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边城秀才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116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邓中甲教授讲反佐

热度 17已有 1765 次阅读2013-6-3 14:46 |个人分类:医药

    过去我遇到过这么一个病例。因为一直都在跟西医打交道,他们根据这个,后来看到效果,他们非常奇怪80年代中期,有一位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建筑学方面的,长期在国外的回来了。年龄大了,快八十岁了,他儿女都还是在香港、在美国和在大陆,都是很有名望的到了香港休息一段,检查发现胃癌,就在香港做了手术,隔了几个月回到成都。在成都一所大学,聘他相当于教授,带学生。没有多少时候,就发现做了手术以后又转移,那就住到华西,就是过去四川医学院,现在华西医科大学的干部病房,特护。当然象这类病,在当时根本不会找中医来看,西医是不太相信这些。他最后遇到个难题,最后这个病人,药全都不接受,无法接受。吃什么都吐。而且似醒非醒,基本是昏迷,有的时候哼哼两下。呼呼能够醒一点。发低烧。身体很消瘦了。给他输液,用静脉,补液方法,因为年纪老了,用的时间多,静脉切开以后好多血管脆,不好用了。用几次以后,后来都没法收拾,家属认为这个也是不行了,也好理解。当时我们在很多,包括一些国家领导人的亲属,都代表去看过,因为他在国外挺有名望。他家属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说,能不能再维持生命两个礼拜?这两个礼拜为的什么呢?当时八十年代中期,八四年三月份的时候,就是他一个孩子在美国,有的在香港,香港回来还快,美国搞签证搞得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全部弄完赶到成都,可能估计两周内。所以就提出这个要求。按照家属要求,这个并不过份,西医提出来现在可能还有两天,那怎么办?当然他的小儿子,正好是成都一个大的公司的一个董事长,总经理。因为过去在家里看病,比较熟悉,就赶快到学校找我。说中医有什么办法?我说看一看,带着年轻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就是这个阴盛格阳证。虽然躁扰这些,但是虚热。是一种寒极。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以当时就想了一阵,用什么呢?用了真武汤。用了通脉四逆汤这类的一种结合。结果我正坐在那里开,他的主管医师,在旁边来看,我方快开好了,他们突然问我一个问题,说,邓老师,你这个方开得再好,他吃不下去怎么办?我说,你怎么不早说呢?你让我费尽脑子开好了,你不是说他接受不了吗?当然心里这么想。我就说,我们想想办法。就想出一个反佐的方法,因为当时工作了将近十年,也没有作为中医来说,过去虽然在一个县级医院里,中西医都管过,会诊还没有遇到这样的病人。所以我说,这样,我开了方,你再拿去熬,派个车出去,找猪苦胆,用猪胆汁,这个实际上是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当时不好找,到处的猪肝上都把胆摘了,找了好久,找了一个回来,药熬好了,那特护来找我,邓老师,你这用几毫升一次呀?我心里想,张仲景没说过用几毫升,我说你拿滴管滴十滴,这十滴我编出来的,她滴管就滴了十滴,胃管就送下去了。 

    最后大家就等,九点钟到那儿看的,十点半熬好药,什么都弄下去了。等到快十二点了,没有吐。后来他们家属说,邓老师你回去了等。老坐着干什么。结果这样吃了一付,第二天又这样吃了一付,开了两付,第二天他接受也很好,也没有吐。而且逐渐躁扰又安静了一些。他们的医生就很奇怪,说西药也好,什么也好,用水调了以后,胃管下去,不能接受,为他输液不行,都吐出来。怎么你这中药不吐出来呢?我那个学生,最后给他们西医开始讲,这是中药的反佐方法,他就背,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和君药功用相同,和疾病性质相反,起到这种相成作用。他这是给人家背定义了。他们越听越胡涂了。说这是什么道理,什么性味相反。后来我说,我用的这个猪胆汁,它本身是寒性的,他现在寒极证要用温热药,我现在打个比方你们就理解了。病很重,也就是你这房子里边,人的嘴很小,里边的寒,就像房子里边,打着绿旗的队伍,力量很强,外头用再强的伍,门就那么大,冲进来的顶出去,格拒,不受药。那我就找两个人,你打个绿旗子伸进来,他们一开门,大队人马跟着冲进来不就解决了吗?对吗?用药如用兵。中医这是用的兵法上的方法,当然他还不是完全懂,但觉得中医从兵法上来,不管怎么都有点道理。

