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武宜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国际买卖越来越不象买卖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7:25:12 | 只看该作者
方解石 发表于 2011-12-21 15:01 + E, K4 W3 P* i/ b: |# f
谈到蜂蜜,中国目前的产蜜量是真高,bf自己家就有亲戚是养蜜蜂的。前阵子去甘肃,当地蜂蜜价格那个低啊,而 ...

! @4 h& A. f5 X2 N, b4 F价廉质量不错是中国蜂蜜风行世界的真正原因,各国要挡都难。你说的把花粉加进去,有点意思。最好把美国当地的花粉掺合进中国蜂蜜再让老美去查....... M: V3 v1 ^2 Z) j& g
( B  J8 q+ r; q7 n
逗乐。要让中国蜂农去弄美国当地花粉,成本上可能得不偿失。美国各处大都树高林宓花多,花粉种类太多。还是以质量和价格优势去竞争为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7:42:47 | 只看该作者
年初四 发表于 2011-12-21 16:57 % _) G* c$ L0 z8 C2 G- s
我觉得举的教育那个例子有点意思。不过光就“教育”而不是“学习”而言,往往买方不是学生,是学生家长,而 ...
" r+ Z4 z# _# t, N, t" N
可以把家政和孩子看作一方。但孩子大了独立了,就是成人,也还是要读书的,读书时也常会有翘课的想法和倾向。像有位回帖人说的那样,学生上课只是为(买)文凭,所以翘课。这想法就缺少观察了,也对教育基本没有理解。教育被看成是投资时,从社会层面论,是项很值得的投资,因为教育的确能够提高社会成员的生产力,成员生产力高了,工资收入就会提高。如果成员之间所受教育(或受教育的机会)趋于均等,那么收入差别也会趋小。这项政策一般都会是各社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份。
3 F) f5 y. c' b/ j' d1 e9 _! ]- f. O+ M
所以,从个人利益或社会利益考虑,个人和社会都原理投资教育。
- _4 A* I1 s# \4 x
2 H" w* t$ c" R' r/ R* s$ q但就算是教育是这么好的东西,学生在学习期间,也是会翘课的,因为某一天某一节的课的作用或价值不是那么大。在那某一天某一节课,一场电影或配女友吃饭约会的价值可能更大,因此翘课。但一般期终考试时,没人翘课,就是不得已翘课了甚至病了,也会要求补上! 为什么?因为期终考试的价值大过"会女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7:56:10 | 只看该作者
三叶虫 发表于 2011-12-21 17:02 5 Y  a  r. Z0 {0 U
挑个错,“美国政府再次出手,对这三个国家也关闭了美国的蜂蜜市场”。台湾可不是一个国家。 ...

: U, y) ?* L! o" [6 Y随便挑。但我们是说贸易,不是联合国开会,也不是奥运。做贸易时一般不用举国旗唱国歌。以贸易论时,台湾就是一个de-factor国家,也就是有"国家"地位。要不你说中台之间的贸易是内贸还是外贸?福建和台湾之间能够没有海关吗?能要求台湾人在台湾用人民币吗?台湾人来大陆能没有"护照"吗?5 |) |2 J, B" F5 j

4 F! R  p4 P4 t, G当然,台湾护照和来大陆时用的"台湾"护照不同,中台之间的"关税"和其他关税又不一样,所以说贸易时,台湾是"实质"上的国家,而不是名义上的国家。这问题要到这两个"国家"合二为一时才能解决。
. y" U4 E/ k: z$ s( H& O% f# m3 D6 u% D9 M  W! U' h4 t# Z
胡景涛和连战都握手各自表述了,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成民族领袖了,咱就别太在乎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8:31:53 | 只看该作者
老马丁 发表于 2011-12-21 22:41 . u! b  G, D( ~! s  S
蜜蜂的故事挺有意思的,不知有没有原始出处?- [2 L8 u6 b; h
$ ~" x1 ~7 r) ^
我在这里找到了。http://latimesblogs.latimes.com/money_co ...

