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平民教育
热度 1已有 487 次阅读2012-12-1 11:24
|
教育, 的
晏阳初当年是如何搞教育的
当时,在美国青年学生中,影响至大的两个国际基督教组织“基督教青年会”和“学生志愿往国外传教运动” ,在耶鲁大学中活动频繁。这两个组织相互之间声息相通,关系密切。对晏阳初都有过重大影响。他有时乘二个小时的火车,赶往纽约,参加青年会举办的全国性活动,并结识了该会副总干事长福勒且尔·薄克曼(Flercher S·Brockman),同时重逢了香港时认识的该会骨干巴乐满。这两人后来都成为晏阳初在中国开展平民教育运动的有力支持者。晏阳初与“学生志愿往国外传教运动”组织,也有接触。结识了该组织耶鲁理事巴克(Josepn Barker),与骨干路思义(Henry Luce)以及他的儿子小路思义。这些人,后来也都成为中国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运动的支持者。晏阳初逐渐成为基督教会的活跃分子,他分别参加了基督教男青年会(YMCA)、弟兄会(CROSS and SWORD)、裴陶会(Beta Tneta Pi), 并加入中国留美学生会。他严肃得体的举止,温文尔雅的学者风度,赢得了同学们的拥戴,大家公推他担任耶鲁华人协会会长。
晏阳初常去的地方,还有纽约的许芹(Huie kin 1854-1934)牧师家。许牧师出生于广东台山,14岁只身来美闯荡,成为在纽约第一个晋升为牧师的华人。他与荷兰裔露薏丝· 亚尔南小姐(Louis Van Arman)结婚。他们的第三个女儿许雅丽(Alice Ordainia)后来成为晏阳初的终身伴侣。
1917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三个年头,美国因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政策而于4月宣布对德战争。一时间战争气氛弥漫全国。全美基督教青年会设立战时工作会,开展全国性募捐运动与到欧洲前线为海陆空军服务运动。耶鲁大学校园里相继设立海陆空训练班,师生们踊跃报名。举国上下的爱国热情,令晏阳初钦佩感动。8月,中国也对德宣战。限于国力,中国未派一兵一卒去欧洲战场,而约有15万华工,被英法等国招雇,正在英国与法国的战区和后勤区充当劳工。当青年会发出号召,动员大学生们特别是兼通双语的中国留学生赴欧洲战场为华工服务时,晏阳初在耶鲁的学业也行将告一段落。于1918年6月初的一天,即毕业典礼后的第二天,毅然踏上了人生路上新的征程。
1918年夏,晏阳初与两位中国大学生随同美国军队乘军舰首途欧洲。在大西洋上,鱼雷满布,临近欧洲大陆时敌舰频繁出没。同行的有三条军舰,前一条和后一条均被鱼雷炸沉,唯独他所乘中间的一条军舰幸免于难。6月,抵达法国北部的布朗。至此,晏阳初开始了平民教育生涯。
战争开始后,北美基督教青年会已在法军华工营中开展服务和福利工作。哈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史义璇已于1917年来法参加这项工作。晏阳初来到布朗后,立即在工营中参加了为华工的服务。
布朗有5000名华工,他们来自中国北方农村,来法前受尽苦难,缺衣少食,无从上学。他们虽有刻苦耐劳的精神与正义豪爽的性格,但因不识字,无知识。到欧洲后,成天修筑道路,挖掘战壕,运枪械弹药,掩埋尸体,劳动强度很大,语言又不通,常被军官们鞭打斥骂,奴役虐待。寂寞单调,是战区生活的写照。夕阳西沉后,华工的时间尤难打发。每一工营均有公共食堂,同时又是晚饭后的聚会所。有时在这里放电影,放留声机唱片,或做点游戏。中国学生就选择报纸上的中国动态、欧洲战况在这里口译给华工听。
××××××××××××××××××××××××××××××××××××××××××××××××××××××××
注:感谢北美基督教青年会,不然那段日子该有多难熬啊。
也得感谢列宁这个机遇,列宁法语、德语都很流利,不然呢,中国短期内很难混出头。
斯大林,能跟斯大林学啥,学东西就是这,你得从头开始学,不管对的错的都学,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
一天晚上,一位华工来找晏阳初,胆怯地问:“晏先生,您能不能替我写封家信?”晏阳初爽快地为他写了。第二天,有四五个人找他写信,一个月后,每晚有几百人了。信均很简单,报平安外,就是兑钱回家。但每天晚上写信,白天汇兑,工作量很大,相当烦琐,需要很大的忍耐。几个月后,他灵机一动,召集一个群众大会,将5000华工都拉去开会。他站在台上说:“从今天起,我不替你们写信了,也不讲时事了。”台下一阵喧哗,说晏阳初真会开玩笑。他继续讲:“从今天起,我要教你们识字,写信。”又是一阵喧哗。他又说:“愿意学的请举手。”会场鸦雀无声。沉默一会儿后,有40多人陆续举起了手。
那一晚,是晏阳初最难忘的一晚。就在公共食堂里,他和几个华工围坐在一张饭桌。他面前放着一块小石板,一枝石笔。他作“开学训话” :
我先教你们认数目字,这样你们才会认钱,数钱,慢慢再学汇钱。人生在世,
不是为赚钱,可是为了生活不能不赚钱。你们冒险来这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为
的是赚钱养家。好不容易赚了钱,自己却不会寄回家。我愿意为你们汇钱,但是
我知道,你们觉得不好意思总是求人。求人不如求己。认字不是什么难事,只要
肯用心,天下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事。①
