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一言不合,一苇渡江

已有 170 次阅读2016-3-5 19:58 | 嵩山少林寺, 耶鲁大学, 梁武帝, 显微镜, 干什么

       经济系何廉是我国最早引入市场指数的调查者,他在耶鲁大学读博士时,曾为其导师欧文·费雪做过助手,从事过物价指数的研究。一次在南开的教授会议上,何廉极 力强调统计数字的功用。张伯苓问他:“你用这些数字干什么?你想发现什么?”何回答说:“我的统计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用科学方法复兴中国。”张说:“你的方 法常使像我这样的人用显微镜观察大象。如果你要想知道我们能在中国做什么,我觉得所有的事我们都可以做,而无需去精研这些数字。例如:我们欲想从城里修一 条公路到校区,难道也需要统计调查吗?”这种回答,何廉无言以对,旁观者也会有腹议。


  李济一直有对国人做头部测量的念想。一次,张伯苓问李济:“告诉我,人类学的好处是什么?”李感到不快,断然回答:“人类学什么好处都没有。”


  相传,禅宗始祖达摩从广州来到建康(南京古称),与梁武帝谈禅,话不投缘,遂折一叶芦苇渡江,去嵩山少林寺面壁修行。李济也许从校长张伯苓的言谈中感到,自己的才能在南开是一种浪费,遂打定主意离开津门。


*****************************************************************************

       抗战胜利之初,国民Z*F拥有600万盎司黄金,9亿美元,接收的敌伪产业折合法币10万亿元,相当于当时法币发行额5569亿元的20倍。此外,还有美 国给予的剩余物资约20亿美元,这些完全可以用于整顿税收、平衡财政收支、抑制通货膨胀,但是国民Z*F没能抓住机会,反而昏招迭出。


       当时,上海物资奇缺,同时由于道路破坏,法币也奇缺,导致暂时性的通货紧缩。市场上出现了1法币兑换200储备券(原汪伪Z*F货币)的情况。上海官方乘 机建议将法币和储备券的兑换比率定为1:200,当时任经济部次长的何廉极力反对。何廉指出货币兑换应该以各地的物价指数为基础,以局部市场的价格来定官 方货币比率,实际会造成货币贬值,使原沦陷区的人民一夜之间破财丢产。结果是何廉的意见最后没有人搭理。


       1945年9月27日,财政部公布了《伪中央储蓄银行钞票收换办法》,还是将法币与伪中储券的兑换率定为1:200。如此政策就意味着沦陷区数亿民众的动产价值,一夜之间变成了只有1/200


       中储券的购买力显然被严重低估了,而法币的购买力无形中增加了好几倍。当时,国统区来的人,一 个个都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员,凭着本已不值钱的法币在沦陷区大发横财,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回忆说,他随郑洞国从昆明取道柳州,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 发现手中的法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柳州理一次发的法币,够在上海高级理发店理上一年,在重庆只能购买2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 酒席。

       资金自然向最有利可图的地方流动,于是重庆的法币纷纷流往上海,沦陷区人民竞相抢购,形成供不应求之势。国民Z*F不得不大量增加法币以应急,大量的法币 充盈市场,物价为之飞速上涨,法币信用自此开始丧失。沦陷区发生了急剧的通货膨胀,不到8个月,南京城里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如稻米,暴涨500倍之多!经 济秩序几近崩溃。


       到1946年7月,敌伪产业接收大体完成。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当局混乱无序的经济接收,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批工厂、企业、商店在接收中倒闭、停工,使战后经济丧失了恢复活力的能力,也为之后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


       另一个导致国统区经济混乱、物价飞涨的原因是南京Z*F在国民经济尚未恢复、国内经济秩序还处于极其混乱的时候,便急急忙忙地把战时所采取的各项管制措施 一律予以废除。可以想见,在国家政治、经济秩序尚未恢复常态以前,过早地放弃对物价、分配、资金等管制是极为有害的,这使社会久久不能走出无序状态。


       此时,共XX控制的地区却实行强硬的Z*F管制,资源调配、人力动员上均处于有组织的状态中。虽然在整体实力上,共XX所控制的地区不及国统区富有,但有力的动员使共XX在资源控制能力上远比国民党有效得多。


       可 以说共XX把解放区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战争中,而国民党却由于经济秩序混乱,无法有效调动资源用于内战。内战初期,国民Z*F仰仗手中的外汇存底和美国的 军事援助还能支撑大局,但是在外汇用尽、外援渐无的情况下,财政便吃紧起来,最后只能滥发纸币应急,恶性通货膨胀就一发不可收拾。


注:接收时候,发生了倒闭。整个经济活动停滞了,没有活水流动了。就是抢劫。


       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比去年初膨胀了27%。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 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Z*F处境继续恶化,行政上仍旧无能,这仍属于基本趋势。现在,中央Z*F犹如病入 膏肓之人,衰弱不堪。”


注:陈云还是厉害,陈云对这个问题非常清楚。(不佩服不行 )

*******************************************************************************

       现在,这个过程明白了,就是蒋管区比较穷,通货膨胀,然后去抢汪伪地区,把汪伪地区 的工厂抢倒闭了。生产停滞,物资更紧缺。

       放开管制,也会造成通胀


注:宋美龄在迪化,也是抢买东西,把呢子之类的都抢走了。让新疆人目瞪口呆,呵呵

       饿坏了

*******************************************************************************

       反而是掌握特殊条件下规律的另一方,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例如 1929年的经济危机,它掌握这种条件下的经济规律)

       历史确实挺有意思的


注:它还抢了台湾,在台湾还爆发了 “二二八事件”

*******************************************************************************

       它真是狗屎,我去,呵呵

       你国就没有一天好过,就是近些年好过一点。


*******************************************************************************

1942年秋,笔者随梁寒操(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作新疆之行,途经甘肃酒泉时,换乘宋美龄专机,与宋美龄一行同抵迪化(今乌鲁木齐)。


宋美龄留迪三日,我和梁则盘桓一月。对宋美龄这次入新经过,有所见闻,特追记如下:


       宋美龄到新疆的第二天,在东花园里,我才发现先宋而来的除毛邦初、陈希曾外,还有侍从室的龚参谋和一些穿灰色哔叽制服的人。那天,这一大帮随从在迪化市有限的几家商店里拼命抢购物资,如苏联战前输入的呢绒、哗叽、花布、食品、化妆品、糖果、白兰地、玩具、照相机、手表等等,都是他们搜求的东西。原来,太平洋战争以后,重庆洋货绝迹,即使有,也昂贵非常。在迪化发现这等东西,他们当然不会放过。从早晨出发抢购,然后一次次、一车车地运回,市民为之侧目。他们几乎把迪化全市的日用品搜购一空。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07:51 , Processed in 0.02954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