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先工后理 ———— 哈耶克的解释
已有 208 次阅读2016-3-15 18:42
|
哈耶克, 而且, 如何, 知识
对于人类来说,那些能够使他的所作所为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调适的规则,肯定要比有关其他事物如何表现的那种“知识”更重要。
换言之:在较多的情形中,人类肯定是在并不理解某种事情为什么是正确事情的情况下而学会做这种正确事情的,而且习惯也往往会比理解或知识给他带去更大的帮助。
人类有关其他事物的知识,在当时主要是通过人们对它们所采取的适当的行为方式而获得的。正是人类经由学习而获得的那些能够告知他们在不同的情势中什么是正确的行事方式和什么是错误的行事方式的规则,才使得人类不断地增强了他们与日益变化之情势相调适的能力,尤其是与本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的能力。
因此,一种独立于任何习知这类行为规则的单个个人而存在的行为规则传统,开始调整和支配人们的生活。
只是当这些习得的规则开始把某种能够使人们在行动中据以预测外部事件的环境模式纳入其间的时候,我们所说的理性才凸显出来了。
自此以后,人们在思考行为规则系统方面所投入的智力,才可能大大超过了他们在思考其环境方面所耗用的心力。
**************************************************************************************
因此,把个人的头脑或心智说成是由进化产生的众多复杂结构之等级塔中的塔顶石,进而认为是人脑或心智设计出了我们所说的文化,实是极具误导性的。
一如我们所知,心智乃是植根于某种传统的非人格的习得规则结构之中的。
**************************************************************************************
gordon 注:
哈耶克推崇自发秩序,也就是制度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竞争出来的,或者适应环境适应出来的。
他不认为制度是设计出来的。
哈耶克的自发制度?造成了制度经济学没办法解决这问题,这是自发生成的,根本就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
不可知的,就是博弈出来的规则,或者适应环境适应出来的规则,在我们认识它以前,它就存在了。
分两层一种是习得的,适应的,不可知的,一种是理性的,头脑加工的。
等于说可以抽象出三层,外部环境,环境适应层,被头脑加工的理性层
**************************************************************************************
跟贝叶斯一样,开始就有一个过滤机制,信息越来越多,产生过滤。
最后甚至,过滤机制都会发生变化。
有些人起点就低,非常低。过滤机制都有问题。
所以来说,从科学,从数理化 这样的精密科学作为起点是比较好的,比较规整。
不然的话,垃圾输入,垃圾输出,永无解决之日。
**************************************************************************************
为什么要先工后理?
工科这个东西啊,你在学之前,你完全就不知道对不对。
压根就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反正按师傅教的我能弄出来。 效率好坏,快慢,我一概不考虑。
我也没办法考虑,没有判断能力。
理科呢,是你知道好几种方法,比较一下效率、快慢,经济不经济
然后可以推陈出新,能提出自己的方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绉 啊。
哈耶克就是讲这个东西。
制度是什么?先弄一个凑上再说。
注:哈耶克讲自发制度,丫根就没说 咋设计的,我都多说了一点 咋设计了。
哈耶克是一个 “有限” 论者,致命的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