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接瑞士那篇

已有 109 次阅读2016-3-9 03:45 | 瑞士

      其实中国近代感到 “被剔除球籍”,是因为 列强的问题。

      就是从 “英法” 双强,或者 英法俄 三强,变成了列强,这个时代我们没有跟上。

      或者说是日俄战争的影响。

********************************************************************************

     英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它其实没办法说。

     变成一般性,并且才能够传播,这个工作的完成是法国完成的

     不是一般性,根本就不可能传播。

     并且完成工作的人也很诡异,是拿破仑三世完成的。而他又在普法战争中失败了。

     中国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曾国藩在处理 “天津教案” 的时候,再加上 英法是传统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又是君主制,所以拉开了 晚清学习德国的序幕。

     后来的事情都知道了。“同治中兴” 最后也失败了,就这么回事。


注:中国一向对 “拿破仑三世”  评价不高。

********************************************************************************

    继续走这条路,储蓄提供建设资金,都好些年以后了。

    民国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日本战败接收,也不实行管制。

********************************************************************************

    实际上蒋管区的通胀,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即使是想捞钱都可以避免

    毕竟打仗打那么长时间了,货币超发,法币发毛。

     没收敌伪资产补充一点,人之常情。

     它搞个货币比价,把通胀给搞起来了。(法币覆盖的地区是一样的,前方后方都是啊)

      还把战时管制放开了。

********************************************************************************

       给日本那么多优惠,就是想 “和平接收” 呢,

      反正我不知道,它在搞什么。 (这是个逗逼)


注:敌伪资产,没收分配不完了。

       消费性通胀,刚打完仗,物资缺乏,消费性通胀。


********************************************************************************

       实际上,不要吹牛逼,在90后事件的时候,对这个问题还不明白呢。(只是运气,压了需求;事后才明白过来的)

       学德国的全能银行,还是跟韩国学的,呵呵

       这才把清末那一段  “煤铁复合体”  经济给接上,神经才正常一点。(搞不明白,就得试啊,想各种办法)

       就这都不容易啦,中国有多落后啊


注:中国真正聪明一点,还是从90年代到现在,也就20年吧

     

        90年代那批 “人才”  真是社会中坚,

********************************************************************************

社会概览 (粗估)

       文化上停留在日俄战争时期(日本胜利引起的制度讨论),经济上,全能银行,煤铁复合体才赶上来。

       军事文化,停留在 拿破仑战争时期,大步兵时代。


注:基本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东西。解决了瓶颈,再加上几方面让出了市场,美国的新经济。日本的外汇升值,苏联解体,台湾也是外汇升值,上游企业不能到内地来,只有下游企业才能过来。德国的环保,高污染产业专业。

      资金面,外资和贷款,还有居民储蓄。

      就这个 “步步赶” ,5米板 还是到2000年以后才有啊。  2000年以前的钢铁行业,也是规模小,低端产能多。(不是想象的那么强大

********************************************************************************

      中国社会的社会参与,是从日俄战争开始的,所以你会发现中国人对甲午战争的认识,好多都是错的。(套日俄战争的)

      在甲午战争之前,修铁路有人反对,或者怎么样的;甲午战争之后,全盘西化,有一个小阳春

      就是甲午战争这个闸门开了以后,才有类似西方社会那样的社会意识。

      到日俄战争,才有那么多的话题参与。


注:甲午时期,民众参与讨论的,不多。

       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试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7 06:15 , Processed in 0.02624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