回答是沉默,也没有人散伙。晏阳初“开讲”了。他开始教写“一、二、三、四、五”,再教阿拉伯数字。华工们跟着用手在大腿上比划,眼中闪着光,嘴中念着数,态度极其认真。此情此景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的。公共食堂里,没有讲台,没有黑板,没有课桌椅。一切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工营中发给每个学员一块小石板,一根石笔。华工教育就这样起步了。这是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的彻底实现和高度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他把握着两个原则,一是因人施教,二是就地取材。他说:
教他们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发展脑力以适应生活的需要。因此,所教的是他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字、最需要的字,所谓“就地取材”,就是从生活中吸取教材,为的是密切连接教育与生活。②
会写数字后,便开始学写自己的名字。当他们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时,高兴得了不得。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正看侧看,得意中有一份骄傲。”然后,晏阳初教华工们写家信,如“父母亲” 、“大人” 、“平安” 、“健康”等。就这样,40多位“苦力” ,每晚1小时,4个月后,其中有35位可以写家信了。为鼓励他们,他请了一位将军来主持毕业典礼。5000华工赴会,35位考试合格者,一一从将军的手中领得一张大红纸写的毕业证书。这成了华工营的一条头号新闻,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桩破天荒的事。
首届识字班光荣毕业,5000华工对35人刮目相看,均羡慕万分。第二班招生,有近300人报名。第三班招生时,报名者竟超过了1000人。见此情景,主管的一个主持华工战地服务工作的英国军官,来布朗视察,发现华工营中书声琅琅,许多华工手不释卷地专心攻读,大受感动。他返回巴黎后,即来电邀请晏阳初主持20万华工们的教育工作。布朗营中的寇耳上校命令晏阳初教所有的5000余华工识字。晏阳初纵有三头六臂,也是爱莫能助。但这是军令,岂能不从?情急智生,一种新的教学法突露曙光。他将营中华工加以编排,分组学习。由识字班的毕业生分别教导始学者。35位新教员,立即活跃于工营。这就是后来“导生传习制”之萌芽。这35位新教员为了要教别人,不失面子,便继续充实自己,故不断长进。晏阳初在《九十自述》中指出:“1920年,我回到中国,在各地推行识字运动,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致上本之于在法国所实验的。此法名称为‘导生制’,意思是以学生引导学生。”“导生制”实施后,在华工各营引起强烈反响,都认为这是一种扫除文盲的好办法。
华工识字的人日渐增多,阅读能力日渐提高,同时也向晏阳初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主要的有二:一是教科书,一是日常读物。也就是平民教育规范化和巩固识字成果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他“思之再三” ,做了一些实验。他说,这些实验“对后来的平民教育起了重大的作用” 。
当时在法国工营,他每天为各种繁琐事务奔忙,书籍缺乏。而且他及其他中国学生均没有编写教科书的经验。他认为旧式启蒙书如《三字经》、《千字文》虽不合现代之用,但它们简洁的文字琅琅上口的节奏韵律与隽永的故事,以及选择千余字作初学读本的构想,仍是值得参考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从一本中文字典及国内寄来的报章中,选择了极常用的单字和复词,再加上华工的通俗口语及平常家信习用的词语,从中筛选出共1000余字,作为华工识字的基本教材。后来,他回忆说:
我在国内推行识字运动,请了许多专家编写《平民千字课》,内容与在法国用的教材差别很大,但以千余字为初学基础的概念,溯源于旅法时期。①
注:这就是白话文的开端,表音文字在初学时是有优点的。
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成绩,提供课外读物,晏阳初于1919年1月15日创办了《华工周报》。这是在一战时期华工营中为华工阅读的第一份报纸,也可能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份工人报纸。编辑部里只有两个人,除晏阳初外,另一位是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系的傅若愚。撰写稿件,刻写钢板,跑印刷厂,皆由两人承担。纸张及印刷费,由基督教青年会承担。报纸采用石印,印数为500-1000份,印好后在华工营中分发。
《华工周报》创刊号上,发表了由晏阳初执笔的发刊词《本报特告》,说明本报宗旨是“开通华工的知识,辅助华工的道德,联络华工的感情”。投稿的要求是“文字以官话为合宜,题论以进德智为标准” 。这开宗明义的《特告》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德智并重,反映了东西方教育的融合。重德显然是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孔子一生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 ,强调道德教化。重智则是西方教育的传统。从苏格拉底到杜威,他们认为,知识是生活的工具,都强调教育要授人以知识。重德轻智与重智轻德,都不是完整的教育,而德智并重,才趋于合理。以官话作为书面语言,体现了紧跟时代潮流,适应国内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的改革精神。
