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 发表于 2020-2-5 00:13:18

nyquistF 发表于 2020-2-4 16:41
能不能估算出,在病毒诊断治疗过程中,国家财政需要承担的费用是个什么数字?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过程,患者 ...

相对整体经济损失,直接治疗费用可能只是很小一部分。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2-5 02:02:02

nyquistF 发表于 2020-2-4 16:41
能不能估算出,在病毒诊断治疗过程中,国家财政需要承担的费用是个什么数字?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过程,患者 ...

这次国家买单是应当应份!正是因为国家失职才叫百姓遭灾的,跟地震啥的自然灾害还不完全一样。所以二话没说就赶紧拨钱了。

经济停摆的损失大得多,灾后恐怕有一大批中小企业要倒闭,

yaquan 发表于 2020-2-5 08:06:54

本帖最后由 yaquan 于 2020-2-5 08:14 编辑

西西河里有一篇不错的文章,是有关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二号机组事故的分析和总结。https://www.ccthere.com/topic/4468666/last
英文版的视频在油管上有 油管链接

三里岛核事故是一场典型的人祸,由于人为决策失误而导致的重大事故,即便到现在出事故的二号机组还在清理中。文章中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我觉得也可以适用到现在的武汉疫情上。 这个观点引入一个“第一故事”和“第二故事”的概念

第一故事关注故事里的人,关注他们本应怎么做。第一故事不可避免地将导致后果的责任归咎于牵涉其中的个人以及他们做出的决策。这样做其实很有问题,因为我们都有偏见。首先是后视偏见。当我们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回顾某事件时,会不可避免地夸大自己预测与预防结果的能力。后视偏见有时也会被称作“我早就知道”偏见。其次是结果偏见。一旦你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在衡量导致这一结果的所有决策时就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一偏见会让你针对这些决策的评价变得更加苛刻。

为了避免偏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当将目光转向第二故事。在第一故事的表面以下永远埋藏着第二故事。在第二故事当中,人为错误被视作潜藏在组织深处的系统性弱点产生的效果,而不是单纯的错误决策或者未能遵守指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第二故事呢?我们必须从决策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决策;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他们在决策时面临的混乱局面,而不能呆在一清二楚的事后结果里面想当然。

如何做到更好的事后总结呢?我们分析任何事故的时候都应当明确一条基本共识,即人为错误永远都不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而是深层系统性问题的表面症状。将一切责任归咎于人为错误只会妨碍我们对问题根源进行纠正,所以建设性的谈话方式应当是“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问题出在谁身上”。其次,要理解当事人的决策理由。没有人会存心将自己的任务搞砸,倘若他们做出了你不理解的决策,背后很可能存在很有道理的缘由。要花一点时间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待事物。第三,要向前追责,不要向后追责。

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人包括我常见的思维范式就是在已知结果的前提下说出“ 你怎么那么蠢...,这样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都干不好?之类的话。 这不就是典型的第一故事吗?

我觉得在讨论武汉疫情的事情上,很多人都自觉不自觉在说起第一故事。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你如果穿越回去,如何避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