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2-2 14:00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这是马甲 发表于 2018-8-17 02:228 O; r$ w( A, M, u; X% w- _2 O% w
其实我主要是从判决书角度说的:# [2 m, j' j( c2 G% k W
“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 ...
. h1 \( \) r8 }1 q; u2 e6 h9 s托付不效这罪名是最靠不住的,毕竟说的是五年平辽。而且这坑是崇祯自己挖的。后金能破口入长城,为啥是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时候怎么不干?因为山海关以西的关外是蒙古人的地盘,这些蒙古人的共主是察哈尔部林丹汗,也是蒙元的直系继承者。但当时蒙古诸部并不完全统一,林丹汗四处征战,这些蒙古部落有倾向于后金的,有倾向于大明的,这就看后金和大明的手段了。迫于后金的压力,林丹汗西迁,西迁对大明是不利的,当时不少人看到这一点,哪怕是当年和孙承宗袁崇焕不对付的王在晋都指出,土蛮对山海关以西防守至关重要。孙袁在位时笼络蒙古诸部,成效是挺稳定的。在崇祯继位之初,林丹汗围困大同,当时地方官员和林丹汗谈判,林丹汗同意回迁,大明予以经济支持,不过崇祯比较中二,全部否定,对关外蒙古部落所有支援一概断绝,这就自己把关外蒙古人推到后金阵营。袁崇焕回到辽东之后极力挽回,崇祯捏着鼻子勉强答应,对蒙古人按口计粮,其实于事无补。这也是后来以市米则资盗的来源。乙巳之变带领后金入关的向导,就是蒙古人。) s, _9 ~# j. ?" |1 u
袁崇焕眼见不可挽回,连续上疏两次提醒蓟州边防空虚,如果有变祸不可测,崇祯不予重视。最后袁干脆派兵到蓟州要协助防御,被蓟州地方官员给轰了回去,认为是虚警。这已经是乙巳之变前两三个月的事了。
- E) h3 h/ ~! r0 f6 W0 H( V
7 s; E4 D1 G) z R$ S袁杀毛文龙,这个算不上矫诏,熊廷弼都说过总兵不用命有尚方宝剑在。最多算是越权。关键在于事后是追认还是追责。: s3 \5 f' u, ?: l+ y: ^
/ f3 r$ G# l$ v) \1 h另外说一点是,历史上同情袁崇焕的并非什么多数。袁火起来不过在清末民初,在清朝虽然揭示了反间计,但并未大吹大擂袁是什么岳武穆式的人物,那是自己招黑。所以现在很多人把清公开反间计说成是阴谋,我看是脑仁比清朝人还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