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8-7-15 23:02 编辑 * @* m8 R! i8 C l3 v) p
) ?; y- M) p) V, T& \中国航空科技正在起飞,令人振奋的新飞机在不断飞向天空。应该先走一步的航空发动机还没有取得同样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也在逐渐看到隧道的尽头。中国的航发研发重点集中在战斗机和运输机的涡扇,如WS15和CJ1000,直升机的涡轴也有起色,但螺旋桨飞机的涡桨还是重灾区。这无疑是现有航发研发的重点所决定的。战斗机是国之重器,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发自然优先。民航客机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发动机,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之一,也需要优先。直升机是中国航空的短板,直升机发动机的优先等级正在提高。但螺旋桨飞机也需要成为重点,而且原因很多。1 ?7 t* I- S5 S* S0 o$ V
+ H0 c5 B. o: W& d0 w
8 h6 V2 T. \0 ]+ W; i
中国航空是最近20年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在大力解决喷气发动机短板的同时,切莫忘记涡桨
9 f* c; J9 {( p
$ p- {$ }0 A2 y4 r![]()
% j3 ?' F1 _4 m( d1 _6 \' ?* K+ f" M5 O& T& q! b* Y, K
![]()
0 i3 N/ D' r& G: a N, B- [6 eC-130的野战机场起落功夫得益于涡桨
) U6 G( _! M0 |
, |! X* Z. O7 ?$ R0 i4 `9 y![]()
2 D. Z* x+ h5 j V! H* L先进涡桨更使得C-130能够“长生不老”
( y+ h2 ^3 N( w! D! n' V( |" e$ H: r4 ^/ `) }: w1 G4 I9 v! P' f+ |
螺旋桨可由涡桨发动机或者活塞式发动机驱动,涡桨比活塞式的重量轻、功率大、升限高、运转平稳,活塞式通常只用于小功率场合。相对于喷气式飞机来说,涡桨飞机速度慢,噪声大,但省油、起飞着陆距离短,在不少场合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尽管有巴西KC-390、日本C-2、乌克兰安-72的存在,主流战术运输机如C-130、A400M、C-27等依然是涡桨的,正是因为其独特的优点。
1 j" |. A3 S& L/ Z1 C3 _6 Y7 D$ N6 E8 _7 S$ l* [
涡桨的使用灵活。除了常见的机翼上安装的双发、四发,还有机头安装的单发。螺旋桨不仅有常见的拉进,还有桨叶在后的推进。0 }; `% U, i$ a1 B0 \' ~: l, L# u
/ R# I: ]4 b( Y& a7 D
4 E. z u; z5 z) y
1 u9 `' B, @$ A, n! Z) G![]()
3 E0 k3 ^$ h: `- t4 P$ O9 q9 w4 C4 m# u/ ~, y# M
![]()
6 Y l2 F1 B% D8 p/ Q7 u就像中国通过手机在电话通信上弯道超车一样,通用航空在中国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帮助解决偏远地区的交通问题4 Y3 X# @( ]: j. }. q
$ H# a0 S9 k& o+ l8 ?3 d除了军用运输机,通用航空也是涡桨的主要市场。中国幅员广大,地形复杂,通用航空大有可为,但通用航空的发展不仅受到法规、机场的限制,更受到飞机尤其是发动机的限制。在庞大的中国航空工业产品谱系中,并没有通用航空多少位置,适用的先进涡桨更是稀缺。
3 y* A) d* i. U$ Y
9 Q3 f; ]# j' z. C7 ~随着无人机的兴起,涡桨具有了新的重要性。小型无人机可用活塞式甚至电池驱动,较大的无人机大多采用涡桨,典型的如美国的“捕食者”系列。喷气式的推力更大,但较费油,而且不适宜低速飞行,特别追求长航时、大航程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还是涡桨驱动为多。中国由于缺乏合适的中小功率涡桨发动机,被迫使用功率小、性能受限的活塞式发动机,严重限制了性能。比如说,“彩虹5”与MQ-9“捕食者”大小和重量相似,“彩虹5”使用涡轮增压的活塞式发动机,功率只有“捕食者”的加莱特TPE331涡桨的一半,在翼展相似的情况下,有效载荷降低60%,升限从15000米降低到9000米,不仅限制了对地视界和增加巡航阻力,也限制了高原起飞性能,好在续航时间从14小时延长到60小时。- L& O4 I# k' ^