《华工周报》创刊,正值1919年新年之际,所以又登载了晏阳初的《恭贺新年:三喜三乐》。文章鼓励华工要乐观对待自己的境遇,向美与善的方面努力;并要警戒自己,将思身、思家、思国结合起来。勤俭节约,戒烟戒赌,洁身自爱。要有国家观念,时刻意识到“自己就是中国全国全族的代表” ,把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国家的荣辱联系起来。努力增广自己的见闻,将来回到祖国,努力为兴家立业,强种强国而做出贡献。
为了适应华工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华工周报》的内容力求简明扼要,栏目多样。旨在益智的,设“论说” 、“祖国消息” 、“欧美近闻” 、“欧战小史” 、“世界奇闻” 。为了进德,辟有“名人传略” ;为了联络感情,设“华工近况” 。《周报》常举办征文比赛,题目多与国家社会有关,旨在激发华工的思想,开扩胸怀,热心公益。《周报》发行数月后,晏阳初收到了一封“读者来信” ,大意如下:
晏先生大人:自从您办周报以来,天下事我都知道了。但是,您的报卖得太便宜了,只十个生丁,恐怕不久要关门。我现在捐出我三年的积蓄,365个法郎。②
华工们辛勤劳动,只有微薄的收入,但竟肯用三年的积蓄支持这张小小的报纸!这笔积蓄是冒死赚的血汗钱啊。目睹华工们动人的义举,晏阳初深受感动。他憬悟到,努力解除苦力的痛苦,开发苦力的潜力,当是今后为国民服务的方向。他说:“我在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没想到他们竟教育了我。他们的智力和热诚,渐渐引导我发现一种新人。这新人的发现,比考古学家发现北京人,也许还要重要。”数千年来,这种人被认为是没脑筋的人,没有时间读书,也没人教他们。自此而后,他立志不做官,也不发财,要把“终身献给劳苦的大众” 。他发出一感人肺腑之言:
教育劳苦大众,是一种使命,也可以是教育的革命,我要为这革命而出家,
就是抛弃荣华富贵。劳苦大众所需要的,不是脑筋,而是机会,受教育的机会。
他们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
那个时候,我就想做平民教育工作。平字是一个很好的字,有两个大意义。
一方面,是平等的意思。不管是黄人、白人、黑人、穷人、富人,人格都是平
等的。有了人格的平等,进一步求教育的机会平等,平社会之不平。平民教育
就是全民教育。另方面,平是天下太平。如果人人无机会受平等的教育,天下
不会太平。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华工被遣散归国。但晏阳初的华工教育,却引起国内外人士的注目。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对此奖勉有加。华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者甚众,不少人得了“铁十字架”奖章。华工初入法时,识字的仅占20%左右;1920年底,识字者增至38%左右。
晏阳初立志从事平民教育,但深感自己的学识需要充实,当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研究所给他奖学金,于是他考虑返美再行进修之计。1919年6月9日,他和蒋廷黻等登海轮,驶向大西洋西岸。在法国的工作便告结束。晏阳初说,“这一段,正是我一生事业的开端。”
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了一年,成绩不错,得到硕士学位,奖学金也可以继续申请。但优游林下的生活,未能使他“乐不思蜀” 。恰恰相反,更加触动了他一个赤子的拳拳报国之心。他说:
美国的富裕和民主,更使我深惭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我怀疑,在学校里所学的,
有多少可实用于中国的改革。要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和安乐社会,非一举可成,而
当从基层做起,扫除文盲,普及教育。需要从下而上的革命,当时许多知识分子都
有同感。虽然各党派,团体,各个人,仍在探索理论的基础和行动的方案。那是一
个惶惑动荡的时代,旧的制度和观念在解体,有志之士纷纷想在新时代中一显身手。 ①
此时,胡适和陈独秀等人在国内提倡文学革命,推行白话文运动,“实已为消除文盲工作跃进一大步” 。他设想,如果改进教育工具,把在法国编行的华工识字课本,重加修正,适用一般平民,同时广延博招志愿的教员,在各处举办为期4月的识字班,可望在短期内扫除中国的文盲。他还认识到,中国人家庭意识强,社会意识弱,需要一个基地,一个援助的组织。而基督教青年会素来热心服务社会。为此,他专门到纽约访问北美基督教青年会协会副总干事福勃旦尔·薄克曼,向他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薄克曼告诉他,在上海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当乐于援助,可与该协会总干事余日章商讨。正值此时,巴中来信,提到母亲体弱多病,这一消息,更使晏阳初归心似箭,心早飞向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六、识字运动
1920年7月29日,晏阳初搭乘“俄罗斯皇后”号海轮,启程回国。在辽阔的太平洋海面上漂泊,海水一样的湛蓝,波涛一样的汹涌,但与四年前的心情却大不一样。学成归国的青年晏阳初雄心勃勃,在经历了科学民主洗礼与基督教文化的进一步熏陶之后,胸中的烈火燃烧得更旺。他的人生目标已经确定。对于苦难中的祖国,他早已以身相许。回国后,不做别的事,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劳苦大众的事业,他坚信“四万万同胞,勃然兴起,普及教育,人人自振,个个自新” ,中华民族一定会强盛!
