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并不难以回答,因为资源受限。
先看看日本为什么不发展坦克?
不是不想发展,而是条件不允许。日本国内没有矿产,所有金属原料都需要进口;制造坦克是需要大量钢铁的。有限的金属资源大部分都供给给海军造舰了,可供陆军造坦克的金属很少,同时为了满足数量上的需求,只能制造薄铁皮盒似的罐头坦克。
不是不想发展,是实在拿不出那么多资源。
中国遇到了和日本类似的问题,中国这个国家是缺镍又缺铬,苏联是缺镍不缺铬。
幸好有德国的前车可以借鉴,稀土做镍铬的替代,但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因为想挤进核俱乐部,当时的时间压力是很重的。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搞缓和,就不支持中国搞核了。
事实上中国的坦克一直很差劲,我们一直依赖的是大步兵。
即使在传统步兵领域也很头大,中国还缺铜(相对稀缺吧),因为铜的导电性好,一般用在电子领域。
60 年代中期, 中国在原某种优质碳素钢 中加入0.05% 的稀土, 制成了稀土碳素钢。这 种稀土钢较原碳素钢的横向冲击值提高了70% ~ 100% , - 40 ℃ 时的冲击值提高近1 倍。采用该 钢制造的大口径药筒经靶场射击试验证明, 完 全能满足技术要求, 目前我国已定型投产, 实 现了我国在药筒材料方面以钢代铜的多年宿愿。
药筒以钢代铜,这是日本人搞的。
工业就是这样,受原材料限制。
民国的飞机工业和日本飞机工业的对比:
中国航空工业起步并不算晚。1911年,中国就拥有国人自制的飞机,比俄、德等国都早,仅在美、英、法三国之后。中国在1914年就制成第一架飞机,当
时,世界上能造飞机的国家也屈指可数。这是因为在美国、欧洲的掌握了航空工程技术的中国专家纷纷回国效力,使中国制造飞机能越过最初的探索阶段,有较高的
起点。像冯如、潘世忠、巴玉藻。王助、杨仙逸等都是从美、英、法等国家归国的第一流专门人才。
1934年,国民政府召开航空技术会议,决定协助各大学设立航空工程系。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创办航空工程系,清华大学在机械工程系设航空组。
1935年,中央大学、北洋大学也设立航空工程系,其后,又有浙江大学等多所大学设立航空工程系。大批青年学生怀着“航空救国”的理想,踊跃报考航空工程
系。中国的大学培养出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沈元、吴仲华、陆士嘉等优秀的航空科技人才,成为国家宝贵的财富。
尽管如此,民国时期,中国的航空工业在二三十年里,基本上处在试制或小批量生产阶段,并未建成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基础极为薄弱,所造成的飞机质量也
不够好。日本发展航空事业比中国稍晚,1916年,日本建立第一家航空工厂,但是,它在二十年之内就建成强大的航空工业体系,用自制的飞机武装了日本空
军。在日本侵略中国时,其空军对中国空军有压倒优势,完全掌握了制空权。日本设计制造的“零”式飞机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优秀机种,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
战斗机。中日两国航空工业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直接原因是中国没有航空工业赖以发展的工业基础——没有精密机械工业,没有特种钢及铝的冶炼、加工工业,
中国的飞机工厂必须进口航空工业的“上游”产品(金属材料,飞机零部件)才能维持生产。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受到日本封锁,生产就难以为继。而日本则
相反,冶金工业、机械工业都有较好的基础。“零”式飞机就是采用了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开发出的新型超硬铝合金,才具有优异的性能。中国在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
下,如果政府对航空工业作统一规划,进行合理的分工布局,亦能增强航空工业的独立自主性,提高航空工厂的生产效率。但是,当时的政府投资设厂分散,各厂没
有分工协作,各自为政;各厂造飞机无科学的规划,或仿制美国,或仿制苏联、法国,对自行设计的飞机,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提高。各厂造的飞机五花八门,没有
全国通用的标准件,这样,全国航空工业一盘散沙,形不成合力,航空工厂的功能也就大打折扣。民国时期中国航空工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是这个社会落后。
割断历史这种做法,非常不好。使得很多东西都得从头开始摸。
建国后的铝合金工业还行。稍微详细点的资料是 《陈云文集》里的《审查一个工厂初步设计议定书的报告》,哈尔滨铝合金加工厂是一九五一年一月委托苏联设计的,其产品质量、规格能否完全符合我国航空工业的需要。
所以,中国军事很自然的就走上了和日本类似的发展道路。
当然有一些调整,例如日本发展飞机和航母,中国重点发展火箭。
注:1981年的数据
美国:矿山铜产量153.8万吨,精炼铜产量198.4万吨
苏联:矿山铜产量114.0万吨,精炼铜产量146.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