4 B' F0 g* m5 U9 f
![]()
6 n+ I0 N. A9 k6 D4 r6 A# w2 G, K4 N" ~! S% j& b' g0 S. {7 H
; n5 T1 `8 B- ~% }
在布局、大小和任务相差不多的情况下,采用涡桨的MQ-9(上)的升限和载荷显著高于采用活塞式发动机的彩虹-5(下)
! l3 \# k) l- B8 Z6 E, U3 z9 d8 _7 W) ^2 T
中国也缺乏先进的大功率涡桨。运-9的涡桨6C的基本设计是苏联时代的东西,比C-130J的罗罗AE2100落后很多,严重限制了运-9的性能。如果传说中的运-30也最终成真,更取决于先进涡桨。为了适应更加灵活、分散的部署,中国可能还需要一级类似C-27的双发轻型运输机,同样依赖先进涡桨。运-20解决了大运的有无问题,但用途更加广泛的中运和轻运不能长期停留在退而求其次的状态。传说中的舰载预警机的飞行性能最终可能也取决于先进涡桨,这决定了舰载预警机的起飞重量、升限和留空时间。7 z3 `6 {0 d7 V; p% X6 i- ~
: {2 Q( U% w4 a( k* E
在原理上,从适当的涡喷或者涡扇的核心发动机研发涡桨并不是太困难的事,难处在于可靠性和效率。核心发动机的转速太高,要降低到适合螺旋桨的转速,需要沉重、复杂、可靠性低的减速齿轮装置。但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PT6系列涡桨提供了有用的新思路。: |( M T C4 o0 q
5 D# v' m$ P9 j" bPT6系列或许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涡桨发动机,到2015年11月已经累计生产51000台,累计运转4亿小时以上,功率范围从580马力到1940马力。最值得称道的是可靠性:每65万飞行小时里低于1次空中停车。! h& W' v8 @: W1 F, n% ^
- I- _3 p* s9 f/ }: s: |5 m9 i! |. m![]()
/ p$ y. C2 L7 R; Q9 U
9 G) l: A0 R2 P1 x4 ` - O c/ o* p9 A7 B4 h# w- C# G# n ]
成功的PT6采用独特的逆流自由涡轮设计! n, f" p; {) R2 [9 X: t
) V+ n1 t$ u! H/ m. n为了降低对减速齿轮的要求,PT6采用独特的逆流自由涡轮设计。自由涡轮说白了就是风车。在有风天里,小直径风车转速快,大直径风车转速慢,涡桨的自由涡轮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然,风车直径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发动机直径和叶片受力,一步到位并不现实。但从较低的转速开始,减速齿轮装置可以较小、较轻、更加可靠,传动损耗也低。由于自由涡轮的转速与发动机转速脱钩,自由涡轮涡桨可以用单转子核心发动机实现双转子的效果,或者用双转子核心发动机实现三转子的效果,热力学效率显著高于直接驱动、齿轮减速的传统涡桨。: \) i& D. q# T" P# l
( ], m& L% p- _![]()
5 ]9 x0 @ ?/ x1 h/ ]
2 M/ Q) a! l; h- n' F D) T6 J# v) J5 F' O$ a
$ }$ ^1 H/ y% a: u7 |' y; y
6 y0 u" ?" o: a9 U/ ]$ {
这些外观上大同小异的教练机(从上到下:瑞士PC-9、巴西“巨嘴鸟”、韩国KT-1)都采用PT6涡桨,所以都有特征性的“小胡子”
7 H9 V- T5 F0 W% b4 y( d' N1 Q3 S4 [: n M- `& _
不过常见的螺旋桨飞机都是拉进的,这意味着PT6的核心发动机的喷气必须向前,喷气流吹动风车做功后,再转个方向,向侧后喷出。观察典型的采用PT-6发动机的飞机(如巴西“巨嘴鸟”或者瑞士PC-9),不难看到发动机喷口在很靠前的奇怪位置,几乎紧贴在螺旋桨后,好像两撇小胡子一样。正是因为这个独特的设计。进气依然在前方,绕过核心发动机后,从尾后折返向前,进入核心发动机。因此成为逆流设计。3 O) T9 O* V, L: H7 l9 O3 ^
6 C! ~" R7 U3 v% q: l6 W! ?对于高速飞机来说,进气、喷气这么绕来绕去会造成可观的动能损失,但PT6主要用于中低速飞机,这个问题不大。进气在发动机尾转弯时,动能转化为压力,是有利于压气机工作的。喷气的能量在吹动自由涡轮之后,本来就没有多少动能了,只是排气而已,所以再转个弯问题也不大。4 F& _" Y, j2 S+ g