8月14日,“俄罗斯皇后”号在上海港靠岸。阔别四年的晏阳初,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回国后的晏阳初,满腔热血,一门心思要把在法国开创的劳动群众的教育事业,在国内推进。茫茫海宇,当从何处入手呢?此时,已是“五四”运动之后,科学与民主被提到头等重要地位,国民教育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还只是零星的,慈善性的,以儿童为范围的。以一般苦力为对象的平民教育,虽有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及蔡元培、邓中夏、罗家伦等人的倡导,却多为思想理论的宣传。一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庶民地位与权利的张扬中,也阐发了平民教育的思想。而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系统地从理论的研究到具体的实验推行,还未见到。这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需要借助团体或机构的力量。根据离美前福勒且尔·薄克曼的建议,晏阳初立即赶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部,拜访了总干事余日章。
余日章(1882-1936),湖北蒲圻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攻读教育,获硕士学位。武昌起义后,组织红十字会,自任会长,并充任黎元洪临时总统的英文秘书。1917年脱离政界,接替王正廷出任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
此时,余日章正在为青年会物色人才,他早已知道晏阳初的经历,所以当即邀请晏阳初参加青年会。晏阳初告诉余日章:“我很钦佩青年会的工作,但是,我的志向是办平民教育,把在法国开始的事业继续在国内推展起来。”看到晏阳初的决心如此坚定,余日章说:“平民教育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青年会将全力支持。现可在会内增设一个‘平民教育部’,就请你来主持。青年会总会设在上海,人力、物力供应较为方便,会内的美籍人员饶伯森(Dr. C. H. Robercson),还有皮特医生(Willian Wesley Peter)也都倡导用图表、仪器、幻灯片为辅助工具的直听教育,让他们协助你好了。青年会在各大中城市都设有分会,他们也会协助你在各地开展工作的。”
晏阳初为青年会平民教育科制定了“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用目标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的工作方针。首先对当时散布在各地的贫民学校、工读学校,进行缜密的调查,详细考察它们实施的情形。经过调查,发现在中国举办平民教育有三大困难。第一是“穷难”──老百姓贫穷,一天到晚忙于生计,没有钱支持他们去受教育;第二是“忙难”──他们终日忙碌,没有多余时间接受教育;第三是“文难”──中国文字难认难写。解决“三难”的对策,就是举办经济的(以最少的金钱,收最大的效益)、简单的(以最短的时间,获最充分的知识)、基础的(授与最适用的读写知能)民众教育。因此,平民教育的第一阶段工作,就须以识字运动的姿态出现。急需干的几件事情是:
第一是“选字” 。中国文字数以万计。清代出版的《康熙字典》收有汉字47035个字,一般的中国人,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学会。生活中常用的汉字有3000多个。但要求已成年的中国文盲掌握这3000字,也绝非易事,还需最大限度地精简。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大工程。晏阳初前后动员了50多人,搜集当时民众日常使用的有关文件以及白话文书刊,如小说、戏剧、民歌、帐簿、文契、告示、街名、商店招牌等等,共搜集了150万字的材料。统计每个字出现的次数,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确定为常用字。再从常用字中筛选出出现频率最多的字1000多个,作为基本字。
第二件事是编教材。这是更困难的事,要按照平民大众的接受能力,还要考虑到课文的先易后难的原则,并需注意内容的精炼,初步编出白话文课本《平民千字课》二册,以供急需。
第三件事是选定地区实验试用。
第一个选定的地区,是湖南的长沙。
1922年的春天,晏阳初与工作人员抵达长沙。工作步骤分五步:(一)分别拜访当地各界领袖、社会贤达,说明来意,请求支持帮助。(二)扩大宣传,发动全城大中学校学生游行宣传,张贴宣传图画、散发传单,上街直接向民众宣传。组织中小学生与各界青年代表游行,向街旁群众喊话:“你们识不识字?”“不识字就是瞎子!”“我们办平民学校是为瞎子治病的!”一路上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三)招生。游行后的第二天,把大中学生组织起来,将长沙全城分为52段,分头挨家挨户去动员劝说。一连三个下午,共招到1300多人。(四)找校舍。工作人员与学生骨干,分别去借行会、机关、寺庙、居民的空闲房屋。由于各界对动员民众识字,有了认识,纷纷支持。校舍顺利解决。(五)请教师。共需要150名教师,晏阳初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会议,进行动员,讲明开展平民识字教育的意义,并申明工作完全是义务的,没有任何报酬。他请愿意义务教学的人站起来。结果全体到会的教师都站起来了。所需150名教师的问题顺利解决。短短十多天,50多处平民教育就办起来了。
