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9|
博福斯40毫米高炮是二战中美国海军水面舰艇中距离防空的主力,有四联装和二联装两种。
但是,美军认为博福斯40毫米高炮射程偏近,和127毫米高平两用炮的火力缺乏衔接,40毫米弹药的直接命中体制要击中飞速冲来的神风自杀飞机,难度很大,有相当数量的神风自杀飞机能够冲破40毫米炮组成的中层火网,给最后的20毫米高炮带来的压力太大,如果能找到一种中口径,高射速,能发射无线电近炸引信弹药,在雷达和光学指挥仪控制下射击的高炮代替40毫米高炮就好了。这个设想的结果就是著名的3”/50(76毫米)高炮,它的对空有效射程可以达到9266米,和127毫米炮的火力衔接更好;采用液压驱动的自动装弹机使单管射速达到每分钟45-50发,虽然比不上40毫米机关炮,但在同等口径的高炮里这已经是名列前茅了;更重要的是,76毫米是当时技术条件下能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的最小口径,数量更少,但是使用近炸引信的76毫米炮弹要比数量虽多,但只能直接命中才能杀伤敌机的40毫米炮弹更“给力”。而且76高炮还有个优点,那就是一座双联76高炮的体积和重量大致相当于一座四联40毫米高炮,这样原本舰艇上的四联40毫米高炮可以轻易地换成双联76毫米高炮,在不需要对舰艇动大手术的情况下显著提高防空火力。只可惜等76高炮研制成功上舰服役,二战已经结束,失去了在海空作战中一显身手的机会。随着二战结束到来的,是久违的和平,武器装备的研制进度显然放慢了,美军就带着没有赶上二战的76高炮进入了上世纪50年代。
注:无线电近炸引信主要器件是电子管,就是“灯泡”。
大名鼎鼎之美国3"/50(76毫米)高炮,一个这样的双联炮座体积和重量大致相当于四联装40毫米高炮炮座,所以可以方便地替换。
从此中国开始了“飞、潜、快” 时代,海军飞潜快时代直到1994年新一代远洋驱逐舰服役才告结束。(海军航空兵的岸基飞机—潜艇—导弹快艇)
挂载RAT-52火箭动力鱼雷的IL-28轻型轰炸机是上世纪50年代苏联岸基航空兵攻舰作战的主要武器。图中苏军地勤人员正在为一架IL-28挂载RAT-52鱼雷。
中国也仿制过RAT-52鱼雷,定名为鱼-2式航空喷气鱼雷,这是北京军博内的展品。因为采用了火箭发动机,速度远高于普通的热动力鱼雷,水下航速接近70节,敌舰很难规避。不过缺点也很明显,航程太短,命中偏差又太大,苏军条令要求IL-28使用此雷时应计算鱼雷溅落点与目标间距离小于1500米,这意味着IL-28必须冒着中小口径高炮的密集火力投雷。而悲催的是,在这个距离上RAT-52鱼雷的横向偏差可达到8%,比佛莱彻级驱逐舰的全长还略大……
轰炸机空投RAT-52火箭鱼雷的示意图
反舰导弹出现后,攻舰一方的战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近海可以通过水面舰艇和航空兵在防区外发射导弹,让导弹突破舰队防空火力。比起飞机,导弹目标更小,飞行
高度更低,对付中高空大型目标的第一代舰空导弹拦截不了,在进入最后的制导段时飞行轨迹很不稳定,足以干扰高炮指挥仪计算射击诸元,76毫米高炮也难以命中。虽说装备P-15的蚊子级、黄蜂级导弹艇不能威胁到远海上的美军舰队(美军在50年代后期放弃了两栖登陆作战,不再寻求在对手近海发动大规模登陆的能力),但苏联大型舰艇、巡航导弹潜艇发射的P-5、P-6等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可以毫不费力地突破美军舰队脆弱的空防。
×××××××××××××××××××××××××××××××××××××××××××××××××××××××××××××
我只想说一句,老钱,你的控制论没白学啊;我把 愈天任的无线电近炸引信 的坑给填上了,yeah 。
博福斯40毫米高射机关炮确实很好,实战中可以克制日本自杀式飞机的进攻,这在中低空的防御里没得说。
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各种型号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被证明比 20 毫米厄利空高炮更能有效地对付日军的“神风”式自杀攻击机。由于供不应求,许多美军驱逐舰拆除了部分鱼雷发射管,临时安装上陆军使用的 M-1 型 40 毫米高炮以加强防空火力。为了防止炮手误射己方舰体,这些高炮安装有特殊的护栏。
鳕鱼邪恶: 纯小白请教一哈:介个在俺看来非常NB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原理是测量发射与返回的电波的时间差,还是测量返回电波的能量密度?。。。如果是前者,俺觉着在二战时期 ...
GMT+8, 2024-11-27 01:19 , Processed in 0.02913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