% t9 q) O) m2 _不知要什么样的原始出处?如想了解更多,google "imported honey in U.S."等词条,你要想看的都会有。
  e( ]7 c' U7 U. ~7 R
+ R! G- |4 O$ h& k5 k& H) C质量掺假问题,我们另议 -- 这是中方不孝子所为。掺假多了,不用老美绞尽脑子防堵,用不了几年,中国蜂蜜自行退出世界市场。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少。中国对质量经济学研究还不很深入,中国人对质量问题的正反两方面认识都还不足。( d. [# T5 v# r. N5 w

. _9 t0 T5 l5 q7 a  X) i0 s; e你说的"单纯的买卖..."等,这是个观察问题。每一种物品或服务,如果仅限于买卖的表层,那都会是种特殊买卖,都会和"单纯的买卖不同“。"学生付钱买的是学位,不是知识",那就更不对了。从哈佛到你所能想出的最差的野鸡学校,能想像出哪一所学校是只卖文凭而一点也不卖知识的吗?恐怕不能。私塾不卖文凭,可学生还是想翘课。最好的哈佛卖的总是知识了吧?那儿的学生翘课的一样不少。
- o' ?- C: C* N* V! F/ c/ i& s$ F& i% j2 j- O  t" g$ W2 i. d
买一个苹果,可能是自己吃或是送人(如是自己吃,可以是今天也可以是明天),但无论是自己吃或是送人,是今天吃还是明天吃,你都得到一种幸福感。花钱受教育,为的也是自己的幸福,只是这个幸福的来临是在明天,而牺牲/放弃的是你本应今天可以享受到的幸福。以今天换取更好的明天,这就是投资,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也有作为消费品的一面,在此省略)。
( O+ Y+ Y+ I. E7 m/ O9 M: D( J7 C" a- _. X  Q* O
但学生并不因为教育是这么好的投资就不翘课了,也并不因为学生花钱买的是将来有用的知识就不翘课了。要想明白翘课或不翘课的道理,可以考虑这么一个思维:某一天某一节的课的作用或价值不是那么大,但整个学期或一门课的价值是很大的。在那某一天某一节课,一场电影或陪女友吃饭约会的价值可能更大,因此翘课。但一般期终考试时,没人翘课,就是不得已翘课了甚至病了,也会要求补上! 为什么?因为期终考试的价值大过"会女友"。
* ]- k' o8 s4 f5 [
, ?; K6 u1 }4 H7 r当然,在论坛写这小段子,主要为了乐。行文措辞不很也用不着严谨。你就只当一听。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1-12-22 15:02:16 | 只看该作者
很长知识啊,希望能多看见这样有信息量的帖子: Y2 D; z; b9 `
8 E" i8 T. L, y, Z! F! x9 W4 T- T( ~
我老爸做外贸的,也和蜂蜜打过一些交道。他去过业内某大佬在天津的厂,无菌车间、实验室什么的很先进(外行看来哈,具体什么水平不清楚)。蜂蜜的后期加工非常厉害,基本上外国查哪些指标,中国人就可以通过加工来达到这些指标,添加糖浆也是加工的常用手段之一,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点评

手段果然很有针对性,厉害......  发表于 2011-12-25 00:06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1-12-22 16:45:4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个有意思,现在都说市面上没有真蜂蜜,有点像当年的牛奶行业了。

点评

是啊,中国这种市场乱象,有点悲。但愿现在的牛奶行业变好了。  发表于 2011-12-25 00:04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1-12-23 00:16:45 | 只看该作者
老马丁 发表于 2011-12-21 22:41
- \4 N3 w- v# l+ U* ~6 S9 I3 @蜜蜂的故事挺有意思的,不知有没有原始出处?
3 X5 c7 c+ v+ N& ]4 J1 N8 V# ~
5 v/ w% W/ |4 A+ o& R我在这里找到了。http://latimesblogs.latimes.com/money_co ...
9 H* B( b% a  M* q5 l
蜂蜜的事前些日子早晨上班在NPR听到过,链接http://www.npr.org/blogs/thesalt ... ught-with-suspicion

点评

那是个有趣的英文题目,funny honey, 像是从funny money中化出。  发表于 2011-12-25 00:03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2-7 02:20
  • 签到天数: 389 天

    [LV.9]渡劫

    28#
    发表于 2011-12-23 14:53:32 | 只看该作者
    我有花粉过敏的问题,听人说去商店买当地蜂农出的蜂蜜来吃,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 K) w+ P7 M$ ?2 q1 k  Z/ y% h所以去商店里专门看过蜂蜜,似乎还真没有见过MadeInChina的蜂蜜,印度或者东南亚产地的似乎也没有见过,几乎所有的零售蜂蜜都是当地生产的。; P6 h" X- ~/ B7 c
    猜一下进口蜂蜜可能直接进入食品工业,不参与零售。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5:42:26 | 只看该作者
    togo 发表于 2011-12-23 14:53
    4 u! T) l1 a4 k2 X9 {我有花粉过敏的问题,听人说去商店买当地蜂农出的蜂蜜来吃,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h! v5 c; [, F7 g) q! S* e( U& D
    所以去商店里专门看过蜂蜜 ...

