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西雅图"吴秀波:生活不得已只能演 —— 逆来顺受,你可以适应不同的角色 ...

已有 348 次阅读2017-2-26 07:43 | 西雅图, 吴秀波, 好男人, 佳佳, 角色

  时光网:Frank是一个稀有好男人,用文佳佳话说“好的都有点贱”,你怎么理解这个角色?
 
  吴秀波:可能现今的社会状态下,一个男人不占女人便宜就叫好了。所以很多人看Frank这个角色,真有这样的男的吗?我不知道您是哪年生人,在我父母那个年代,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也许现在还有这样的人。


  时光网:跟汤唯合作感觉怎么样?听说你在片场管她叫小疯婆子。

  吴秀波:没有吧,印象中我都管她叫汤老师,她是一个非常职业的电影演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在创作态度上多多少少有一些区别。电视剧由于生产时间短,拍摄工作量巨大,所以电视剧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往往是最早一个起,最晚一个睡的人。


  每天这么巨大的工作量,他无法考虑到每一个角色的态度和表演状态,所以这些工作大部分都交给演员独立去完成。因为这种状况,电视剧演员在角色上相对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表达权。可能就需要你对角色做一个整体的设计,然后更精准地按照你自己想要的态度表达出来。

 

  但是电影演员不一样。我自始至终认为,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它是站在一个人的立场和态度上去做艺术表达的。所以对于演员来讲,最好是作为一个纯的,像导体一样的,纯导体的一种工作方式。尽可能感受和领悟导演的意图,以及导演脑中想象到的那个人,然后做一个准确的表达


  时光网:记得拍戏过程中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有没有主动加戏改戏?

 
  吴秀波:我记得圣诞夜那场戏,在圣诞树前,晓路导演说:“好像缺了点什么。”我提前做过功课,剧本交待,文佳佳和Frank圣诞夜是在一起度过,但是我总觉得在一起度过没有什么可延续的东西。之前逛商场的时候,我就买了一个小道具,一对夫妇怀孕的小泥人。我说我想在圣诞夜那天,Frank送给文佳佳,以后这个道具还可以延续,导演同意了。


  但是我没有去想文佳佳会怎么做,所以到了现场,作为汤唯的角色还少一段话。大家就开了个小会,整个包的那个主题是汤唯想出来的,晓路在后面帮她丰富,晓路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编剧。一个如此能把自己作为导演的电影演员,在突然间让她完成角色创作的时候,她还是能够特清晰特准确地找到那个点。


  时光网:你刚才讲到拍电影跟拍电视剧的区别,那你自己更喜欢哪一种表演?

 
  吴秀波:不一样。拍电视剧有点像长跑,方向清晰,耐力持久。你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调整自己的体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战胜所有疲劳,达到最终的目的地。电影更像是一次跳鞍马,在很短的过程里,展现出最好的一个状态。(爆发力?)对。

  电视剧你开篇别人没看明白不重要,因为后面还有好多情节。但电影你的角色不大的话,可能就一两场戏,甚至于你就坐那待会儿,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在角色状态里,别人就不会看你。所以你要在拍摄之前更好地进入角色,找到角色状态,能让观众感受到,哪怕你是一闪而过的人,也让观众感受到生活中那种偷窥的快感,你必须要有内容。

 
  时光网:电影里演你女儿的是一个很调皮的小孩,跟小朋友演戏轻松吗?


  吴秀波:我其实特喜欢跟孩子演戏。记得第一次跟孩子演戏,我演父亲,《相思树》的时候。到现在为止,那个小演员给我打电话,还是管我叫爸爸。跟孩子演戏是一台特别好的表演课,每个孩子都是万里挑一的好演员。为什么?孩子简单通透,能够信以为真,能够真实地相信戏剧环境

  大人城府太多,越来越不容易相信,不通透。所以每回跟孩子演戏,都是一次特别好的表演课,能够让自己经过某一种特定的交流洗礼,让自己变得更简单。这个戏我觉得孩子表演的非常好,非常准确和清晰,我知道她每一场跟我的情感交流完全是真实的。回来以后,我还收到了孩子穿得跟白雪公主一样,拿着小提琴拍给我的照片,非常开心。


  时光网:也有人说你很多戏里都是本色出演,你个人觉得这种说法对你来说是好是坏?
 
  吴秀波:比如说我演一个“舍死救孤”的程婴,如果所有人都说是本色的话,他是我的本色吗?如果我演一个穷凶恶极的杀人犯,他是我的本色吗?如果我演了一个风花雪月的外科大夫,他是不是我的本色?如果我演了一个老实木讷的Frank,他是不是我的本色?

