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工资定律和技术定律 假说(转)

热度 1已有 238 次阅读2013-10-3 13:05 | 技术

        工资铁率(Iron Law of Wages)。这个概念是古典经济学派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提出的。以没有特殊技能的工人为例,如果他的实质薪资增加了,在没有避孕的状况下,就会生出更多小孩。这些孩子的消费能力,很快就超过他的负担。经济能力较弱或较不幸的家庭,有些孩子就无法养活。这个工人的生活,虽然会因为所得的增加而短期改善,但在出生率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他很快就会被孩子吃垮。接下来他只能养活自己、配偶和几个小孩。

        如果以几十年或上百年为观察单位,就可以发现工人的实质收入,长期而言刚好可以养活一家几口,不会有剩馀。这种不会变富也不会饿死,只能求温饱(subsistence level)的所得,称为工资铁率,一般人无法逃脱这个铁率。这个概念在《人口论》之前就已存在,后来把这个概念学术化,称之为马尔萨斯陷阱。

        以英国为例,现代的长时期统计资料显示,从公元前到1800年之间,虽然实质工资有过多次起伏,但都没有超越过铁率(勉强温饱)的天花板。现在把1800年界定为产业革命的起点,是因为从1800之后,英国的实质工资,就以接近80度角的趋势上升:所得的成长率,远远超过人口的成长率,人类终于冲破工资铁率,逃脱马尔萨斯陷阱。

        这是1800年代前后西欧工业国家的情况,王公贵族与工商业界的生活富裕化,农民、贩夫走卒、无技术工人的生活,更是大有改善。美国在19世纪时,也急速加入这个行列。但也有不幸的国家,如中国、印度、非洲,一方面工业未能起飞,二方面人口成长率明显增高,在19-20世纪之间,仍深陷在工资铁率内。今日世界上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口,生活在这个铁率、陷阱、黑洞内。

        有一件很难马上接受的事实:虽然在1700-1800年间,已有蒸汽机和高度文明,但对18-19世纪的大多数人口而言,从「温饱」的程度来看,恐怕不会比中世纪或新石器时代好太多。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虽然今日有飞机、有电脑、能登陆火星,但对仍在陷阱内的非洲人来说,他们的温饱程度,还比不上1800年代的英国工人。1800年之后的产业革命,虽然减少了先进诸国「社会内」的生活差距(工人与中产阶级的差别缩小),但却扩大了「国际间」(如英国和非洲)的生活差距。

        接下来要回答三个问题:(1)为什么人类要到1800年,才能脱离马尔萨斯陷阱?(2)为什么在1800年时,英国这个岛国率先脱离陷阱?(3)为什么各国之间的经济成就,在1800年之后会扩大(严重化)?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脱离陷阱的关键因素,需要科技的突破。1800年之前,虽然瓦特已经改良蒸汽机,牛顿已发明微积分、能证明万有引力,但整体而言,1800年之前科技的平均进步速度太慢,每年约只有0.05%,大约是今日的1/13。这种速度不足以累积出逃脱陷阱的强大吸力

注:参见《十七世纪英国 职业兴趣的转移》,战斗吧,骚年。。。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较可争辩。并不是因为英国有丰富的煤矿、在世界各地有殖民地、有宗教改革、有启蒙运动。主因可能是;(1)政治与经济制度方面的稳定:英国孤立在北海,较不受欧陆各国之间的争战影响,在1200-1800之间,社会相对地稳定。(2)人口压力方面:在1300-1760年间,人口的成长相对缓慢,对粮食与自然资源的需求较少。(3)另一项社会性的因素,是富有阶层在经济上相当成功,在生育率上也较具优势。