    边城秀才注:这位邓教授,有学识,很朴素,他讲的《方剂学》,几年中我看了几遍。今天又看这段,想起他是准阴人,韩信的同乡,所以用兵法讲反佐,很形象,也有趣,就摘下来放在这里,供网友共乐。

中药郁金


膜拜
1

鸡蛋
13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回复 农民家的狗 2013-6-3 15:17
用药如用兵。真是了不起
回复 Pipilu 2013-6-3 21:56
80年代中期到过中国,80岁,哈佛教授,建筑师。如果没有猜错,邓教授的病人是贝聿铭建筑师。

第一,贝建筑师是哈佛毕业不错,但没听说在哈佛当过教授,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哪位建筑师能指正一下?当然,这是小节。

第二,邓教授一直用年纪大,病情危危险来显示他的起死回生。但贝建筑师现在还活的好好的,从那时算近30年了。你要说他80年代就因为胃癌差一步就挂掉。其他急性病也许,但是因为癌症,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第三,当然我上面两条都是假设病人就是贝建筑师。那假设是随便一个病人,如果张仲景能活到现在,是不是能治的比邓教授更好呢?那我又很想知道他是从谁那里知道的猪胆汁的作用的?是不是黄帝或北京猿人比他治的更好?
回复 dragonnj 2013-6-3 22:32
可惜中医的培养不像西医可以批量复制,好的中医太难培养出来了
回复 冰蚁 2013-6-4 11:04
Pipilu: 80年代中期到过中国,80岁,哈佛教授,建筑师。如果没有猜错,邓教授的病人是贝聿铭建筑师。

贝建筑师是哈佛毕业不错,但没听说在哈佛当过教授,也许是我 ...
贝律铭1917年生。80年代中期也就70。贝律铭是哈佛比较出名的建筑系教授(他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一九四五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1955年就自己开事务所了)。但应不是唯一的华人建筑系教授。而且文中也没说起死回生,只不过说吊命比西医估计的时间多吊了一段时间。患者最后还是去世了。
回复 Pipilu 2013-6-4 11:42
冰蚁: 贝律铭1917年生。80年代中期也就70。贝律铭是哈佛比较出名的建筑系教授(他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一九四五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 ...
1 哈佛建筑系教授,80年代回中国,华人,范围应该很小,我百度和Google都没搜到,不知您可有线索?

只考虑哈佛建筑系华人教授,整个华人届应该也很出名,也没搜到,不知坛里可有建筑系的?

而且当时肯定是大新闻,为什么除了贝先生,也从没听说过其他人?至于70岁,80岁,这个邓教授恐怕没有这么仔细吧!这个很好理解,多年前的病人了。

2 文章中哪里提到病人去世了?恕眼拙没看出来。
回复 冰蚁 2013-6-4 12:08
Pipilu: 1 哈佛建筑系教授,80年代回中国,华人,范围应该很小,我百度和Google都没搜到,不知您可有线索?

