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年前,有个朋友寄来几刀宣纸。“刀”是宣纸的计量单位,一刀是100张,但是大尺寸宣纸也有50张或者30张的。大家都知道纸是中国的原产发明,后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用了很多便宜材料,使得纸的使用一下子普及了。但是蔡伦那个“蔡侯纸”,从配料看更接近于草纸。就是八十年代买成包的火柴,外面的那种包装纸。或者以前擦屁股的那种纸。
无论是麻纸、草纸、宣纸,造纸的流程大概都差不多,先把原料打碎,再做纸浆,再捞纸,最后晾晒。中国往西的地区,有些地方在最后会有一个磨光的工序。印象里只要是有这道工序的,就说明造纸术是比较早传到该地的。因为中国的造纸术从材料到工序一直在改进,生产出的纸很光滑,不需要磨光。我印象里世界范围内好像没有中国宣纸这么轻薄的纸。中亚和欧洲的纸都厚,而且比较糙,所以才需要打磨。成品纸是一面糙一面光滑。朝鲜的高丽纸也是类似于棉纸的那种粗纸。日本的和纸在细腻程度上接近于宣纸,但也比较厚硬。中国的宣纸一般用檀树皮制作,造出来的纸轻薄还韧性好。朋友寄来的这刀纸,用的是竹浆,所以叫竹纸。竹纸以四川夹江的最著名,堪比安徽泾县宣纸。一般来说,画画的不太爱用竹纸,因为竹纸偏硬,而且层次感和水墨感都不如泾县宣纸。但是这次的这几刀竹纸效果却特别好,不仅墨色层次分明,而且浓墨淡墨都透亮,既不像棉纸那么洇,又不像别的竹纸那么不洇。问了问朋友,说是四川一个小厂子出的,老板的亲戚正好来推销,就买了一箱,寄过来几刀让试试。刚寄来的时候没有用,因为手里的纸还有很多,暂时用不上,过了几个月才用。一用感觉很好,等差不多用完了,就让朋友再买一点。结果那边回复说,没了。说是不做了,市面上也没有了。这事就这么放下了。我好过好几种竹纸,都没有这家的好用。
前几天,那个朋友又寄来八刀这个纸。咦,不是说没有了吗,怎么又有了。一问才知道,原来那个纸厂的老板因病去世了。当初推销纸的那个亲戚参加完葬礼以后又到了这边做生意,才又和我那个朋友联系上。这个纸,总共还剩9刀,我那个朋友就全买下来了。留了1刀,寄过来8刀。说起来颇为感慨。纸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是一家一个配方。他这个竹纸能和别的厂家的不一样,就是因为有“秘方”。这个“秘方”或者是原材料,或者是比例,或者是工人的操作。这回完了,老板没了,秘方也没了,这一家的纸就此消失了。说起来,工业生产之前的社会,虽然产品的标准性和通用性不如现在,但是产品的多样性比现在丰富的多。同一种产品,各家有各家的特色,绝不是全国只有一种“著名”产品的状态。工业社会主要解决的是普及和效率问题,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趋同性的问题。比如大家都用着差不多的塑料盆,或者吃着差不多的快餐。在工业产品范围内问题不大,但是一旦到了人工操作为主的范围,似乎就有点单调了,比如全国的厨子做出来的宫保鸡丁都是一个味道就没什么意思。不过呢,所谓众口难调,总是有不喜欢标准味道的食客,这个恐怕也是“苍蝇馆”能长久存在的一个原因吧。
说回宣纸。中国的宣纸,在解放以后也曾经大规模机械化过。但是机器制造的总是不如手工的。原因未知。可能是自然晾晒的檀皮要比机器烘干的好?或者自然原料比化学制剂好?总之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的宣纸质量堪忧。以至于李可染专门和纸厂联系,要求完全按照传统技法制造宣纸,最后搞了好几年才复原出传统手工纸。新世纪之后,国内经济发展,闲人增多。闲人一多,就瞎讲究。于是各种手工纸厂纷纷冒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手工纸已经成了一大产业。不仅手工宣纸大量出现,就连以前没什么人用的皮纸、麻纸都打着手工的旗号卖高价了。高价不好,但是毕竟可选择性增加了,也是个好事。
这次的8刀宣纸,我打算先留着,反正宣纸这个东西越放越好用,不着急。更何况是绝版的,更要省着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