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万家岭大捷的意义(转)

热度 2已有 224 次阅读2016-1-18 15:27 | 万家岭大捷, 冈村宁次, 参天大树, 武汉会战, 湖南长沙

       万家岭大捷相当于 国民党的孟良崮,只是对手是日军罢了。

**************************************************************************

101和106 师团是个乙类师团,为啥派它们去呢?

        岗村认为,相比沿恶劣地形的山间公路前进的27师团,第9师团,101和106 师团相对比较轻松,因为他们只需要沿着南浔铁路前进,而铁路附近地形平坦,利于重炮和空军发挥威力。

        岗村没有错,他叮嘱松浦千万不要离开铁路线,被中国军队引到丘陵地。因为这些地形极端复杂,日军重武器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

        问题出在松浦身上,被引诱到丘陵地,然后这个机会被薛岳抓住了。

        刚开始问题出在松浦身上,后来是岗村宁次犯浑,再后来是窃取孙传芳那个地图出错。(松浦拿的是岗村给的孙传芳的地图)

        万家岭一带到处是参天大树,还有磁铁矿,指南针指路也不行。地图也不对。


        万家岭的山地和丛林给日军造成极大威胁,但国军方面其实也不占上风。国军在万家岭最后阶段,补给也决断,官兵靠吃南瓜、树皮支持


**************************************************************************


        万家岭战役的意义非常深远,并非歼灭106师团这么简单。此战日军伤亡很大,10万大军伤亡了3万多人,这导致本来就兵力不足的11军战斗力大减。

        冈村宁次被迫放弃了南下占领南昌,然后切断湖南长沙的计划。随后,武汉会战最后阶段,百万国军从容的撤退到湖南,没有遭遇日军的任何拦截。那么,显然武汉会战日军的第一位目标,也就是歼灭国军主力就自然而然的失败了。

        既然武汉会战不能歼灭国军主力,那么占领武汉地区又有什么意义呢?无非让日军继续分兵,陷入持久战而已而已啦!

        同时,由于伤亡太大,日军武汉会战第二位目标也没有实现。武汉会战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占领湖北,江西,湖南三省,以基本占领国军第二层的防御圈,将国民政府赶出中国的核心区域。

        可惜江西省省会南昌既然没有被占领,占领江西省也就无从谈起,进而占领湖南省也就更不用说了。冈村宁次随后,只能将残余兵力集中起来进攻武汉,最终连湖北省都只占领了一部分。

        万家岭战役的意义很大,但也可观说明了中日两军战斗力的差距。显然,106师团在日军中属于二流师团,官兵也只有1万多人。而国军为了歼灭了,出动10万大军,花费22天时间才基本将它歼灭,而国军方面的伤亡也比日军要高出不少。


注:国军连日本乙种师团都打不下来,日军有飞机、重炮支援。

       武汉会战以后,从此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甲种师团将面对游击队的威胁

     
       大炮打蚊子,这就有意思了。


**************************************************************************

       这个106师团是所谓的影子师团。该师团1938年(昭和13年)515日编成,师团以第6师团留在国内的骨干组成,他的军官全部是第6师团现役和预备役军官,而士兵除了少量士官以外,大部分士兵都是第6师团退役的预备役人员。


       这些士兵也主要是来自于南九州的熊本、大分、鹿儿岛、宫崎四县。显然106师团的官兵素质比第6师团差了一些,但装备则丝毫不差,完全和甲种第6师团一样。


       该师师团长为松浦淳六郎中将,辖步兵111旅团(下辖步兵113147联队)136旅团(下辖步兵123145联 队),骑、炮、工、辎重各一个联队。


       该师团在熊本编成后不久,由于日军忙于武汉会战,兵力严重不足,被紧急派到武汉。


       特设乙级师团的装备和甲级师团完全相同,官兵也都是受过正规训练的老兵,不过特设师团战斗力显然低于甲级师团一截。


       冈村宁次认为,乙级师团战斗力之所以较低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武器装备和训练,而在于里面的士兵的素质。


       以 106师团为例,他和号称日本第一强大的第6师团都是同一个地方编组,同样的装备。不过第6师团里面基本全是清一色的18岁到20岁的年轻士兵。这个年龄 段的青年是最适合当兵的,一来他们的体力是在巅峰时期,二来他们涉世未深,没有尝到过生活的什么甜蜜,很容易被洗脑,作战也不怕死


       但106师团则不同,他里面的士兵大部分都是预备役,也就是在第6师团服役以后,退伍进入社会几年后再进入部队的。这些人里面一部分已经娶妻生子,剩下的就算没有家庭,大部分也在社会上混了很多年,有丰富的社会经验。


       一般来说,有家庭,有社会经验的人,就不像毛头小伙子那样只有一根筋。他们很多时候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小利益,打起仗了他们不敢随便去冒险,害怕自己死了以后,老婆孩子没有人照顾。


        所 以打起仗来106师团,101师团的普通士兵,战斗意志并不很强,他们虽然偶尔也能拼命不怕死,但非到万不得已,还是老老实实打那种比较安全的仗,也就会 离国军距离比较远,用重武器和火力优势击溃国军。他们一般不敢进行肉搏作战,因为这种作战太危险了,随时可能丧命,就算刺杀技术再好也是没用。


        至于106师团的师团长松浦淳六郎资历也还是不错的,他也是陆军大学的高材生,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的军衔是中将,也就是说其实不比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要低,两人军衔上是一样的。


**************************************************************************

日军的化学战部队

        日军的化学战部队其实已经很有规模,但从未参加大规模的实战。在1937年,日军进行了化学战的实战检验,在淞沪会战,南京战役,徐州会战都有一定的使用,但规模并不大。


       这并不是日军心善,而是化学武器是把双刃剑,一旦使用不当,害人不成反害己。


       所以日军在1937年并没有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


       1938年开始,日本军部认为化学武器实战已经没有问题,加上国军方面没有化学武器,从武汉会战开始,日军大量使用化学武器。86日,日本陆军参谋总长给华中派遣军下达战役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命令,并为第2、第11军配发毒剂弹、筒高达30万发。


        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使用化学武器400余次,共发射毒剂炮弹上万发,施放毒剂筒4万余枚,是日本侵华战争中使用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化学战。战役中中国军队中毒人数高达数万人,其中伤亡超过1.5万人,其中死亡约5000人。


        日本无耻的违背日内瓦公约和基本的人道主义,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给国军造成很大伤亡。


         当时日军的军事科技发达,防毒面具是日军的制式装备,人手一个。


         而中国军队由于技术低下无法自己生 产,只能全部靠进口,所以装备数量很少,就算中央军王牌部队,往往只有军官才配备防毒面具,士兵只能用布蘸水捂住口鼻。


         山区地形特殊,毒气长期不散,大批中国官兵中毒昏倒,伤亡十分惨 重。



注:明白 “毛大哥”  为什么要大炼钢铁了吧,就是为了制造雾霾。





膜拜

鸡蛋
2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9 08:11 , Processed in 0.02808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