只考虑哈佛建筑系华人教授,整个华人届应该也很出名,也没搜 ...
你网上搜一下就知道,后面还有一段。病人多活了三个月。即使没那一段,上面那个文里也没说治好了。喊中医去看的目的是努力延长两个星期的寿命。中医去了后,克服了给药的问题。如此而已。

PS,边城秀才没有完全摘录。在他摘录的前面还有不少内容。整个事例是为了阐述 防止药病格拒 这个主题的。
回复 dashanji 2013-6-4 12:58
记号
回复 边城秀才 2013-6-4 16:01
Pipilu: 80年代中期到过中国,80岁,哈佛教授,建筑师。如果没有猜错,邓教授的病人是贝聿铭建筑师。

第一,贝建筑师是哈佛毕业不错,但没听说在哈佛当过教授,也许是我 ...
猪胆汁此一反佐用法就是张仲景传下来的。
回复 Pipilu 2013-6-4 21:43
冰蚁: 你网上搜一下就知道,后面还有一段。病人多活了三个月。即使没那一段,上面那个文里也没说治好了。喊中医去看的目的是努力延长两个星期的寿命。中医去了后,克服 ...
问了一个学建筑的朋友,他不知道哈佛建筑系华人教授有80年代回国带学生的,确切的说,他不知道哈佛建筑系80年代有华人教授,而且建筑的圈子很小,他不认为有这么有名的人他会不知道。国内有名的建筑学院就那么几家,所以一般回去也不会去成都带学生。贝先生早期在哈佛当过助理教授,带80年代肯定不是了。

所以,我认为,至少在病人的背景,邓教授没有严谨的交代清楚。治病的事情,我没有方法证伪。

我很想请教冰蚁的和很多中医大夫的是:
如果张仲景或者李时珍能穿越的现在,是不是比我们现在的中医大夫更好呢?

如果是,那中医的进步体现在哪里?难道1000年停滞不前。
如果不是,那到底进步在哪里?具体一下,新药或者新的方法,要有书本记录下来吧。你说邓教授有著作,可他这个病例里还是用的千年前的老方子啊?哪有新的?
回复 Pipilu 2013-6-4 21:57
冰蚁: 你网上搜一下就知道,后面还有一段。病人多活了三个月。即使没那一段,上面那个文里也没说治好了。喊中医去看的目的是努力延长两个星期的寿命。中医去了后,克服 ...
西医,准确的说应该是现代医学,是不分东西的,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考虑人是一个整体的。

古西医是那些体液说,和放血之类的东西,中医拉他们几条街。中医在古代没有解剖学和神经学,用脉络来概括神经和血管走向,是超前,但并不代表我们现在还要保证不方。

就像古代铁匠,可以通过观察炉火的颜色,判断温度,但我们现在用测光温度计就可以。以血铸剑,我们知道是在加碳提高硬度。当时是超前的,但这不代表我们还要这么做。
回复 Pipilu 2013-6-4 21:58
边城秀才: 猪胆汁此一反佐用法就是张仲景传下来的。
也想问您这个问题“
如果张仲景或者李时珍能穿越的现在,是不是比我们现在的中医大夫更好呢?

如果是,那中医的进步体现在哪里?难道1000年停滞不前。
如果不是,那到底进步在哪里?具体一下,新药或者新的方法,要有书本记录下来吧。你说邓教授有著作,可他这个病例里还是用的千年前的老方子啊?没有新的
回复 冰蚁 2013-6-4 22:35
Pipilu: 问了一个学建筑的朋友,他不知道哈佛建筑系华人教授有80年代回国带学生的,确切的说,他不知道哈佛建筑系80年代有华人教授,而且建筑的圈子很小,他不认为有这么 ...
服了你这种逻辑了。用新方还是旧方得看是什么病。人体结构难道千年前和现在不同?有的疾病人类也斗争了很久了,有的疾病是新出现的(或者说以前罕见,现在常见了)。对待已知的,难道我们要放弃积累的验方,去故意创新?不管经方,时方,各类中医书里有很多。就看你看不看了。

张仲景如果穿越到今天,还真不好说。他对于他熟悉的病症,水平会比现在很多中医师要高,但对于他没见过的疾病,他也得慢慢学习。但凭借他老人家功底,学个几年又是牛人。
回复 Pipilu 2013-6-4 23:01
冰蚁: 服了你这种逻辑了。用新方还是旧方得看是什么病。人体结构难道千年前和现在不同?有的疾病人类也斗争了很久了,有的疾病是新出现的(或者说以前罕见,现在常见了 ...
我的逻辑是,病是一样的,但看病的方法有没有改进。按照你的意思,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对于当时已知的疾病,我们现在和当时用的方子是一样的。

《伤寒杂病论》总不能是完美的吧?有没有错误,错了后人怎么知道,有没有记录?对于中医里的错误,有没有一本书来指导后人。《本草纲目》那么多药房,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那些是有害的,有没有权威的著作定义?

