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往所受的教育的再认识
已有 193 次阅读2013-1-8 17:52
|
的, 教育
以前我偶然读了一本陈祖德先生的自传《超越自我》,在这本书里陈先生极为推崇集训的训练方式,这和我自己的认识不谋而合,然后我就奉为至宝。产生这种思想有很多种原因,和我个人的认知有关,因为“训练比实战更能提高人的能力”。
注:这一观点在建国初期就引发过一次大论战,实战派和训练派 意见不一。
今天我偶然看了一本书,《
认知科学 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我彻底傻了,原来我奉为瑰宝的东西是5、60年代的教育理论。
这一教学理论的创立,美国心理学家 桑代克和斯金纳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前承巴甫诺夫和达尔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学习是行为的改变,而这主要是一种受控的行为。这一学派的很多理论为大家所熟知。机械训练(drill and practice)、大运动量训练 这是桑代克先生的观点,斯金纳的特殊之处则在于他更突出地强调了“强化”(reinforcement)的概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心理学逐渐取代行为主义在心理学领域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这一发展有着一定的外部原因,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为认知心理学(更为一般地说,就是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必要的理论框架。
中国在认知科学方面发展滞后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恢复教育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缺少人才,又把5、60年代的老帮菜请出来了。没有粮食,窝窝头、咸菜先吃吧;二是计算机技术不普及。
在2千年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中国形成一个分水岭,对行为主义的教育模式反思越来越多,对认知科学越来越重视。
×××××××××××××××××××××××××××××××××××××××××××××××××××
梁贯成教授于1992年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数学教育)学位,现为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数学教育,研究方向是不同国家数学教育比较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学学习的特征。梁贯成是国际知名学者,于03年获选福布莱特奖(Fulbright
Scholar),于06年及08年分别获教育学院杰出研究学者及杰出研究生导师。梁贯成教授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银行的多个教育
项目顾问,是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执行委员,国际教育成就评鉴协会(IEA)常委会成员,是国际大型研究项目国际数学及科学趋势研究
(TIMSS)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