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闲聊希腊哲学
热度 3已有 373 次阅读2013-6-18 13:00
|
希腊, 哲学
哲学不是科学,两者的“发展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的发展是“线性的”知识积累,我们用不着非要了解一门科学的历史一样可以学习和利用它的成果,因为它的最新成果就凝聚在当下的某种载体之中,我们拿过来学就可以了。
但哲学却不是如此。
如果有一个问题,我们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有了惟一正确的答案,那么虽然以往的探索都具有历史的意义,但是在这个惟一正确的答案面前,它们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们用不着理会它们,只需要掌握这个正确答案就行了。然而,如果有一个问题是永远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只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那么在这些解答方式之间就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它们都超越了时间和历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可供后人选择的道路。
换言之,由于哲学问题乃是永恒无解因而万古常新的难题,故而一切答案都不具有终极的意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都具有“平等的”价值。就像唐诗和宋词,彼此之间无法取代。如果说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文学家们将某一种艺术形式推向了顶峰,而哲学家们则是将一条思想之路走到了“极至”。
哲学家通常思考的都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他们思考的也很“根本”,于是就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到了极端,后人若要解决问题就不可能再走老路,因为那条路已经被走“绝”了,他只好换一条路走。
哲学并不只有一条路而是有许多条路,任何一条路都不足以代表哲学本身。
哲学就是自己把路走完,走尽,让别人无路可走,不得不另辟蹊径。
从中国哲学作为起步来认识希腊哲学
中国本土的道家学说,爱讲“有、无”;中国广泛流传的佛家学说,爱讲“空”。但不论是“有”或者 “无” ,又或者 “空” 都是一种状态,都是一种 “存在” 方式。
“存在”概念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语言学背景,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印欧语系所特有的系词结构的产物。不同的语言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形成不同的表达哲学思想的方式。
在印欧语系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基本的语句结构,即系词结构:一个语句通常是由系词连接主词和宾词而形成的。
在希腊人看了,语言所表述的东西与被表述的东西是一回事。
在语言中,主词和宾词都是可变的,惟有连接两者的系词“是(Being)”是不变的。天“是”蓝的,花“是”红的,这“是”一棵树等等。一切东西首先是,然后才是什么,换言之,这个“是”是使什么成为什么的根据和前提。
现在我们要寻找变化中不变的东西,而不变的只有这个“是”,加之由“是”的不定式亦衍生出了它的分词形式和名词形式,这就使我们可以像追问其他概念的含义一样,追问“是”是什么。
在巴门尼德看来,正是这个“是” 使 “是什么的东西” 成为了 “什么”,正是这个“存在”使存在着的东西存在出来了。
这就是说,“是”先于所是的东西,“存在”先于存在者。一切存在者先要存在然后才能存在出来。
于是,存在不仅是所有事物中惟一不变的东西,而且它也是一切存在着的东西之所以存在的前提和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