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虚构的冯婉贞小说(转)

热度 1已有 1153 次阅读2014-4-8 03:18 | 小说

       象冯婉贞这样的小说,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

       很遗憾,并不是很多人一厢情愿的想象中那样,比如冯婉贞那样的小说中,西方军队只擅长枪炮,近身搏击就不行了。事实上,清军被西方军队白刃击败,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就已经是常见现象了。

        白刃冲锋需要纪律、勇气和意志力,当对方缺乏这种同等勇气的时候就很容易陷入崩溃。比如英军在马岛朗顿山对阿根廷人发起的白刃冲锋,法国外籍军团在波黑陷入合围下对塞族武装发起的白刃冲锋,都在僵持下一举奠定胜局。

××××××××××××××××××××××××××××××××××××××××××××××××××××××××××××××

        近代欧洲骑兵战术进步神速,同步兵和炮兵的进步一样,欧洲的骑兵也发展出了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战术体系。近代欧洲骑兵总体上分为“正规骑兵”和“非正规骑 兵”两种,正规骑兵包括胸甲骑兵,龙骑兵和正规枪骑兵等,非正规骑兵包括骠骑兵,非正规枪骑兵,猎骑兵和各种殖民地本地征召骑兵。

       正规骑兵是战场上的决定冲击力量,他们的作战方式为排成密集而整齐的线形阵列进行白刃冲锋,每条线列冲击敌人后,并不像古代骑兵那样陷入散乱的单兵混战, 而是强行顶着敌人的射击或砍杀,快速撤离,重新结阵,反复列成整齐队形冲锋。这种始终依靠整齐划一的力量,各排甚至各团密切配合的集体冲击方式能够轻易击 溃所有传统模式的骑兵。自从近代西方正规骑兵出现以来,世界上没出现过任何非正规骑兵在正面冲锋中战胜正规骑兵的战例。

       非正规骑兵是侦查,巡逻,偷袭,追击等任务的最佳执行者,非正规骑兵无法像正规骑兵一样进行密集线列冲击(那需要相当高难度的大量配合训练以及精心培育和 挑选的强壮马匹),但是非正规骑兵往往都是个人马术和刀法的高手,一旦正规骑兵的密集队形被散开,那么他们往往不是灵巧的非正规骑兵的对手。几乎所有的古 代骑兵都可以算作非正规骑兵,即依靠一个个单体的技巧去达成共同目标,满蒙骑兵也不例外。但是古代骑兵与近代西方非正规骑兵存在一个本质区别,那就是科学 系统的职业训练。


注:就第二次鸦片战争而言,来自北非和南亚各殖民地的骑兵则都属于非正规骑兵。北非人和锡 克人都是极度凶悍尚武的民族,他们的骑兵天赋和战斗传统完全不亚于蒙古人,在接受了欧式的职业化骑兵训练后,所具有的战斗力自然远非只凭游牧民族天赋战斗 的满清骑兵可比------即使同样是非正规骑兵。

        英军的近卫龙骑兵则是正规骑兵,英军正规骑兵在世界各地殖民时都显示过强大的实力,任何非正规骑兵在他 们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龙骑兵们轻松的在战场上击溃和驱逐了传统的东方骑兵,并向中国庞大的步兵群发动了致命的冲锋,和英国龙骑兵相 比,就连与其并肩战斗的尚武的锡克骑兵都在战斗技巧上显得相形见绌。

       锡克人就是 “ 印度阿三 ”

××××××××××××××××××××××××××××××××××××××××××××××××××××××××××××××

近代骑兵是从组织到装备的一次全方位飞跃。

从战术上讲,近代骑兵的一个编队,对于冲锋时该何时慢跑,何时加速,何时大步,何时飞驰都有数字化的明确规定,各骑兵编队间的相互协同也做到了科学化,精细化。骑兵操典的内容之详细丰富,战术之多变,非古代可比。

从人员构成上讲,近代骑兵编队中的军官/士官比例明显增高,18世纪军官/士官:士兵的比例一般在1:4左右。军官比起普通士兵训练更优秀,知识也更多。这样大的军官比例保证了编队在执行战术动作时的准确性;以及在遭受重大伤亡时,能够保持指挥,保持纪律,不至于轻易溃散。

从个人训练上讲,近代西方的冷兵器格斗技术出现了科学化的趋势,刀法/剑法比起古代更为简洁高效。

从武器装备上讲,骑兵最重要的装备是马匹。自16世纪以来,西方普及了血统论下的马匹培育方式。一些空前高大健壮,冲刺力极强的专门军用马匹诞生了。血统论使马(和狗)都诞生了一些自然界本不该出现的极端物种。

