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你是否存在过跟我一样的行为:学习新东西时抱着一堆书啃,大量的“补基础”,同时很自信的告诉自己:我现在在这个知识领域很弱,现在还不是做东西的时候,但只要我把这些经典的书籍都看完,那我就牛B了,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基
础是重要的,但整天看书补基础是无法对所学的东西有深刻的体会的。写书的人有其本身的知识背景,而读书的人很难做到与作者的背景重合。所以,我们通过书上
的文字读到的,未必会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只靠读书和思辨总是会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和不深刻,而这要靠实践进行修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高中学习时要做大量的
习题,因为做题就是一种实践过程。但是,当我们上了大学后没有人逼着我们做题时,人固有的懒惰开始起作用了,
“实践”这种最需要思考的活动就被无意的忽视
了。于是,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开始不够深刻。
所以,我觉得人需要在一件任务中驱动自己学习,并在这种实践中对所学进行反思。在实践中经常会有灵感的爆发,意
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有某种“模式”的存在,运用这些模式能够简化我们的思维过程,从而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事物。这就好比欧式几何学,虽然能够从那几条
基本公理出发推导出一切结论,但是我们不应该每次思考时都回溯到公理层面,而是应该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定理,并用他们指导我们解题。这些定理同公理对于解
题来说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但是在心理学上却具有不同的启发性。
人的思维本质上更适应启发式而不是演绎的形式,那么为什么不对自己的大脑好一点呢?
***************************************************************************
迭代的办法
我现在学习一门新学问时,总是先阅读一下该领域内1~2本经典的书籍,掌握一下学科的概貌,它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方法论。然后
便开始动手,运用所学的知识实际做出一个有用的东西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总是能够发现读书时理解上的漏洞,不管我在读书时有多认真。这时候,我会再一次
去研读这些书籍,总会有新的体会。这中迭代方法挺有效的,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试试。
注:这是因为你在课堂上学的只是概述,一些concept ,从宏观上把握的一些 overview
即使缺少点什么,抓大放小,就过去了。获得的是一个 big picture
而干活,却不是如此,缺了一小点东西,你就搞不出来。
所以要有实习环节,刚开始干的时候,多跟师傅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