, |$ W" E9 ^( W! } D+ y- o$ n
有意思的是,由于采用自由涡轮设计,PT6可以很容易地转型为直升机用的涡轴发动机,原则上只需要在自由涡轮的输出端加一个伞齿轮,把动力输出转90度就可以驱动旋翼了。对于PT6家族来说,PT6A是涡桨,PT6B和C都是涡轴,还有其他型号。
2 b2 B) N5 v" X$ l2 u" a) R2 y0 `+ ]6 P' ~
善于倒立的马戏团演员正过来站着走也没问题,同样,PT6也可以用于顺流应用场合,螺旋桨改为推进,就像MQ-9“捕食者”或者“彩虹5”那样。直升机的涡轴发动机也有前输出和后输出问题,PT6作为涡轴的时候同样便于灵活使用。) b! G, G4 w8 B/ Q# E
9 T$ a, r, n: g% I+ f
" M- b* C8 o, K4 x; i
PT6也有用于直升机的型号,这是AC313
* }6 {% O. d: q' J; p3 m9 ]8 E5 W+ |9 h2 n+ J
PT6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国也得到应用,运-12、直-8F和AC313都用PT6,如果不是美国作怪,直-10本来用的也是PT6。* }/ m+ k' @ Y1 K, o( d1 G7 D& _
- e0 a2 _1 [' ?! g( Z9 z* r4 vPT6这样把动轮轴和输出轴分开还有一个好处:两根轴都相对较短,受力情况大为改善。发动机的转轴不仅工作时受热、受力情况极其严峻,停车冷却时也有独特的烦恼。卸载冷却后,较长的转轴会“松弛”下来,产生些微下垂变形。这是正常的,但在启动时,需要慢慢加热“张紧”才能增加转速和出力。普拉特-惠特尼的齿轮减速涡扇(简称GTF)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推迟交付,致使超过100架空客A320NEO没有发动机可用,不能交货。但分成两段后,受力和受热情况都极大改善。PT6的启动是出名地容易。
0 p3 ]' I @: J( A( b1 ^# u {6 ~1 K. g7 t- W0 A- Q3 n
但PT6从1963年投产到现在,尽管在不断改进中,基本设计已经很老了。这五十多年来,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迅速,但很多新技术没有在PT6体现出来。这也与一波又一波“涡桨过时论”有关,航发公司不愿意投资,挑战PT6。
) U$ E/ F4 x% l1 X) a2 t3 u. k$ {+ j' N6 Q5 \; s
但涡桨非但没有过时,还需求旺盛。为此通用电气借用已经成熟的其他发动机技术,重新打造21世纪的PT6,这就是“先进涡桨”(简称ATP),现在改名“催化剂”,设计功率范围为850-1600马力。! {) [+ j& |, v: S3 k+ T
' \% \( H9 Q& L6 U v![]()
% v5 x) \) j6 U4 O* ?# h+ x通用电气ATP涡桨; D; x/ ?4 a: }, `9 B; x" z
/ G' Y8 |2 x/ E2 l& b$ Z1 b : p' y; D% S' y# F+ Y& D$ M
也采用逆流自由涡轮设计
) t4 V" A' z& V; d" V3 c6 T
X7 x" ^ h; J' i) [0 D) S. [8 X2 ` 8 u+ A4 `/ r; s: p3 P7 i
全面采用了新技术,技术水平大大超过PT6; q! k0 D0 {4 E0 }. r" h- G0 n
9 r3 m5 A0 U+ \9 [( g
![]()
& P" F* \' c' z; y力图把PT6的大蛋糕啃下一块来
( e- [( b1 A7 v' z. i' T3 v
. T }% \- s8 k# l ] 7 @* D0 c' q+ t+ g b+ s
从性能指标来看,很有希望' E( G! b+ ~% [( Y" i1 D I
! g, B; {" u0 F8 a5 M![]()
- }1 y1 F/ C0 P5 j2 o2 n现在已有塞斯纳“德纳利”采用
0 K5 h( M& b! {' Z1 F# |* O# M. w& |! ^! B
ATP里35%的部件都使用钛合金增材制造(也称3D打印),按照常规制造方法需要用855个部件实现的功能缩减为12个部件,减重12%,对于降低油耗的贡献达到1%。不过现在还只限于固定部件,如框架、燃烧室器壁、机油泵体、出气口、轴承座、流道、换热器等,旋转部分如叶片和转轴还是用传统方法制造的。, g ~: q; K$ r1 u. `( f, b