”有的疾病是新出现的(或者说以前罕见,现在常见了)“,现在有没有论著写这些新出现的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具体是那本书。
回复 冰蚁 2013-6-4 23:28
Pipilu: 我的逻辑是,病是一样的,但看病的方法有没有改进。按照你的意思,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对于当时已知的疾病,我们现在和当时用的方子是一样的。

《伤寒杂病论》 ...
经方到现在都确实在用。看病的方法现在更多加入现代手段,比如看血检报告,肿瘤的CT片,骨折的X光片等。

伤寒杂病论是一直被检验的。你看过伤寒杂病论就知道,其格式和今天的诊断书差不多。某某病(证),有某某症状,用什么什么方子。想要检验不要太容易。正是因为容易验证,效果好,里面的辨证方法好,所以才被奉为经典。这以后到了金元时期,又发展出温病学说,产生一些新的辨证方法。这些东西你有兴趣自己去看看中医史就都清楚。

本草纲目是个药方集。搞这种大规模的集成,古代得好几百年才做一次。这个时间用来发现谬误,订正以前的错误。所以本草纲目订正了以前本草类书中的一些错误,但其中也肯定是有错误的。本草纲目后,古代中国就没有大规模做这种事了,直到新中国开始做中药药典。现在药典是经常修订的。

新的疾病治疗这些你去看看现在的中医教材,中医药科研期刊不就有了。
回复 冰蚁 2013-6-4 23:35
Pipilu: 问了一个学建筑的朋友,他不知道哈佛建筑系华人教授有80年代回国带学生的,确切的说,他不知道哈佛建筑系80年代有华人教授,而且建筑的圈子很小,他不认为有这么 ...
PS,建筑上我是不知道。不过当时回国的在美国其实不见得有多大名气。其它领域都有这个现象。比如当时能跑内地投资的港商,台商,在香港台湾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货色呢。当时跑来中国唱我的中国心的张明敏,国内是轰动了,他在香港有啥名气。
回复 Pipilu 2013-6-5 00:34
冰蚁: 经方到现在都确实在用。看病的方法现在更多加入现代手段,比如看血检报告,肿瘤的CT片,骨折的X光片等。

伤寒杂病论是一直被检验的。你看过伤寒杂病论就知道, ...
我不是学医的,所以具体不太清楚。
我看到的中医院的学生都让看《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也没有听说有更正之书的,学生如何分辨那个药方正确还在用,那个已经证明错误了?
回复 Pipilu 2013-6-5 00:37
冰蚁: PS,建筑上我是不知道。不过当时回国的在美国其实不见得有多大名气。其它领域都有这个现象。比如当时能跑内地投资的港商,台商,在香港台湾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货 ...
哈佛建筑系的教授,这个到哪都不可能没有名气,更何况还是华人,80年回国。
那个朋友是国内读的建筑又工作几年再出来了,所以如果有,不可能不知道。
回复 冰蚁 2013-6-5 01:04
Pipilu: 我不是学医的,所以具体不太清楚。
我看到的中医院的学生都让看《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也没有听说有更正之书的,学生如何分辨那个药方正确还在用,那个 ...
中医学生肯定要看《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一个要看其六经辨证法,然后是药方。伤寒杂病论也不单单是一本书,两千年来,一直到今天的各种注,药物的研究,临床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该做的,古人/今人都做了。
《本草纲目》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每类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你学本草纲目,重点要学习的恰恰不是你再三提到的药方。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2-23 02:57 , Processed in 0.03064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