50多处识字班同时开学。条件极差,课桌椅、黑板、纸笔都不齐全,但教师与学生热情高涨。万事开头难,教学中困难重重,在一个城市内如此大规模地开展识字教育,没有先例,没有经验,问题也在所难免。这一消息传至全国,就招致来许多非难、反对。有一些顽固的旧派人物,站出来指指点点,甚至在许多报纸上,冷嘲热讽,攻击诋毁。如责难用白话文教学,反对采用简笔字等等。但是,这一运动受到了许多开明人士热情肯定,特别是受到广大民众由衷的欢迎。这给晏阳初以极大的鼓舞。
在法国的华工教育中,晏阳初迎合时代的进步潮流,创造性地运用白话文首创劳工识字教育,与国内新文化运动大众化民族化民主化的方向,不谋而合。现在回到国内推行平民教育,仍坚持改革的方向。坚决地倡行白话文教学,采用简笔字与注音字母。从一开始就避免了文言文教学中的缺限──模仿古人的表达方式,运用古人的语言工具表达今人思想,误导被教育者背离现实的经验世界的错误。这是一种思想方式的转变,它反映了晏阳初和他的同道者们,已经走出了传统文字教育筑成的高楼,而扎扎实实地回落到了人间。
在学界朋友们的帮助下,《平民千字课》的续编修订工作也在进行。朱经农、陶行知、瞿菊农、孙伏园等人积极参加。以后在试用中又不断充实提高,一套崭新的,面向新对象,包含新内容,运用新方法的平民千字课本逐渐完善成型。这成为中国近代教材史上的新篇章。
长沙的平民教育进行了四个月,第一期毕业有956人,学生年龄从14岁到58岁,代表着52种不同的职业。举行毕业典礼时,省长赵恒惕发授毕业证。打赤脚的民众,有史以来第一次领到过去秀才才可以领到的文凭,开中国教育的一个新纪元。长沙的平民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头,随即产生了长沙平民教育促进会的组织,继续推进识字运动。几年后,受过识字教育的平民有20万之多。青年毛泽东也曾参加了长沙的识字教育的宣传工作。
继长沙之后,1923年春山东烟台基督教青年会电邀晏阳初前往推动平教工作。该地已于半年前成立了平民教育促进会,机构已臻完成,加上有长沙的经验,抵达烟台后,工作颇为顺利。先组织了50个团体的15000人参加游行宣传。第一期招收学生2000多人,开100多个班,聘请义务教员100人,于7月底结业,毕业学生1500人。8月1日,举行毕业典礼,朱其慧女士特地从北京赶来,为毕业学生颁发“识字国民证书”,并在大会上讲演。她十分感慨地说:“今天这样毕业典礼,我从未见过,使我非常感动。毕业生中有64岁的老婆婆,有十来岁的小孩子,有372名家庭妇女,有打着赤脚的泥腿子,有男的,有女的。这才是真正自由平等的平民教育。这才是实现人民政治的真正方法”。她越讲越激昂,最后表示:“今后我要发一个深心大愿,从今天起,我要把自己的精力贡献给平民教育的事业!”①
朱其慧(1876-1931),字淑雅,江苏宝山人。是北洋政府财务总长,国务院总理熊希龄之夫人。她支持协助熊希龄创办时务学堂、湖南西路师范讲习所、北京香山慈幼园等新式教育机构。1922年加入中华教育改进社,后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董事长。以缠足之“名门淑女”,平生不畏艰难,热心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赞助颇多,在教育界享有很高声誉。对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尤其给予关注与支持,出资出力,在所不辞。在烟台平教工作之后,又在晏阳初的陪同下,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影响亲赴嘉兴、武昌、南京、杭州等地协助推进平民教育运动。
嘉兴的平民识字运动中,香山中学创造了幻灯教学新方法。课堂上教学次序为先画片、次课文、后单字。如教一家人吃饭的教材,教师先用幻灯在幕布上打出画面,询问画面上所表示的人物与活动。然后进行“一家人口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一同吃饭”课文教学,反复领读。最后再教认单字,进行复习。教学过程符合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理,这一教学过程约需40分钟。听讲学生可容纳200多人。
长沙、烟台、嘉兴三个人文环境各不相同的城市,应用科学方法作开展平民教育的比较研究,异中求同,获得若干可适用于全国的原则与方法。一时间,大江南北大中城市,平民识字运动蔚然成风,成千上万的男女民众涌进了平民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壮举。著名社会人士熊希龄、梁启超、胡适之、陶行知、袁观澜、蒋梦龄等也积极参与其间。
为适应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平民教育运动的需要,亟需成立一总的领导机构加以协调与推动。1923年5月,在上海沧州旅馆由朱其慧邀请晏阳初、陶行知、朱经农、袁观澜、傅若愚等,召开了筹备会议。讨论了将平民教育推行于全国的计划。决定改编《平民千字课》,由朱经农、陶行知负责,聘请教育专家刘伯明、任鸿隽、王云五、卫廷生、郑宗海、陈启天、王伯秋、陆志韦、朱君毅、陈鹤琴等参加。修改后的《平民千字课》,于1923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计四册96课,供每日一小时,96日或16周教学之用。每册千字课的扉页刊载《目的》三项:“(一)培养人生与共和国民必不可少的精神和态度。(二)训练处理家常信札帐目和别的应用文字的能力。(三)培养继续看书读报和领略优良教育的基本能力。”①