综上所述,近代西方骑兵的进步是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和步兵的进步并无本质不同。在世界各地广泛发生的殖民战争中,即使是纯骑兵战,西方骑兵也保持了全胜记录,比步兵的战绩还要夸张。这些例子数以千计。

××××××××××××××××××××××××××××××××××××××××××××××××××××××××××××××

        冯婉贞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中学语文课本提示说:“本文记叙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北京圆明园附近谢庄人民反英斗争的故事。”将作者署名徐珂。不但把《冯婉贞》当成了真实的历史,也将作者陆士谔误为徐珂。

       北京的几位历史学家对“冯婉贞”发生了兴趣,从文献和实地两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既没有找到关于冯婉贞的史料记载,在圆明园附近也没有找到一个叫谢庄的村庄。

     《冯婉贞》是一篇短篇武侠小说

       “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冯婉贞一出场就是个年轻、美貌女子,然后是写其勇武,多智,这是典型的女侠形象。与其他一切武侠小说一样,作者将虚构的人物故事放置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为历史背景,《冯婉贞》体现的是中国武侠式的理想主义。

××××××××××××××××××××××××××××××××××××××××××××××××××××××××××××××

      《冯婉贞》最早刊于1915年3月19日《申报》的《自由谈》栏目,作者是陆士谔。

        短篇武侠小说《冯婉贞》在上海《申报》上刊出时,徐珂正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正筹备《清稗类钞》一书,就将这篇小说收入其中。当时武侠小说这一概念在中国还没有流传开,徐珂就把它选入“战事类”中。徐珂对原文做了少许修改,并将标题改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中学课本的《冯婉贞》已与陆士谔写的有所不同。

        陆士谔的《冯婉贞》后面有一节:“陆士谔曰:救亡之道,舍武力又有奚策?谢庄一区区小村落,婉贞一纤纤弱女子,投袂奋起,而抗欧洲两大雄狮,竟得无恙,矧什百于谢庄,什百于婉贞乎?呜乎!可以兴矣!”(引自《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中学课本及其他许多选本都将这段关键的议论删除。正是通过这段议论,作者充满激情地呼吁中国人民起来以武力反抗外强侵略,主张以强抗争,也指出了中国当时蒙受屈辱的症结。


注:军事史上,摧毁殖民地军事体系的是布尔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1899年10月11日至1902年5月31日)

1915年都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比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发现空手道的价值晚(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

××××××××××××××××××××××××××××××××××××××××××××××××××××××××××××××

        陆士谔对医学及武术均有兴趣,这也是他写武侠小说的功底之一。他饱读医书后,又拜名医唐纯斋为师,到20世纪20年代初,竟悬壶上海。他虽以医为业,却未尝弃文,写出以清初社会现实为背景的武侠小说20余部,其中《血滴子》尤为走红,以致世人多以为雍正之传位和丧命,都是出自血滴子成员之力。另撰有《也是西游记》、《飞行剑侠》、《七剑八侠》、《七剑三奇》、《三剑客》、《红侠》、《黑侠》、《白侠》、《顺治太后外纪》、《女皇秘史》、《清史演义》、《清朝开国演义》《十尾龟》等书行世。在言情小说方面,他还写过《新孽海花》、《孽海花续编》,因《孽海花》原书作者曾朴读后提出抗议,陆即接受意见将书毁掉。

       《新中国》是陆士谔32岁写下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令今人万分惊叹的小说。该小说又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书中写道:“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此在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有趣的是为造地铁(电车隧道),还发生不同意见的争执,有说造在地下,有说要造高架;争论到最后,说是造高架行驶噪声太大,且高架铁竖柱影响市容又不方便,最终定下造地下电车隧道。他创作的以抗击八国联军为题材的小说《冯婉贞》的部分内容竟被编入《清稗类抄》,后人又将此作为史实编进了历史课本。

        此外他还给包括古典四大名著在内的各种小说写作续书,其中最著名者是《新水浒》,书中描写梁山好汉开银行,办铁路,发展工业等,探讨了经济与技术发展和人性的冲突。


注:我想港片的小编剧,恐怕就是受到这位前辈的启发吧。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coo 2014-4-8 03:28
当年张宗昌收留的一帮白俄雇佣军就是用来吓唬军阀们的。白俄无论骑兵步兵冲锋一下,定能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8 03:10 , Processed in 0.02769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