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经常听各种有声小说、听“自媒体”的各种栏目、偶尔还试着听评书。在这过程中,那些能把难读的字读准的播音,就更增其亲和力,让人享受;而那些连简单的成语都能读错的播音,就令人不忍卒听了。
常常感到痛心疾首,感到拯救中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连主持人、演播者都读错这么多字,并广为流传,那么听众是否就这样接受了呢?普罗大众的中文水平是否会愈来愈差呢?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约定俗成”的谬误让中文变得面目全非呢?
这变成了对我的鞭策:我这“咬文嚼字”栏目必须做,而且得更勤快些才行。
准备分几个小类:
【以正视听】:
纠错的意思。列于此类下的词语必须记住、必须读对,因为都是比较常见的,读错要闹笑话的;
【温故知新】:
学习的意思。不大常见、见到也不大敢读的词语列于此类。复习或者学习,掌握更多词汇;
【循规蹈矩】:
挽救的意思。此类词语最好能读正确的音,但坊间已经很常见不规范的读法、用法了;
【与时俱进】:
顺应的意思。其最原始的正确读法,如今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代之以“曾经的错误读法”;
【乐此不疲】:
游戏的意思。在这里玩点有意思的文字游戏,轻松一下;
【佶屈聱牙】:
研习的意思。把一些很少见也很难记住的词语放在此列,大家见识一下也好,即便不会亦无妨。
那么,今天就说这个“佶屈聱牙”吧。这个词语本身就值得研习一下。通常这个词也写作“诘屈聱牙”。
那么,这个词的第一个字,“佶”或“诘”,怎么读?
《辞海》(1979年版)说,“佶”是多音字,jí是“壮健貌”;另一个jié音,就用于“佶jié屈聱牙”,同于“诘jié屈聱牙”。
《现代汉语词典》(1996)说,“诘”是多音字,jié是盘问的意思;另一个jí音,就用于“诘jí屈聱牙”,同于“佶jí屈聱牙”。
看见没有,两者都认同“佶屈聱牙”和“诘屈聱牙”是同一个意思,但一个把这两个字都读作jié,另一个却都读作jí。一比一,打个平手;
再查网上字典www.zdic.net,《汉典》,它可倒好,来了一个两不得罪,收了两个词条,一个是“诘jié屈聱牙”,另一个是“佶jí屈聱牙”。权作二比二,还是平手;
又查网上新华字典,说是“诘jí屈聱牙”;但《辞海》(1989)说是“诘jié屈聱牙”。好家伙,三比三,又是平手!
什么叫莫衷一是?这就是了。
不甘心?那你喜欢苗阜王声的相声么?好多人都是听他们的相声听说“诘屈聱牙”这个词的。他们读的就是“诘jié屈聱牙”!好极了,他们站在了两代《辞海》的一边,这正是喜欢支持的一边!
佶屈聱牙 jié qū áo yá:形容文字晦涩难解,文句艰涩生硬、不通顺畅达。 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我选用了“佶屈聱牙”而不是“诘屈聱牙”,是因为《辞海》(1979)在“佶”的条目下解释了这个成语。)
知道吗,这个成语还有很多“变种”呢:诘诎聱牙,佶诎聱牙,诘屈聱牙,甚至还有佶曲聱牙,聱牙佶屈,……等等。
你晕了吗?我反正晕了——这个成语真难读难记呀!——你说对了,所以我要把这个分类用这个成语命名。在这个分类下的词语都将这么难记难读还难懂。哈~ (所以,就算记不住也不用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