1923年8月21-26日,在北京西郊清华学校,由朱其慧主持召开成立会议。晏阳初致词,阐述平民教育之宗旨、真义、要项。强调平民教育“不仅是中华民国的教育事业,且系全人类四分之一的平民教育事业。”会议通过简章,宣告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正式成立。选举朱其慧为总会董事长,陶行知为董事会书记,晏阳初为总干事,主持工作。经朱其慧恳切函商,余日章忍痛割爱,准予晏阳初辞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工作。1924年8月,晏阳初北上北京视事,总会机关设在熊希龄、朱其慧捐助的北京石驸马大街22号宅院内。
总会成立之后,平民教育运动又有了新的进展。继城市平民之后,又举办了妇女识字与士兵识字运动。其中军队的识字运动颇值得一记。
1922年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奉军主帅张作霖即已认识到:“乌合不教之兵不堪作战,无学识的将校尤不足指挥。”故决定锐意草新,严加整饬,令长子张学良主持改革。晏阳初适时地找到张学良,说明识字教育的旨趣与方法,商定实施计划。1924年夏,奉军系统内强迫教育计划开始实施。组成士兵识字教育委员会,张学良任主席。先行识字测验,发现士兵中84%的人是文盲。晏阳初采用法国华工营中的“导生制”办法,在军营中指定官长为教师,识字士兵担任助教或指导。每日上课二小时,第一小时由官长用幻灯教学,第二小时将各营文盲分组,每组15-20人,由助教个别指导。薄克曼应邀来奉天参观。配合军队教学,编印了士兵用《平民千字课》5万套。刊行《士兵周刊》,文图并茂,受到欢迎。
注:奉军是中国近代史中很重要的一支军队。
还在法国时期,晏阳初已认识到,华工营中的苦力绝大多数来自中国的乡村,乡村就是中国的缩影。所以乡村平民教育是救国建国的根本。这一思想体现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机构上,就是特设乡村教育部,聘请曾在法国主持《华工周报》的傅若愚任该部主任。该部与总务、调查研究、平民文学、推广与训练、供应与设备五部并列。同时,将全国划分为华北、华南、华中、华东、华西、东北、西北七大区,分别进行普遍的提倡与集中的提倡。目标是:在农村(一)完全消除文盲;(二)引入卫生保健方法;(三)实施农业改良。
1924年11月,确定河北省的保定道20县、宛平县、通县、获鹿县为农村平民教育的试点。晏阳初与傅若愚先后步行来往于这些乡村,作实际推动。配合识字教育,在《平民千字课》之外,又编印了《平民常识》,创刊了《农民旬刊》。《农民旬刊》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农民报纸。该报登载有关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常识,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如1925年5月11日出刊的一期上,第一篇文章是傅若愚(葆琛)写的《一个种树的好教训》,记述了民国6年(1917年)洪水冲坏了定县境内沙河堤,灾后重修河堤时,种上了树。河堤旁的邰村,因平日注意保护堤树,结果在7年后的1924年,沙河再次发大水,护堤完好,免受水害。而30里外的另一个村,因乱坎乱伐毁坏了河堤,结果大水把全村都淹了。文章提醒广大农民,绝不可因眼前利益而乱砍树林,要注意保护树木。
农村平民教育的实验取得了很大进展。以保定道20县为例,到1926年冬,二年间,先后接受平民教育的农民达5万余人,共有三届毕业生共计3000余人。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在农村集中开展农民识字教育运动的一次实践,同时也是晏阳初面向农村进行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的预演。
七、定县实验
1925年,平教总会在通县筹备集中的农村平民教育实验,因军阀战争延绵未断,而被迫中止。他们并不气馁,积极物色更为适当的地区以便继续。恰在此时,一本《翟城村志》的书引起了晏阳初的兴趣。翟城村位于河北省定县的东部,以米姓人口占多数。清朝末年,乡绅米鑑三应顺天府乡试,没有考中,返乡后誓不再参加科举,并严令子弟,也不准再涉足科举。米鑑三出资在翟城村全力倡办国民学校、半日学校、女子学校,成绩斐然。其子米迪刚从日本游学归来后,继承与发展父业,在翟城村大办地方自治事业,创建自治公所、自治讲习所、通俗演讲所、图书馆、爱国会等,被省县标为“模范村” 。但终因内战迭起,人事纷更,不能长久维持而告失败。米迪刚愤而移居北京,自此精神颓靡,染吸毒品,不问国事。晏阳初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赶往米宅拜访。
米迪刚对近年来平教总会推行平民教育运动的情况,也早有耳闻,双方一见如故,谈话自然融洽。晏阳初开门见山直述来意。他说:“我们想选择一个县,在农民兄弟中开展平民识字教育的实验。但我们并不以此为满足,最终想使农业科学普及于农村,对农村进行全面的建设。我们将集中人力与物力投入这个县境内,工作一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将这个县建设成二十世纪中国所需要的模范村、典型县,然后把它的经验推广到全国,推动全国的农村建设。”米迪刚被晏阳初的计划深深吸引,他爽快地说:“这是建设中国的一条很切实的道路,我将尽全力帮助你们,欢迎你们到定县去,就在那里去创造改造乡村建设国家的经验吧!”