  其实我认为,人类所有的欲望和天性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只不过排列的波谱表的程度不一样。演员是什么?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年轻演员,在我候场的账篷里跟我说:“吴老师,我演不了他们给我的这个角色。”我问什么角色你演不了?他说:“我怎么可能对一个我失散了那么多年的姐姐那么狠,我不是这样的人。”

  你不是这样的人?他说:“对。”我说你刚才拿着我的电影杂志打死了一只苍蝇。他说:“我不该打死那只苍蝇吗?”我说它只不过到这找个亮,你就把它打死了,你还说你不够狠。只不过很多人不在意,它很细小。

  作为演员来讲,就是放大它,再放大它。如果你自己在自己的生存环境里,某些东西放大了,与你的角色不符,把它压小。演员就是一个能在喊完“开始”做调整的人,这是演员的工作
 

  时光网:你曾说过演员跟明星不是一回事,那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更像一个演员还是明星?


  吴秀波:你究竟是一个演员还是一个明星,它是有两重视点和认知的。一重是外界的视点和认知,比如说外界就认定你是一个演员,不认定你是一个明星,你想是个明星你也不能是个明星。如果外界认定你是个明星,而其实你不是个明星,我觉得外界认知你是明星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是作为演员来讲,我觉得自己得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我以为把明星完全留在外界认知就可以了,别人认为你是不是明星,那是别人的事。但你一定要永远记住你是个演员,演员是凭本事吃饭的人,演员要能在喊“开始”之前,像我刚才说的,调整波谱表,完全放下自己的生活,投入角色。要能在喊完“卡”之后,从那里边跳出来,去接另外一个剧本。如果我没这个本事了,别人还觉得我是明星,那我也就可以不用再做这行了。


  时光网:有句话说“出名要趁早”,现在有很多年轻演员都特别着急想出名,但你却是个有点“大器晚成”的代表,你怎么看这件事?

  吴秀波:有一个人17岁出名,但23岁死了。有一个人50岁出名,但他活到了99岁。所以我觉得先别想着出名与否,也先别想着早和晚。就是活好每一天,活在当下。如果工作,在工作中找到快乐,演戏也演在当下


*********************************************************************************
 
     内地影视圈里,有这样一位“奇男子”,而立之年进入演艺圈,年过不惑才红遍大江南北,他的名与利都来得晚,于是仿佛一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便已是“大叔”。然而,正是这位大叔却在小荧屏上把女性观众迷得神魂颠倒,因为《黎明之前》里清俊机敏的刘新杰,《心术》中风流雅痞的霍思邈,如今还是爱情喜剧《北京遇上西雅图》中与汤唯擦出火花的准大叔弗兰克……吴秀波就是有这种魅力,甚至宁愿放弃做演员,去一个小舞厅唱歌,做不折不扣的文艺愤青,将青春挥霍得一干二净。


  倘若你是曾经在台下为他心驰神迷的那个女人,那么必定会继续爱他,因他便是那抹你无论过多少年都散不去的“心香”。所以切莫把吴秀波简单粗暴地理解成一种型男,他“五味俱全”,需要细细咀嚼,方得能体会出真味。作为四十五岁的盛年男子,吴秀波早已不再给自己定性,只迎合某一类女人的口味,相反,他包容而豁达,钻石一般多棱且璀璨,睿智而不乏深度,平实、从容、通透,且人情味儿十足。


  吴秀波将自己42岁成名之前的经历形容为一种“修行”,他自认“当过愤青”,有过迷茫和不安,时至今日在访谈节目里说到自己,他都会笑言:“和朋友们聊完,去吃饭的时候我无意中说了句什么,他们都会说发现我还是个愤青儿。”


  这位文艺愤怒青年其实和许多知名的老戏骨有过类似的过去,上世纪80年代,16岁的吴秀波和傅彪等人一起考入铁路文工团,并与之成为好友,他当时是团里的文艺积极份子,然而每月70块钱的工资却让他不得不晚上去夜总会走穴以维持生活,以至于经常迟到赶不上火车,最后吴秀波自己决定辞职。17岁时,作为无业游民的吴秀波便被误诊为肠癌,切掉了40厘米的结肠,13万的医药费让他难以负荷。然而这位愤青还是挺过来了,成为社会人之后,他开过歌厅,开过饭馆,接近30岁时还毅然回到歌厅去表演,自费请来国内顶尖乐手圆满他的音乐梦。没错,20多年前的吴秀波因觉得演艺圈“挺虚伪”而刻意脱离了。


