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转)

已有 134 次阅读2016-4-8 16:10 | 心血管病, 生活环境, 潜意识, 意识流, 烤红薯

       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理智对应于我们的认知加工系统,而情感对应于我们的情绪加工系统。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二者之间相互对立。但是,近几十年的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认知与情绪并不是彼此分离和相互对立的系统。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和加工机制,但是它们之间也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

情绪是生理基础和认知标签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可能诱发情绪,生理唤醒也可能诱发情绪。

比如说一个人读一本宣扬孝道的书,他边看边回忆起了苦难岁月,父母忍饥挨饿,把一只烤红薯留给他吃。他仿佛又闻到了红薯的甜香,不由得涕泪横流,这就是由于思维(文字符号)、潜意识(和精神分析中的潜意识有些不同,此处指的是未觉察的意识流)、意象(红薯的样子和甜香味)共同激发了他的喜悦、哀伤、感激等情绪;

除了认知标签之外,生理唤醒也能诱发情绪。例如,罹患了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病或者服用了某些药物,都会导致情绪易激惹或者抑郁。这些人的生活环境都没什么变化,但是他们的情绪却因为疾病或者药物的作用而显著改变了。还有个大家很熟悉的故事——《警察与赞美诗》。说的是有个流浪汉过着混乱的生活,宁愿吃牢饭也不肯工作,无论是刑罚还是朋友的劝告,都不能促使他改变想法。偶然的,他听到夜半教堂传来的赞美诗,这宁静的氛围却唤起了他对混乱的生活的反思和体面生活的向往。在此处,认知没有引发情绪,生理感受唤起了他的积极情绪。

刚才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了,认知标签和生理唤醒都可能诱发情绪反应

****************************************************************************************

思维是心理活动中一种较粗的状态,往往体现为逻辑符号形式——某种内心的声音。比如一个人不时的跳出这样的念头“生活压力真大啊”,或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念头”就是思维,那些相对稳定下来的思维,我们称之为信念,又叫观念、图式、成见。

稳固下来的信念经常给人感觉像 “天生的自然反应”,但是现代的研究表明,至少部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育、家庭生活、职业等这些教养环境,通过条件反射式的强化,形成并稳定下来的。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当某件特定的刺激事件发生后,通常会诱发多重反应。例如某个人首次参加商业谈判,他可能既产生恐惧感,又产生愤怒感、挫折感、成就感、征服感等复杂的情绪。但是通过有意无意的强化,这些复杂的情绪反应被引导为少数几种情绪,思维内容也固化为特定的几种。本例中的谈判者经过艰苦的舌战,获得了高额的利润,这种回报会强化他的成功信念,他的思维和生理反应之间的联结更加顺畅,他的情绪更加整合而稳定,表现为该人的信心和勇气更强,谈判时的表现更从容自然。经过多次的强化,下次他谈判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可能压倒性的是自信,而恐惧感、不安感可能被严重的压制。
这种通过思维形式定向形成,并且稳定下来能够有效的诱导情绪,产生诸如勇气、自信、冷静等优秀的品质,形成了良好的性格。当然,也有可能,他的恐惧感被强化放大,压倒了成就感,导致他以后他可能再也不敢参加商业谈判。

稳定的情绪反应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好处,下次他再做生意时,可能会习惯性的产生极强的自信心和勇气,但是不利之处也可能是过强的自动思维,会压倒性的影响他的判断,使他忽略一些不利信号,也可能使他忽视身体的疲惫感,从而影响健康。就是我们所称的“刻板模式”、“惯性思维”等不良认知模式。

注:令人敬畏的“老虎伍兹”

****************************************************************************************

      良好的信念能激发人的潜力,营造幸福的人生。相应的,如果一个人的信念偏狭、简单、绝对,那么会对她的人生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碍。比如上文那个求职者的“不可能”的绝对信念束缚了她的创造力。同样,如果一个人抱有“我是个智商很低的人”、“我们女人不适合学数学”这类信念,那就会严重的影响她投身于学习。因为每当她努力的时候,这些观念就会跳出来提醒:“你这样学习是没用的,你天生不适合学习,你是白白在吃苦。”