8 g( c. u8 m& _ d4 E% R/ Q, g
压气机采用先进的3D流体力学方法设计,采用可调导流叶片(简称VSV),使得压缩比达到16。可调导流叶片是通用电气的拿手好戏,解决了发动机喘振和效率问题。ATP还使用两极空心冷却单晶涡轮叶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温度和热效率。三级反转自由涡轮则以最高效率和最优转速驱动输出轴,并抵消核心发动机的转动导致的章动效应。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简称FADEC)不仅控制发动机的工作,还控制变距螺旋桨的工作,在发动机和螺旋桨的工作状态之间实时优化,保证最高效率和最高可靠性。& L* G# l/ }0 \1 }1 f7 g
! x/ U' f4 G2 Z6 |
与PT6相比,ATP的大修间隔从3000小时提高到4000小时,油耗降低20%,巡航功率增加10%。
7 u5 h) [2 e2 V
/ U; @3 B J( \- p" lATP现在只用于塞斯纳“德纳利”,这是单发的7-9座小型通用飞机,使用的ATP为1300马力版。更多应用和更多功率型号只是时间问题,直升机使用的涡轴版也将水到渠成。5 {" X+ b7 k4 C9 c, p
8 L' a$ C1 T1 S对于中国来说,还可以把眼光放远点,因为涡桨、涡轴的核心发动机与中校推力涡扇可以通用。罗尔斯-罗伊斯AE2100涡桨用于洛克希德C-130J,但共享基本技术的T406用于贝尔-波音V-22,涡扇版AE3007则用于塞斯纳“奖状”公务机、巴西航空ERJ145支线客机和诺思罗普MQ-4C“海王”/RQ-4“全球鹰”大型无人机。这样的30-40kN级先进涡扇也是中国急需的,特别适用于大型长航时高空无人机。相比之下,中国“翔龙”等采用涡喷7实在是无奈之举,各种高性能无人作战飞机、高亚音速巡航导弹(包括在巡航段使用涡扇推进的反舰导弹、空地导弹、反潜导弹等)、教练机等都可得益于先进涡扇。" ^7 ~! F; L* `$ h& Z2 Z6 P5 k
' G/ f, w& q3 q2 M6 S
) D# G3 o. }4 ?: G( b( l8 W
5 u7 l6 S- |4 F* _5 _
![]()
% Y* P& {5 O: P$ q& s, F6 @# m8 p( V* [ J/ A9 l
![]()
, g* y# s7 f* l& E% x8 Z% _8 ^. z- H" \( C* U; H
![]()
; @* t% n2 [& V! d, q0 m2 o
`! L4 f# ]* k7 y' b. S4 r![]()
+ W5 ` f" j8 v. U, Z2 v
+ z0 f/ ^' x5 a; g- c5 S % i4 v$ C- B X7 `: {( ~ n2 o/ f
这些飞机(从上到下:C-130J、“奖状”、MV-22、ERJ-145、全球鹰、通用原子MQ25方案)的任务、性能各异,但共用同一台核心发动机,这是中国大力发展中小推力涡轮发动机族的另一个意义
- }* }% G- r! O3 w7 S( g( c! E7 @; w* }; k3 @2 Z& t' M
中国航发在大举攻克大推力战斗机和高涵道比民用涡扇的同时,不应该忽视中小推力涡轮发动机家族(包括涡桨、涡轴、涡扇)。各种先进技术也可以首先在中小推力发动机上使用,为大推力发动机上的使用铺路,比如增材制造、FADEC等。
( `2 ^/ C t/ R% n* p7 A& x* e
3 B, h Q. M' H3 z' _0 r. C更重要的是,成飞与沈飞的竞争启动了中国战斗机设计空前活跃的时代,中国航发的研发与制造有必要借鉴这样的模式。如果不在所有领域都保持平行竞争,至少避免“钦定”,鼓励二线厂所从中小推力发动机入手,积累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涉足大推力发动机。
8 v9 u2 D9 k3 u, X" W* G1 P; D$ P
; h% Q: M7 d; w$ g! k3 X, \& ^2 V这远远不止是给新兴厂所练手的机会,中国对相应推力级的发动机有急切地大量需求。无人机、通用航空、运输机已经是很大的市场,直升机可能是更大的市场,中国陆海军的直升机化才上路。小推力涡扇方面,光巡航导弹就是很大的需求。实际上,按发动机台数和累计价值来说,这可能是比战斗机涡扇、民航机涡扇更大的市场,不能忽视。
% k" v6 H9 j4 w( n! s9 u) ?) J* [! `* v6 }. k& T' G' S: t
在人们的眼光集中在大推力、高涵道比涡扇的同时,莫忘涡桨(和涡轴、小涡扇)。# U7 o9 C6 y$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