  当初,乃至现在的吴秀波,仍有一腔热血在体内燃烧,尽管做歌手那段时间他连养活自己都困难,再加上儿子要出生了,当时有人劝他回去演戏,他这才暂时终结了“愤青状态”,直言:“回来演戏?给钱吗?给钱就干!”于是,通过朋友的帮忙,吴秀波踏入影视圈,从配乐做起,被张健看上,邀请他在《立案侦查》里扮演冷面刑警男主角,当年他还是一站到摄像机前便全身哆嗦的“菜鸟”,然而却一步步跌跌撞撞踏上了明星的“台阶”。可即便如今功成名就,吴秀波依然会在言谈里将“生命”与“死亡”挂在嘴上,甚至对媒体人说:“其实坐在你们面前的真的是一个没用的人,最滑稽的是你们在采访一个非常没用的人。”由此,吴秀波也被戏称为“哲学吴”,足见他骨子里的“愤青”元素一直没消停过。

 
        2010年,吴秀波在谍战剧“泛滥成灾”的年头顺流而上,在制作精良、剧本极其出色的谍战剧《黎明之前》里扮演男一号刘新杰,这个气质冷硬,内心沉重的角色,散发着无穷尽的男性魅力,瞬间虏获了无数女观众的心,那也是吴秀波初次认识到什么是“走红”,并由此荣获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大奖,人气瞬间飙升至顶峰。同时片酬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5万一集涨到16万以上一集,风光跻身一线演员行列。但是每每说到《黎明之前》带来的成功,吴秀波却很淡定地形容自己的状态:“一个房子,我围着它走了一圈,我看见门在那儿,然后我推门进来了。我觉得,这个是我对这些年经历的最准确的形容。”


     “入门”之后的吴秀波,此后在小荧屏的表现更是一发不可收,他的“男人味”开始在诸多的电视剧里弥漫,不再需要“扮嫩”,也无须担心自己的年纪会被淘汰,因为他是不折不扣正当红。于是,接下来吴秀波便沿着男人味十足的路线前进,在《心术》里扮演带些雅痞气质的霍思邈,在《赵氏孤儿案》里扮演忠义的程婴。尽管是同样的男人味,吴秀波却不重复塑造同一类角色,于是在电影《新四大名捕》里,他选择诠释一个阴笃的反派。这就是一位性格派男演员最真实的表现,也是他想要的效果——“如果文字不能记录真实的历史,希望角色能表达历史中真实的人性!”这就是吴秀波的“男人宣言”。


   回溯一下“吴秀波语录”,你就会发现他除了是一位优秀演员,更是一位时常能口吐莲花的“智者”,经过岁月的磨砺,他远比一般的大牌更有沉淀、有深度,面对非义他会说:“骂人是最大的单纯,认错是最大的美德”,面对幼稚且无法让他提起兴趣的采访者,他会视对方为孩子,并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兴奋点,给予对方想要的一些“猛料”。吴秀波既不相信“运气”,也不是个急功近利的人,他为自己作好最坏的打算,比如隐约猜想可能《黎明之前》以后很难再有更好的表演。同时他也把“演员”视为“关在笼子里的猴子”,专为看客服务。

 
  更难得的是,睿智的吴秀波是真正看淡功名的一个人,以他在演艺圈的地位,居然还破天荒地做到了“超脱”,他认定这样一条真理——“我只要努力去做就好了,至于得不得奖跟我没关系。这是人不同的追求吧。”正是秉承如此信念,吴秀波才能在这个圈子里潇洒来去,做好最坏的打算,往最好的方向尽力。这是一个成熟且有头脑的男子具备的最可贵的价值观,保持最纯真的自我,同时尽量让别人感到舒服。可以想像,这位四十多岁的“老男人”私生活是多么随性且认真,看书、游泳、绘画、陪儿子看《动物世界》,甚至“愣神”,人生的真知便在台上的繁华与台下的从容应对里有所提炼。

  “家庭”对吴秀波来说太重要了,他认为“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去正确的领悟生活,你拿什么作为跟儿子的谈资?如果你自己都没有稳定的事业,你怎么来养活家人?如果你自己都不能保证不犯法,你怎么去报效你的父母?作为一个男人来讲,要对自己负责。”因此,脱下“明星光环”的吴秀波,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家居男”。

  早在成名之前,不停在歌厅与餐馆之间来回折腾的吴秀波便结识了现在的爱妻,当初他们是“姐弟恋”,30多岁时结婚,在吴秀波整个家底只剩下几千块的时候,妻子为他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正是因为妻儿让吴秀波放下了愤青架子,努力在影视圈打拼,为他们的幸福而不断努力。美满的家庭生活,让吴秀波本人都充满了温馨的“家居味”,丝毫没有“性格派”的硬冷与装酷,私下只给人平和亲切之感。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8 04:43 , Processed in 0.02752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