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9月,英国公使巴夏礼(Harry Parkes)和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奇(Henry Loch) 打着停战的白旗前往通县和清政府谈判,被载垣、僧格林沁逮捕。和此前被伏击活捉的一队英法联军士兵一起押到北京,监禁了一个多月。
满清皇帝和政府一直把巴夏礼看着英法联军的最高统帅,根据“擒贼先擒王”的传统计谋,他们在通州谈判之前就计划诱擒巴夏礼,期望巴夏礼就擒之后,英法联军群龙无首,必定自乱,然后乘机大举进剿,稳操胜券。监禁期间,这些人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39名囚犯中,有20人在监禁中死去,其中包括《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包尔比(Thomas Bowlby)。
僧格林沁让巴夏礼跪着,摁着他的头往地上磕,让他同意撤兵,巴夏礼说自己是个谈判代表,做不了主,僧格林沁就继续让巴夏礼的头一次次地磕到了地上,最后把参加谈判的39名代表全部扣留,押解回京,这些人里,巴夏礼和英国对华全权专使额尔金的秘书被关押在刑部大牢,其余人的关押地点就是圆明园。
这些人被押解的时候都是被用水泡过的皮绳捆住了双手,后来就再也没有解开过。这样的皮绳是越勒越紧的,用不了几天捆绑处开始腐烂生蛆。这些人刚来的时候咸丰皇帝还来审过他们,后来八里桥战役中方失败,咸丰皇帝仓皇出逃,剩下这些人就没有人管了。于是这些外国公使们就被反捆着双手,跪在地上,三天水米未进,据后来的幸存者回忆说:《泰晤士报》记者鲍尔比第四天死去,尸体在牢房里放置三天,后被扔到野地里,让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脚被勒得生出了蛆虫,他看着手上的蛆虫满身蔓延,精神错乱,大叫三天,死去;一位法国犯人,蛆虫进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疯了……一个幸存者居然还在狱中数蛆来着,说,一天可繁殖1000只蛆虫!
后来在英法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释放的幸存的俘虏。联军一看这些俘虏就火了,去的时候是39人,回来的只有19人了,而且都被折磨得没有了人样,于是就决定报复。根据他们制定的万国公法规定,凡使臣被杀,他日破城,鸡犬不留。而且额尔金还特意提出了一点,那就是进了北京,不杀人不扰民,但一定要烧了圆明园,因为他的使节就是被关押在那里的。
在10月18日放火烧圆明园之前,额尔金还在北京张贴了告示,说明了烧圆明园的原因和预定的放火时间:“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这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但北京的老百姓觉得这跟自己好像没什么关系,那个园子本来就是皇帝住的,与我何干,谁打进来归谁,爱怎么样怎么样,虐待个把囚徒你们有什么受不了的,中国多少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而且还挑出了告示中的若干语法错误。以额尔金的思维所及,中国人的心理是他理解不了的,皇帝失信,百姓麻木,为了报复,他终于下达了烧毁圆明园的命令。虽然他此举是为了报复咸丰的,但慈禧政变之后,把这个屎盆子都扣到了八大顾命大臣身上,说失信和疏于防范的责任在于他们身上。
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竟借口其被俘人员遭到虐待,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注:
额尔金是个明白人,不是接受“议和条件” 就能了的事。
这一事件可比当年亚历山大 火烧 波斯的王宫。
×××××××××××××××××××××××××××××××××××××××××××××××××××××××××××××××××××××
要把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分开,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件。
火烧圆明园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就是“大清的皇帝是个鸡巴”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好多很有意思的事情,
太平天国是怎么成事的,是谁把清军调走的?
“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陈旧的破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得它在近150年的时间里没有沉没。它那庞大的躯体使得邻国望而生畏,假如不幸由一位无能之辈掌舵,那它的厄运就降临了......即使不会立刻倾覆,也会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最后在海岸线上撞得粉碎。”
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把大清国锤个底朝天。
1860年2月,捻军张宗禹部攻占江苏北部京杭大运河畔的商业重镇清江浦,并分兵围困开封、济宁。5月,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天国东征军大破江南大营,宣告了“清王朝正规军南方主力”的彻底覆灭。9月21日,在通州八里桥,僧格林沁指挥的蒙古骑兵和绿营,试图阻挡入侵者。在一日之内,清军溃散,京师门户大开。10月6日,联军进入圆明园。
注:太平天国当年能成事,是因为当年英军把清军给调开了。(以前看过,现在没找见资料,谁找见了言语一下。不是直接配合,间接有配合)
这都是公开的文章,没人看。
现象是如此,具体当时英国怎么考虑的,不知道。
客观上起到了这么个作用。
五四运动跟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装备和它的交通条件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无甚差别,而英法军队却大为改观。在前次战争中,英海军中蒸汽动力的舰船数量很少,吨位也小,主要用于通信、交通、测量,主要战斗舰只仍为风帆动力。工业革命使军队的装备更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海军舰船基本上使用了蒸汽机(大型舰船多风帆、蒸汽机两套动力),这使得侵略军的机动性更强,军事行动更迅速。侵略军借海上优势可任意选择作战时机和地区,居主动地位。而清军则被动挨打,兵力调动不及。
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更是每况愈下。1850年起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在此前后南方的天地会和北方的捻军纷纷举出义旗,清政府每年所耗军费动辄数千万两。年年开捐,富商大户无不逃避。1853年行厘金,仍不能应付庞大的开支。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清政府的财政已到了库贫如洗、刻肉补疮的地步。各统兵将领纷以铜尽兵哗告急,各协晌省份又往往以无款可拨上闻。调兵所需的整装银、盐菜银、车船行粮路费等
等开支,已成清政府的巨大负担。因此,清政府不到不得已不会轻易调出大批援兵,尽早命各地援军开赴海口,这又致使1860年秋京缺战局危急而援兵未能及时
赶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