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对于中国的教学和学术,我只有两个字要说,狗屎、狗屎、狗屎。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绝
对主义”(absolutism)可能是陌生的。但是,对于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支配意识形态、马克斯的著作被奉为经典的国家来说,这是十分奇怪的事情。因
为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使用的概念。
绝对主义原本特指欧洲近代历史上继等级君主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的“新君主国”(马基雅维利的用语)。在西方学术界,这种政治体制的另一个名称是
absolute
monarchy(德文:die absolute
Monarchie),直译成中文就是“绝对君主制”。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论述这种政治体制。例如,《共产党宣言》:“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指资产阶级
——引者注)是等级君主制或绝对君主制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又如,《论住宅问题》:“旧绝对君主制的基本条件——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间的均势”;再如,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7世纪和18世纪的绝对君主制,就是这样,它使贵族和市民等级彼此保持平衡。”这里引用的文章应该是中国读者所熟悉
的。但是,在中文版里,“绝对君主制”一直被译成“专制君主制”或“专制君主国”(分别见1995年新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4页;第3
卷,第191页;第4卷,第172页)。
我们认为,有必要恢复直译的“绝对君主制”,因为这涉及到对马克思、恩格斯一些重要思想的理解。
首先是绝对主义与专制主义的区别。专制主义和绝对主义有相似之处,都是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专制主义”(德
文:despotismus,英文:despotism)一般是用于“东方”,特指“东方专制主义”(又译为“东方专制制度”)。这可见于《不列颠在印度
的统治》等文章。他们只是在有些时候用这个词来形容西方的绝对君主制。
其次是专制主义和绝对主义这两者与封建主义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前两者与封建主义是不相兼容的概念。封建主义的概念最初是对中世纪西欧军事分封制和等级所有制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只承认这种本来意义上的封建主义。因此,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等级的所有制”,其统治权是分裂和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东方社会没有“封建主义”,只有“东方专制主义”。在
西欧中世纪末期和近代早起发展起来的王权,因其权力集中,形成绝对君主制,也破坏了原有的“封建主义”。这种君主制的社会基础也不是纯粹的封建贵族,而是
“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间的均势”。因此,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中,前面所引那段文字中的“等级君主制”改为“半封建君主制”。
注:中国只有专制主义,根本就没有封建主义,uderstand 。
第三,进一步涉及到“五种生产方式说”。既然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东方没有封建主义,只有专制主义,因此把普适性的“五种生产方式说”归结到马克思那里,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我们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中关于“前资本主义形态”的论述中很难得出那种结论。相反,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和其他一些论述中关于东方发展道路的探讨,是完全顺理成章的。
任何时代思想家的认识都不可能脱离前人和当代的思想资料。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思想明显地受到自18世纪以降欧洲人的东西方历史差异观的影响。这其中
包括孟德斯鸠、亚当·斯密、黑格尔以及一些人的游记。马克思、恩格斯在使用专制主义、封建主义和绝对君主制等观念时,是与当时西方学术界基本一致的。
承认马克思、恩格斯乃至19世纪西方思想界的历史局限,也就承认后人有创新发展的权利。100多年来,对东西方社会历史的认识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国际学术界(包括中国)对“封建主义”、“东方专制主义”以及相关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已经反反复复,多有歧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学术界从来没有把“专制主义”与“绝对主义”混为一谈。欧美包括前苏联学者曾就“绝对主义”的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展开过热
烈讨论。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国家性质,日本原来也有一派学者(讲座派)持“绝对主义王权说”。只有在中国,许多学者用“专制主义”一言以蔽之,见到
absolutism就不假思索地译成“专制主义”,甚至在中文里见到“绝对主义”或“绝对君主制”的概念反而奇怪。其结果是把东方的“专制主义”与西方
的“绝对主义”混为一谈。
中国学术界还进一步创造出“封建专制主义”的概念,似乎在历史上,越“封建”就越“专制”。创造总是值得赞许的。但如果说这是根据马克
思的思想,那就需要首先理清自己的说法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前提是搞清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其中包括对马克思、恩格斯所用术语的辨
析。不同的西文术语,应有不同的译名,这才能使中国读者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术语运用差异中深入思考与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另外,我们认为,这些概念的辨析十分必要,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而且也有助于我国学术界对中外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探索中国的历史发展特点,甚至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
××××××××××××××××××××××××××××××××××××××××××××××××××××××××××××××××××××××
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等级的所有制”,其统治权是分裂和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东方社会没有“封建主义”,只有“东方专制主义”。
绝对主义原本特指欧洲近代历史上继等级君主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的“新君主国”
在
西欧中世纪末期和近代早起发展起来的王权,因其权力集中,形成绝对君主制,也破坏了原有的“封建主义”。这种君主制的社会基础也不是纯粹的封建贵族,而是
“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间的均势”。因此,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中,前面所引那段文字中的“等级君主制”改为“半封建君主制”。
为什么有“绝对主义” 这么一个词呢?