其他的不合理信念,影响也是类似。例如某个人认定“城里人都是小气鬼”,或者“老板都是吸血鬼“,或者 “女人都是没良心的”,这样的观念就会引导他做出相应的偏狭行为,从而损害他的婚姻或者工作关系。

如果信念极其偏激,那么后果就可能致命,一些神经症患者、人格障碍的人的信念往往具有此类特征。典型的像连环杀手——特德•卡辛斯基。他是一位数学教授,认为工业化会导致独裁政治。他的解决方法是对前沿科学家搞恐怖袭击。18年间,他持续的送邮包炸弹给科学家,制造了大量的伤亡。这就是极端的信念系统所造成的恶果。

普通人未必有这么极端的信念系统,但是也会产生大量的不合理信念。

信念系统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自动思维”,即那些经过强化,受特定刺激后,不需要有意识思考,已经形成较固定反应的思维。就如前例中的维茨金,受挫后第一反应不是恐惧退缩,而是因势利导、将计就计。这种自动思维帮助他在激烈的格斗中,迅速的鼓起了强烈的勇气和求胜欲望,动员了全身心的智慧和能力。又正因为它产生于有意识的思维之前,所以很多人把它称作本性,本能,认为它是一个人不可克服,不可改变的本质。后面我们会学习到,它也是可以改变的。

自动思维就是头脑中不假思索的产生的观念,正因为它不假思索,所以很容易被人认为是真实的、不需要检验的、天性的、本能的,从而您可能永远不会去质疑和检验它的真实性,甚至终生很难走出观念的怪圈。

所以,信念本质只是一串思维符号,并不一定是真实。如佛法所说,业性本空,但世人却把浮云一样念头,不假思索的认定为铁一样的真实。就像一幅很经典的场景展现的,驯象师从小用一根绳子栓住象腿,小象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它逐渐相信“我是逃不脱这根绳子的”,这样的观念把大象禁锢在永恒的奴役之中,力能拔山扛鼎的大象终生都要驯服于这本质上浮云一样的观念之下。

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悲剧,所以圣贤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大象一样的蛮力不算强大,能战胜恐惧的幻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

注:其实不是啊,“看鸡汤不如看论文” ,不过鸡汤简单一点。

   在心理功能层面,情绪对诸如记忆、注意、言语、决策等认知过程都具有明显的作用。例如,人的注意会被自动地导向具有显著情绪意义的刺激,而且负性情绪刺激比正性情绪刺激能更有效地吸引人的注意。不仅如此,认知过程也对情绪体验产生显著的影响。傅小兰课题组的研究发现,人们会更喜欢先前自己关注过的刺激,而不喜欢先前干扰自己注意的刺激,甚至这种喜好模式会迁移到那些只是与先前关注过的刺激或者干扰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上。

*************************************************************************************

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稳固下来后,自动思维机制会给人一种天性的、本能反应的感觉。用我们熟悉的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来说明,就是狗通过强化练习,已经可以不需要见到食物,只要听到铃声这一抽象信号,就能分泌唾液腺。

人也是一样,当建立了有效的情绪反应模式后,身体会产生综合性的身心情绪反应。所以包括酗酒、抑郁症等病人的感受是,这已经不是纯心理层面的问题,而是身体已经器质性改变。这时候,任何试图“重写”旧的自动思维的努力,牵涉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浮云一样的观念,而是刻骨铭心的身体反应,就像有毒瘾的人,即使身体已经脱毒了,旧观念依旧能够唤起强烈的不适感;有赌瘾的人,没有赌时会有真实的感受到猫抓一样的痛苦感;有抑郁症的人,会真实的体验到如坠冰窖或者宇宙深处的冰冷感。这就给人一种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感觉。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07:16 , Processed in 0.02731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