定县位于河北省西部,距北京西南约200多公里,在京汉铁路线上,居保定与石家庄之间。全县面积3650平方里,可耕地160万亩,约占总面积之81%。土地肥沃程度属于中等,在华北农业区颇有代表性。全县分六个区包括大小村落453个,住户70034家,人口40万。其中男性占51%,女性占49%。县内人民90%从事农业,其次为经商或手工业。定县地处华北一隅,并无特别优越的自然条件,但在历史上却有着相当显赫的地位。“自唐建国以来,历代皆占重要位置,视为河北重镇,地势冲要,兵家所争” ,成为拱卫京畿的要塞。
1926年10月,平教总会在定县设立了办事处,划以东亭镇为经济中心的62村为第一乡村社会实验区。为大规模的乡村改造试验进行先期准备工作,傅葆琛、冯锐、刘拓三位留洋归来的博士与一些同人,率先来到定县开展工作。
经过四年的准备时期,晏阳初与平教总会的全体人员与家属于1929年的秋天,全部来到定县。总部设在定县城内的考棚,这是宋代建成的贡院,专供进行科举考试的场所。工作人员分散住在租来的民房里。众多的留学归来的博士与国内知名学者、青年知识分子,拖家带口,离开都市走向农村,来到穷乡僻壤,进行大规模的整体的农村改造的实验工作。可谓首开风气之先。这就是著名的“博士下乡”运动。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第一次实践了“回到农村” 、“回到民间”的口号,标志着中国文化人观念的深刻变革――与官本位封建意识的彻底决裂。
来到定县最先注意到的就是社会调查。即“以有系统的科学方法,实地调查定县一切社会情况,使我们对于农民生活、农村社会的一般的与特殊的事实与问题有充分的了解与明了的认识,”
定县实验,是以一个县作为“社会的实验室” ,进行整个社会问题的研究。一大批学有所长的高级中级知识分子,潜心深入到一向被遗忘冷落的老农老圃生活中间虚心请教,在调查学习中,研究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做法,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空前壮举。“这实在是一具革命性、奋斗性、生命力的最新尝试;等于在人迹未到的大莽丛中,辟划出新途径一样,是艰苦的,极易迷路的;然而成功以后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①
1936年4月,华北农村改造协进会在北平成立。晏阳初被推为执行委员会主席。委员有张伯苓、梅贻琦、陆志韦、瞿菊农、陈志潜、何廉、谢家声等。协进会的宗旨是培养更多聪明才智强毅热烈之青年,充实农村学术研究,以对国家基本建设贡献纯正之学术方法材料工具。协进会由六个机构组成,各有分工;平教总会负责联环的农村改造工作与平民文学;清华大学负责工程;南开大学负责经济及地方行政;燕京大学负责教育及社会行政;协和医学院负责社会卫生;金陵大学负责农业。
注:南开的经济学当时很有名,何廉是欧文·费雪的助手。
协进会获得美国洛克斐勒基金会的赞赏与资助,以每年平均30万美元的额度连续资助3年。希望其“学术研究达于西方标准之优良”,从这点看,美国人的援助是希望美国式的价值体现在中国教育界并得以传播。
注:中国人一般把研发不算钱,都是默默奉献,充斥的可笑的乡村女教师,当然现在这个体系崩溃了,驻留在这个系统中被洗脑的僵尸现在无所适从,竟闹些揪耳朵的笑话。
赛珍珠以及小洛克斐勒(John D.Rockefeller,JR)、斐尔福夫人(Anna Fleanor Rooserelt )、道格拉斯大法官(William Orville Douglas)、塔虎特(Charles Phelpa zd)、众议员周以德(Walter Hudd)等一些著名的美国人士在与晏阳初的多次接触之后,已成为中国平教运动与乡建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他们坚信中国的经验,对于面临类似基本问题的其他待开发的国家有着巨大的价值。于是与晏阳初一起策划,在1951年组成了国际平民教育运动促进委员会(IMEM)。这一运动有利于美国在落后地区抵制苏联势力的渗透,争取这些地区的利益,故获得美国有关方面的支持。联邦政府大法官道格拉斯(William O.Doughas)与洛克斐勒(Nelson Rockefeller),赞成国际平民教育运动与美国的“第四点计划”,及联合国对落后地区技术协助的各种机构共同进行。建议先在亚洲的菲律宾筹设一“先导者”工作场。1952年2月4日,晏阳初代表国际平民教育运动促进委员会分别赴菲律宾、印尼、泰国、印度、巴基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等国考察。以了解这些国家的社会情况及农民的经济情况,以及有关农村改良计划。所到之处,受到了热烈欢迎,在印度,当地人民将《告语人民》一书奉为《圣经》,参照实行中国平教经验。晏阳初发现这些国家与中国有着共同的问题,亟需乡村改造。印象最深的是菲律宾,那里近5年来已采用定县实验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取得了很大成绩。
注:知道当年为什么翻脸了,也很重要。
国际平民教育促进会经反复研究,决定在菲律宾设立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以将中国、菲律宾具有活力的乡村改造经验,推广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
