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是从学科分支的角度相对与分科课程而言的。 是指将代数、 几何、 三角、 微积分和概率统计等融合在一起进行教材的编排和教学。认识论认为, “综合 (integration ) ”是指人在思维过程中将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 方面或要素联结起来, 从而形成认识对象的有机整体的功能、 结构和性质的认识活动。 “integration ”的主要内涵为“整合”,即“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在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 序化的过程”。 因此,“综合数学” 它的英文可以翻译为“ integrated mathematics ”。 而与“综合数学” 相近的一个用得比较多,也研究得比较多的概念是“混合数学”。 汉语中“混合”的概念是: ( 1 )搀杂在一起;( 2 )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搀合在一起, 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各自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 数学辞海第六卷中将“混合数学”, 解释为“ mixed mathematics ”,其中的“ mixed ”的含义是“混合的、混杂的。而汉语中“综合” 的概念是:( 1 ) 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 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跟“分析”相对)。 由此,作者认为“综合数学”也可以说成是数学课程一体化, 它指的是数学各科通过相互联系、 影响、 渗透而趋向统一,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课程。它相对“混合数学”来说更具有将课程内容“糅合的意义。即: 综合数学课程就是将数学课程内容综合化 , 是根据中学数学教育和教学的需要, 将算术、 代数、 几何、 三角等融合在一起, 对其课程内容以及知识点做些归并和融合,加强同数学学科各分支的联系的学科。
注:个人感觉 “整体数学,或者多维数学” 的翻译更好一些,综合数学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是跟 “分析” 相对的
虽然拉格朗日、克莱因那一派赢了,但毕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抽象思维还太难。 具体的形象思维更符合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
**********************************************************************************
综合数学最初是在德国、 英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产生的。 由于数学分科教学是枯燥的 , 学生难以学习, 不适合学生的能力的发展 , 用数学的方法考察现实世界的问题时, 分科数学不如综合数学有效。 因此, 相关学者提倡采取综合数学教学和教材。 因为综合数学教学可以消除学习上的困难、 易于各科之间的联络、 节约时间、 适于实用、 增加兴趣等。 在欧美最初极力提倡综合教学法的是德国著名数学家 F. 克莱因 (F.Klein) ,他对数学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综合数学采取的主要的方法是以他的函数概念和函数图像为中心思想的数学各个分支 ( 算术、代数、几何、三角 ) 融合在一起。由于他的努力 , 使得德国数学专家集会制定有名的米兰改造方案 (MeranerL.ehrplan), 白连德孙 (Behrendson) 和哥丁 (Gotting) 根据这个方案, 编成一部综合化的教科书。 次后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穆尔 (E.H.Moore) 于 1902 年从美国数学会主席的位置上退休 , 他受克莱因和培利所提倡的终须数学进行应用数学教学的影响 , 亦高唱改造数学教育 , 并提倡一种课程 , 主张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混编在一起。于是在 1902 年 , 穆尔 (E.H.Moore) 在全美数学年会上作了 “ 关于数学的基础” 的报告。他主张 :(1) 在中学应将各科 ( 算术、代数、几何 ) 融合在一起 , 搞统一的数学; (2) 在专门学校要把三角、 代数、 解析几何、 微积分融合成一个学科。 美国数学家芝加哥大学乔治·布利氏 (E.R.Breslich) 教授在穆尔的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 打破几何、代数、三角分科的界限 , 编写了《布利氏新式算学教科书》 (Breslich’ s Third-year Mathematics), 该书以学生的经验为根据 , 有实验推原理 , 用圆周法以明代数、几何、 三角之关系 , 可以说是 20 世纪初的数学教育的新作
GMT+8, 2024-11-22 22:54 , Processed in 0.02835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