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狗屎和王八拳

热度 3已有 346 次阅读2013-4-25 16:21 | ,

注:中国人大多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和糊涂蛋,也许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缺少 “原发性思考” 的经验。


        狗屎并非是无用的,很多时候你都需要中间层,这些中间层 (临时措施 )垒起来就是狗屎。

       
原来我们都是站在狗屎和王八拳的肩膀上的

×××××××××××××××××××××××××××××××××××××××××××××××××××××××××××

       说说中国人经常胡扯的一句话 “牛顿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句话一般被中国人用来证明牛顿的谦逊,但其中有一些不广为人知的事。

        牛顿早年被比他资格老一点的物理学家胡克(胡克定律还记得?)压制得非常不爽。胡克是个矮子,可能就是有点类似侏儒那种。牛顿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是站在侏儒肩膀上”,以此来讽刺胡克的。

×××××××××××××××××××××××××××××××××××××××××××××××××××××××××××

       言归正传,说起牛顿的这句话,应该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胡克。我们知道,胡克最 著名的发明,是胡克定律。也就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其实,他还有更多的伟大的贡献:首次用显微镜看到并命名了细胞;首次观察到 火星和木星的自传,发现双星;首次测量恒星的视差;发明了轮型气压计、液体比重计、风速计、里程计以及现在还在用于车辆传动装置中的万向节、钟表的游丝、 后来用于相机的可变光圈,并且,他还是当时有限的建筑设计师!以至于后来有人称他为“英国的达芬奇”!那真是一个辉煌的年代,我们常常在读到这些伟人成就 的时候莫名的感到可望而不可及。

   而牛顿是胡克的晚辈,牛顿(1642-1727)比胡克 (1635-1703)小7岁,胡克据传相貌不扬,身材不高,而且驼背的很厉害,他最后连一幅画像都没有留下(有人说这也是牛顿的功劳),牛顿他们最初的 争论是关于著名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牛顿认为光是粒子组成的,而胡克认为光是一种波,我们知道,胡克的很多发明和发现都是和光学分不开的。


   这还只是开始。在1675年,牛顿发表的另一篇光学论文招来了胡克更加严厉的 批评。这篇文章,可能是牛顿利用凸透镜和平板玻璃观察到了一种干涉图样,称为牛顿环。胡克认为,“牛顿论文中的大部分内容是从他在1665 年发表的《显微图谱》一书中的有关论述中搬来的,只是做了某些发挥。两人进行了一番貌似彬彬有礼其实暗藏讥讽的通信。”牛顿在1676年2月5日致胡克的 信中写道: “笛卡儿 (的光学研究)迈出了很好的一步。你在一些方面又增添了许多,特别是对薄板颜色进行了哲学考虑。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 里就是出处了(If I can see a bit farther than some others, it is because I am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这句话被认为是牛顿的谦虚,后来被许多人当成座右铭,但是如果我们知道牛顿其实看重实验和数学计算而蔑视胡克的哲学思考,并且胡克身材不高、驼背得很 厉害的话,就可以明白牛顿的这句话并不是在恭维胡克。这场争论的结果是,牛顿疏远了皇家学会,而且决定等胡克死后再发表有关光学的论著,在这部1704年 ——胡克死后的第二年——出版的著作中,牛顿完全不提胡克对薄板颜色研究的贡献。


   牛顿当时的确处在一个事业的上升期,年轻人的发展总是会受到科学界前辈 的打压的。可是相比牛顿,晚年遭到冷遇甚至心理抑郁而终的胡克非常可怜,人们甚至不知道他究竟长的什么样子。牛顿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绝对是至理明 言,在任何领域,包括科学研究领域,每一个成就都不是空中楼阁。我们无法评价这一切,每一种偏向的论调都会影响到一个阶段人们的思维方式,如果说牛顿过于 傲慢,无视胡克的贡献,权威当道可科学界很多年轻人可能要倒在前辈的呵护之下,长期无法翻身;如果说胡克压制了年轻一代,导致牛顿忍气吞声,决定等到胡克 死后再发表他的光学论著,那人们是不是都要无视前辈的贡献,对巨人到底是谁而只字不提呢?


