更加震撼。所以许多老照片里,日军与国军正面战场上对峙,几乎都是枪口上刺刀射击。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后,国军最常用的战术就是初期轻重火力隐蔽,待日军试探火力过后,投掷手榴弹,进行白刃战。击退日军后,轻重火力再掩护撤退。
日军对C.P的部队,才会从容的上刺刀以及关保险。三八大盖的关保险的方式比较特别,是右旋,从远处看会认为是下子弹的动作。C.P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重视刺刀?总体上来说是从1940年开始才重视刺刀的拼刺技术,但是由于机械加工工艺不过关,刺刀驻笋及卡环需要与枪身紧密接台,因此指望刺刀能像大刀长矛那样在铁匠铺中打造是不切实际的。在很多情况下,C.P在白刃战中仍然使用厚重的大砍刀。
例如八路军第120师参谋长周士第在日记中曾记载,全师的4092支步枪配有117把可用的刺刀。所以说C.P无法与日军进行超越营,连一级的刺刀拼杀,只是进行白刃战。
在八年抗战里,只有少量与日军出击的C.P武装的拼刺技术才过关。例如吕正操部。
C.P精于白刃战但不精于拼刺刀,而在1938年3月的神头岭伏击战中,C.P第386旅与日军进行大规模的白刃战。注意是白刃战,不是拼刺刀。386旅是用当初在江西的那一套,用红缨枪来与日军进行白刃战,而不是刺刀。
而C.P是到抗战形势好转,冈村宁次调离华北战区后,才开始喘息,这个时候才恢复刺刀训练以及拼刺技术。
所以说,C.P是精于白刃战,是白刃战起家没错。但是白刃战不等于刺刀拼杀技术,白刃战只是冷兵器做战的一种统称而已.......
**********************************************************************
对其进行描述(画像):
一般来说,巴黎公社失败了,它这个体制是 巴黎公社成功了。说白了,像法国大革命的体制。
路易十八之前,没什么体制,乱糟糟的,最后以拿破仑称帝而告终。
路易十八确定了君主立宪。
这怎么改啊,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君主立宪,或者共和下的君主(第三共和)。这已经是最优的结局了。
所以说,跟主流媒体说的不一样,这个体制已经是促进经济发展最快的体制了。
遇见瓶颈再说。
不是说反对者说的不对,而是反对者的存在就说明了这个体制的优点。
**********************************************************************
它的所有体系,都是说,它不是正规军的一个群体
像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普法战争之前的德国,恩格斯领导的1848年革命。德国总参谋部本身是一个保守的群体,使用铁路还是1848年革命中革命者使用的,被德国总参谋部借鉴。
巴黎公社时期的 国民自卫军
**********************************************************************
就是文青,这么一群人。
再加上浪漫主义,文化属性,更像一个 有文化的中专生。 熟练的中专生 + 有文化。
就像 凡尔纳笔下的法国,“文学”迅速让位于 数理化。
正像 《廊桥遗梦》那个失业摄影师
原生的体系,是一个 “精密科学”以前 的体系,科学不昌明。
**********************************************************************
相对国民政府,它跟 西化一些,现代性更强
要看老图片的话,基本上,它可以和东三省的日本人控制区域接轨 (现代性更强)
只是泥足的巨人,中国的现实和它附带的现代性,不融合而已
底下还夹杂着一个问题,就是 革命带来的社会不稳定。
社会越不稳定,发展越慢,现实和它本身就越难融合
好纠结的一个状态
**********************************************************************
国民政府,长袍马褂,儒家思想更多一点,现代性更少。
实际上,北洋也有这种问题。
现代性和儒家思想是嫁接不上的,但是要嫁接一下。(北洋的 “议会民主” 就是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