注:自然界的扰动——>劳动力替代——>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守护——>持续的技术创新——>整个社会职业兴趣的转移,尻,这么复杂,我还是当穷人算啦,拼命努力才能看得见希望,持续努力才能起飞,去,我要做穷人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较明显。产业革命后,各国的所得差距愈拉愈开,形成强国∕弱国、殖民者∕殖民地、核心国∕边陲国的对比,至今不变。以2002年的情况来对照:体力工作者的时薪,在美国是9美元,而印度只有0.38美元。这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强国掠夺弱国资源(石油、矿产)的事当然不是新闻,强国的工业在弱国排放污染,以邻为壑更是常态,美其名曰「全球化」。

        人口增加的速度,快过粮食的成长速度时,每人的平均粮食就会减少,这是1800之前的状况。1800之后,在英国和西欧工业国家,状况就颠倒过来了。这些事情可用每人平均粮食摄取量的变化来显示,以下对比工业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实况,有历史资料也有现今实况。

        英国的体力工人在1800之前,所得的75%用在饮食上,25%用在衣物与居住方面。以饮食来说,这75%内有44%是穀类与淀粉,10%是奶类,9%是肉类,8%是饮料(酒或其他),3%是糖与蜂蜜,1%是盐与楜椒。

        接下来,对比1800年英国工人的薪资购买力,以及2001年非洲马拉威的状况。英国工人在1800年每日的薪资,可以买到3.2公斤的麵粉,而2001年马拉威的工人日薪,只能买到2.1公斤。同样的比较:英国工人能买到20.4公斤的马铃薯,马拉威工人只能买到4.2公斤。牛肉是1.4公斤对比0.6公斤。整体而言,1800年英国工人日薪的食物购买力如果等于1,2001年马拉威工人的日薪食物购买力只有0.4。也就是说:在200年之后还相差2.5倍。这也是有无产业革命的差别。

        若以1800年英国的平均每人所得为100,2000年时全世界有7亿人口的所得,比1800年时的英国还差。马拉威甚至只有33%,辛巴威约107%,印度110%,玻立维亚120%,中国157%。这是200年间有无产业革命的差距。

         下个问题是:这表示愈古代的人愈穷困吗?当然不是。若以小麦的购买力来表示,英国工人的日薪在1780-1800年间,约可买到13磅,但在西元前1800-1600年的巴比伦,工人的日薪可以买到15磅小麦。雅典在西元前408年可以买到30磅,在西元前328年可以买到24磅。这表示:尚未脱离马尔萨斯陷阱时,在经济最好的英国,生活水准未必好过古代的巴比伦。

        现在把各国的状况,都拉回到1800年前后,来对比工人每日薪资的小麦购买力。最高的是阿姆斯特丹(21磅),土耳其的伊斯坦堡(18磅),伦敦(16磅),英国(平均13磅),巴黎(10磅),长江三角洲(6.6磅),韩国(6磅),京都最低,只有4.5磅。换言之,阿姆斯特丹是京都的4.6倍,英国是京都的2.8倍。

         最后来对比英国(1789-96)与日本(1750)的农民食物内容。英国农民的食物中,有60.6%是榖类与豆类,日本高达95.4%。糖类在英国有4.7%,日本是「零」(所以1895年之后在台湾大量兴建糖厂)。肉类与脂肪在英国的粮食中占28.4%,日本只有4.6%。

注:1800 年的时候,中国是比日本富裕的。中国人终于找回了点尊严。想起了<望乡>的纺织工人,日本人真能吃苦。中国是长期动乱以后,才达到日本的贫穷水平的,日本说的东西,全明白了。那还说啥,要想富,日本路。

日本能学习西方是因为它的社会形态,地方藩主根本就不鸟将军,迅速西化。

××××××××××××××××××××××××××××××××××××××××××××××××××××××××××××××××××××××××

还有一个定律被称为“技术铁律”的,实证研究表明, 提高技术可以提高工资,但反过来却不行,即提高工资不一定能提高技术。

××××××××××××××××××××××××××××××××××××××××××××××××××××××××××××××××××××××××

         这是台湾人写的,不一定对,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呵呵

        现在我明白了,俺就是一社会平均值。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1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8 20:10 , Processed in 0.0256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