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基督教在中国和罗马传播的比较 —— 斯多葛主义和儒家学说的相似性 ... ... ... ... . ...

已有 613 次阅读2013-3-9 21:01 | , 罗马, 基督教, 四库全书, 利玛窦

参考 朱锋刚 的两篇文章 :

《从理性拯救到信仰救赎:斯多葛主义伦理学之于基督教》

利玛窦《二十五言》的爱比克泰德思想——兼谈中西哲学比较何以可能

×××××××××××××××××××××××××××××××××××××××××××××××××××××

利玛窦的《二十五言》 在 《四库全书总目》卷125列《二十五言》为杂家类存目。

英文《四书》我有  理雅各(James Legge , 1814—1879) 的版本。

        19世纪的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极为流行,随后,中国本土的翻译家、学者辜鸿铭(1857—1928)也翻译出版了他的《论语》译本。辜鸿铭的《论语》译本因其独特的译风在西方也广为流传。


        理雅各的《论语》译本以通行的《四书集 注》为底本,他对《论语》的理解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正统思想的影响。为了让说英语的人也能充分地了解东方的哲学思想和灿烂文化,他力求使自己的译文能够保持 原著的原汁原味,所以其翻译可说是学者型的,十分忠实于原著,并且附有详尽的注解,例如,他对书名《论语》的含义、书名的译法、各篇的内容结构和归类方法 都作了详细的注解。在解释各章的内容时,他“对各章所作的注释涉及面广,种类繁杂,大体包括:(1)概括说明该章内容;(2)分析和理解关键词语;(3) 提供背景知识;(4)对孔子的言论发表看法等四方面内容”。有人总结其译风为“如实、冗长、呆板”,较少文学色彩。虽然为了追求准确性,希望尽可能 原汁原味地翻译原著,但过于直译,读来十分吃力。不过因为他力求忠实于原著,后出的译本终究无法完全取代他的译文。


×××××××××××××××××××××××××××××××××××××××××××××××××××××

《四书》最早的翻译是拉丁文版的,英文版是后来的事了。

         柏拉图主义、斯多葛主义和保罗的因信得救说,是基督教普遍主义的三大主要思想来源。

         斯多葛主义是罗马的官方显学,基督教不融合斯多葛就无法在罗马传播。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07:52 , Processed in 0.02762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