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蒙古的行省制度(转)

已有 2091 次阅读2014-3-16 14:58 | 蒙古

        忽必烈对中国领土有着很多贡献,1264年,忽必烈在已臣服的吐蕃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负责处理和管辖当地的军政事务,这是西藏历史上第一次被 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版图。1284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员到台湾“宣抚”,同年,在澎湖设立了政府管理机构——巡检司,台湾在历史上第一次被纳入了中国中央 政府的版图。忽必烈时代,开始在云南设置行省,这是云南地区完成中国化的关键一步。

  在政制方面,忽必烈大多沿用了前代汉族王朝的制度(当然,这对蒙古统治者来说,则是一个创新),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 察,此外还设翰林院等机构,也有所创新,比如设宣政院掌宗教。元朝在政治制度上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则是行省制度和发达的驿站制度。这两项制度通常认为发源 于中东,其实在中国前代也已有原型,但元代“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广袤国土促使统治者强化了这两项制度。行省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 发达的驿站制度对元代商业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

        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 尚书省。 蒙古人入主 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 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行省是 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 大行政区,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它滥觞于魏晋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现过的“行台省”,到金朝后期再出现时,已较频繁地使用行省的简称(以前通常简称“行台”)。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明朝废宰相,中央已无称“省”的官府。地方的行省一称虽亦废止,但代之而设的布政使司在习惯上仍被俗称为行省乃至“省”。于是“省”的含义遂由宫禁、中枢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影响直至今日。

        洪绂说,元行省是“中古殖民地制度之遗物”,“省区即军区”,“皆为军事控制区域,各拥相当军需资源;藉以供养驻军,镇压地方,其目的乃以武力维持专制统治与剥削” 。钱穆说,元行省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 。显而易见,前人对元行省制多有微词和针砭。

        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 参知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 所不领。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 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 事控制局面。因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为明、清所继承。元行省所辖路府州县无固定统属关系,随意性很大。有些行省与路之间还设道,属监察性质。为加强控制,元在路府州县均设 蒙古事务官“ 达鲁花赤”,监 督各级官吏,执掌最高权力。县以下设村社和里甲,常由蒙军驻村社实行军事统治。里长通常为蒙古人、色目人,衣食由居民供应,成为当地的最高主宰。由此使民族矛盾与 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导致元末农民大起义。

注:解决了唐代的藩镇割据问题。


        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都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这在客观上为地方长官割据称雄提供了地理条件。然而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个地方的行政区划,而且在一定扼杀了各个行省占有地理优势做大称雄的机会。

    在行省之下的路、散府、州、县,都有所谓达鲁花赤,而行省衙门本身反而没有。原因是行省的最高长官,无论左丞相或平章政 事,或右左丞,或参知政事,总可以用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而路府州县的“总管”由于是“亲民之官",在事实上非用汉人不可,于是就添设一个达鲁花赤在这总 管之上。

  元朝是个很特别的帝国,说它特别,第一是因为幅员广阔到了今天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的程度,横跨欧亚大陆,竖兼北极南海。 第二是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历史风俗都不相同。如何管理,成为元朝统治者的最大的难题。

  怎么实行这纵横万里的独裁统治呢?元朝采用了一种创举,那就是达鲁花赤制度。所谓达鲁花赤制度,就是元朝中央政府向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派遣监临官(蒙语:达鲁花赤),比如,某县有知事,与之平级的还有一个达鲁花赤。也就是说,这个县有两个一等县级领导。彼此是什么关系呢?县长主持工作,达鲁花赤监督并掌印。县长有事要事先向达鲁花赤通报,并且取得达鲁花赤的同意,才能行政,不然就寸步难行了。什么人可以做达鲁花赤呢?这是有严格的资格限制的,在这一点上,元朝的组织部门是从来不含糊的。那就是只有元朝统治者信任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才可以担任,至于汉人和南人,只能担任在监督下的一把手。当然,蒙古人和色目人也可以担任这样的职务。

  至元二年(1265),元廷正式规定,各路达鲁花赤由蒙古人充任,总管由汉人、同知由回回人充当。之后,汉人作达鲁花赤的,便解除官职。在缺少蒙古人时,允许由"有根脚"(门第高贵)的色目人充任。此职的设置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在元朝的统治者看来,只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才是自己人,而汉人和南人是可以利用的人。这个制度,在战争时期,应该是很有效的。各级监临官一方面负责监督各地方政府,另外一方面也很好的执行了中央政府的命令。

×××××××××××××××××××××××××××××××××××××××××××××××××××××××××××××

         关于行省制度研究啊,是地理学的一种,叫做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 就很擅长搞这个。


扩展阅读:

<转>王安石悖论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25835.html

       罗马的崩溃只有一次,而中国历史上的崩溃却一次接着一次。究其原因,因为欧洲的地理是开放性的,而中国在地理上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一次内部崩溃或者北方入侵之后,潮头一过,又恢复了平静,其历史惯性又导致了下一个王朝的建立。

       老虎以前画过股市的一个曲线,就是那个东西。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8:54 , Processed in 0.02533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