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广告为什么必不可少?(论据何在)—— 广告业如何作为科学的应用 ... ... ... ...

热度 1已有 140 次阅读2016-10-11 16:07 | 宝洁公司, 心理学, 消费者, 广告

国内许多消费者在广告中经常可以见到的P&G(宝洁)公司,其总部就在辛辛那提。它是全球最大的生活用品制造商。1991年,宝洁公司的销售额高 大274亿美元,在全球500家大工业公司之中排名第38位,而当年其广告费支出则为21.5美元,高居世界各大公司之首。宝洁公司的事业,可以说是与现 代广告业共同发展起来的。而史丹利·雷梭的早期生涯也与P&G公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JWT广告公司的全称是"詹姆斯·沃尔特·汤普逊公司(J. Walter Thompson )",它的创始人是有"美国杂志广告之父"之称的詹姆斯·沃尔特·汤普逊。史丹利·雷梭1908年进入JWT公 司,成为当年这家公司最受汤普逊器重的雇员。后来,汤普逊见好收山隐退,史丹利·雷梭接管了JWT公司,带领JWT从美国第一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

早期经历


青 年时期,史丹利·雷梭家境十分优越。中学他上的是富家子弟集中的公立学校,以后又进入耶鲁大学读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家中的生意却遇到了麻烦,最后竟 然完全维持不下去了。大学毕业之后,史丹利·雷梭只得另谋事业的发展。1901年离开校门后,在三四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干过许多工作,但是都觉得不合自己 的口味,直到1904年他来到宝洁公司,才算找到了用武之地。史丹利·雷梭工作的部门是P&G下属的一家广告公司,他的主要任务是推销商 品。在这里,他学到了不少广告制作知识和技巧,也结识了许多客户。

发展机会


宝洁公司尽管有着大量的广告需要制作,但是史丹利·雷梭并不满足,因为这只是为自己一家的产品搞促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干了4年之后,史丹利·雷梭毅然离开了宝洁公司,来到纽约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并受雇于JWT广告公司,在汤普逊的手下当上了一名雇员。

凭借着过去的经验和刻苦精神,史丹利·雷梭很快在新的环境中显露出自己的才华。他特别重视广告中商标名称的安排设 计,将其视为广告的灵魂;同时他还提出应该将中产阶级作为商品促销的重点,因为他们人数众多,又具有颇强的购买力。要在广告中打动这批人的心,就应该针对 他们的心理,鼓励他们向富人的生活方式看齐。在当时,这些都是很有创见的思想。正是由于在JWT公司有着出色的工作经历,因此汤普逊决定出让这家公司广告 公司时,史丹利·雷梭便成为最佳人选。


*****************************************************************************

史丹利·雷梭在接管JWT之后,为了保持公司的竞争力,随即大刀阔斧地对各项事务进行了调整和革新。他精简了人员,关闭了了一些效率不高的分支机构,同时大大压缩了广告客户,将总数从300家一下砍到只剩100家最大的客户,以保证向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发展

作 为主要领导人,史丹利·雷梭自然要对JWT公司事业的发展负主要责任。在那个时期,广告业广告人的社会地位并不像今天引人注目和受人尊重。当时的广告人, 大多素质较低,只知夸夸其谈,缺少真才实学。史丹利·雷梭决心改变这种情况,让广告业成为具有科学性的事业,真正为客户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产品打开销 路增添强大的动力。在接手JWT之后,史丹利·雷梭立即对公司人员结构进行了大调整,配备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这在当时美国的广告业中极为罕见。经过几十 年的不懈努力。到了1928年,史丹利·雷梭手下的600名工作人员之中,大学毕业生已占到四分之一,其中还有四人拥有博士学位。有了这样一批精兵强 将,JWT公司自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据主动。

效应

在JWT公司中,除了广告经营和创作人员之外,还有作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等等。史丹利·雷梭将如此之多的专业人才揽入麾下,决不是为了装饰门面,他期望这些专家学者帮助他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本性,以使广告工作更有成效。在20年代,心理学家在公司任职的几乎闻所未闻,但是史丹利·雷梭却一下聘请了好几位。他们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对于雷梭孜孜以求的了解人类本质的愿望大有助益。

实验

心理学家约翰·B·沃森长于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外部因素,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沃森在JWT公司工作了很长时间,后来被升为公司副总经理兼会计主任,最后还进入了公司董事会。他对JWT的最大贡献是着手进行了几次试验,了解人们接受外界事物的条件。沃森在广告业中具有开创性的试验是一次卷烟喜好因素试验。在这一试验中,沃森将一群烟民集中在一起,请他们品评各种牌号的香烟,这些烟的商标则全部去掉。试验结果表明,尽管这些人吸烟已有很长历史而且对外声称非某一牌号的香烟不吸,但是他们并不能辨别出哪种香烟是他们经常吸的。因此,沃森得出的结论是,消费者的喜好往往是盲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并非像他们自己宣称的那样是出于对商品内在品质的偏爱。

地位

这一调查试验,可以说从宏观上确立了广告的地位。

既然消费者的喜好是在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之下形成的,那么广告就绝非可有可无,而是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



注:骆驼牌香烟,沃森的经典之作。

他在这里把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和他的推销术结合了起来,为公司设计了最为成功的一些广告策划活动,包括除臭剂、冷霜、骆驼香烟和其它一些产品。他的成功业绩 包括:为旁氏冷霜和雪花膏设计的促销活动,其中使用了来自西班牙女王和罗马尼亚女王的推荐材料;为强生公司说服母亲们,说婴儿每次换过尿布后换上新的爽身 粉很重要;帮助麦氏咖啡使“咖啡休息”成为美国办公室、工厂和家庭的习惯。

*******************************************************************

1925年,在《行为主义》一书中,他说出了可能是他最为著名的和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

  给我十来个健康的婴儿,形体良好,并在我自己独特的世界里让他们成大,我担保随便从中挑选一个,就可以把他训练成我可能选择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场巨贾和甚至乞丐和大盗,而不管他的天才、倾向、能力、职业和他祖辈的种族是什么。


注:这就是 “同人于野”  比较推崇的 什么 “能够改变穷人” 的教学法。(KIPP 系统)




膜拜

鸡蛋
1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20:52 , Processed in 0.02820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