不同于君主专制,形式上优于传统君主制的集权体制在普遍意义上对于一个国家的初建极其有利,可是可怕的事情是:当一个统治者或者一个政党已经习惯于被崇拜和被忠于执行的时候,他们会忘记掉向“现代”前行这件事情。
这是西欧为了说明西欧的社会形态而造的一个词,和中国也没有太大关系。
××××××××××××××××××××××××××××××××××××××××××××××××××××××××××××××××××××××
知道这么一个演变过程,对你理解休谟的《英国史》很有帮助,
《英国史》脉络可以简化为:从封建自由到立宪自由。
啥叫封建自由,估计中国人都傻眼了。 尻,中国人把东方专制 叫做 封建制,不是扯淡吗。
他们闹革命纯粹是中国经验,和马克思主义一点关系没有,所以
还是得到中国社会里找解决方案。××××××××××××××××××××××××××××××××××××××××××××××××××××××××××××××××××××××
中国是这么一个东西,吏治国家,东方专制主义,这才是中国的特征。瞎套西欧的封建主义,盲人骑瞎马。
在这个社会中,君主只是游民无产者中的幸运儿,不需要法统依据,可以通过赤裸暴力取得,离开赤裸暴力就会一无所有。贵族只是得宠官僚的荣誉称号,没有离开
政权以后仍然可以分庭抗礼的独立阶级力量。城市只是乡镇中人口较多的,没有自治组织和宪章。
平民群众更换身份就像更换衣服,因为没有严密的阶级组织可以保
护并约束他。斗争不在有组织和法权的各阶级之间,而在原子化的个人之间;
不为权利,而为生物学层面上(幸运儿的)富贵或(不幸者的)温饱。它最鲜明的特征
就是组织资源(包括阶级)极端匮乏。
这个社会早已越过自己的封建时期,进入文明的暮年。
吏治国家产生的目的本来是仲裁各阶级的冲突;但它越来越强大,超过了所有阶级力量的总和。吏治
国家早已折断了各阶级的骨骼,吞食了它们的血肉,把残骸化为原子化的个人;因为任何组织资源都可能是它的潜在威胁。
在外部观察者的眼中,这个庞然大物没有
骨骼、没有组织器官的分化,由面目雷同的阿米巴直接聚集而成。
吏治国家是最后的组织资源;一旦解体,社会就会瓦解为阿米巴状态。吏治国家是社会最大的诅咒,也是唯一的救星。吏治国家是最后一道符咒,将无政府
状态禁锢在胆瓶中。吏治国家是社会丧失自我治理能力后,赖以延续残年的外部起搏器。有人幻想:有了先进、精密的起搏器,心脏就会强大;这是一个严重的错
误。另一些人幻想:打倒起搏器,心脏就会强大;这是一个更加严重的错误。如果你在和平时期就离不开起搏器,尽可能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社会却享有一种奴役的平等,平等程度往往超过享有法权的阶级社会。在没有法统的地方,命运有最大限度的不可预测性。末路王孙青衣行酒,里巷小
儿干禄公卿,皆为司空见惯,不会受到阶级或任何组织规则的限制或保护。
没有规则就是最大的规则。这种平等的代价之一,就是王侯将相无种,大位人人可欲。因
此,全民互为假想敌,统治术变成全民族主要,甚至唯一的科学。
××××××××××××××××××××××××××××××××××××××××××××××××××××××××××××××××××××××
你也知道,不学无术和一群糊涂蛋就是这么回事,你懂的。
所以
要到中国社会里找他们的影子,他们的根在中国,不论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书,估计他们都没看过。找一本《ABC》就可以闹革命了,哈哈,不过是找个噱头罢了,你懂的。
你要是被他们骗了,就白在中国社会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