    + n: F" F  ^; L% l/ O7 @; |( J对症花粉听说要用当地蜂蜜,大概是以蜂蜜中的当地花粉对付当地花粉。但确实如你所说,看产地不足以看出蜂蜜产自何处,进口蜂蜜都是半成品,来美后装瓶。' b" w; z, W" J7 A7 [8 g; ^+ D
    ) i7 ]- A& H; }2 a2 F( b, ^. `
    可以问一问,当地的蜂农在哪儿,直接去当地蜂农那儿买,能保证是当地蜂蜜。我有朋友就是这般对付花粉,据说能减轻症状。花粉很让人痛苦,希望你的不太严重。7 \0 o' B4 L& f
    4 p1 Z& J7 T2 R) I" ^
    保重!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1-12-24 02:5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樱木花道 于 2011-12-24 02:53 编辑
    ! a. H0 y" }( R  B$ e# B  N
    ) S5 W1 \$ u, J& ^9 g, L7 q" P- G大哥 其实你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很伤心的* R/ r# o2 `& t# m% q2 [8 h
        俺在青海湖玩的时候4 V( Z: m* `% Z! ?- F0 B
    和蜂农做过交流! l( t1 @: c8 m  F& c# Z
    " {3 E- c( i. ?
             中国最好的蜂蜜都是出口国外的6 M, D! i5 l# p& \; f0 `, D
    其次是留到香港 澳门
    - b$ J3 `+ o! ?/ R2 ^: C然后是北京上海7 T7 C; J( }. @5 S# R

    # g. w. M( K6 T$ }4 {5 |5 y  俺们这些三线p民是吃得最差的最渣的。
    . |; j, J& a9 o1 u2 H7 h  i: ~* w3 g
    这还算好的,还有人吃到假的了。2 o) `7 x  u+ z- |& B

    + g1 V5 J: ], G- ~) o8 |: \
    " I+ o1 V  I3 v!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03:19:39 | 只看该作者
    樱木花道 发表于 2011-12-24 02:53 + v1 h6 Q$ b/ L& e. x
    大哥 其实你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很伤心的4 j4 H3 ^# N  F$ @! D' P" R
        俺在青海湖玩的时候
    / m: ~* n) D+ C7 }5 A3 R和蜂农做过交流
    8 W: s- A9 g8 x  W/ D
    同意。其实每宗中国出口国外的生意后边都有你所说的悲哀。开放三十年,中国的辉煌是靠牺牲这些廉价劳力赚取的。他们创造了财富,今天3万亿外汇储备是见证,但这些创造了财富的廉价苦力却被权利排斥在财富分配的过程之外,甚至不能按时拿到那已然低廉的工钱。
    ' C+ d: ?0 Y. d/ z, I% N. m+ b  X4 b1 @" ^
    但这是另一个经济话题,我们择时再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3:46
  • 签到天数: 2259 天

    [LV.Master]无

    32#
    发表于 2011-12-24 13:08:24 | 只看该作者
    蜂蜜的故事有趣,不过对教育来说,买方应该是家长,学生只不过是产品,学校是卖方,而老师只是打工的。

    点评

    有你说的现象,但多限于中小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绝大多数该是自己决定,就算是成人教育老年大学,翘课现象也都存在。  发表于 2011-12-25 00:0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33#
    发表于 2011-12-24 18:08:0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就是字体太小了点。谢谢!

    点评

    嗯,下回写大一号。谢  发表于 2011-12-24 20:3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9 13: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4#
    发表于 2011-12-25 19:32: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故事讲得好

    点评

    谢谢赏读......  发表于 2011-12-25 20:58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4 17:22 , Processed in 0.06791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