  事情总是这样,在新与老的博弈中,我们无法找到最优化的结果。只有靠自己的判 断,意志,和个性。压制别人的前辈是有的,乐于提拔青年人的前辈也是有的,甘当绿叶的年轻人有,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更多。到底做哪一种?合作当然能共赢, 就象波和粒之争,根本没有谁对和谁错,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可是没有人愿意妥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胡克的《显微制图》一书为实验科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既明晰又美丽的记录和说明,开创了科学界借用图画这种最有力的交流工具进行阐述和交流的先河,为日后的科学家们所效仿。1684年时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塞缪尔·佩皮斯就是看到胡克的这本书,对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立即购买仪器于1665年2月加入皇家学会。他称赞该书为他一生中所读过的最具天才的书。


注:比较一下大陆的教课书和老外的教课书,就发现出差别了。


        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1633.2.23-1703.5.26),17世纪英国作家和政治家,海军大臣。以散文和流传后世的日记而闻名,出身于伦敦一裁缝家庭。早年肄业于伦敦圣保罗中学,1650年入剑桥大学,1653年获得学士学位,晚年以大盘珍藏图书和手稿献给母校剑桥大学马格达林学院。1662年起,他悉心专研海军的的各种有关业务,调查军需品价格,为王室节约开支,同时建立契约与备忘录并抄存公函副本。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伦敦发生鼠疫和大火,他坚守岗位,赢得了国王查理二世的信任。第三次英荷战争期间,原海军大臣约克公爵(后来的詹姆斯二世)改信天主教,被迫辞职。佩皮斯遂晋升为海军大臣,同时成为国会议员。在以后的六年中,他取得的最高成就是,经国会批准建设30艘新军舰,恢复英国对法国,荷兰的海上均势。他在海军方面提高功效反对腐化的努力遭到权贵们的嫉恨,受到污蔑陷害,一度深陷牢狱,幸而查理二世解散国会,他才摆脱杀身之祸。1660年他到海军任职后,不但使英国海军实力增强了一倍,并为之创立了秩序、纪律和服役质量的优秀传统。

        他退休在家14年间,经常与著名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建筑师克里斯托弗·雷恩、文学家约翰·德莱顿等名流学者书信往来,过从甚密,并收集资料准备撰写英国海军史,全书未成,仅于1690年写成前言,题为《1688年12月前10年间皇家海军状况回忆录》。佩皮斯主要以其27岁到36岁(1660年1月1日-1669年5月31日)10年间日记闻名于世。日记实用速记写的,计四开本6卷,共125万字,是一部最杰出的艺术作品,成为继《圣经》和鲍斯维尔的《约翰逊传》之后,英语中最佳床边读物。作者在其中表现了用寥寥数语生动概括一个人物或者一副图景的天才。他对王政复辟,查理二世的加冕典礼、伦敦大火(1665年)和伦敦大瘟疫(1666年)等的详细描述,成为17世纪最丰富的生活文献。他治下的皇家海军舰队为日后英帝国统治海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佩皮斯于1659至1669近十年间以日记的形式完整记录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见闻琐事,大到1665年的大瘟疫和1666年伦敦大火灾,小至家里的浴室和Kenelme Digdby爵士制作小蛋糕的精确配方。Samuel Pepys: Diary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之作。日记原稿六本,全部以速记符号写成。佩皮斯一生爱藏书,他的遗嘱郑重其事,将藏书及日记留赠给剑桥,由莫狄连学院Magdalene College保存。日记清楚显示在藏书目录里,但无人问津,埋没了百多年,直至1818年,由于与佩皮斯同期的历史人物John Evelyn的日记出版大获好评,当时莫狄连的院长才“发掘”出佩皮斯的日记来,把工作交给了一名穷学生John Smith。他日以继夜,花了三年时间,把佩皮斯的3102页除了极不雅部分之外全译出来,长达9325页原稿,所得的报酬只是二百镑。但最讽剌的是,其实译码索引一直都是在藏书之中!


×××××××××××××××××××××××××××××××××××××××××××××××××××××××××××




1

膜拜

鸡蛋
1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1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22:19 , Processed in 0.03144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