1960年10月20日,国际平民教育促进会依法在美国向特拉华洲申请立案,同月27日,获得许可执照。旋着手募集捐款。美国《读者文摘》发行人华莱士夫妇热心相助,先后七次登载晏氏言行及评介性文字,创该刊密集报道个人业绩之最高纪录。并解囊乐捐20美元供在菲购地建校之用。耶鲁同级学友塔虎特也四处奔走劝捐,合众基金(The Commonealth Fund)捐15万元支持。在此后的若干年,又有美国氰胺化学公司(American Cyanamid)、荷兰政府、美国国务院国际发展局、德国一团体GFFHC,都有大笔捐款支持学院成立之初两个五年计划的全部费用。此后又有洛克斐勒基金会、洛氏兄弟基金会、公共福利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国际通用工业技术、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等公私机构捐款资助。
1966年1月,国际乡村改造学院(INTERNATIONAL INSTJTUTE OF RURAL RECONSTRUCTION)的第一期校舍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以南20哩的Cavite省Sailang镇建成。计有行政大厅、会议厅、餐厅、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工作场等。整个工程费用近45万美元。
1967年5月2日,国际乡村改造学院(IIRR)第一期校舍落成奉献暨开学典礼举行。菲律宾总统马可斯与夫人及全菲各界领袖,中、美、英、印度、锡兰、泰国等国代表、联合国及美国公私援外机构代表约1500人出席。马可斯总统夫人伊梅尔达与晏阳初夫人许雅丽共同揭开国际乡村改造学院纪念铜牌绸幕。铜牌上刻着:“这里是为国际推广、领导人才训练、有效的研究的世界乡村改造中心。奉献作为增进世界上正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同胞,以及天父圣名下如兄如弟人们的经济社会和精神的幸福。……”①马可斯总统将菲律宾最高平民奖章──金心勋章授赠晏阳初,以表彰他“在菲律宾表现出的辉煌的献身工作。”
国际乡村改造学院的主要任务有五项:
(一)对正待开发的国家的合格男女青年,实施有关平民教育乡村改造的基本原理与实用的训练,充实其技艺与精神的力量,以便在其本国促进乡村运动。
(二)集合一有创造力且愿献身的教师(科学家与学人)的核心组织。
(三)经邀请下,协助正待开发国家的国民,组织其本地的民间乡村改造促进会,推进乡村改造计划。
(四)担任实地的研究与实验,以发展并继续改善乡村改造的原理与实际;同时产生与提供基本资料。
(五)作为乡村改造的源泉。
国际乡村改造学院的工作有三项:
(一)训练
对农村工作队人员、乡村改造的各类专家、乡村改造管理者、乡村工作志愿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讲习、研讨。其中2/3时间用于田间实习。每届培训时间长短不等,从几周到3个月、6个月、一年都有。学院备有奖学金。
(二)研究
不是为研究而研究,是为推广而研究。学院将组织研究会议,负责平教与乡建的检付与实地试验。以保证质量与活力。
(三)推广
由国际乡村改造专家行动队,负责推广计划。促进各国的乡村改造运动;选择推荐各国合格人员前来接受培训;对各国乡村会提供技术服务。总之,训练、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在新的国家促进乡村运动。
国际乡村改造学院成立以来,已先后有菲律宾、中国、日本、印尼、泰国、印度、阿富汗、加纳、阿尔及利亚、肯尼亚、罗得西亚、哥伦比亚、危地马拉等国家的乡村改造人员前来接受培训与进行交流。一些社会团体如美国国际性基督教组织(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美国基督教儿童基金会(Christian Children’s Fand)、美国和平工作团、菲律宾和平工作团等也先后选送高级人员前来研修。
学院还与如Johns Hop Kins University、Cornnell University、Oregon State University等美、菲多所著名大学合作,开展有关研究与培训。一如当年中国平教总会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金陵大学等高等学校的合作。
在国际乡村改造学院的推动下,亚、非、拉美乡村改造工作有了极大的发展。许多国家设立了乡村改造促进会的组织,确定了本国、本地区的乡村改造实验场,促成了这些国家地区农民生产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中国由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的春天” ,出现了相对来说,较为宽松包容的环境,学术界对上个世纪20-40年代活跃在中国社会舞台上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也空前地活跃起来。继1985年9月首次回国访问之后,晏阳初于1987年7月,再次回到中国来访问。在这次回国中,中国欧美同学会特别为他举行了欢迎会,并推选他为欧美同学会海外名誉会长。他还特地到梁漱溟先生的家里拜访。两位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创始人,促膝相谈,共同回忆半个世纪前,他们分别在河北定县与山东邹平,遥相呼应进行乡村建设实验,一起推动乡村运动的往事。有着70年交谊的两位世纪老人,跨越时空的距离──50年的分别与万里重洋的阻隔,终于又相聚在一起。
××××××××××××××××××××××××××××××××××××××××××××
为什么研究这个呢,费这么大劲,就是想知道老毛当年在搞什么。
其实说一个最简单的事就可以引起思考,从文言文变成白话文,光这一个工程就不容易,就不是找几个彪形大汉一冲,轻轻松松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